APP下载

针灸结合运动再学习技术对中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5-12-18龙旭东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13期
关键词:针灸脑梗死康复

龙旭东

四川仁寿县中医医院康复科 仁寿 620500

中风又称脑卒中或脑血管疾病,是一组以脑部缺血及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具有致死率和致残率较高的特点。早期康复治疗可提高中风患者肢体功能,改善生活质量,促使其重返社会。近年来,康复训练结合针刺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报道比较多见,并卓有成效。本文为了进一步探讨针灸结合运动再学习技术对中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中的影响,选取我院2012-10-2013-04 收治的80例中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康复治疗情况及结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0例脑卒中患者,纳入标准:(1)均经头颅CT 及MRI确诊;(2)均符合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制定的《中国脑血管疾病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1];(3)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8分,生命体征稳定,有肢体功能障碍;(4)首次脑卒中;(5)意识清醒,均签署知情同意书;(6)病程2~6个月。排除标准:(1)病情不稳定,急剧恶化;(2)明显的意识障碍和严重认知障碍者;(3)既往有痴呆、精神病史患者;(4)合并恶性肿瘤者;(5)既往有骨关节病;(6)合并其他重要器官严重疾病者;(7)单侧忽略、严重本体感觉减退等并发症。其中男43例,女37例,年龄43~74岁,平均(58.3±16.5)岁。脑梗死64例,脑出血1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患者入院后均卧床休息,给予限盐、溶栓、营养脑神经细胞、脑细胞活化剂、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治疗,病情稳定3d后开始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以Bobath技术为主的神经发育疗法,观察组给予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灸结合运动再学习技术进行康复,具体内容如下。

1.2.1 早期运动再学习技术:①口面部的功能训练;②上肢功能训练:首先被动活动患肢,维持和扩大关节活动度,包括肩胛带的活动,然后利用Bobath我手法及关节松动术,进行上肢分离和控制训练。之后肘关节屈伸训练。按照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掌指关节进行训练。③从仰卧到床边坐起训练。④平衡训练:包括坐位平衡训练和站位平衡训练。坐位平衡训练时,首先进行分析,然后进行坐位平衡的练习,训练重心转移的姿态调整及增加复杂性,逐渐增加难度,转移到日常生活中;站立平衡训练,先分析站起与坐下,着重练习丢失的部分,进行站立期的伸髋动作和站立相膝控制,站立位时髋关节伸直,预防膝关节屈曲,之后练习站起与坐下,逐渐增加难度,转移到日常生活中。⑤下肢功能训练:练习伸髋屈膝的动作,骨盆水平侧移训练,膝关节的控制能力训练,踝关节的背屈训练(训练足跟着地时伸膝及足背屈),然后进行行走训练,患腿交替迈步,若患腿迈步困难,医护人员用自己的腿来指导患者,给予口令,让其有节奏行走。之后逐渐增加难度将下肢的运动训练转移到日常生活中,如上下楼梯,出入电梯,绕过障碍物行走。以上训练40 min/次,1次/d,5次/周,治疗4周。

1.2.2 针灸护理:取穴:头部取百会、人中。上肢取曲池、内外关、合谷。下肢取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3],脚部取太冲。选用华佗牌无菌针灸针0.32mm×40mm 一次性毫针,采用捻转手法进针,体针直刺进针,以局部有酸胀感,并向周围放射为佳,操作采用提插、捻转手法,急性期用泻法,恢复期用补法。进针得气后,约10 min 作用,鼓励患者活动患处,如发现进步,当场指出,并对患者多加鼓励,坚定患者的康复信心。之后将提前做好的长约5cm 的艾柱套于针尾部,点燃施灸。以患者感温热但无灼痛为度,在施灸过程中,若患者感觉灼热,不可忍受时,停止灸[4]。待艾柱烧完后除去灰烬,每针灸1壮,施术后留针30min。1次/d,连续7d,以后每周3次,治疗4周。

1.3 评价指标及判定标准 (1)生活能力: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价,内容包括:进食、穿衣、修饰、洗澡、上楼梯、如厕、活动(步行)、转移(床、椅)、排便控制,满分为100分。评分越高,能力越好。(2)神经功能:采用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F)评价,评分0~45 分,评分越高,功能越差。(3)生活质量:采用中文版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进行评价,该量表共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大方面,前者包括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生理职能,后者包括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活动。每个方面的满分为100分,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软件,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生活能力、神经功能、肢体运动能力比较 2组患者基线水平的生活能力、神经缺损程度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时的生活能力BMI评分高于对照组,神经缺损NDF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生活能力、神经功能比较 (±s)

表1 2组患者生活能力、神经功能比较 (±s)

指标 时间 观察组 对照组 t值 P值BMI评分 入院时 33.72±8.87 32.09±8.58 1.02 >0.05 1个月后 78.87±20.65 50.90±15.62 8.37 <0.05 NDF评分 入院时 27.97±3.96 28.48±4.37 0.45 >0.05 1个月后 15.64±2.75 20.15±4.38 5.76 <0.05

2.2 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出院时在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等方面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s)

表2 2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s)

生活质量 观察组 对照组 t值 P值生理功能 93.12±12.32 85.32±12.36 4.87 <0.05躯体疼痛 70.95±18.50 59.30±14.53 6.53 <0.05总体健康 62.31±21.39 47.23±16.24 5.36 <0.05生理职能 82.21±21.32 59.72±38.65 4.59 <0.05情感职能 82.70±31.29 52.64±25.32 6.87 <0.05精神健康 76.60±21.03 56.90±17.38 7.91 <0.05社会功能 87.25±24.32 71.25±20.37 5.52 <0.05活动 86.72±31.59 63.54±19.23 8.63 <0.05

3 讨论

虽然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死亡人数日益减少,但其致残率仍高达80%,肢体正常功能受到影响。相关研究报道,3/4的脑卒中急性期后存活的患者有不同程度残疾,丧失生活能力。最大限度恢复脑卒中患者病残肢体的功能,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是目前临床护理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障碍的病理基础是运动神经元损伤,使下运动神经元的活动失去上运动神经元的抑制和调节作用,影响了肌肉或肌群之间的相互协调和制约作用。研究认为,早期康复的介入对神经功能的重建有积极的作用,其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致残率[2]。

运动再学习训练是大脑功能重组的运动疗法的之一,其将神经生理、运动科学、生物力学和行为科学有机结合起来,认为实现功能充足需要反复练习功能性的活动,把中枢神经损伤后的运动功能恢复视为一个再学习的过程。运动再学习训练是一种被动加主动的过程,以把运动功能再学习的内容具体化为手段,按照已有的学习计划和锻炼安排,有针对性、有步骤、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既能挖掘患者自身恢复潜能,同时,促进正常运动模式的建立,能使患者获得全面、行之有效的综合疗效[3]。其机制可能为激活了处于休眠状态的部分突触,发挥代偿作用建立侧支循环。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大脑皮质血管的增多。宫巧红[4]的研究显示,运动再学习训练能显著提高脑梗死患者平衡和肢体运动功能。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中风是由于虚、风、痰、火、瘀所致,病机较为复杂,常涉及心、肺、肝、肾以及经络、血脉。针灸可畅经络、行血气、利关节,醒脑开窍、活血化瘀、疏通经络,恢复正常的经气循环和“阴平阳秘”的状态。针灸不仅能改善大脑的血液循环,而且针刺产生生物电效应通过容积导体作用将刺激传至大脑皮质,能够诱发肌张力或缓解肌张力,同时对皮质具有刺激作用,可增强大脑皮质运动区的输入信号,促使中枢运动神经系统兴奋,使处于休克或休眠状态下的神经细胞觉醒,挽救坏死灶周围功能受损的缺血组织,促进脑血管侧支循环中的建立,改善脑及全身组织神经细胞的功能状态[5]。简伟、张旭等[6-7]将针灸与运动再学习训练应用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疗程中,其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降低致残率。

综上所述,针灸结合运动再学习技术能够提高中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1]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内科杂志,1996,29(6):379-381.

[2]柴同明,刘玲玉,吕志华,等.早期康复对住院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2,34(3):367-368.

[3]秦宏,马丹,罗峰,等.头穴透刺配合运动再学习对偏瘫者步行能力的影响[J].针灸临床杂志,2013,29(2):18-20.

[4]宫巧红.早期运动疗法及再学习方案对脑梗死患者平衡和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22):32-33.

[5]徐道明,孙建华,糜中平,等.针刺结合运动再学习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2012,27(6):447-448.

[6]简伟.针灸结合运动再学习训练对中风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和步行能力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10,17(5):32-33.

[7]张旭,李奇辉,李营营,等.针刺结合运动再学习早期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肌张力及其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2,34(4):280-282.

猜你喜欢

针灸脑梗死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面向未来的中国医学——针灸篇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