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卒中危险因素患者脑卒中症状认知及急救意识临床分析
2015-12-18王京
王 京
成都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成都 610081
脑卒中目前在我国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且其受高血脂、高血压、肥胖等众多因素影响,具有发病急,病情重的特点[1]。因此对具有脑卒中危险因素的高危人群加强对脑卒中的症状和急救意识的教育和宣传非常必要。本文即对有卒中危险因素患者对脑卒中症状的认知及发生时的急救意识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07-2014-07收治的230例具有脑卒中危险因素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男102例,女128例,年龄40~75岁,平均(67.5±5.7)岁。
1.2 入选标准 患者年龄40~75岁;具有1个或1个以上脑卒中危险因素,且有1项或1项危险因素可逆的患者;患者精神意识状态良好,无重大精神疾病史,可配合完成调查问卷。
1.3 诊断标准 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依据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指南撰写组[2]制定的各项脑血管诊断标准;高血压的诊断、类型分类和血压水平的定义依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3];高 脂 血:TG≥1.70 mmol/L;高胆固醇:TC≥4.14 mmol/L;肥胖:体重指数BMI(kg/m2)≥24[4]。
1.4 方法 根据自编问卷,由专职的医师采用面对面交流填写问卷的形式,对230例有脑卒中危险因素的患者行脑卒中症状认知及急救意识的调查,分析影响其对脑卒中症状认知及急救意识的调查的相关因素。
1.5 统计学处理 选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各变量进行正态性检验和描述性分析,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对多因素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时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不符合正态性分布时选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对重复测量的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有卒中危险因素患者对脑卒中危险因素的认知情况 见表1。
表1 有卒中危险因素患者对脑卒中危险因素的认知情况 [n(%)]
2.2 有卒中危险因素患者对卒中症状及急救意识认知情况影响的单因素分析 根据调查,脑卒中史、高血压、高脂血、冠心病、2型糖尿病、文化程度、人均收入是影响有卒中危险因素患者对卒中症状及急救意识认知情况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素(P<0.05),见表2。
表2 有卒中危险因素患者对自身脑卒中风险及急救意识认知情况
2.3 有卒中危险因素患者对卒中症状及急救意识认知情况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情况 Logistic多因素分析进一步表明,有卒中危险因素患者对卒中症状及急救意识认知情况的独立影响因素是脑卒中史(OR=3.353)、文化程度(OR=2.756)、高血压(OR=2.249)、冠心病(OR=1.878)等,见表3。
表3 有卒中危险因素患者对卒中症状及急救意识认知情况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脑卒中发病率、致残率、复发率和病死率均较高,给人民健康和生命造成严重威胁[5]。脑卒中的发生具有一系列危险因素,邵景进等[6]认为脑卒中的发生与高血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酗酒及抽烟等因素密切相关,临床具有1种或1种以上危险因素的患者其发生率和复发率会增加。
脑卒中具有复发率高的特点,脑卒中患者1a后再次发生的可能性为11%,2~5a内有25%~75%的患者再次发生卒中,且其再次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是正常人群的15倍[7]。而国内外的研究报告多显示具有脑卒中危险因素患者对卒中危险因素和急救意识的认知水平较低。
参加调查的230例患者中认为高血压、高脂血、高胆固醇、年龄、卒中史、高盐高脂饮食是卒中危险因素的患者较多,但除对高血压的认知率为45.22%外,其余均<30%,提示有卒中危险因素的患者对卒中高危因素的正确认识程度较低,这与赵春燕[8]的研究报道相符。另外有少数患者认为心理压力、情绪激动、天气、跌倒及季节也是发生卒中的危险因素,说明患者未能完全区分诱发因素与危险因素的区别。
Logistic多因素分析进一步表明,有卒中危险因素患者对卒中症状及急救意识认知情况的独立影响因素是脑卒中病史、文化程度、高血压、冠心病等;与曹莹莹[9]的研究结论一致。这也提示我们,需要加强对有卒中危险因素的患者进行卒中症状和急救意识的教育和科普宣传,做到合理饮食和健康运动,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干预可逆的危险因素,以减少脑卒中的发生,改善和干预该类群体患者的预后。
综上所述,具有脑卒中高危因素的患者对脑卒中危险因素、卒中风险、卒中症状和卒中发生时的急救意识较差,为提高其对脑卒中的风险和急救意识的认知水平,需要加强对其健康教育和宣传。
[1]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卒中一级预防指南”撰写组.中国卒中一级预防指南[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1,44(4):282-288.
[2]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指南撰写组.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146-152.
[3]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8(8):701-743.
[4]何李佳.急性脑卒中并脑心综合征132例临床观察[J].临床医学,2010,30(4):62-63.
[5]马宝玉,李成文,李卫东.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前时间延误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10):3.
[6]邵景进,申继亮,林田,等.老年脑卒中患者危险知识与行为改变:危险信念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19(3):343-347.
[7]王玉才,周沐科,王会,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就诊延迟因素分析[J].华西医院,2010,25(3):449-451.
[8]赵春燕,岳秀红.脑卒中患者及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9):2 995-2 997.
[9]曹莹莹,王健,杨娟,等.有卒中危险因素的住院患者对卒中危险因素及卒中风险的认识[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3,35(13):1 415-1 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