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史带论,史论结合——评《王维诗歌接受史研究》

2015-12-18师长泰

师长泰

(西安文理学院 文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5)



以史带论,史论结合——评《王维诗歌接受史研究》

师长泰

(西安文理学院 文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5)

摘要:《王维诗歌接受史研究》是中国古代作家接受史研究的一部力作,不仅填补了王维研究领域内的学术空白,深化了对王维及其诗歌艺术的研究。更以其“接受史论”的特色,在同类著作中别开生面,提升了古代文学接受史研究的学术品格。

关键词:以史带论;史论结合;接受史论

青年学者袁晓薇所著《王维诗歌接受史研究》[1](以下简称“袁著”)一书,是国内第一部研究王维诗歌接受史的学术专著。它不仅填补了王维研究领域内的学术空白,深化了对王维及其诗歌艺术的研究,而且以其广阔的学术视野,创新的学术思维,以及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以史带论,史论结合,体现出了“接受史论”的鲜明特色,在当今古典诗歌接受史的研究领域中,亦显得别开生面,独树一帜。其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史”线清晰,“论”点突出

王维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从文学史的角度看,盛唐是唐代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王维则是盛唐诗坛的杰出代表,堪与李白、杜甫鼎足而三。在李白未到长安、杜甫未成名时,王维早已名噪京师,长时期居于诗歌创作的中心,实际上是这个时期诗坛的领袖人物,当时尝有“天下文宗”之称。从文化史的角度看,盛唐是唐代文化发展的高峰时期,王维集诗歌、绘画、音乐、禅宗于一身,是盛唐文化的凝聚。就其在文化领域的诸多成就看,有唐一代,恐无人与之比肩。王维是一个“全面的典型”,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绝佳样本”。由此出发,袁著认为王维及其诗歌形成了别具特色的“王维现象”,表现为“多样性与经典性的统一”“流行性与经典性的统一”“普及性与经典性的统一”,而这也是王维诗歌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主要特点。从这个对王维的历史定位出发,袁著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从接受史的层面去探究“王维现象”所反映出的古典诗学的本质特征上。思路别致,立论高远,与其他接受史相较,在内容与体制上,体现出了鲜明的特点。

王维诗歌融诗艺、画技、禅思、乐理于一体,有着很高的艺术造诣,在当时就驰誉诗坛,备受推崇。杜甫曾称赞王维“最传秀句寰区满”,殷璠则称“维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成珠,著壁成绘。一句一字,皆出常境”[2]。袁著认为:“唐代是王维诗歌接受史的开端,也是基础,后世对王维诗歌接受的主要趋向在唐代已经形成。”因而全书的上编对“王维在唐代诗坛的作用和影响作通观性描述和考察”,从而探寻“王维成为后世所认定的‘唐音’正宗的重要基础和根源所在”。中编则着重从王维的诗史定位和诗学意义的角度,来考察由宋代至清代王维诗歌接受的轨迹,以此揭示王维诗歌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诗学意义。下编则是“王维诗歌经典的接受和文化心理阐释”。袁著所采取的这一总体构架,体现出了以宏观的视角对接受现象规律性的揭示和总结,而不专注于具体接受现象的微观描述。不仅如此,在具体论述中,有序地展示了由唐代至清代千余年间王维诗歌接受的线索,做到了“史”线清晰,“论”点突出。

所谓“论”,是指本书在王维诗歌接受史研究中,所涉及的有关中国诗学和传统文化的理论要点,也是本书论述的重点所在。以宋代为例,据2014年出版的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王维资料汇编》,宋代对王维及其诗画艺术进行评论者多达212人[3]。就其主要成就与身份而言,其中有诗(词)人、画家、文学家、道学家、诗论家、文臣、武将以及抗敌英雄、爱国志士等,足见其受众面之广。其中著名诗(词)人如梅尧臣、欧阳修、黄庭坚、秦观、陈与义、陆游、杨万里、辛弃疾、刘克庄、刘辰翁等,诗论家如叶梦得、葛立方、胡仔、严羽、魏庆之等。或为王维诗歌定位,或点赞其诗才画艺,或概括其诗风特点,或标举其艺术成就,不乏精辟之论。尤其是南宋诗人亦以词称著者之刘辰翁,字会梦,号须溪,著有《须溪校本唐王右丞集》,是系统评点王维诗歌的第一人,曾对近200首王维诗歌进行评点、圈、抹(在关键诗句右侧以竖线标识),后人集其为王维与孟浩然诗的评点为《王孟诗评》,影响广泛。这些接受现象,都有探求研究之必要。但相较而言,宋人评论王维影响最大者,则非苏轼莫属。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这一经典命题,已成为对王维诗歌艺术的历史定评,具有权威性,对后代影响至深。时至今日,仍是王维研究中的热点话题。故袁著第五章《“诗中有画”的发明和王维的诗史定位》,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以此作为宋代王维接受史研究的中心论题,突出了“论”点。又如清代,清代是诗学繁荣鼎盛时期,王维更成为诗家关注、热评的焦点人物。据《王维资料汇编》统计,有清一代,对王维及其诗画艺术进行评论者,多达450余人,人数之多,前所未有。足见王维对后世影响之深广。其中有钱谦益、何焯、金圣叹、王夫之、黄生、沈德潜、赵殿成、黄叔灿、纪昀、何文焕、李锳、方东树、王闿运等近二十位诗论名家,对王维诗歌诸多名篇进行了精细的点评。从中可以领悟王维诗歌从体制法式、立意构思、谋篇布局到描摹刻画、遣词造句等方面的艺术特征。并从而探究其易于传播、易被接受、为人喜爱的原因。故应成为王维诗歌接受史研究的一个方面。然而,纵观清代诗坛,对王维诗歌接受、传承最直接、最全面,也是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与诗论家,当属王士祯。王士祯,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是康熙时期诗坛的领袖。著有《带经堂集》《渔洋诗话》等。王士祯论诗倡导“神韵说”,独尊王维为“唐音正宗”。“神韵”是以禅喻诗。王维集南宗禅、南宗画和“神韵诗”于一身,因而契合“神韵说”的审美理想,因此也成为王士祯“神韵说”的范本。其所编《唐贤三昧集》以王维为中心,全书收44人共415首诗,而王维一人即入诗112首,占全集诗数1/4强。王士祯诗风澄淡闲远,也与王维清新淡远的诗风一脉相承。从理论主张与创作实践两个方面,都与王维其人其诗高度契合。故袁著称其为“旗帜鲜明地推尊王维诗歌的著名人士”,是“王维诗歌接受史的‘重量级’接受者”。因而在论述清代王维诗歌接受史时,即以主要篇幅论述王士祯的“神韵说”,说明由于“神韵说”而最终确立了王维诗歌在中国诗歌美学史中的典范地位,从而集中而典型地反映了王维诗歌在清代的接受情况。以上说明,袁著立论中心明确,“论”点突出,而由此展开的集中论述,也大大增强了所论的深度和力度。

二、立足于“史”,着力于“论”

袁著的主要特点在于,它不像一般接受史那样,对接受情况进行平面式的现象罗列,而是在立体式的框架内,从纷繁复杂的接受现象中,归纳、提炼出一个个富于文化意味的诗学命题,围绕这些命题,纵向开掘,横向比较,深入剖析,充分论证。做到立足于“史”,而着力于“论”。

比如:本书的上编《王维“唐音正宗”的“诗”路历程》,由《“天下右丞诗”的时代:对盛唐诗坛格局的重新认识》《“右丞余波”:王维诗风在大历诗坛的回旋》《“元和诗变”:一个有意味的转变》和《“韵味说”:王维诗歌创作影响的深入》等四部分组成。有序地勾勒出王维诗歌艺术在唐代所经历的一个由形式风格到审美意境的发展变化过程。并总结、归纳出了33个诗学命题,分别围绕每个阶段诗坛的总体形式特征或称为中心论点,从不同层面展开论述。着力在“论”上下功夫。如《“韵味说”:王维诗歌创作影响的深入》一文,分列《司空图标举王维的审美心理基础》《司空图对王维诗歌艺术理论的代言》,以及《“韵味说”对王维诗歌艺术特质的体认》三个小节,共归纳、提炼出《晚唐诗学旨趣的特点和王维诗歌价值的彰显》《性情与环境之助:共通审美经验的促成》《王维诗歌对〈二十四诗品〉的影响》《辨味:“韵味说”的审美阐释观念》《“第一读者”和“最佳代言”:“韵味说”的接受史意义》《“味”与“格”之间:“韵味说”的丰富内涵》和《王维诗歌中的“味”与“隔”》等共7个诗学命题,分别围绕各节次的中心论点,深入论述了司空图“韵味说”是对王维清淡诗风艺术经验的理论总结;司空图“韵外之致”“味外之旨”“思与境偕”的理论阐述,是对王维诗歌艺术特征的体认,王维诗歌则是“韵味说”所标举的审美典范。由于深刻彰显了王维诗歌创作实践与司空图诗歌理论的内在联系,这一章确是王维诗歌接受史的专题研究。又由于在“论”点上着力,充分揭示了司空图“韵味说”的成因、内涵和影响,所以这一章又可以看作为阐述司空图诗歌理论的学术专论。

又如中编第五章《“诗中有画”的发明和王维诗史定位》,通过《宋代文人士大夫化和对理想文人范型的期待》《诗画一律的观念和诗歌意境理论对绘画艺术的渗透》《从“诗匠”到“画手”》《“摩诘画·少陵诗”现象的背后》,以及《典范确立的双重意义》等诗学命题,不仅阐述了“诗中有画”命题产生的文化背景及其对王维诗史地位的影响,概括了王维诗画艺术在宋代的接受情况,而且结合中国传统的诗画理论和相关作品实例的论析,深入揭示了“诗中有画”理论的美学内涵,不啻是一篇论述“诗中有画”艺术论题的学术专论。

后代人对前代诗人诗歌艺术的接受,与其所处时代的政治、文化背景有关,也与当时文坛的审美趋向与接受者的审美情趣相关。明人眼中的王维就是如此。自高棅《唐诗品汇》发轫,经前、后七子的阐发,“以李、独为至尊,以王、孟、高、岑等为辅翼的盛唐诗坛的格局,几乎成为明人的共识”。然而,实际情况却是:王维的成就高于孟、高、岑等人。袁著通过《与李、杜“鼎足而三”的“大家”》《“名大家”:名家中的领军人物》《明代诗学中的“大家”、“名家”之辨》《“大家”观念和明代诗学对王维诗歌风格的体认》等诗学命题的论述,对诸多不同观点加以梳理、辨析,有助于探析王维诗史定位的特点及其成因,其中不乏新颖的学术识见,亦体现了融“史”与“论”为 一体的研究特点。他如第七章对“神韵说”的论述,第八章对“诗佛”称号的阐述等,都立足于“史”,而着力于“论”,颇具理论深度。

总体看来,在这本书中,作者不是平面式地罗列接受现象,而是着力于接受史中的关键问题进行理论探讨。所归纳、提炼出的一系列诗学命题,多发人所未发,饶富新意和创见。而围绕其所进行的理论阐释,单独来看,则是一篇篇颇具有深度和系统性的专题论文。全书以中国传统文化和诗学理论为基础,以史带论,史论结合,深入探求接受现象中的文化和诗学内涵,对接受现象的规律性进行揭示和总结,从而使本书超越了一般接受史的研究层面,而具有了“接受史论”高度的显著特点。从中也显示了本书作者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以及很强的综合、概括能力。

三、纵横勾连,点面相联

作为一部诗歌接受史的研究专著,作者在论述中,围绕“史”的线索,注重纵向开掘,又善于横向比较,显示出广阔的学术视野。全书所征引的主要参考书目计有250余种之多,足见涉猎之广。资料翔实,论据充足。作者在深入研究王维诗歌文本和中国古典诗学理论的基础上,广泛吸收古今相关的研究成果,对纷繁复杂的接受现象进行辨析,寻微探幽,剥茧抽丝,提炼、归纳出一个个富于创意和文化特征的学术命题,从纵横两个方面进行深入论述,无论是涉及某一时代的接受现象,或具体到某一个诗学命题,都注意溯其成因,探其流变,查其影响,勾勒其发展演变的历史轨迹。比如论述清代王士祯“神韵说”一章,先从画论中的“神韵”概念和南宗禅“顿悟”说入手,再述及唐代司空图《诗品》中的“韵味说”,再到宋代严羽《沧浪诗话》的以禅喻诗,再到明代诗论家的“诗禅相通”,最后落到王士祯以禅境论诗,融合画、禅“三昧”的“神韵”,说明“神韵说”是“中国古典诗学神韵诗学的集成和总结”。从而清晰地勾画出了“神韵说”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与此同时,又以朱庭珍、贺贻孙、贺裳等清代诗论家的相关诗论,作横向比较,使人对“神韵说”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如此纵向开掘,横向比较,使本书具有了理论的深度和广度。

这部书主要采取宏观的视角和注重对接受现象规律性的揭示和总结,同时也注意到了对相关问题的个案研究。体现了点与面的相联。如下编《王维诗歌经典的接受和文化心理阐释》,对王维诗歌名篇《送元二使安西》《相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以及《息夫人》《凝碧池》《终南山》等,从文化学、心理学的角度,进行了深层次的解读,揭示了这些经典作品的诗学意义。另外,书中所论《辋川集》的接受特点和辋川文化的形成,以及对“辋川情结”的论述,都具有新意和创见。

袁晓薇是一位勇于探索、勤奋治学的青年学者。她从硕士阶段即开始进入接受史研究领域,在读博期间则致力于王维诗歌接受史研究,成为这一领域的先行者。这部内容厚实、富于创见的40万字的学术著作,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是王维研究的一大收获。在中国王维研究会成立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她被推举为中国王维研究会理事,也是学界对她研究水平和成绩的认可。中国王维研究会于1991年5月成立至今,已度过了23个春秋。我作为王维研究会组建工作的参与者,亲历了中国王维研究会的诞生、成长与发展历程。同时,也十分欣喜地看到,通过中国王维研究会这个学术平台,已经涌现出了一批富有才华、锐意进取的中青年学者,袁晓薇就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衷心希望她发扬成绩,继续努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取得更加丰硕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袁晓薇.王维诗歌接受史研究[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2.

[2] 殷璠.河岳英灵集叙 [G]//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128.

[3] 张进,侯雅文,董就雄,等,王维资料汇编[G]. 北京:中华书局, 2014.

An Integration of History and Criticism: EvaluatingAStudyoftheAcceptingHistoryofWangWeiPoetry

SHI Changtai

(School of Liberal Arts, Xi’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Xi’an 710065, China)

Abstract:A Study of the Accepting History of Wang Wei Poetry is a masterpiece in studying Chinese ancient writers’ accepting history, which not only fills the academic gap in the field of studying Wang Wei and deepens the researches on Wang Wei and his poetry, but also opens up a fresh outlook upon the similar works for their “accepting history” feature. As a result, it upgrades the academic quality of the study on the ancient literary accepting history.

Key words:integrating criticism with history; combination of history and criticism; the theory of accepting history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463(2015)02-00100-04

作者简介:师长泰(1938-),男,山西临猗人,西安文理学院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王维研究会名誉会长。

收稿日期:2014-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