颤证源流考
2015-12-18姜德友李文昊
姜德友,李文昊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颤证是指头部或肢体摇动、颤抖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1]。历代医家对颤证论述较多,尤以明代王肯堂的《证治准绳·杂病颤振》为代表。现将颤证之源流整理如下。
1 病名沿革
1.1 秦汉时期 《黄帝内经》中虽无“颤证”病名,但相关描述较多,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素问·脉要精微论》亦云:“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素问·五常政大论》中有“其病摇动”“掉眩巅疾”之说。亦有学者认为,颤证又名“脑风”,因《素问·风论》有“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之说[2]。然纵观《内经》经文,其中无颤证之名,而将“颤”泛谓之“掉”“振”“摇”“鼓栗”等,并将其理解为某一疾病的症状、病机。
1.2 东汉末期 时至东汉末期,《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将痉病中的“头颤”症状,称之为“头动摇”。柔痉亦有“手足颤动”的表现。虽其病为痉,与颤证无关,但表现为颤动。由此可见,仲景时期已经发现颤之表现,然未能将其系统分析归纳为证。
1.3 唐宋金元时期 此时期,有关“颤”的论述多见于本草著作中,尤其是宋代本草典籍。如宋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8年)由官方组织编写的《太平圣惠方》中提到治疗心脏中风之“虚寒寒颤”用麻黄散;治疗肺脏中风之“嘘吸颤掉”宜服芎䓖散;亦有“手足时颤”“四肢颤掉”“以本虚是以发颤”等症状及病机的描述。《证类本草·新添本草衍义序》中亦有“颤掉而厥,遂与大承气汤,至一剂,乃愈”的论述。除此之外,亦有些论著提出“颤”可单独作为一种病证,并将其病因病机和治疗方法分析归纳。如宋·窦材《扁鹊心书》载有“手颤病”,并提出“手足颤摇不能持物者,乃真元虚损”的病机,同时备注“手足颤摇,终身痼疾”,可见其病难治,但是窦氏亦指出“常服金液丹五两,姜附汤自愈”的治疗方法,并说明“若灸关元三百壮则病根永去矣”。但是此类论述较少,并未引起医家重视,故颤证并没有独立于诸疾病之中。至金元时期,名医张子和有治疗“新寨马叟,病大发则手足颤掉不能持物”的案例;许国祯《御药院方》指出透空丸“治男子妇人一切诸风……,手背颤动。”又如张元素《医学启源·六气主治要法》亦提到“风中妇人,胃中留饮……,〔阳狂〕心风,搐搦颤掉”的表现。可见在明代以前,“颤”多以“症”的形式出现,而并未形成“证”。
1.4 明清时期 本时期为颤证作为独立疾病继承、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后世影响深远。明代·楼英《医学纲目·颤振》:“颤,摇也;振,动也。风火相乘,动摇之象。”楼氏对颤证进行初步定义,并将其与瘛疭相较,开创颤证研究先河。其后,孙一奎《赤水玄珠·颤振门》亦指出,“颤振者非寒禁鼓栗,乃木火上盛,肾阴不充,下虚上实,实为痰火,虚则肾亏,法则清上补下”。此外,孙氏在其著作《医旨绪余·颤振》中曰:“夫颤振,乃兼木气而言,惟手足肘前战动,外无凛栗之状。”虽然孙氏将颤证列为单病论述,并将颤证进行了大体总结归纳,但并未形成体系。直至王肯堂明确指出颤证之病名,其所著《证治准绳·杂病颤振》云:“颤,摇也;振,动也。”明代万全《片玉心书·惊风门·西江月》亦曰:“两指伸缩名为搐,十指开合搦之形。掣则连身常跳起,颤而四体动摇铃。”
清代张璐《张氏医通》系统总结前人的经验和论述后,对“颤证”进行整理,不仅定义颤证,而且对颤证病因病机以及治疗处方加以诠释。其著作中“颤”泛指战栗、头摇、四肢抖动诸症。清代其他医家亦各抒己见,如尤怡继承王肯堂之论,认为颤证的主要表现即“颤振,手足动摇,不能自主”;何梦瑶《医碥》指出:“颤,摇也;振,战动也”;龚自璋在《家用良方》中论述急惊风时曰:“凡急惊有八候,不可不知,搐搦掣颤反引窜视是也”。可见,清代医家对颤证认识较为全面。
2 病因病机
颤证发病之初,多与内风、气滞、痰瘀、实热等因素相关,随着病情迁延进展,逐渐转为虚实夹杂之证。病因大抵有外因、内因和不内外因三种。病机主要有肝阳化风、气血不足、风痰瘀阻脉络等。其病性以本虚标实为主,病位在筋脉、脑髓以及肝、脾、肾脏。病初浅之时主要责之于肝,日久涉及脾肾等脏腑。
2.1 肝阳化风,筋脉失约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亦云:“风胜则动。”一切风掉眩病,皆与肝密切相关。盖因肝属木,木盛则生风、生火,且《易》曰:“鼓万物者,莫疾乎风。”鼓,动也,木亦随风而动,即“大抵掉眩,乃风木之摇运也。”又因肝主筋脉,故肝阳上亢化风,筋脉约束不住,发为颤证,故张景岳《类经·六气之复病治》:“掉为颤掉,眩为眩运,风淫所致也。”此外,《类经·五运三气之纪物生之应》中曰:“发生之纪,是谓启柬,……其动掉眩巅疾”,并注曰:“掉,颤摇也。眩,旋转也。巅,顶巅也。风木太过,故其为病如此。”明代孙一奎《赤水玄珠》曰:“颤振者非寒禁鼓栗,乃木火上盛。”明确指出肝阳上亢为颤振的病机之一。清代王邦傅《脉诀乳海·小儿生死候歌》论述小儿急慢惊风引起颤证时提到:“虚能发热,热则生风,是以风生于肝,痰生于脾,惊出于心,热出于肝,而心亦热,以惊风痰热,合为四证,搐搦掣颤。”后世医家亦有根据发病部位对颤证的病机进行归纳者,如清代张璐《张氏医通·诸风门·颤振》曰:“颤振则但振动而不屈也。亦有头动而手不动者。盖木盛则生风生火。上冲于头。故头为颤振。若散于四末。则手足动而头不动也。”可见古代医家明确认识到,肝阳化风、筋脉失约为颤证的病机。
2.2 情志不遂,风痰阻滞 情志不舒,气机不畅,气运受阻,导致筋脉气血不通,不能正常任持,故颤振不拘。明代武之望《济阳纲目·痫证·治颤振方》曰:“惊恐相乘,肝胆受邪,使上气不守正位,致头招摇,手足颤掉,渐成目昏。”情志不遂的同时,若风火盛且伴有脾虚,脾不能行津液,故痰湿停聚。风痰相互搏结,阻滞经络筋脉,则发为颤证。可见,颤证与风、气、痰密切相关。如金元医家张子和临证医案载有“因秋欠税,官杖六十,得惊气成风搐已三年矣”的例子;明代孙一奎《赤水玄珠·颤振门》引用张戴人案例指出,“病之轻者,或可用补金平木、清痰调气之法,在人自斟酌之”。可见,因情志不遂、风痰阻滞所致颤证,可用清痰调气法进行治疗。
2.3 心脾两虚,气血不足 明代楼英《医学纲目·肝胆部·破伤风·颤振》云:“常见此症多于伤寒,热病痢疾中兼见者,多是热甚而然,虚亦有之。”明代武之望《济阳纲目·痫证·论颤振》曰:“若妇人产后颤振,乃气血亏损,虚火益盛而生风也,切不可以风论,必当大补,斯无误矣。”此外,后世医家对气血两虚而致颤进行了扩展总结,找出气血不足这一真正原因。正如清代尤怡《金匮翼·颤振》所述:“脾应土,土主四肢,四肢受气于脾者也。土气不足,而木气鼓之,故振之动摇,所谓风淫末疾者是也。”盖因心脾两虚,气血化源不足,脾主四肢,土气不足,木气乘之,心主血脉,血脉不充,不能濡养筋脉,故而发颤。尤氏按曰:“手足为诸阳之本,阳气不足,则四肢不能自主……,故犯此症者,高年气血两虚之人,往往有之,治之极难奏功。”明确提出年高患颤证者多属于此类。
2.4 肺肾气虚,外感邪气 宋代施发《察病指南·辨七表八里九道七死脉·八里脉》曰:“左手尺内脉迟。主肾虚不安。小便白浊。身寒体颤。夜梦惊悸。”迟为肾虚之脉,肾虚则水不涵木,子木失其母水涵养,发为颤证。此外,肾水不足,肝木失养,可引发木火偏盛,木火刑金,肺金被伤,易感邪气,肺气虚,腠理开疏,气血虚弱,外感风邪,攻于脏腑,发为颤掉。如宋代《太平圣惠方·治肺脏中风诸方》曰:“肺主于气,气为卫,卫为阳,阳气行于表,荣华于皮肤,若卫气虚少,风邪相搏,则胸满短气,冒闷汗出,嘘吸颤掉”,指出肺脏中风之颤,病由肺气虚损,外感风邪。《太平圣惠方·治肺虚补肺诸方》云:“肺为华盖,覆于诸脏。若肺虚则生寒,寒则阴气盛,阴气盛则声嘶,语言用力,颤掉缓弱。”除了风邪以外,寒气侵袭人体亦可导致颤证,如清代张璐《张氏医通》云:“经云:寒气客于皮肤,阴气盛,阳气虚,故为振寒寒栗……,振乃阴气争胜,故为战,栗则阳气不复,故为颤。”
2.5 其他脏腑部位病变致颤 宋《太平圣惠方·治冷淋诸方》:“肾气虚弱。下焦受于冷气入脬。与正气交争。寒气胜则寒颤而成淋。正气胜则寒颤解。故得小便也。”即肾气虚弱,下焦受寒,冷气入膀胱,与正气相争,若正不胜邪则发为寒颤冷淋,若正胜邪退则寒颤而解。清代张璐《张氏医通·诸风门·颤振》谓:“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肾主骨生髓,过劳则伤肾,肾虚则髓少,髓少则骨惫,骨惫则行颤。张氏亦指出,肾脏与颤证密切相关。
3 治疗
随着历代医家对颤证病因病机认识的不断完善,颤证的治疗方法亦逐步扩充。
3.1 从肝论治——平肝熄风,消痰除颤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历代医家治疗颤证亦主要责之于肝。明代王绍隆《医灯续焰》引用宋代《太平圣惠方》之搜风顺气丸,以治疗颤证,“如颤语蹇涩及瘫痪,服之随即平复”。此外,《医灯续焰·奇经八脉脉证第七十九·附方》曰:“交加散(当归、荆芥),治瘛疭,或颤振,或产后不省人事,口吐痰涎。”明代薛凯《保婴撮要·颤振》中记载:“一女子患瘰疬,因怒两手颤振,面色或青或赤,此肝经血虚火盛而生风也,用四物加山栀、钩藤钩、龙胆草、甘草,而颤振渐愈。”薛氏每以先治肝养血,后补肾填精的方法治疗颤证,疗效显著。明代孙一奎《赤水玄珠·颤振门》云:“摧肝丸,镇火平肝,消痰定颤。《本事》钩藤散,治肝厥头摇眩运,能清头目。”孙氏对其他脏腑所致颤证病机进行归纳,并提出佐金平木之法,并将其记录在于《医旨绪余·颤振》中:“木之畏在金,金者土之子,土为木克,何暇生金。《素问》曰:肝一阳也,心二阳也,肾孤脏也,一水不能胜二火。由是木挟火势而寡于畏,反侮所不胜,直犯无惮。《难经》谓木横乘金者是也。”此后,王肯堂《证治准绳·颤振》再次引用孙氏之言,其谓:“摧肝丸,镇火平肝,消痰定颤。”可见王肯堂亦主张从肝论治颤证。明代武之望《济阳纲目·论颤振》中引用薛凯之语,其云:“薛氏曰:肺金克肝木,用泻白散。”并且提出三因独活散可以治疗因惊恐相乘,肝胆受邪,上气不能内守正位,导致头摇,手足颤掉,渐成目昏的颤证。明代王绍隆提出,采用李东垣之葛花解酲汤治疗饮酒后痰饮阻塞胸膈,肝胆疏泄失职所致手足颤摇之症。《医灯续焰·饮食劳倦第三十九·附方》曰:“东垣葛花解酲汤,治饮酒太过,呕吐痰逆,心神烦乱,胸膈痞塞,手足颤摇,饮食减少,小便不利。”除了以上所列治方,还有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草部第十七卷·草之六·乌头》中提到治疗中风颤掉的左经丸,其曰:“中风瘫痪,手足颤掉,言语蹇涩:左经丸。”清代张璐将肝木致颤之病机又细分为实热、虚热、夹痰等加以分条论治,其在著作《张氏医通》中曰:“若肝木实热,泻青丸。肝木虚热,六味丸。肝木虚弱,逍遥散加参、术、钩藤。挟痰。导痰汤加竹沥。”清代陆懋修则另辟蹊径,提出应用运气理论治疗,其曰:“筋骨掉眩,清厥。此风气盛而头目颤运,手足逆冷也。厥阴之复,治以酸寒,佐以甘辛,以酸泻之,以甘缓之。”
3.2 从肾论治——补肾培元,固本消颤 宋代窦材托名扁鹊所传的《扁鹊心书·手颤病》提到:“四肢为诸阳之本,阳气盛则四肢实,实则四体轻便。若手足颤摇不能持物者,乃真元虚损也。”窦氏认为,手足等肢体颤动的原因在于真元虚损,治疗应当扶正固本,扶助真元。因此,其提出灸药并施:“常服金液丹五两,姜附汤自愈。若灸关元三百壮则病根永去矣。”明清时期,某些医家认为颤证为上实下虚所致,所谓上实即木火上盛,下虚即肾阴不充,故治疗应当清木火,补肾阴,正如明代孙一奎《赤水玄珠·颤振门》提到:“颤振者非寒禁鼓栗,乃木火上盛,肾阴不充,下虚上实,实为痰火,虚则肾亏,法则清上补下。”清代医家何梦瑶在其《医碥·杂症·颤振》中亦提到:“颤,摇也:振,战动也。亦风火摇撼之象,由水虚而然。(水主静,虚则风火内生而动摇矣。)”而有些医家则认为治疗肾虚导致的步行颤掉应阴阳双补,应用金匮肾气丸或十全大补丸,如清代张璐《张氏医通》曰:“肾虚而行步振掉者,八味丸、十补丸选用。”清代傅青主《女科仙方·产后恶寒身颤》中亦应用十全大补汤治疗产后身颤,其曰:“治其内弱,而外热而解,壮其元阳,而身颤自除。”
3.3 从心脾论治——益气补血,补虚除颤 宋代国家组织编纂整理医书,使诸多古籍得以流传保存,如宋代《圣济总录·卷八十六》所载补气黄芪汤,《中医辞典·名方·补气黄芪汤》谓其能治疗“肺劳,饮食减少,气虚无力,手足颤掉,面浮喘嗽”。明代孙一奎在其著作《赤水玄珠·颤振门》中提出应用以人参、白术等补脾益气药治疗气虚颤掉;应用柏子仁、当归等补血安神之品治疗心虚惊恐手颤;应用天麻、秦艽、地黄、当归等息风、补血之品治疗老人血虚生风导致的颤动,其曰:“参术汤 气虚颤掉。……《统旨》秘方,补心丸,心虚手振。……《统旨》秘方,定心丸,老人战动风气所致,及血虚而振。”明代王绍隆《医灯续焰·痿病脉证第六十七·附方》引用李东垣之参术汤,谓:“东垣参术汤,治气虚颤掉。”亦有医家指出,颤证多见于老年人,盖因老年人气血两虚,其发病多缓慢,病程多持久,故而治疗效果不明显,正如清代尤怡《金匮翼·颤振》所述:“故犯此症者,高年气血两虚之人,往往有之,治之极难奏功。”清代杨乘六《医宗己任编·颤振》引用高鼓峰语:“大抵气血俱虚,不能荣养筋骨,故为之振摇,而不能主持也。”强调气血亏虚是颤证的重要原因,并应用补益气血法治疗此证,其曰:“须大补气血,人参养荣汤或加味人参养荣汤主之。”因而在临床中,许多医家从补益心脾气血角度治疗老年颤证及因虚致颤者。此外,妇人产后颤振,多属于气血亏损,治疗亦相同,如明代武之望《济阳纲目·痫证·论颤振》中曾引薛凯之语:“脾血虚弱,用六君子汤加芎、归、钩藤钩。胃气虚弱用补中益气汤加钩藤钩。若妇人产后颤振,乃气血亏损,虚火益盛而生风也,切不可以风论,必当大补,斯无误矣。”
3.4 针灸治疗 古代医家运用针灸治疗颤证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如明代徐凤《针灸大全·灵光赋》中,应用少海穴治疗手颤,其曰:“心痛手颤针少海”,少海为手少阴心经合穴,心经经水在此穴汇合,针刺此穴可以治疗因心血不足所致之颤证。明代高武《针灸聚英·手少阴心经》曰:“少海(一名曲节)……,心脉所入为合……,心疼,手颤,健忘。”
综上所述,颤证病名首见于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杂病颤振》。唐宋以前,有关颤证症状、病机的论述散见于各医家著作之中,并未归纳总结为一种疾病。唐宋时期,治疗颤证的方药较为丰富,为后世研究颤证奠定了基础。明清时期医家对颤证进行归纳补充,从而形成完善的辨证论治体系。
[1]王永炎.中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626-627.
[2]朱文峰.中医诊断与鉴别诊断[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