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对皮肤病防护的启示
2015-12-18赵羚妤
赵羚妤
(成都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四川 成都 610075)
《黄帝内经》对皮肤病防护的启示
赵羚妤
(成都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四川 成都610075)
[摘要]《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皮肤病学的理论基础,揭示了皮肤病的病因病机,其所蕴含的相关养生理论在饮食调养、情志调摄、慎避外邪、规律作息方面对皮肤病的日常预防调护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黄帝内经;皮肤病;预防;调护
随着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皮肤病的发病率日益增高。研究显示,北京市海淀区普通人群皮肤病的发生率为52.2%,年龄、药物过敏、伴系统性疾病、睡眠质量差等均是影响皮肤病总患病率的独立风险因素[1]。浙江省丽水市某社区皮肤病患病率为27.4%,其中高龄、营养摄入不均衡、吸烟、伴系统疾病者皮肤病总患病率增加[2]。东南沿海热带地区浅部真菌病发病率较高[3],考虑与其炎热、潮湿的地域环境有关。日常生活习惯,包括使用电子产品时间过长、睡眠不足、频繁化妆等与寻常痤疮的发病相关[4]。此外,国内外许多研究[5]发现,心理因素可诱发某些超敏反应性、神经功能障碍性、红斑鳞屑型、色素性皮肤病及皮肤附属器疾病。可见,皮肤病的发生与人们的起居环境、情绪、饮食、作息规律等有一定的相关性。
1《黄帝内经》对皮肤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中医认为,皮肤病的病因包括风、寒、暑、湿、燥、火、虫、毒等外因及饮食劳倦、情志内伤、痰饮瘀血等内因,《黄帝内经》对此多有论述。
1.1病生于外如《素问·生气通天论》:“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汗出见湿,乃生痤疿”。《素问·气交变大论》:“复则大风暴发……肌肉胗发。”《素问·风论》:“风气与太阳俱入,行诸脉俞,散于分肉之间,与卫气相干,其道不利,故使肌肉愤而有疡。”《灵枢·痈疽》提出:“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反,故痈肿。”《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阳明所至为皴揭”“燥胜则干”。《素问·五常政大论》曰:“大暑流行,甚则疮疡燔灼”“是以地有高下,气有温凉,高者气寒,下者气热,故适寒凉者胀,之温热者疮”。这些论述说明,无论感受风、湿、暑、燥、寒、热、火、毒等邪气,还是所处之地或某一时间段上述一种或几种邪气较盛,侵袭皮表,不得散泄,郁于肌肤,或致营卫失和、津血不足、肌肤失养,或脉络凝滞、湿邪阻滞、气血郁滞,或火热炽盛、燔灼肌肤,均可导致皮肤病的发生,其表现以皮肤受损为主,如风团、糜烂、皲裂、丘疹、红斑、脓疱。故外邪强盛不知避忌或正虚不能胜邪均可导致皮肤病的发生。
1.2内因致病《素问·经脉别论》云:“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中人也方乘虚时,及新用力,若饮食汗出腠理开,而中于邪。”《灵枢·玉版》载:“病之生时,有喜怒不测,饮食不节,阴气不足,阳气有余,营气不行,乃发为痈疽。阴阳不通,两热相搏,乃化为脓。”《素问·生气通天论》曰:“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这些论述明确指出,劳力过度、劳心过度、房劳过度、饮食过度、情志过度等都是皮肤病常见的致病因素,其导致阴阳失和,气血郁滞于肌肤,促使湿热、痰饮、瘀血等多种病理产物的形成,从而引发多种皮肤病。其中情志作为一项重要的致病因素已经得到了现代医学理论的证实,并被人们逐渐重视,从而将对于皮肤病的发生和防治的认识由单纯的生物医学因素扩大到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6]。此外,若患病期间逢情志变化过度、饮食不当、冷暖不调等也易导致机体正气虚损,尚未肃清之余邪乘势反复,会出现新发皮疹或加重原皮损表现。
2《黄帝内经》对皮肤病防护的认识
2.1饮食调养《素问·脏气法时论》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提倡健康人群宜全面膳食合理搭配。每种食物都有其自身的性味,不同的人需根据自己的体质来选择,通过食物的性味来调和自身阴阳的偏颇;对于患病之人,机体阴阳已失于平衡,选择食物则需更为谨慎。若病中选择相宜性味之物,则有助于疾病的恢复,若进食不当,则会影响人体健康,诱发或加重疾病。《素问·热论》:“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指出热病中或病后若进食肉类或饮食过多,均会导致中焦生热,而引动余邪,导致热病的复发和迁延。虽然《黄帝内经》直接记载某种性味的食物诱发皮肤病的内容并不多,但该思想对临床皮肤病的调护与预防具有重要启示。《素问·生气通天论》论及“膏粱之变,足生大疔”,《素问·五脏生成》论及“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素问·奇病论》论及“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这些论述均提示过食肥甘厚味易生内热,且高糖高脂之品易助长湿邪[7],湿热互结,蕴于肌肤,阻碍气血运行,则会引发或加重痤疮、脂溢性皮炎、脂溢性脱发等病。临床上皮肤科医生在疾病调护方面强调患者应注意“饮食禁忌”,通常包括牛羊肉、鱼虾海鲜、酒及辛辣物等,即所谓“发物”。《现代汉语词典》[8]将这些物质列为富于营养或有刺激性,容易使疮疖或某些疾病发生变化的食物。黄进[9]通过分析中医古籍中上述物质的种类描述及引发的疾病,将“发物”定义为广义和狭义两方面。广义的概念为在健康人正常摄入或患病服药及病后调理的过程中,因饮食不当而诱发某种病症产生、激发新病、妨碍治疗、加重病情或影响机体康复的一类食物;狭义的概念为能导致类似于现代医学所指超敏反应性疾病的食入性食物。这些食物所含的部分成分容易引起各种超敏反应,是多种皮肤病的主要发病机制。中医认为,该类物品如海鱼、虾、蟹、贝、鸡肉、鹅肉皆属于动风、动火、动病之物[7],有助热动火、升阳散气、走窜邪毒等效,能诱发和加重皮肤病的症状,故大部分皮肤病尤其是过敏性、瘙痒性皮肤病如荨麻疹、丹毒、湿疹、疮疖患者尤慎避之。例如小儿湿疹,多是脾虚湿热内生,复感风邪,内外相合,发溢于肌肤所致,除外因食物引起的过敏反应外,婴儿皮肤薄嫩,毛细血管网丰富而且内皮含水及氯化物比较多,对各种刺激因素较敏感。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注重日常饮食等方面的调理,减少过敏因素的刺激,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并能有效减少复发几率[10]。
2.2情志调摄《灵枢·贼风》曰:“志有所恶,及有所慕,血气内乱,两气相搏。”《灵枢·玉版》载:“病之生时,有喜怒不测……营气不行,乃发为痈疽。”《灵枢·本神》也有“心怵惕思虑”“脾忧愁而不解”“肝悲哀动中”“肺喜乐无极”“肾盛怒而不止”各伤其志,均使人“毛悴色夭”的记载,表明精神活动超过正常生理的调节范围,就会影响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反映在肌表,则表现为皮肤病。研究表明,成人全身性皮肤瘙痒的患者中,10%以上是由心理因素引起[11]。故心态平和,保持情绪稳定,及时调节情志的偏颇,对于多种皮肤病的预防和转归均有积极作用。例如,《灵枢·上膈》针对痈肿提出:“伍以参禁,以除其内,恬淡无为,乃能行气。”《素问·上古天真论》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至真要大论》云:“清静则生化治,动则苛疾起。”这些论述皆充分说明情绪平和稳定、心神保持宁静则气机通畅、营卫通利、脏腑经络功能正常,正气充盛,能有效抵御外邪的入侵;即使邪已入肌表,正气也能迅速鼓邪外出;更不会有因气滞而产生的痰饮、瘀血等有形之邪阻碍肌肤气血的运行。此外,皮肤病患者因缺乏对疾病的全面了解,加上疾病反复发作、皮损瘙痒疼痛、主观感觉痛苦、影响美观或睡眠等,常引起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12],因此医生应耐心解释疾病相关知识并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2.3慎避外邪“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对于皮肤病的调护来说,这里的“虚邪贼风”是根据不同体质、不同疾病的患者而言,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性,大致概括为4类。①外界气候或人为的寒热。《老老恒言》曰:“热即脱,冷即着。”即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加减衣物。如寒冷性荨麻疹、雷诺病、冻疮患者要避寒凉、冷水等,因接触该类物质会加重寒邪凝滞,阻碍气血运行,使得局部肌肤及指端、肢端失于温煦濡养,进一步加重上述各症状;各种红肿热痛及瘙痒性皮肤病患者均忌用热水烫洗皮损部位,因热为刺激因素,能加速血液流动、扩张毛细血管,中医认为“热微则痒,热盛则痛”,故而能引起瘙痒及疼痛的加重。②紫外线。红斑狼疮、日光性皮炎、各种过敏性皮炎多表现为红斑、丘疹,从皮损辨证的角度来看,属阳证,日光致病则为阳邪,“两阳相合”必为之害;雀斑、黄褐斑患者日晒后会刺激黑素细胞的分泌,加深色斑,故上述疾病患者均需注意防晒,否则会引起或加重其症状。③各种可能引起过敏或感染的物质。如过敏性皮炎患者应避免接触花粉、微尘等;对蚊虫毒液敏感者需注意防护,避免叮咬而致丘疹性荨麻疹的发生;对金属过敏者避免贴身佩戴含金属的一切饰物,以免接触性皮炎的发生;对于具有传染性的疥疮、真菌性皮肤病等,均应注意勿与他人共用毛巾、洗浴物品,加强个人卫生及衣物、被褥的消毒等。④毒物。该类物质指超过人类防御功能,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强酸、强碱等化学物质,致烫伤的高温、蒸汽等,致放射性皮炎的放射线等。
2.4规律作息《素问·宣明五气》曰:“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说明无论生活还是工作学习中都应避免过度劳累,应根据自身的健康状况把握合适的度,达到“形劳而不倦”即可。《素问·生气通天论》载:“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即提示人们要随着自然界阳气的消长节律而动,日出阳气渐生可起床进行一天的工作生活,日落阳气渐衰就应减少活动[13],达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以顺应天时。如果长期生活不规律,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对于皮肤病患者来说,规律生活更为重要。比如带状疱疹患者免疫功能较低,需静卧休息,避免劳累;紫癜患者应减少步行,以减少毛细血管破裂而增加出血;神经性皮炎、斑秃、脱发、痤疮患者宜生活规律,尽量减少熬夜等以改善神经功能和内分泌紊乱状况。
在《黄帝内经》有关理论的指导下,选择适宜食物,避免辛辣刺激、肥甘之品;调畅情志、缓解精神压力、改变不良的作息规律以保持气血的正常运行,恢复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平衡;因病因人而异,避免感触外来之邪。这些措施均对预防皮肤病的发生、促进其康复及减少复发等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尤艳明,李邻峰.北京市海淀区社区人群常见皮肤病流行病学调查及风险因素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1,25(6):459-461.
[2]路雪艳,李邻峰,尤艳明.丽水市社区人群皮肤病流行病学调查及风险因素分析[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8,24(9):692-694.
[3]宋维芳,孔月,林琼.东南沿海部队皮肤病流行病学调查[J].临床军医杂志,2006,34(2):204-205.
[4]彭拥军,姚彦,郭顺,等.寻常痤疮发病影响因素分析[J].山东医药,2013,53(35):61-62.
[5]张成勤,张士凤,李双,等.心理因素与皮肤疾病[J].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2011,28(2):76-79.
[6]吕淑琴,赵丹.从《黄帝内经》情志致病反思中医心理疗法[J].吉林中医药,2009,29(8):727-728.
[7]张婷婷,郑福保.“发物”在皮肤病治疗中的意义[J].西部中医药,2011,24(8):90-92.
[8]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321.
[9]黄进.“发物”初探[J].中国中药杂志,1992,17(9):563-565.
[10]王睿,孟向文.小儿湿疹中医临床治则举要[J].吉林中医药,2011,31(10):952-953.
[11]卢群.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J].护理研究,2008,22(2):71-72.
[12]陈晓霞,代喆,江雪梅,等.皮肤病患者焦虑水平评估及对策[J].西部医学,2009,21(7):1230-1231.
[13]李健美.《内经》“法于阴阳”的养生思想[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9(5):761-763.
收稿日期:(2014-09-17;编辑:张倩)
作者简介:赵羚妤(1987-),女,博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R221[DOI]10.3969/j.issn.2095-7246.2015.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