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康县民间小调的艺术特征

2015-12-18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730070

大众文艺 2015年14期
关键词:衬词唱词小调

蒲 苗(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730070)

一、所流传区域的环境概况

甘肃省陇南康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西秦岭南侧陇南山中,长江支流嘉陵江流域,地质构造为昆仑秦岭地槽褶邹地带,地势西高东低,中部高,南北低,是连接陕、甘、川三省的交界地带。境内气候属典型亚热带向暧温带过渡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植被覆盖率高,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境内多河谷地带,气候温暖湿润,自然条件优越,为农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所以康县自古以来就是传统的农业社会。

二、唱词分类

康县民间小调的唱词内容丰富,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内容极其广泛,它不受某个特定的社会阶层和具体劳动环境的制约,常采用十二月份来进行叙事抒情,按其内容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一)男女爱情

在康县民间小调中,内容以描写男女坚贞爱情的为主,唱词内容通俗易懂,往往有较为清晰的故事发展情节,以《看郎哥》为例,它讲述的是一对有情人凄美的爱情故事,以情郎生病—探郎—医郎—郎去世—葬郎—念郎六个循序渐进的故事情节贯穿始终,最终因为男子病逝,女子为此守孝三年,无再嫁之心,此曲采用月份叙事体裁描述了一段真挚的世间真情。

谱例1

(二)自然景色

以自然季节为时间变化顺序,形象生动的描绘出各个月份的植物,以《到梅花》为例,将菜籽花、桃花、麦子花、黄瓜花、葫芦花、花椒花、高粱花、菊花、百草花、小蓿花、梅花12种花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了出来,给人一种意境美。

谱例2

第2~12段歌词如下:

(2)二月里菜籽花披头散发 富罗神学了法他去修行。

(3)三月里桃子花满园红了,有刘备与张飞结拜兄弟。

(4)四月里麦子花张口白艳,孔夫子背书箱万里传明。

(5)五月里黄瓜花清吞上架,天平国在花园正手乾坤。

(6)六月里葫芦花满园白了,薛仁贵骑白马过海正东。

(7)七月里椒子花红干黑子,夫敬德骑黑马单鞭救主。

(8)八月里高粱花点点吊下,杜康永泡美酒罪怀六英。

(9)九月里黄菊花满园黄了,黄白虎骑黄马翻过西去。

(10)十月里百草花寒霜弑死,孟姜女送寒衣哭断长城。

(11)冬月里小蓿花寒霜弑死,有王想卧寒病救了母亲。

(12)腊月里腊梅花佛前卜卦,王世女在佛前点灯念佛。

(三)历史人物典故

康县小调的唱词内容还常常讲述历史人物,如《到梅花》里,“有刘备与张飞结拜兄弟”讲述的是刘备与张飞桃园结义之事,“孔夫子背书箱万里传明”说的是孔子当时周游列国传播儒家思想,再如《十三杯酒》中,“牛郎织女两夫妻,要得夫妻同相会,再等明年七月七”讲的是中国神话故事牛郎织女,“曹操领兵下江南,孔明他把东风借,东风一起伤孙权”讲的是三国时期有名的“借东风”之事。除此之外,在康县民间小调里还有许多类似的历史人物和典故。

谱例3

三、音乐本体特征

康县民间小调语句整齐规范、韵律节奏沉稳、曲调性强,旋律以平稳进行为主,音调低,音域范围通常在小字一组的d到小字二组的f之间,少有长音,演唱时,以实声为主,很少带有虚声,有装饰音的运用,带有浓重的康县方言,节奏感强,比较容易学唱和掌握。康县接壤四川,由于地理上的影响,毛山歌演唱时用的方言有比较重的“川味”,四川方言的影子比比皆是,在对当地村名尹世诚采访得知,在他们小的时候听老一辈的祖先说,他们为了躲避战争,是从四川迁移而来。所以在唱腔唱词的咬字上,明显的感觉到了具有四川方言的特点,如正[zeng]、个[guo]、尺[ci]、啥[sa]、是[si]等。除此之外,“幺”“哟”“嘛”等字是典型的四川用语。

康县民间小调大多属于一段体结构,通常为一曲多段词的分节歌形式。节奏规整,以两个八分、前八后十六、小符点节奏型为主,速度较慢,节拍以4/4、2/4拍居多。旋律常用民族音阶,以徵调式和宫调式最为常见,简单易于传唱。

四、唱词的文学性

其唱词的句式结构一般由十字句构成,除此之外,长短句的形式也比较普遍,基础的为5-7或者5-5-7的形式,在此基础上会有一些具体的调整和灵活运用。康县小调在演唱中经常使用衬词,用以丰富音乐形象,加深对感情的表现,有些衬词用在句子内部作垫字或作落尾字,这类衬词主要有啊、哟、唉、噢、哦等。由于其节奏较为短促,常作为两个乐句中的间隔、连接,去掉唱词中的衬词会破坏歌曲的结构完整,直接影响歌曲结构,甚至导致无法演唱。

康县小调的唱词中运用了许多的修辞手法。例如:“打开书儿瞄,写的有十条,心里有如插把刀,肝肠割断了。”比喻的运用在这里把唱词中主人公看到信时的心理活动和感受具体化,心里插把刀,肝肠寸断的感觉该是有多痛?又如“当门一亩田,路儿一支箭,地形好像一把伞。”这里运用比喻把路比作一支箭,把地形比作一把伞,使得对地形的描写生动具体可感。还较多的使用了反复,例如,《花荷包》唱词中反复出现“月儿弯儿月”,起到了增强语势、反复咏叹,表达强烈情感的作用,同时也使唱词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康县人,又是一名音乐专业学习者,更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将这一璀璨的艺术瑰宝传承下去,更加希望大家一起去挖掘、保护它,让优秀的民间音乐得到发扬与传承。

[1]康县志编纂委员会.康县志[M].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

[2]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M].人民音乐出版社,2012.

[3]路行.试论传统小调歌曲——学习民间歌曲笔记之一[J].音乐研究,1960(2).

[4]李惠芬.甘肃高台民间小调内容分析——以罗城乡为例[J].河西学院学报,2010(4).

猜你喜欢

衬词唱词小调
衬词在歌曲创作中的运用
唱词(外一首)
藏族古乐谱《目意耳之喜宴》中的衬词研究
那唱词本上,满是回忆
四 季 相 思
思 夫
广西文场的曲词艺术特征研究
民歌中的衬词和衬腔
小调[六首]
赣西民歌的衬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