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的探讨
2015-12-17李奎花
李奎花
摘 要:所谓高效课堂就是将教师、学生、教材紧密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以展现出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可以在课堂学习中,活跃自己的思维,以达到教学的标准,教师可以很好地将知识传授于学生,并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主要以人教版初中教材为基础,结合日常教学实践经验,探讨了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方式
一、改变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初中历史教师要改变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在新课改下,不管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程模式还是教学工作的开展,都应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设置。所以初中历史教师在进行教学前,要依据学生的基础、个性制订出合理的教学方案,并有意识地加强学生自主学习方面的训练。改变教学方式包括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设施、学案导学、课堂提问、情景模拟等各种方式。
例如,历史教师在进行东周时期和春秋战国时期相关课程的教学时,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设置春秋五霸分布图,让学生上台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叙述,对积极表现的学生要表示肯定,对表现不是很好的学生进行鼓励和引导。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提问,并组织学生进行自由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思考精神,将课堂交给学生。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学生之间比赛的形式进行课堂教学,在课前把活动任务交代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查阅相关书籍和资料来了解本课的任务,从而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在课上再通过比赛积分的方式来说出本课的重点内容及其故事背景、相关人物经历等,通过学生之间的激烈比赛,会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对于整个历史课堂前、课堂中、课堂后的学习效果都会比预期的学习效果更加强烈。
二、设计导入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每堂历史课都应设计一些关键问题,这些问题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和接受能力,又必须让学生有探究欲。比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课《甲午战争》这课的学习时,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黄海激战的整个过程,导入“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的名言,让学生因为好奇从而参与到课堂学习。或者我们通过黄海之战的描述来导入历史课堂的学习。例如,这样导入:“在邓世昌驾驶‘致远一舰,由于他抱着必死的决心,故而攻敌最力,两阵甫合,其他船还在后面,‘致远便独自向前猛驶冲锋直进,开放船首船尾英国制造的十二吨大炮,并施放机器格林炮,先后共百余出击。此时其他舰艇已在一片混乱之中,无一舰能勇往协助‘致远,‘致远显示出孤军深入、无复后继的态势。日舰见有机可乘,便以四舰环攻致远舰,‘致远多处中弹,船身倾斜,情况十分危急。在此危急时刻,邓世昌认为:倭舰专恃‘吉野、苟沉是船,则我军可以集事。他激励将士说:‘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这时‘吉野舰迎面驶来,邓世昌于是下令以最快的速度向‘吉野冲去。日军发现了‘致远的企图,便集中火力,轰击‘致远,最终,‘致远在炮火下沉没,邓世昌坠入海中,此时,邓世昌的随从刘忠递给他一根浮木,但他坚决不接,愤然地说:‘事已如此,誓不独生!有义犬见主落水,也跳水相救,邓世昌按犬头入水,最终殉国,年仅45岁。英法各国水师观战者皆感叹世昌之忠勇为不可及。”
战争描述这样的方式,会让学生感觉到新鲜,进而进入学习状态。通过创新地引入课题,巧妙地设计问题,让学生对历史学生产生兴趣,进行探讨,积极发言,进而解决问题,还可以完成此时的过渡。
三、引导学生互动以突破重、难点
引导学生互动来突破重、难点是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必要前提。初中历史课程的重、难点是每个学生都需要理解的内容,必须进行反复的磨炼学习。对于历史学科而言,要更好地理解重、难点,就不得不去背诵,但背诵是学生最不喜欢的学习方式,故历史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时,应使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能主动背诵重点知识,以更快地掌握重、难点知识。比如,在进行遵义会议方面的知识学习时,教师可以模拟旅行社推出撰写导游词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去主动学习,背诵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如下文所设: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解说词的设计,然后派代表进行演说,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教学,能使学生自主地去掌握遵义会议的相关内容。但要让学生能记忆这些知识,教师必须更进一步地设计教学,教师可以设计示意图,让学生对知识更加理解,记忆更加深刻。
综上所述,构建高效的初中历史课堂,就必须从学生出发,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设置更多的课堂教学方式,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去探索、思考、质疑。
参考文献:
[1]胡海燕.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的几点措施[J].学生之友:初中版,2012(05).
[2]樊雪飞.初中历史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4(01).
[3]王文彦,丁琳琳.论构建高中历史高效课堂: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行动研究[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4(05)
编辑 韩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