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情感体验教学在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
2015-12-17洪思思
洪思思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情感是人行为的源泉,缺乏情感,人的道德人格大厦将无法矗立。情感体验有助于孩子道德认知的形成和内化,也是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催化剂。那在教学中,我们要如何让孩子参与情感体验,最终发展其情感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以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爸爸、妈妈抚育我》一课为例,谈谈我的看法。
一、捕捉生活细节,引发情感认识
课标中指出:“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感悟和体验。”其实品德的最终完成也离不开主体的体验过程,事实证明教师千言万语的说教也抵不上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获得的点滴感受,学生只有产生了真切的道德体验,才能真正触及心灵深处,进而转化为道德行为。要使品德教学内容与形式真正融入生活,在教学中我们就要把情感体验作为基本的桥梁和纽带。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布置一些调查活动,让学生在调查活动中捕捉生活的细节,体验真实的情感。
例如,在教学《爸爸、妈妈抚育我》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一个人的成长与家人的关心爱护是分不开的,课前我组织孩子对自己父母一天的活动展开深入调查,采用记录、观察、照相等多种形式,调查自己父母的一天,去了解自己父母的工作,调查自己父母一天的工作时间等等。课堂上,我从“我的一天”和“父母的一天”让孩子对比。并请两个孩子扮演父母,让他们数一数自己书包有几本书,每本书代表父母的工作,体会爸爸妈妈每天有多辛苦,肩上的担子有多重!接着,我又以“我发现妈妈有皱纹”“我长高了”等主线展开教学,孩子一一汇报他们的调查结果:我的个子长高了,体重增加了,爸爸背不动我了……一个个变化,一个个数据,一个个发现,让孩子感受到了父母的艰辛,父母对他们的爱是多么无私!学生就是在这样的课前调查活动中,加深了对父母的爱,心底感恩之情油然而生。
二、借助媒体情境,调动情感的体验
夸美纽斯在《大学论》中写到: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对学生来说,动人的故事、美丽的画面、悦耳的音乐这些直观形象的视听情境最容易给孩子带来强烈的视听冲击,也最易打动孩子,引发孩子的情感共鸣。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多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创设感人的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融入文本,激发情感,唤起学生生活的记忆。
例如,在教学《爸爸、妈妈抚育我》一课时,上课伊始我一边播放课件:一张张在家人关爱中长大的照片,一张张稚气的照片,伴随着轻柔的音乐;一幅幅画面迎面而来:一位妈妈用手轻轻地拍着孩子入睡;一位爸爸双手扶着刚学会走路的孩子蹒跚学步;一位慈祥的爷爷拿着个拨浪鼓逗孩子玩;一位奶奶端着碗白粥跟在孩子后面;上学路上,一位父亲为孩子打伞,自己的后背却被雨水淋透了……一幅幅画面不断铺展开来,这时,我一边向学生深情地说:每个同学都是从呱呱坠地的小宝宝成长为今天三年级的小学生,算一算,从出生到现在,同学们已经在这世界上生活了3000多天了。在这3000多天里,你们一点一点地从五六斤重的小宝宝长大成今天这样高,这样重的孩子,是谁把你们拉扯长大的?借助多媒体,把学生带入了对家庭生活的回忆之中,伴随着美妙的音乐,一幅幅动人的情景得以建构,浓浓的亲情感染了教室的每一个角落,孩子们开始跃跃欲言,于是我便因势利导:“刚才的画面,你们看到了什么?”孩子们有的说妈妈在哄宝宝睡觉,有的说爸爸在教孩子走路,有的说全家在公园游玩……我顺势引导:“是啊,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无微不至的照顾着我们,他们为我们付出了许多,却都无怨无悔。”一幅幅感人的画面勾起了孩子对父母的回忆,使他们想起自己的父母把自己从一个嗷嗷待哺的小婴儿拉扯长大,想起母亲在夜深人静的半夜起身为自己盖被,想起自己生病的时候妈妈不眠不休的照顾……点点滴滴的亲情萦绕在心头。孩子们也深刻地理解了父母对自己的爱,也懂得了要用自己的心去理解父母、感恩父母。
三、延伸社会实践,发展情感内涵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指出:本课程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学生良好的道德品德是在反复的实践中形成。在教学中,我们必须要努力拓展知行合一的途径,通过各种手段来提高孩子的道德认识,促进情感的内化。我们可以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通过创设合理可行的实践活动情境,让孩子在真切的生活中体验、感受、孕育情感,实现从认知到践行的发展,从而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例如:在教学《爸爸、妈妈抚育我》一课时,课堂上虽然孩子们通过体验活动已经认识到了家人对自己的关爱,感受到了父母长辈对自己的养育之恩,感受到了父母的辛劳,但是如何让孩子在日后的生活中能够主动地关心家庭生活,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践行课堂上所学到的道德认识,并把它转化为行动,继而养成良好的习惯呢?学生的道德行为只有回到真实的生活中才能得到强化和巩固,因此我设计了一份感恩父母行动计划的实践活动表格,让孩子自己制订计划并付诸行动,用实际行动来表示对父母的爱和感激。最后我又通过自我评价、家长评价、班级评价等多种形式的评价活动,来指导和检查学生对父母的感恩行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其实是一种德育过程,孩子只有在生活体验中获得道德认识,才能触及他们的心灵,从而转化为相应的道德行为。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立足学生的情感发展,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要对学生动之以情,导之行,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才能让学生在情感体验和道德践行中提高思想觉悟,唯有这样才能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李锋.例谈情感教学在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J].新校园:理论版,2013.
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