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有效预习带来的三个转变
2015-12-17杜素娟
杜素娟
《礼记·中庸》中说“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意思是说: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联系语文教学活动,这句话与课前的预习不谋而合,课前预习不正是“预”吗?
什么是预习?就是学生在学习新内容之前进行的自学活动。在国内外有很多中小学都提倡学生预习,现在教师常用的导学案、学案其实都与预习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让学生带着对课文的预习思考进入课堂,比着手一篇陌生课文的学习更有意义,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也发现了预习的重要性,因此我曾以预习作为研究点,确立了《小学高级语文教学预习有效性的研究》这一微型课题,并取得了一些成效。几年过去了我所教年级不断地变化着,可是我们一直享受着、完善着课题的成果,不断地将这一宝贵的、传统的学习方式向前推进着、创造着、感受着预习带给我、学生和课堂的变化。
一、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
人们都说“导者先行”。我想这不仅指行动早,更重要的是人的思想、理念也要早,要跟上步伐。作为老师的我是这个课题的实验者、主导者,从制订这个课题到逐渐展开实施,我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为了研究这个课题,我阅读了大量文章,上网搜集了很多关于预习的资料并进行了整理,通过对资料的综合学习,我对预习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让我重新审视“预习”的魅力,预习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读读课文、画画生字词,而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叶圣陶先生曾对预习做过精辟的论述,他说:“预习的事项无非翻查、分析、综合、体会、审度之类;应采取什么方法,认定哪一些着眼点,教师自当测知他们所不及,给他们指点,只是实际下手得让他们自己动天君。因为他们将来读书必须自己动天君。”叶老的话语让我茅塞顿开,没想到,看似简单的预习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隐含着分析、综合、判断这样的一些学习能力,让我不敢小看预习的作用。
记得我上小学时,老师就经常让我们回家预习新课文,那时的我是预习的主体,而现在的我成了研究这一课题的主体,根据所教年级不同,学生年龄及认知特点的不同,不断地完善着自己对预习的一些认识和理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目标提出,而学生的有效性预习则是落实这一目标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我经常这样想,假设学生的预习真的做到位,真的用心、用脑去做了,逐段养成了习惯,形成了真正的能力,对于他们的初中、高中、大学的学习,甚至在未来的工作中是都有好处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合作与探究的基础,如果学生都自主学习不了,又怎样进行合作与探究呢?可见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多么重要。预习不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最重要的方式吗?
二、转变了学风
预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在已获得知识能力的基础上,在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指导下,利用各种学习条件和途径,有目的、有计划地主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这一自我求知的过程就是良好读书习惯养成的过程,就是自学能力养成的过程,也就是学生素质提高的过程。作为这个课题的具体的实践主体——学生成了这次研究的最大受益者。
1.预习课引导,充实了预习的内容,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
平时教学中,我首先了解学生已有的预习习惯,通过学习中对问题的检查,及时了解到达成的预习效果。教师及时梳理信息,留其精华,弃其糟粕。不难发现学生的预习还存在着一些无效的、机械性的操作,分析原因有二:一是学生的预习设有明确的要求。二是预习的方法单调。给予学生预习指导是非常必要的。预习引导课上大到一篇课文,小到一个自然段。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拿过一篇文课文来怎样预习,搜索资料,可以从全文中找出生字,画出生词。把不理解的词进行特殊标注,把印象深的句子、段落画出来,让学生在预习中写批注,抓住重点词语,抓住比喻、拟人修辞手法,体会好处。通过标画这一自然段关键词语及特别的句子(如语言优美的、语文深刻的、表达上有特点的)引导学生来体会一个词或一个句子,对学生形成阅读的习惯也是有好处的,预习指导课上学生知道了该干什么,怎样干,日积月累地训练,就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特别是具体到自然段指导学生预习,从小处、实处着手,由易到难引导学生不断深入预习,让预习变成了一种智力活动,取代了无效的、机械的预习,学生更多的课余的时间是在讨论怎么样预习。
2.预习卡的自由升级,确保学生预习习惯成自然
大部分课文的预习是学生在课下完成的,很多学生是在晚上放学后回家完成,为了保证预习的效果,开始是设计了预习卡,让学生围绕预习卡上的内容进行预习。返校后有检查反馈,检验学生完成预习的情况。不久发现这种预习卡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特别是一些优秀的、爱动脑筋的学生,他们预习的积极性削弱了,于是让有能力的孩子自己设计预习卡,学生思维的火花被点燃了,设计的预习内容多了,预习卡设计更漂亮了,调动了学生的预习兴趣,预习质量也得到了提高,成为一项重要的作业。学生在家中做出高质量的作业逐渐成为一种习惯。
三、完善并转变了课堂模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使其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摸索出了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即:激情导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探究课文,美读感悟—拓展提升。但总觉得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的环节中缺少一个能有效衔接学生已有认知和文本内容的东西,学生掌握不好所学内容,课堂提问效率低下,打击了我和学生的积极性,也成为教学的一个难以突破的难点。自从在研究课题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后,通过指导学生预习,我感受到了预习对于学生学习、理解课文起到很大的作用,课前预习是搭建学生和文本内容的一座桥梁,预习是解决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方法。于是我把预习纳入自己的教学模式,现在的教学模式是:导入课文—检查预习,整体感知—探究课文,美读感悟—拓展延伸。其中“检查预习,整体感知”环节蕴含着学生课下的劳动和智慧,课堂上对预习进行检查,不仅检测学生对课文了解的情况,还是老师根据学情,及时调控课堂的手段。有了检查预习与之前相比节约了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学习更多更精的知识,提高了课堂效率。
课堂不仅是语文知识的传授,更是一个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技能的场所。预习是新旧知识的沟通的桥梁。预习就是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提出的要求要小一点,从小处、实处着手,循序渐进,引导学生逐渐养成有效预习的习惯。学生预习中自学的方法多了,能力强了,学习更扎实,学习兴趣也就更浓了。
参考文献:
杨薇.小学语文有效预习的策略研究实践与思考[J].学周刊,2011.
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