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意义

2015-12-17胡娟

企业导报 2015年24期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胡娟

摘  要:民生问题是与人类社会相生相伴的永恒主题。今天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意义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保障和改善民生不仅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多元化社会凝聚的核心力量,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涵。

关键词: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产党的崇高理念

一、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目标

(一)民生概念的由来和发展。民生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这个文章里面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个“民生”实际上指的是老百姓的生活。拿我们现在的话说,老百姓生活根基在于勤劳,只要勤劳了就不会缺衣少食。

《辞海》对于“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带有人文思想和人文关怀的语义。民生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对民生理解是不一样的。我们现在谈民生的前提条件是在现代社会和市场条件下,这样的民生是指民众基本的生存状态以及基本的发展机会、能力。民生问题包括由低到高、呈现出一种递进状态的三个层面上的具体内容:(1)民众基本的“生存状态” :指民众基本生存状态的底线。这就涉及到社会救济、最低生活保障、基础性公共卫生等等问题;(2)民众基本的发展机会和发展能力:主要侧重民众基本的“生计来源”问题。因为人不仅要有尊严地活下去,而且还要有机会和有能力活下去,这就涉及到教育、充分就业、必要的职业培训问题等等。(3)民众基本生存线以上的社会福利状况:主要侧重民众基本的“生活质量”问题。

(二)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奋斗目标。十六大以来党的重要文件,一直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突出的位置。十六大报告提出要不断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并提出 “五有”的目标。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将保障和改善民生确定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十八大报告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论述,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一幅民生发展的幸福画卷。报告明确指出:“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这是党的十八大对改善民生方面所做出的重要决策和部署,这是针对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的期待,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地、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总书记这段话从头到尾都在讲民生,都是和老百姓息息相关的,跟生活环境生活质量生存状态息息相关的。所以改进老百姓的生活,让老百姓过上好的生活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

总之,无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还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实际上都贯穿着切实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这条主线,都以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为目标和归宿。

二、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多元化社会凝聚的核心力量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民生问题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关乎百姓的日常生活,直接反映人民的基本生存、生活和发展的状况,是社会发展最基础的必要条件,是关系执政党执政基础的重大问题。民生问题一直与国家发展存在着唇亡齿寒的关系。

我党历来重视民生问题。早在1934年苏维埃政权在瑞金建立之后,毛泽东同志就郑重地指出:“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政权之本在于民,民生就是发展,民生就是政治。大量事实表明,民生问题连着民心。民生问题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成败。群众满意了,稳定才会有坚实的基础,发展才会有强大的动力。

当下的中国是一个多元化社会。多元化的声音、多元化的状态下怎么构建一个和谐社会,这是过去历史上没有过的。但是无论社会多么的多元,你都会期望你的未来比过去任何时候活的更有尊严、更多幸福和更加公正,会比任何时候拥有更好的安全、更广泛的权利和更大的自由,……,一句话社会更和谐生活更美好。所以,尽管我们的社会是多元的,但民生诉求是一元的,是共同的。所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的思想观念,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凡是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都要尽心竭力地办。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共同创造幸福美好的明天。

三、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涵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说了,最根本的命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所以从那时候到现在,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大,我们一直围绕着根本性的命题做出不懈的探索,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又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而这个进展的核心就是把民生的含义、民生的概念纳入了社会主义认识之中。这个在十八大报告的第二部分讲的是非常明确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要求是八个,八个“必须坚持”。 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4﹞这个就是定义,我们说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怎么知道你从事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怎么定义怎么理解?所以十八大报告就很明确讲了八个方面,只要按照这八个方面的要求去做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以说社会主义它不再是空洞性的理论,它变成了非常有针对性、非常明确的工作要求,而且这些工作要求的内容非常集中,其核心内容是民生。人民的主体地位、共同富裕、社会和谐、公平正义、和平发展,哪个不是围绕着民生在展开,哪个不是围绕、或者最后落到民生基点上。所以,现在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中,一个非常重要非常核心的内涵就是,我们从民生来认识中国,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本来就是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最核心的、最基本的出发点,只是后来那么多年社会主义搞得有点糊涂了,把表象性的东西当成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当作社会主义必须不能更改的特征。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呢,马克思当年为什么提出社会主义,为什么认为人类必须走社会主义的道路?说到底就是人的生存状态不好。

人类社会看着很复杂,实际上最终可归纳为两个基本点:第一个基本点创造财富;第二个基本点是分享财富。创造财富靠生产力,分享财富靠合理的利益关系即生产关系。

第一、创造财富是前提和基础。生产力不发展,没有财富人都活不下去了,更谈不上分享财富了,这是历史唯物主义。恩格斯说马克思有两大发现,第一个发现历史唯物主义,人必须活着才能谈到其它,而要活着必须劳动,必须生产,必须要有生产力,必须能够把资源变成财富、变成人们所需要的东西,而且创造财富能力越来越强,能够给社会带来的财富越来越多,这就叫生产进步。所以资本主义社会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共产党宣言》也肯定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在不到100年的时间创造了超过人类社会几千年的财富,资本主义创造财富的能力是值得肯定的。但是马克思为什么讲还要推翻资本主义呢?因为人类社会的第二个基本点是分享财富。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达,但是分享财富不合理。第二、合理的分配分享财富是目的。人们创造出来的社会财富必须要有一个合理的利益关系来分享,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创造的财富都被资本家无偿占有了,这就是马克思的第二个发现—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它最大的不合理的地方就是它创造的财富非常多,财富本来应该让人过上很好的生活,结果没有,反而剥削等等。所以马克思就说,在生产力发展同时还要不断改进、改善人民的生存状态,所以马克思强调人的解放,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最终的宗旨。最终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什么样的,是人全面发展,也就是人的生存状态不断改善的社会,你最终落到不断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要不断地有更好的生活状态,核心就是回答这两个问题。

总之,马克思设想的代替了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既要讲效率又要讲公平的社会。讲效率就是要发展生产力,就是要更多地创造财富 ,讲公平就是要有合理的分享财富,不是绝对平均,是合理的分享财富。社会主义社会是和谐的社会,是民生不断改善的社会等等,这种社会主义是跟老百姓有关的社会主义,是和民生息息相关的社会主义。从这个角度来讲,把民生纳入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中,是对社会主义认识很大的推进。老百姓最关心的还是自己的生活。所以我们结合中国的发展结合中国老百姓的要求,把民生的含义更明确地纳入对社会主义的要求和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理解,这是非常重要的方面。所以我们要始终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方针政策不能动摇。一个是我们要不断提升创造财富能力,第二你分享财富的方式要变的越来越合理。因此,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制度和理论体系的认识,最核心的东西,最本质的东西就是民生。

参考文献:

[1][4] 本书编写组.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 人民出版社,2012.

[2]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 外文出版社,2014.

[3]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91.

猜你喜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对苏联生态建设的超越
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逻辑揭示中国模式的政治图谱
党为何始终高度重视核心问题
当代青年的“小目标”,该如何实现
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百年发展趋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梦关系探究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试论形势与政策课程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