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依附型包装企业未来发展之路的思考

2015-12-17时孝国

上海包装 2015年4期
关键词:机台助手全员

■ 文/ 时孝国

对依附型包装企业未来发展之路的思考

■ 文/ 时孝国

自从2005年国家引导多元化发展战略以来,一些大型国有企业纷纷效仿积极开展多元化经营,然而理论与实践却总会出现一些偏差,现实情况是一些多元化企业缺乏市场竞争机制,视主业为生存土壤,依靠为主业输送低附加值产品也是衣食无忧。许多依附型包装企业长期为主业提供产品包装的原辅材,无竞争生存压力,往往造成人浮于事,工作热情不高,生产效率低下。

新形势下央企在未来三年将出现兼并潮,在改革洪流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央企改革了,国企还会远吗?混合所有制真会引导市场成为主流?国资委每动一棋子,都会敏感的带来蝴蝶效应,未来国资企业规模可能成倍增长,更多主动权被下放,政策为了抑制膨胀会否逼迫主业剥离多元化企业?虽然国家新一轮改革是希望更多的人分享改革的成果,政策的立足点都是以稳定为基,但是对于相关行业的冲击,一定会波及到原辅材料供应环节,依附型包装企业思考如何走出束缚已迫在眉睫。在新一轮改制试点前,正是企业思考改革的良好时期。

我认为在新形势下,依附型包装企业未来应该坚持专业于优良的品质、顺应市场推出新产品、厉行节能降耗提高产品竞争底气,打造出区域内、行业内良好口碑的品牌,何谓之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上做好每一个细节,即会增加顾客对我们品牌的忠诚度,又可以在持续推出的新产品中重组利益链,可以使用墨菲定律来指导依附型包装企业经营思路。

依附型包装企业往往处于资源的中间环节,需要组建针对原材料供应商和下游顾客的专业服务团队,立足于良好的技术沟通;原材料的质量为企业生产之本,不能将原材料的弊端带进产品,因为我们的产品是我们企业生存的根本,不容出现瑕疵。

在持续改进产品品质上,对每一个环节(不考虑影响的大小)都要进行重新细化讨论,既可以解决现存质量问题,又可以防患于未然,对未来会偶然出现的问题预备解决方案,细化影响环节要根据每一台机器特点独立思考,比如分切机一、三、四和二号车型号不同,但是一、三、四号车依然有个体的差异。因此为了提升和稳定质量,对每一个部件都要独立的思考,要全员参与,利用头脑风暴法,所有可能产生的问题都要罗列出来并制定消除方案。

怎样才能使产品在保证质量的要求下精益求精?可以在现有的工艺要求下,树立一个更高的期望值,比如产品的某一工艺标准值为85%,我们可以将其提升至87%,然后开动一切资源,来实现新的指标。

企业要保证产品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各环节的人才储备,只有专业的技术人员才能使企业少走或不走弯路,才能更好的提高行业内的口碑和实现产品的市场认知。

专业的首要问题就是,培养出专业的职业化技术工人,他们是产品的直接创造者,他们都不专业那么产品能专业吗?我认为以机台为单位培养出专业的生产团队已时不我待。

有些企业的生产一线,生产的机台大都是车长操作设备,助手协助生产,而产品质量是否有缺陷的关键,在生产机械的运行是否完好,由于一些机台对助手形成技术壁垒,许多情况是助手只知道埋头干活,因为不允许操作设备,所以他们对设备状况漠不关心,因此对质量亦不关心,形成了一个怪圈就是,质量问题是车长一个人在战。

机台生产有调度员在保障原料供给,有质检员在监督质量,有物流人员在保证生产的工位和区位,这些都是辅助作用,关键还是机台在车长的带领下机台人员的责任心和态度,甚至掺杂着莫名的情绪。怎么才能使机台人员心向一齐,劲向一处使?我认为要明确车长和助手的关系,应该是师带徒的关系,车长负有培养助手成为一名合格机台人员的责任,设备的操作应该机台人员轮换操作,助手对设备的运行也了如指掌,经验来自于实践,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经验,遇到问题时助手也可以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而不是遇到问题时车长去找维修、班长、质检讨论。所以我认为专业就应该是职业化的专业,要捅破技术壁垒,全员自动自觉的参与。

以保证品质形成的机台团队,在团队这一集体中,每一个成员都很重要都不会被边缘化,所以大家自动维护集体的利益,大家都在付出,所以不会出现付出多与少的抱怨,在生产中大家齐心协力,专心、标准化作业,因为大家有一个共同的目标,维护质量,就是维护着企业的未来。管理者也要主动引导各个团队之间的沟通和技术资源共享。

重复劳动会带来职业的熟练化,但是在长期的作业中会带来一定的身心疲惫。在不影响质量的前提下,可以小范围的摸索并形成定期轮岗制度。对车间的维保人员来说,就是要制定专业的设备定期检查、保养、检修和巡视制度,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对出现的设备故障及时消除,确保设备的状态完好。

提到开展培训活动,可能会认为是老生常谈,可是开展结合具体工作内容、细化到一个小的质量问题的培训工作却是很有必要的,比如针对分切盘毛糙、盘面不齐、涂布不均、刮胶时间的确定,这些质量问题已经解决,可是依然会时而不时的出现,因此我们的培训工作可以从设备原理入手,结合工艺要求,制定专业的培训计划。

有针对性的专业开展培训学习,可由每月或经常获奖的员工来培训,也可由维修、车长、质检、班长、甚至助手准备材料来主将,可以同一机台三个班的人员共同讨论,也可不同机台之间共同探讨。我相信每一次都会有新的知识点出现,最后形成书面化的教程文件,时间可以根据近期质量问题,也可每月固定一次或两月一次。

管理者要专注市场大环境,及时掌握市场行情,思考和关注政策变化对市场的影响,要熟知我们企业在市场的位置。也要把握好我们的产品在市场的定位,以井底之蛙为鉴,开阔视野。管理层要及时关注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方法等四新技术,在条件许可时,及时将新技术转变为企业新的生产力。企业的最高管理者要避免大事小事一起抓,要适当的将工作分化到专业部门,同时转变思路引领管理层,由“管理”型向为生产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的“服务”型转变。

对生产一线员工来说,重点是关注产品的质量和新产品的创造力。关注企业的生产经营,关心企业的未来走向,勇于摸索,对产生的每一个灵感都可以去尝试。对机台员工来说,专心于质量,即是每天反复的操作也要不厌其烦,认真对待。管理者要关心职工的职业健康,对生产区域的粉尘、振动、噪音要积极治理,在产值销保证的条件下,积极思考改善职工劳动工作环境,广大员工切实地感觉到来自管理层的关心,才会更专心于工作。

要避免岗位助手被边缘化,一个助手不会操作机台、不知道企业的现状和走向,那么他们会关心质量吗?企业的调度会可以以班组召开,全员参与,全员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才能增加全员的责任心,专心工作。

企业需要准备基金以更好地开展相应的工作。精细化品质的实现需要全员参与,比如质量小组活动过程,会产生很多金点子,对它们的实践需要资金支持。因为企业文化具有凝聚、辐射、同化作用,所以我认为应该开展针对本企业特色和亲情的企业文化建设。安全工作关系着职工家庭的幸福,甚至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安全教育要细化到机台的每个环节、每个部件,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修订相应的安全制度和条文。对技改方案,提出可行性建议的论证成本。对小改小革活动,前期研发成本。

增加企业对外宣传的力度,为了树立企业在行业内的形象和口碑,积极引导广大员工在外媒宣传企业,以及在相关专业期刊以单位的名义发表科技成果的投入,并推行奖励方案。

组建专业性服务团队建设的投入,制定定期回访、座谈、交流制度。专业团队可以以班组为单位组建,以机台、调度、班长、质检等专业人员参加。

依附型包装企业往往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技术力量较强,但是否物尽其用、人尽所能?产品销路依附主业有强大的保障,但是依附度较高导致产品单一化,是一个企业的致命缺点,产品多样化才能顺应市场的不断变化,需要积极开发新的生存链。

员工是否会心向一处使?怎样才能引导广大员工深刻的认识到:企业是我们大家共同的家,我们也会向关心自家一样关心企业?这就需要建设以促进大局稳定和持续发展的企业文化导向,需要企业及时向全员汇报经营情况,让广大员工及时了解现状困境和未来发展计划。

为了能应付未来(不知是否会汹涌澎湃)的国企改革宏观调控,企业要及早打算,使产品品质更加优良,使品牌口碑处于行业的前列,积极开拓市场,加大企业宣传,充分发挥设备的产能,降低对主业的依赖,走出困境。增加产品品种,使生产工艺先进,要不断发掘潜力多开发专利产品,形成行业优势。

组建专业原料监造团队,可以长期驻在原料供应厂家,编制原料生产纲要,确保原料在生产过程中消除所有弊病,另一方面组建专业团队改造或增加设备,积极探索,为迎来新产品走向市场积极准备和铺垫,本企业生产部分技术含量低的原料以增加替代性,减少对上游供货商的依赖。

作为对主业依附度较高的包装企业,在新形势下到来后会经历一段短暂的迷茫期,积极转变角色顺应市场,因为占有资源、人力、人才、信息等优势,充分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积极思考未来发展之路便可以很快的占领区域行业的制高点。

猜你喜欢

机台助手全员
强化化工企业全员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生产能力
全员核酸
河南油田开展全员劳动竞赛
优化PROTOS70梗中含丝量技术性研究
全员校运会,全员齐参与
小助手
灵感助手表彰大会(二)
灵感助手表彰大会(一)
同厂生产卷烟的物理指标差异分析
不能忘却的“三八”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