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代国外政治思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历史影响

2015-12-17余精华杨晓旭

关键词:近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余精华,杨晓旭

(安庆师范学院政治学院, 安徽 安庆 246133)



近代国外政治思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历史影响

余精华,杨晓旭

(安庆师范学院政治学院,安徽安庆246133)

摘要:近代国外政治思潮的传播实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形成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受西方近代资本主义政治思潮影响产生的君主立宪制、多党制、议会制和总统制一一破产,证明了资本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在中国行不通。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提供了实践经验和理论源泉。

关键词:近代;国外政治思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DOI:10.13757/j.cnki.cn34-1045/c.2015.01.001

2014年4月1日,习近平同志在布鲁日欧洲学院演讲中指出:“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国情,注定了中国必然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1]“君主立宪制、复辟帝制、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都想过了、试过了,结果都行不通。最后,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1]在长期的探索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2]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团结亿万人民共同奋斗的正确道路”[2]14-15。在其形成的过程中,近代国外政治思潮的传播实践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历史影响。

一、 近代国外政治思潮的传播动因及其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逻辑起点可以追溯至鸦片战争时期,鸦片战争开启了近代西方列强入侵的“潘多拉魔盒”。近代西方列强的入侵腰斩了传统中国政治变迁路径,使中国被动地走上了以实现政治独立为目标的近代政治发展道路。然而,中国的传统社会并没有孕育能够适应新形势的现代政治资源,伴随西方入侵而来的国外政治思潮适应了中国近代政治发展的需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提供了历史参考和思想源泉。从内容上看,主要包括西方资本主义思潮和社会主义思潮两大分支,其中,西方资本主义思潮又分为君主立宪思潮和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潮两大流派。

君主立宪思潮是19世纪后期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并初步发展的基础上,结合西方君主立宪制度而产生,是与封建制度相妥协的产物。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诞生,民族资产阶级从一产生便受到本国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势力的联合压制,他们有着强烈的参政意愿和政治诉求。以君主立宪为特点的资产阶级改良派(以下简称“改良派”)也就产生,其基本主张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实现近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基本目标,改良派的政治思想成为19世纪末中国资产阶级政治思想的主流。

进入20世纪,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新的发展,快速发展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使得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潮有了进一步的传播。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在中国勃兴之时,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一步加深的历史时期,时代赋予了它新的内涵。资产阶级革命派力图通过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的革命手段,以西方资本主义政体为蓝本,建立一个现代化的民主共和国。

马克思主义从19世纪末期便传入中国,但其早期传播处于零星的状态。梁启超、孙中山等人虽然都曾介绍或使用过“社会主义”的概念,但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具有片面性,不成系统。十月革命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并影响到了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一大批进步青年,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上一次极为重要的思想启蒙。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马克思主义不仅在实践中进一步传播,而且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二、 资本主义政治思潮的实践证明了资本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在近代资本主义政治思潮的传播过程中,君主立宪思潮和民主共和思潮在实践中先后出现的历史进程。君主立宪制、议会民主制、政党政治和总统共和制,这些制度最终全部破产,证明了资本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不适合中国国情,不能适应中国政治发展的需要。

(一) 君主立宪思潮在实践上的破产

在君主立宪思潮的影响下,中国曾经有过四次君主立宪制的尝试,但都以失败告终。第一次尝试是戊戌变法。甲午战争的失败,大大刺激了国人,改良派联合光绪帝趁机发动“戊戌变法”。改革的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各个方面,其核心是要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但是,变法阻力重重,仅仅维持了103天便以失败告终。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当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整场运动群众基础薄弱,仅仅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和一群欠缺政治经验的改良派知识分子,力量极其薄弱,在变法过程中充分暴露出资产阶级的不成熟性、妥协性和软弱性的特点。

第二次是晚清“立宪”。相对于戊戌变法,晚清“立宪”无论是在规模和效果上都远远超出前者,但是最终在辛亥革命的炮火中以失败告终。事实上,晚清“立宪”的领导力量是封建统治者而非资产阶级,目的在于维护清王朝的统治,虽然在部分领域取得一定成绩,但在以庆亲王奕劻为总理的“皇族内阁”出炉之后,举国舆论哗然,许多支持立宪的改良派迅速转变为资产阶级革命派(以下简称“革命派”)。辛亥革命前后,改良派逐渐分化瓦解,一部分转变为革命派,另一部分继续坚持其初衷,坚持君主立宪,最终沦为保皇派,后者在辛亥革命后,逐渐成为政治发展的绊脚石。1915年,保皇派学者杨度拥立袁世凯称帝,83天的“洪宪帝制”在全国的声讨中迅速失败,第三次君主立宪的尝试失败。第四次则更是一场闹剧,军阀张勋和沦为保皇派的康有为拥戴宣统复辟,仅仅12天就以失败告终。它们的失败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在中国彻底破产。

(二)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潮的短暂尝试

1. 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和多党制的短暂尝试

清帝退位后,南京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大总统,革命党人为了防止袁世凯权力过度膨胀,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行议会民主制。随着资产阶级议会政治的展开,资产阶级政党政治也随即展开,一时间大大小小的政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中国大地上,据统计当时的政党数量超过一百多个,其中,国民党、共和党、民主党、统一党(后并入共和党)是当时的主要政党。

民国初年的国会议员竞选主要是在各政党之间展开,国会选举成为当时各政党的工作重心,各政党之间相互竞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国会议员选举拉开大幕。各政党通过演讲、夜塾、报刊等形式宣传自己,为自己的政党造势。然而,在选举过程中许多问题也暴露出来。根据选举的规则,各省的行政长官担任本省国会选举的总监督,于是便出现了省选举总监督支持的政党便成为本省选举国会议员的胜出者,如胡汉民担任都督的广东,国民党获得30个名额的全部国会众议员和10个名额的全部国会参议员,共和党领导人黎元洪担任总督的湖北,也是由共和党人占据优势。选举舞弊更是不胜枚举。

作为地主阶级代言人的袁世凯本打算通过国会选举掌握政权,增强其执政的合法性,但国民党在参众两院选举中的压倒性优势,令他难以接受。他一方面派人刺杀了国民党总裁宋教仁,后又强行解散国民党,另一方面对国民党的议员进行威逼利诱,迫使许多国民党议员最终屈服于袁的淫威。孙中山“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通过各种手段操纵国会选举,改议会制为总统制,又将总统制改为终身制和无限权力制,并且由总统指定接班人,此时的议会已经不再具有民主共和的性质,转而成为袁世凯攫取政治合法性的工具,中国出现了严重的政治衰朽现象。袁世凯最终撕下面具,复辟帝制,但在全国的声讨中,仅仅83天,便惨淡收场。袁世凯死后,进入军阀混战时期,议会更是成为这一时期各军阀攫取政治合法性的工具,议会政治名存实亡。

2. 总统制的“虚幻”实践

总统制也曾多次登上政治舞台,并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特点。总统制第一次登上政治舞台,是在辛亥革命还在进行的过程中。为了对革命进行有力的领导,革命派选择了权力较为集中的总统制作为共和国家的政体。1911年12月,南京临时参议院17省代表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及南京临时政府成员宣布就职。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型政权组织形式的出现,在中国建立一个现代化的民族民主国家成为可能。

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孙中山在清帝退位后自动辞职,让位于袁世凯。与此同时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南京临时政府改总统制为议会制。但是,革命的果实最终为袁世凯窃取。袁世凯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变议会制为总统制,并且此时的总统制只是虚有其表,与西方的总统共和制不可相提并论。其后的岁月里,大资产阶级逐渐与地主阶级走向联合,沆瀣一气,借助于法西斯手段,建立起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南京国民政府,最终成为近代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绊脚石,为历史潮流所湮灭。1948年,蒋介石迫于中外压力,召开了所谓的“国民大会”,以装裱其独裁统治,中国第三次实行总统制,蒋介石“众望所归”地当选“总统”。蒋氏和袁氏的总统制如出一辙,都是攫取政治合法性的工具。随着全国解放,资产阶级总统制彻底成为历史,资产阶级政治制度在中国走到了尽头。

西方资本主义政治思潮在西方曾经大放异彩,是欧美国家从中世纪走向现代政治文明的思想武器,但是在中国却遭遇滑铁卢,根本原因在于双方有着不同的国情基础。首先,从具体国情来看,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成熟,为西方资产积极政治思想提供了充分的物质保障;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则出现了先天不足的状况,与帝国主义经济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既受到帝国主义经济的挤压,又不得不依附于帝国主义。其次,从领导力量来看,西方资产阶级在资产阶级革命中始终占据着主动,为资本主义政治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中国的资产阶级“是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资产阶级,他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是软弱的,他们又保存了另一种性质,即对敌人的妥协性。”[3]第三,从历史背景来看,近代西方政治发展的基本目标是反对中世纪贵族封建制,中国的首要目标则是实现自身的民族独立,因而两者在政治发展道路上也必然会存在着差异。第四,从文化传统来看,西方资本主义政治文明诞生于欧洲大陆,具有明显的地域文化性,中欧两大文明之间在历史上并没有过多的交集,因而单纯嫁接西方政治制度,必然出现“橘生淮北则为枳”的现象。此外,从西方资本主义政治思潮内在属性来看,它所要形成的制度是各政党之间相互竞争的竞争型政治,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力量本身就比较薄弱,采用竞争型政治只会分化资产阶级的政治力量,最终导致资产阶级的政治发展道路的破产,民国初年政党政治最终为北洋政府的独裁政治取代印证了这一点。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近代中国的资产阶级“试图在中国建立一些与他们从国外,尤其是美国观察到的制度完全一样的制度。由于他们建立的制度显然对中国人民毫无意义,因此他们很快在中国的现实政治面前土崩瓦解。”[4]中国的近代国情、资产阶级的自身特点和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思潮的内在特性共同决定了资产阶级无法领导中国实现近代政治发展道路目标。

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形成和不断前进

在近代诸多的国外政治思潮中,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一枝独秀,引导中国人民走上正确的政治发展道路,根本原因在于其自身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创新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理论品质,根据变化了的实际不断丰富和完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提供了实践经验和理论源泉。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形成提供了实践准备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诞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早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依据中国的社会状况、阶级状况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依靠工农联盟,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真正实现了近代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目标——民族独立,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最基本前提;废除了旧中国一切不合理的旧制度,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做了制度上的准备;建国后,一系列社会主义法律颁布实施,奠定了新中国的法制基础——这一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提供了实践上的准备。

(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提供了理论源泉

马克思主义自身实践性与创新性相统一的理论品质,使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能够与时俱进,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不断前进。建国后,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开始逐步摆脱“苏联模式”,探索一条属于中国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了巨大飞跃,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理论逐步形成并完善,中央在政治领域全面拨乱反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在这一时期初步形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迈向新世纪的进程中,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并提出了“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5]进入新世纪,中共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前进。党的十六届二中全会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6]147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政治发展道路。”[6]280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这一概念,并指出它的基本内涵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7]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重大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团结亿万人民共同奋斗的正确道路。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沿着这条道路前进,使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2]14-15总之,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选择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唯一正确道路,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唯一正确道路。”[8]

近代国外政治思潮的传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提供了历史参考和思想来源。一方面,各种近代政治思潮的传播,不仅开启了近代中国政治发展道路,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提供了正反两方面的历史参考;另一方面,作为国外政治思潮的先进代表,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提供了思想源泉。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EB/OL].[2014-04-01](2014-09-12).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4-04/01/c_1110054309.htm.

[2]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求是,2012(22).

[3]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73-674.

[4]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584.

[5]江泽民.在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 与时俱进努力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J].求是,2002(12):5.

[6]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6.

[7]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7.

[8]刘肖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研究述评[J].人大研究,2013(4):32.

责任编校:汪沛

网络出版时间:2015-03-02 2:51:25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34.1045.c.20150302.0952.001.html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730(2015)01-0001-04

作者简介:余精华,男,安徽太湖人,安庆师范学院政治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杨晓旭,男,河南许昌人,安庆师范学院政治学院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AHSK11-12D179)。

收稿日期:2014-09-29

猜你喜欢

近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我国近代女子体育观的演变及其特征研究
觉醒者的悲哀
当代青年的“小目标”,该如何实现
“六经皆史料”:“六经皆史”论的近代诠释及其意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梦关系探究
近代中国社会的爱国主义问题(1840—1911)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苏州商团历史沿革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