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与创意城市发展共生系统的建构*

2015-12-17束霞平

关键词:共生大学人才

束霞平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江苏苏州215123)

大学与创意城市发展共生系统的建构*

束霞平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江苏苏州215123)

大学与城市发展关系是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较为关注的共同学术命题。在大学与城市发展过程中两者形成了一种互动共生关系,一方面大学不仅为城市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还承担着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创造,另一方面城市发展不仅为大学提供办学空间、办学资源,还为大学提供广阔的创业就业舞台。同样,大学作为人才集聚场所,不仅承担着人才的培养,而且还承担创意城市发展的历史使命与担当。基于此,从共生背景、共生单元以及共生模式等视角,努力重组大学的学术组织,寻求大学与创意城市发展之间的均衡发展模式,探索并构建大学与创意城市发展的共生系统,从而促进创意城市和谐发展。

大学;创意城市;共生系统;共生模式

随着高等教育由社会经济的边缘走向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大学也由传统的附属地位提升至社会发展动力之源的主体地位。一般说来,高等教育的发展在一定的程度上决定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的方面发展。从教育经济学视野看,高等教育具有可观的经济价值与经济效益。此时,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职能已成为高等教育的本质功能之一,这是由教育的外部规律决定的。教育一方面受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等要素的制约,另一方面也为它们的发展提供社会服务。高等院校办在地方城市,无论是部属高校还是省属高校,理应立足地方,尤其是地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此同时,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为所在地的高等院校提供了社会基础。可见,高等教育与城市发展的互动已成为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当前,城市与创意产业发展间的互动日趋显著,创意城市已渐成为全球的发展热点。大学作为高层次人才集聚地,它对创意城市发展将会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我们以共生理论为视角提出了“构建大学与创意城市发展的共生系统”,并从共生关系的构成要素阐述大学与创意城市发展的共生关系及其构建。

一、大学与创意城市发展之间的互动关联

(一)大学与城市发展间的历史渊源

大学与城市发展的互动关系是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建立并发展起来的,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这一发展历程经历了大学与城市各自独立到城市养育大学、大学依赖城市再到大学产生城市、城市文明提升离不开大学等几个阶段,实际上是一部充满冲突又存在整合的历程,是社会经济发展背景、大学变革与综合环境变迁的交织演化过程。

在西方历史上,真正以独立形态出现的大学机构,可以说是滥觞于中世纪,以欧洲中世纪大学为标志。最初出现的中世纪大学是在新兴城市的形成以及人们新的教育需求的大背景下,由城市中教师团体与学生团体自发结成并实行的“自治的行会”或“社团”。对于中世纪大学,哈特认为是“按照自身规律发展的独立的有机体”[1]16。实际上,此时的大学十分重视纯粹研究,以至于看起来像完全脱离了“世俗社会”一样。为此,当时许多人把大学称为“象牙塔”就不足为怪了。其实,欧洲中世纪时期的大学都是出现在城市中,这与罗马帝国城市再度崛起有着密切关系。一方面,大学成为了城市的一张“名片”、一种“身份”,是城市发展的“发动机”;另一方面,城市则为大学产生提供了交通、空间等各种农村力所不及的便利。虽然,此时的大学寄身于城市之中,但不从属于城市,而从经济学角度来观照,大学与城市间存在着互惠互利关系。正如张弢在《西欧中世纪大学与城市之关系探微》一文中指出的:“中世纪的大学和城市之间形成了密不可分但又错综复杂的经济和社会关系。”[2]

到了19世纪开始,工业革命不断加速,对当时的大学职能产生了重大影响,大学所提供的学术知识极大地推动着工业生产的发展,与此同时,也被用来减少工业生产发展所引起的弊端。大学的职能一方面在保存、传播和发展高深学问的同时,又肩负着为公众服务的职能。进入了20世纪,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认识到大学已从原先的“象牙塔”,转为向社会提供人才与科研服务的提供者,被喻为“服务站”。美国学者布鲁贝克在《高等教育哲学》一书中写道:“当代的学院和大学同整个社区的关系比同修道院的关系更密切。尽管像修道院一样,安宁的理想并没有被完全放弃,然而已经不那么强烈了。社区的需要是决定课程和学位这类学术要求的最后标准,对这一点再也不存在什么疑问了。”[1]17-18可见,大学正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开始介入社会生活。正如Clark kerr认为:“大学作为知识的生产者、批发商和零售商,不可避免地要向社会提供服务。今天,知识是为每个人服务的。”[3]如今,大学与城市发展的互动逐渐成为世界性潮流,两者之间呈现一种彼此依存、和谐共生的关系。一方面,大学已经走出“象牙塔”,越来越注重科技转化、服务社会、引领社会,为城市发展提供人才与科研服务;另一方面,大学的发展也需要依托城市提供的强大物质基础及发展空间。

(二)大学与创意城市发展的共生

自汤姆·坎农首次提出“创意城市”的模式,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自2004年10月设立“联合国全球创意城市联盟”以来,世界各大城市将“创意城市”作为战略目标,并提出了各自发展目标或口号。目前,“创意城市”这一新名词并没有统一的学术概念,仅仅是旨在推动城市复兴和再生的一种发展新模式。城市要真正地发挥创意,并将创意深植共生系统里,即个人、组织以及城市各个领域,这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发展条件或基础。美国学者兰德利对“创意城市”提出了七个标准指标:一是个人特质;二是意志力与领导力;三是人力的多元性与各种人才的发展管道;四是组织文化;五是地方认同感;六是城市空间与设施;七是网络与组织架构[4]167。佛罗里达则提出:“技术、人才和宽容度(Technology,Talent and Tolerance)。每项要素对于吸收创意人才、激励创新和促进经济增长都是必要的,然而就其自身而言也是不充分的,因为这意味着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创意中心必须同时具备这三点要素。”[5]286城市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源地和集聚地,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的互动、互融已成为当今各大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每个城市都拥有各自历史与文化,包括城市精神,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然而,作为创意城市它也具备共性特征,即复合型的创意人才、宽松的创意氛围、独特的城市文化与城市精神、发达的技术与信息网络等。其一,创意人才是创意城市发展的关键,人力资源是把创意转化成新商业商品的关键要素。作为创意城市所需要的人才,还必须拥有不仅能够创造性发挥创意,还要在创意实践中拥有追求成功的意志力与领导力。人力资本的聚集是创意城市发展的原动力,如何吸收创意人才,留住足够的人才是创意城市的标志之一。其中,城市生产方式设施对创意人才居住地选择产生很大影响。2000年4月15日出版的《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杂志刊登了标题为《‘酷’的地理分布》(The Geography of Cool),文章谈到,从纽约到柏林,全世界所有扮演“文化和时尚中心”角色的城市也成为了吸收创意人士和催生新技术密集型产业的领先区域[5]299。其二,宽松的创意氛围是创意城市发展的保障,这里包括城市对不同人才的吸纳,尤其是外来人才,灵活的组织文化以及“硬软件”基础设施等。大量的实践表明,世界各国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外来人口的贡献。作为创意城市,不仅需要不同的技能与才华的人才,关键是需要有个开放、包容的城市环境,如城市管理模式、政府行为及政策等对创意城市的影响十分关键。依托城市文化资源,加强城市地方认同感,发扬城市精神,这对城市创意氛围的营造有着积极意义。城市文化资源反映出城市的独特性,充分利用城市文化资源,对强化城市的认同感及激发创意城市的潜力将会产生的重大影响。其三,技术与网络发达是创意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当前,文化与技术的联系日益密切,技术创新已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及创意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技术创新给全球竞争格局、社会生产方式带来了重大变革,改变着城市的管理模式、城市空间,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创意城市始终与技术创新紧密相联,佛罗里达对美国前20位的高科技地区调研,结果表明有15个同时位列创意中心前20名[5]290。可见,技术是创意城市发展的首要要素。同时,建立城市网络与传播中心是创意城市发展的基础要素。城市作为网络与传播的核心地区,如何建立城市跨组织网络,实现资源共享,改变城市空间等成为创意城市发展的评价标杆。

21世纪是个创意经济的时代,尤其是创意城市的发展,将更主要依靠人的创意和创造力来推动其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这对现代大学的发展带来了挑战,同时也是发展机遇。而现代大学“作为位于城市社会中的一个综合各种专门学问的社会建制,需具备追求真理的出世理想和经世致用的入世能力,在城市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中不断回应地方治理的需求,转变自己的角色,建立基于城市发展目标以及城市其他系统之间的功能耦合网,从而超越象牙塔,促进城市和自身的发展”[6]。从创意城市发展的基本要素或条件来看,大学对创意城市发展将起到积极意义。其一,大学是个最能体现尊重人才的场所,对所在城市不仅提供创意人才,而且也形成尊重人才、吸引人才的社会风气。其二,大学提倡的自由、容忍以及开风气之先的传统同样对所在城市造成积极影响。其三,大学对城市创意产业发展产生直接影响。文化创意产业集高附加值、知识密集型为一体的产业,这就对高校文化创意人才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

从大学与城市发展关系来看,大学与创意城市发展日益形成了一种密不可分的共生关系,他们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二、共生主体:再造大学与创意城市的共生单元

大学,不仅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的传承与创造,还肩负着社会服务这一历史使命。大学与城市发展之间有一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内在联系。大学不仅为创意城市提供创意人才支撑、技术支撑,而且还能为城市创造创意氛围。

(一)共生单元

“共生理论”源于生物学的一个概念,是由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Anton de Bary)在他的专著《共生现象》一书中首先提出的,后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展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显示了巨大的生命力。袁纯清先生将共生环境、共生单元和共生模式作为构成共生的三个基本要素。同时,他还始终认为,在共生关系的这些要素中,共生单元是基础,共生模式是关键,共生环境是重要外部条件[7]。按照共生理论构成体系,构建大学与创意城市发展的共生系统,其中以共生单元为主体。一般而言,“共生是由成对单元或是多个单元共生,相互发生资源交换的个体被定义为‘共生单元’”[8]。可见,大学与创意城市之间是由多元化、多层次共生单元构成共生系统。其中高校、企业、政府、文化部门、研究机构等成为了这个共生系统里大的“共生单元”,每个“共生单元”也可以分成若干个小的“共生单元”。在大学与创意城市的共生体中,其共生系统由教师个人、学生个人、创新团队、学生组织、企业职工以及企业单位、研究所、政府管理部门等共生单元组成。传统的大学管理模式仍为校、院、系的组织体制,这个管理体制更适合于内部纵向管理,即教学管理需要,不适应对外横向发展,不能更好地为创意城市发展提供服务。

(二)大学学术组织重组

为此,大学必须以开放的视野、灵活的机制,打破传统的学术管理体制,进行学术重组,以创造新的学术组织,即 “共生主体”,也是大学与创意城市形成的一对“共生单元”,并以新的学术形态来适应创意城市发展的需要。其一,以科学研究基地和机构为核心的组织,包括研究院、大学博物馆、美术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艺术教育中心、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以及各类各级与艺术与文化相关的研究基地。这类学术组织突出了大学的科研功能,包含艺术教育功能,可以积极参与当地创意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与城市政府相关部门加强合作,成为有效的供给者。其二,以重大招标项目为核心的组织。此类组织是根据具体项目需要召集相关人员参与构建基层的学术团队,它属于一个动态的组织,会根据项目的需要临时调整学术组织,它也是一个暂时的组织,项目一旦完成,组织就会自动解散。无疑,项目负责人必须具备领导与统筹的能力,这也是该组织能否最大限度发挥潜力的关键。此类学术组织目的性强,责任明确。其三,以跨学科创新团队为核心的组织。要积极想争取到国家、地方重大项目和科研资源,大学就必须整合高校人力资源,建成人才聚集平台,形成国内、国际一流的创新团队。近年来,各大学纷纷成立了大学智库,它是现代大学社会服务功能的一种具体表达与彰显,也是现代大学循序发展的历史产物。大学智库充分依托大学多学科专业及人才优势,融合资源,为国家及地方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前瞻性、战略性咨询服务。成立于2011年的苏州大学“东吴智库”,拥有一支专兼职且一流的创新团队,主要涉及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学、教育学、法学、艺术学、统计学等学科领域,它在发展中注重统筹兼顾、配合资源、夯实基础、先行先试,将学术思想的原创性支撑与服务社会的灵活性特色有机融合,实现了“名品”“名人”“名库”的良性互动,成为了地方政府官方智力的重要补充与支撑。如苏州大学东吴智库承办的2015年“对话苏州发展”活动,以苏州市政府的重大战略指向为主题,通过汇聚相关领域的高端专家学者进行对话交流、思想碰撞,致力于为苏州市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前瞻性、战略性咨询服务。其四,以与文化创意相关的学科为核心的组织。此类组织有利于整合高校学术资源,加强学科规划与建设,更有效地组织高校教学与科研工作。其五,以学生为主体的校园社团的组织,包括社会实践小分队(或团队)、青年志愿者协会以及各类文化与艺术爱好者协会等。此类组织具有活力,应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组织并动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服务,增强自身实践能力及创业能力,以适应未来创意城市发展的需要。

以上学术组织隶属高校行政管理系统,但有着充分的自主权与灵活性,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使大学与创意城市发展的共生效率得以有效提升,更有利于建立与创意城市发展外部共生单元的多重联系。一方面,大学根据创意城市发展需要进行专业学科调整以及教学体系的改革,同时根据创意城市发展中各共生单元对人才、技术、文化创新的需求,整合大学资源,强化成果转化,真正使大学成为创意城市发展的智库;另一方面,大学的各种文化艺术资源与创意城市实现共享,成为创意城市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大学也应担当创意城市市民“创意”普及培训与教育,营造全民创意氛围。

三、大学与创意城市发展的共生模式

共生模式主要指共生单元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或形式,它不仅能够反映共生单元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与强度,也能反映它们之间的能量、物质和信息交流的相互关系。大学与创意城市发展的共生系统如何能够正常运行,必须要以一定的共生模式来作为支撑,如何构建它们之间的共生系统,从行为方式上来看,其共生模式及其效率显得尤为重要。只有采用有效的共生模式,充分挖掘大学、政府、企业、地方城市等各方的共生单元的潜能,才能发挥其共生关系的最佳效能,实现社会和个人价值。

(一)高校创意人才培养与创意城市形成就业共生模式

培养创意人才是当前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能之一,而创意人才库恰是创意城市发展的智力要素。现代经济学家之父亚当·斯密(Adam Smith)作为明确提出人力资本概念的第一学者,他的思想对后来人力资本理论兴起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自从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人力资本理论之父舒尔茨(T.W.Schultz)在出任美国经济学会会长时发表的就职演说《人力资本投资》之后,人力资本理论才开始进入主流,标志着人力资本理论的正式创立。之后,他又相继发表了大量论著,对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随后,美国经济学家贝克尔(G.S.Becker)进一步完善了现代人力资本理论框架,他从家庭生产时间价值及分配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本投资问题,强化了人力资本理论的微观经济学基础。现代人力资本理论创立以来,引起了各领域学者的研究兴趣,包括对高等艺术教育的影响。近年来,高等教育发展迅速,为我国培养输送了一大批创意专业人才。就就业地域分布而言,相关创意专业毕业生主要集中在城市,尤其是经济文化较发达地区。这一方面取决于大学生的择业观,更倾向于生活便利、创就业环境优越、市场机制完善的城市就业,另一方面还在于他们所学专业的特殊性,选择城市就业更有利于自身的发展。而这种专业学生就业所呈现出的城市区域化特征,决定了高校创意人才培养与创意城市就业之间存在共生性,而且每年一度的毕业生就业体现了这一共生属性连续共生。创意人才作为创意城市的原动力,这是区别创意城市与传统城市对人才的需要差异所在,创意城市的发展强调个人创意,需要大量的艺术创意人才。正如张胜冰所说:“如果说传统城市的产业结构主要依赖于劳动力资源的构成,形成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话,那么现代城市则更加强调创意作为城市的发展动力和核心要素。”[9]作为一个创意城市,如何吸收和留住创意人才尤其重要。这就形成了高校创意人才培养与创意城市就业的共生关系。在就业市场上,表现为与创意相关专业毕业生个体与用人企业的双向选择,而实际上表现为文化与艺术学科、各课程、各专业与创意城市对创意人才需求结构之间一种调和。为此,高校相关专业毕业生就业不仅是由市场机制配置的,还需要城市地方政府加以协调。创意城市所在的各级政府应担当起应尽的职责,为地方高校、用人企业单位以及人才中介主动搭建就业信息交流平台,以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就业和城市经济社会获得创意人才。在高校人才供给与企业人才需求间的共生模式中,大学、院系与文化创意相关专业为一方共生单元,城市所在各级政府以其搭建的就业信息平台为媒介,企业用人单位为另一方共生单元,进行创意人才交换,从而获得大学与城市双方共赢。正如《大学与区域发展共生系统的建构》一文所指出:“用人单位和政府提供的就业信息越是充分准确,大学及其学科、专业就能适应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本需要进行培养人才,这一共生体的能量交换就越是均衡,该共生模式也就越富有效率。”[10]176-187

(二)高校艺术科学研究与创意城市产业合作模式

近年来,我国产、学、研合作得到迅速发展,并取得良好成效。在产、学、研合作的共生模式中,大学、企业及政府等部门作为共生单元,其共生关系以资源为纽带,各个共生单元围绕资源形成各种共生关系。可见,资源在共生关系中具有核心地位。大学与创意城市产业的资源就是产学研合作共生关系的主要纽带。在这里所指为城市文化资源,其中包括:“历史、工业与艺术遗产,而代表性资产包括建筑、都市景观或地标,还有地方与原住民的生活传统、节庆、习俗、传说、嗜好与热情。至于业余文化活动则可以全盘重新思考,以催生新产品或服务。资源犹如随处可见的食物与烹调、休闲活动、服饰和次文化,往往遭到忽视。当然,文化资源也涵盖表演与视觉艺术的技艺范畴及质量,还有新兴的‘文化产业’。”[4]54-55可见,文化资源是创意城市发展的原料及价值基础。目前,高校科研在考核体系上看重来自国家、省下达的纵向项目,如高等院校文化艺术类科研项目主要来源于国家、省、部委社会科学基金等纵向科研项目,其基金项目金额远远低于自然科学类。这类科研项目还主要停留在命题式的、自上而下的基础理论研究,实际上,与政府部门或者相关企业合作设立的横向科研项目往往不受大学重视,这使得共生单元双方科研创新的共生效率受到很大影响。如何把一个城市打造成都市创意生活圈,使这个城市充满活力与生命力,其中艺术科学研究就必须融入这个城市中去,并参与到创意城市产业建设中去。这就需要高校艺术科学研究与创意城市产业合作之间共生共享,在这一共生模式中,共生单元由高校艺术科研团队或个人、社会艺术团体、文化艺术企事业部门等组成。首先,高校艺术科研机构可与社会艺术团体(如美术家协会、书画协会、美术馆、画廊、歌舞团等)合作,各方人员共同参与并承担以城市文化资源为核心的文化与艺术产业的研发项目。这种共生模式不是靠政府行政机制,而是靠市场机制来运行的。其次,高校艺术科研机构可与当地政府、公共艺术机构、艺术文化企业加强密切合作,主动承办城市重大文化艺术活动,承担创意城市建设工程项目,努力营造现代创意城市的文化艺术氛围。作为一个城市,不仅包含不同阶层的人,以及企业、政府机构、各式团体等,还包括丰富的文化资源。如何构建创意城市,不仅要具备众多创意思想的人、良好的创意氛围,更要以城市物质文化资源为载体,挖掘潜藏的资源,发展创意城市产业。如美国麻州当代艺术博物馆(Mass Moca)由原先的贫穷乡镇的一个工厂被改建成世界级当代与视觉艺术中心,馆内展览横跨雕塑、舞蹈、戏剧、电影、数字媒体和音乐等领域,成为了当地城市创意的一个亮点。高校艺术科学研究与其他学科科研有所不同,不仅可以担任创意城市设计与规划的咨询任务,而且它还亲自参与政府公共文化艺术建设项目,如城市交通公共空间设计、博物馆设计、城市雕塑设计等。如苏州大学艺术学院艺术创作团队承担了苏州市2号线轻轨公共艺术建设项目,该项目以“东方水城,丰泽彩韵”为创意主题,通过沿线11站点周边文化相关的多个侧面,运用多种工艺、材料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创作了大量的艺术品设计,进一步演绎和深化了苏州城市的文化历史和人文精神,成为城市文化艺术品质的重要窗口。其三,大学依托高校艺术资源在文化艺术企业或政府部门中合作建立艺术创作研究中心,或建立大学生艺术创作实习基地,高校师生直接参与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的研发活动,拓展与企业或政府的横向合作科研。以上这两种共生模式能够使高校艺术创作研究直接参与创意城市建设,共享科研成果,其共生关系对于创意城市建设来讲显得较为直观。同时,大学与地方政府跨区域合作的方式或模式已趋多元化,大大拓展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途径。如2012年南京艺术学院与南京鼓楼区政府、省广播电视集团在丁山花园酒店共建“南京鼓楼文化创意园”,旨在整合鼓楼区城市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为南京打造创意城市作出一定的贡献。南京艺术学院还与无锡北塘区政府合作,建立南京艺术学院无锡研究院,以此为基地,成立文化遗产研究所、动漫和影视产业研究所、大师工作室等,加强学校与政府的科研合作,形成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同时,还专门成立南京艺术学院无锡研究院文化艺术培训中心,力争培养一大批具备较高艺术技能和创意水准的艺术创意人才,为创意城市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在合作建设惠山古镇文化街区时,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创作团队直接参与策划设计古镇文化街区的功能布局以及古镇修复、文物保护等,使之更具有人文气息和文化内涵;同时还建立了文化艺术品产权交易中心,不仅打造专门性的文化艺术品产权交易中心,而且还使南京艺术学院创作的各类文化艺术品以及各类艺术家创作的作品能够实现流通。

(三)大学艺术创意产业园模式

大学、政府、城市、企业集团作为共生单元,并发挥各自自身优势,构成了大学艺术创意产业园内的共生关系。其中,大学拥有创意人才与科研等优势;城市拥有发展空间与资源;地方政府拥有组织、管理、协调等优势;而企业具有人才、资金及市场经营等资源优势。如若高校、地方政府、企业集团这三个共生单元优势互补、相互依存,那么大学艺术创意产业园就能充分发挥创新创业的能力与潜力。首先,大学艺术创意产业园能够集聚艺术相关产业,形成艺术产业经济圈,使大学、产业、城市形成互动,从而成为创意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上海“环同济设计创意集聚区”以同济大学为核心,依托高校人才和科研优势,形成了以创意设计产业园为代表的“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包括研发设计、文化传媒、建筑设计、咨询策划等创意类别。在这个产业聚集区内建造了意大利创意设计城,设立了现代国际设计博物馆、图书馆,还建立了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同济大学设计与创意学院等。该集聚区成为上海首批示范创意产业集聚区,这有利于增强杨浦区乃至上海城市的区位优势,促进上海城市经济的发展,改善城市的经济文化环境,从而激发城市的生命力。其次,大学艺术创意产业园不仅能够为创意城市吸引人才,还能培养人才。创意产业园的建立不仅集聚一大批创意企业,形成产业规模,同时更体现了一个城市的开放,也是创意城市发展的基础。这对创意人才的吸引与培养尤为重要。如美国圣路易斯、匹兹堡这样的城市拥有丰富的技术储备和世界级的高等院校,其经济还停滞不前,主要是在于城市不够宽容与开放,难以吸引和留住高端创意人才。大学艺术创意产业园不仅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创意人才,成为该城市艺术人才的聚集地,同时也是高等艺术院校人才培养基地。国内一些城市与大学也在积极探索,如中国美术学院国家大学科技(创意)园之江文化创意园作为以艺术创意为特色的第一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也是作为全国目前唯一一家艺术创意类国家级大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可见,大学艺术创意产业园模式与其他模式相比,从内涵上更容易体现创意城市产业经济的特征,在空间上更容易体现创意城市产业体系,从组织上更容易使大学、政府、企业等各方共生单元紧密合作,因而共生密度更大,其共生效率也更高。

总之,如何构建大学与创意城市发展之间的共生关系,提升两者之间的共生效率,大学一方面应需要从学校与城市实际出发,发挥学科与人才优势,尤其是大学艺术教育资源,再造共生主体,把握自己的定位和方向,从而适应创意城市发展需要;另一方面在与政府、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的基础上,选择与创意城市发展相适应的共生模式,从而使大学与创意城市发展之间实现共赢。

[1][美]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郑继伟,张维平,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张弢.西欧中世纪大学与城市之关系探微[J].古代文明,2013(3):49-58.

[3]KERR C.大学的功用[M].陈学飞,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80.

[4][英]兰德利.创意城市:如何打造都市创意生活圈[M].杨幼兰,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5][美]佛罗里达.创意阶层的崛起[M].司徒爱勤,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6]王银花.整体论视域下大学与城市互动的分析逻辑[J].重庆高教研究,2014(2):37-40.

[7]袁纯清.共生理论——兼论小型经济[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9.

[8]束霞平.大学与文化创意产业互动发展的共生模式[J].民族艺术研究,2012(6):123-129.

[9]张胜冰.文化产业与城市发展:文化对城市的作用及中国的发展模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25.

[10]宋宏,程雁雷,夏焰.大学与区域发展共生系统的建构[J].学术界,2008(2): 176-187.

Construction of the Symbiotic System of University and Creative City

SHU Xiaping
(School of Arts,Soochow University,Suzhou 215123,China)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niversi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ity is one of the concerns of many disciplines,such as pedagogy,economics,management,sociology and so on.An interactive symbiosis forms between university and city during the process of their development.On the one hand,university not only provides intellectual suppor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ity,but also shoulders the responsibility of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creation.On the other hand,the development of city provides university with space,resources and a large stage for employment or starting business. Therefore,university not only has the responsibility of talents cultivation,but shoulders the historical mission to develop creative city.This paper suggests,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symbiotic background,symbiotic unit,symbiotic model,etc,strengthening efforts to reorganize academic organizations in university,searching for a balanced model of development between university and creative city,exploring and constructing the symbiotic system of university and creative city so as to promot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creative city.

university;creative city;symbiotic system;symbiotic model

G640

A

1009-2463(2015)06-0103-07

2015-05-19

国家社会科学艺术学项目(15BG105:《中国设计产业竞争力理论与实践研究》);江苏省高校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4SJB526:《基于江南都市文化资源视野下创意设计产业发展研究》)

束霞平(1975-),男,江苏丹阳人,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共生大学人才
“留白”是个大学问
人才云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大学求学的遗憾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