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洛阳农家乐旅游发展经营策略和趋势研究

2015-12-17李敏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农家乐洛阳旅游

李敏

(安阳工学院,河南安阳 455000)

洛阳农家乐旅游发展经营策略和趋势研究

李敏

(安阳工学院,河南安阳 455000)

洛阳地区周边县城遍布山川和丘陵,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旅游资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增加,使洛阳居民对旅游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大。洛阳农家乐旅游产业近水楼台先得月,凭借着洛阳市郊山水宜人、环境优良、空气质量好等优势逐渐发展起来。今天的洛阳市郊农家乐旅游已经有了令人满意的成绩,为洛阳的旅游业做出了有目共睹的贡献。但在发展过程中,洛阳农家乐旅游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以洛阳市农家乐旅游产品为研究重点,通过对洛阳农家乐旅游的经营模式、经济效益和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等要素的分析,找到洛阳农家乐旅游发展中的“瓶颈”,提出洛阳农家乐旅游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和方法措施。

农家乐;旅游;经营模式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百姓生活水平的明显提升,农家乐旅游凭借其得天独厚的特色成为我国旅游业中的一道亮丽风景。农家乐旅游自20世纪90年代初在国内开始经营,虽然起初是一种新型旅游形式,但是历经20年的发展过程,目前已形成较为成熟的经营模式,已不再是旅游产业中的新角色。值得一提的是,多项事实证明农家乐旅游业的不断壮大不仅可以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而且能为各个本已形成的旅游区域输入新鲜“血液”,为旅游产业发展壮大添砖加瓦。近些年来,农家乐旅游的经营方式出现了新的变化,农家乐的发展模式也进入创新改革的新阶段。

1 洛阳农家乐旅游的发展现状

洛阳一直是全国游客最喜爱的旅游城市之一,每到节假日旅游景区总是车水马龙。2014年度洛阳市的接待游客量达到9469.82万人次,同比增长了10.02%;旅游产业总收入600.97亿元,同比增长了23.8%。与此同时,洛阳市郊的农家乐旅游也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农家乐如雨后春笋相继落地,不仅为当地村民带来了丰厚的收益,也为洛阳市民旅游提供了良好去处。在游客来源方面,主要客源来自于国内市场农家乐,尤其以洛阳本地和周边城市游客为主;在旅游时间和空间方面,一日游方式仍占主导地位,这是因为洛阳农家乐旅游发展不久,条件不成熟造成的;在消费水平方面,农家乐人均消费约60~100元/天,是游客们所能承受的范围;在发展水平方面,项目重复、水准不高、产品雷同等问题较多,且农家乐对季节性要求较高,开发潜力还有待进一步挖掘。总体来说,洛阳许多农家乐产品缺乏创新精神和深度改造,只停留在表层开发上,致使品位不高、特色不显。

2 洛阳农家乐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无论如何,农家乐旅游还是受到广大游客的欢迎,并在这种潮流中蓬勃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还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无法避免和回避,其中亟待解决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旅游项目模式单一

洛阳遍布山川河流,有先天环境优势,同时也使农家乐产生风景区依赖,多数农家乐经营者只是对自己原来就有的院落进行了简单的改造,便以简单的形式进行经营。由于缺少长远科学的规划,在建设之初没有对自身资源、地理位置、环境承载力和基础设施进行科学评估,产品缺乏可行性论证,再加上农民注重实用为主,缺少创新精神,一味追求模仿,导致农家乐经营模式严重雷同。主要体现在农家小院的园林风格、建筑样式、菜肴品种、娱乐项目、室内陈设等趋于雷同,缺乏特色。

洛阳市栾川县旅游起步于重渡沟的“吃在农家、住在农家”的农家乐旅游模式。后来栾川县又相继开发了通天峡、养子沟、鼎室山、白石崖、倒回沟等一批新景区,这些景点和重渡沟属于同类型旅游景区,开发缺乏创新,形式雷同,不能吸引游客,造成了旅游资源的浪费和闲置。

2.2 农家乐产品定位不清晰

目前农家乐旅游项目缺乏个性化,项目单一,品位较低。绝大多数农家乐都停滞在农家接待和钓鱼、唱歌、玩扑克等一些传统项目上,一些低档农家乐旅游已被扣上了“乡间麻将会所”的帽子,

这都是忽视游客多样化需求的表现。农家乐旅游项目中,还缺乏民俗文化和参与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等知识性内容。而国外的某些农家乐就值得借鉴。例如日本小井农场经过一百年的发展成为了深受欢迎的民间大型农场。1962年,该农场结合自身生产经营,先后建造了700余亩观光农田,专门设立了动物农场,使人们不仅学到了动物学的知识,更尽情观赏了家畜们在田间地头的憨态,与此同时,该牧场定时有挤奶表演和观看奶油加工,增长趣味之余,还能购买到各式新鲜且包装精美的奶制品;独具特色的是各种各样新奇古怪的农用机械陈列在农具展览馆,其中包含现代设备和历史淘汰的设备,丰富了人们对农机知识和农业发展历史的了解;农场旁边的列车旅馆是由废机车改装而成,独具复古的特点,深受广大游客的欢迎。鉴此,洛阳市农家乐经营者要更新思想认识,找准产品定位,提高旅游形式的替代性,从而提高游客的重复消费率。

2.3 旅游基础设施条件不健全

农家乐聚集于城郊和农村地区,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因此基础设施数量质量还达不到要求。

2.3.1 交通基础条件发展落后

部分通往乡村的公路坑洼不整,下雨时更是满地泥泞,如同一道“逐客令”将游客们拒之门外。众所周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任何产业发展的重要前提,农家乐旅游也不例外。破烂不堪的道路,不仅影响了游客的满意度和进入性,更使得该地区乡村旅游发展停滞不前。例如洛阳白云山地处河南山地旅游的区域核心,不仅是伏牛山北大门,更被称为“中原城市群后花园”。得天独厚的优势却因为交通极不便利而未发挥出真正作用。目前,其主要的客源来自西北部的入口处方向,而其他方向的游客很难进入;景区内的道路建设水平较低,且延绵曲折,使自驾游难度较大,部分区域即使步行也很难到达,交通极不便利。

2.3.2 环保基础设施不齐全

虽然少数农家乐经营场所设有垃圾箱,但是对垃圾的消化和处理不够及时,污水处理站、垃圾中转站等环保设施还没有建设。随着客流量的逐步增大,生活垃圾随之增多,景区环境受到严重威胁。养子沟农家乐业主马先生说:“我们祖上世代喝这条河水,甘甜可口。可是上了旅游项目后,水质越来越不如从前,去年河水已经脏得没法喝。后来政府出钱挖井,现在,我们村喝的都是地下水。”

2.3.3 配套设施不完善

农家乐景区基础建设与洛阳市区相距甚远,致使在档次和数量上满足不了市区游客食、住、购、游、行、娱等方面的需求,例如景区内缺少医疗保健站、理发店、小超市、维修站等基础设施,使游客得不到基础的服务,存在后顾之忧,影响旅游热情。

2.4 经营人员业务素质偏低

绝大多数农家乐经营者都是土生土长的本地农民,从未接受过专业学习培训,缺乏长远眼光和全局意识。例如一些农家乐有宰客、拉客现象,不重视培养回头客;有些经营者之间严重敌视同行,有相互诋毁的不正当竞争。更普遍存在的是,农家乐经营者过于注重成本,很少招揽专业员工,更多的是以亲友帮工形式替代正式员工,致使服务模式极不规范。众所周知,优质的娱乐服务体验才是游客出行的最重要目的。若游客类似需求无法被满足,必然影响农家乐旅游的长远发展。

2.5 卫生条件不达标

由于农家乐的经营者多是农民,生活习惯、教育程度受到先天性限制,加之农村卫生条件较差,所以其经营者自身及其产品的卫生状况一直不容乐观。目前,洛阳市郊的农村面貌随着经济发展,已有较大的改观,但依然与城市的发展水平相差甚远。例如在住宿方面,许多农家乐旅馆不及时更换拆洗床单被褥,致使对卫生要求较高的游客无法安心入眠;在餐饮方面,农家乐经营者立足自家伙房进行食品加工,没有消毒设施,各类食品混存,烹饪程序粗简,厨师也未定期参加卫生防疫,缺乏食品安全保证。

2.6 宣传推广不到位

由于思想意识的限制,农家乐经营者不注重宣传促销和提升市场竞争力,致使口头传播成为洛阳农家乐主要的宣传途径。除了通过亲朋好友了解农家乐旅游信息的基本方式外,没有其他途径。这导致本地农家乐旅游除了附近的城镇居民,其他地区的游客都对其不熟悉甚至有的从没听说过。通过网站搜索可以发现,关于洛阳农家乐旅游的信息屈指可数,这充分说明了农家乐经营者忽视了网络的作用,不懂得利用互联网进行宣传,“坐等上门”的思想在农家乐经营者普遍存在。

3 洛阳农家乐旅游产业的发展对策

3.1 立足自身优势,深入挖掘特色

洛阳市周边乡镇景色优美、空气新鲜,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若按照“一村一景”的发展思路,完全可以开发出独具特色、别具一格的乡村旅游。分析研究表明,旅游开发绝不能搞“千人一面”、“人有我有”,没有特色的景区就不会有吸引力,学会扬长避短、展示特色、无法被模仿才是吸

引游客的关键,也是旅游项目的生命线。“农家乐”关键字眼是“农”,农舍民情、农村风景、农家菜肴、农事实践,这些才是吸引城市游客的关键,因此只有实现产品的特色化,通过将现代设施和服务与乡村淳朴民风、民俗、民居紧密结合,才是农家乐发展的必由之路。

首先,规划旅游项目,要注重因地制宜。比如浙江省富阳市新沙岛“农家乐园”一直是中外游客向往之处,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认识到了因地制宜的重要性,该农家乐将家家户户的牛车改造为旅游的交通工具,使游客在漫长的路途中不再感到枯燥乏味,反而觉得休闲惬意。村子里祖上流传的石磨、蓑衣、纺车……都被完好的保留,并为游客设置了推碾推磨、踩水车等农事活动体验,让游客在劳动中其乐融融。类似旅游项目增加了游客的参与性和互动性,使游客获得休闲乐趣,并增长了生活经验,积累了农业见识,达到了益智怡情的效果。

其次,弘扬特色文化要加大力度。城乡文化各具特色,差异较大,而对游客吸引力最大的正是这种文化差异。简单点说正是差异大,吸引力才更大。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饮食、穿着、婚嫁、节庆、民歌民谣、房屋建设、民俗工艺都充满了浓郁的地方特色,进一步挖掘这些资源,使乡土文化深入人心,为民俗文化传播开拓更广泛的渠道。

例如洛阳白云山景区农家乐应深度开发白云山和周边特色资源,响应游客旅游需要,开发更具趣味性的体验式旅游产品,持续发展自然景观的项目。同时,加大参与性休闲旅游的开发力度,推出节庆活动、冬季旅游项目和农事体验项目,创立由简易的观看景色到参观景色与参与式休闲旅游并重的旅游体系。旅游项目可以包含养生修身、景色观光、度假疗养、田园体验和运动健身等形式,游客不仅能够进行温泉疗养、竹林休闲、山地度假、民俗体验、禅经念佛、文化演出等活动,还能选择峡谷、山川、森林和极限运动等。

3.2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净化旅游环境

洛阳市“农家乐”大多建在山清水秀、环境清幽的村庄,这也是吸引城里人欣然前往的重要原因之一。旅游景区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旅游景区的内涵和品质,而“农家乐”更多是依赖于旅游景区的环境和条件来吸引客源。首先,应加强交通道路建设,保证农家乐旅游区进得去、停得住、出得来,提高农家乐旅游区的通达性;其次,完善用水、排水、用电、通讯、上网等基础设施,提高服务质量;第三,改善环境条件,彻底改变脏、乱、差的状况,让游客玩得开心,住得舒心,提升游客满意度;第四,改善厨房、住房、庭院及厕所卫生条件,发展生态文明农家户。

3.3 加强管理力度与培训教育

注重农家乐从业员工的学习培训,采取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人才竞争也是农家乐产业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人才的数量与质量,已然成为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农家乐经营者应具有长远的人才战略,用企业文化、人文情感吸引高素质人才,不拘一格创新人力资源使用体制,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战略理念;对原有的员工进行积极的专业培训,提升员工服务素质。

3.4 努力扩大客源市场,强化市场营销

品牌与口碑是衡量旅游项目发展水准和旅游项目产品特色的重要标准,是实现提升行业竞争能力、稳固和开发市场、促进产业高速健康发展和提升旅游项目品味的助推剂。只有加大对农家乐旅游的宣传力度,才能提高游客们的认知度,为游客提供了解农家乐的信息渠道,达到增加吸引力和关注度的目的。众所周知,任何行业的竞争都离不开品牌的竞争,农家乐的旅游也不例外。打造强有力的品牌,已成为目前农家乐旅游的必然趋势和正确选择。例如栾川重渡沟农家乐应深度挖掘“中国家庭宾馆第一村”这个特色主题,完善创立以“游重渡沟,品山珍野味,观翠竹飞瀑,住田园农家”的特色品牌。同时要加强旅游产业推广营销,利用员工营销和广告营销这两种方式,通过举行商业展出和多种营销活动,并充分发挥互联网效能,让重渡沟走出深山,推向市场。

3.5 要有市场竞争意识

农家乐旅游是否能够健康持续发展不单是农业景观和文化特色等参观价值决定的,更是服务体验和性价比决定的。例如,有的景区建设成本高,规模巨大,票价较高,致使游客望而生畏,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使景区旅游发展昙花一现。与此同时,服务理念也要不断更新,特别是在文化内涵和景区管理要注重创意,给游客常去常新的体验。

3.6 加强区域协作,发展区域旅游经济

旅游是一种集中性强的跨地域实践,需始终注重优化升级、旅游路线策划和旅游资源配置。所以旅游业要想真正做大做强,必须打破常规,打破地区限制,打造强强联手的区域合作。例如,洛阳栾川县景点很多,境内的龙峪湾、重渡沟、鸡冠洞、老君山等各自为战,农家乐旅游则应采取共同发展的方式,构建强大的区域互补,注重与周边旅游项目的合作,提升产业竞争整体水平。

4 洛阳农家乐旅游的发展趋势

从20世纪90年代起,农家乐通过20多年的发

展,已经深受城乡居民喜爱和认可,但伴随而来的也有对农家乐越来越高的要求。农家乐今后的发展道路走向何方,变成了旅游业关注的焦点。通过分析,笔者认为洛阳农家乐的发展趋势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4.1 向区域化、集中化发展

农家乐在洛阳各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新格局,随着农业旅游多重效益的呈现,洛阳各县市政府均积极挖掘当地的农业旅游资源,因地制宜的开发新的农业旅游景区和旅游线路。例如洛阳市孟津县大力挖掘其几百亩荷塘的本地特色,参照洛阳市牡丹花会,开创了“荷花艺术节”,迅速受到了游客们的青睐。

4.2 向功能多元化和综合性发展

如今的农家乐旅游不仅提供吃住等服务,也提供休闲、观光、度假、旅游、健身、学习等多种体验项目,能够最大程度的满足游客们不同的需求。目前洛阳市的农业旅游既有最常见的农家乐项目,也建立了不少农业科技示范园、观光农场、农业生态园等。

4.3 向特色化和品牌化发展

许多农家乐经营者对自身旅游项目进行了不同形式的改造,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品牌特色。有的以文化民俗为主,有的以古屋古舍为主,有的以休闲养生为主,有的以田园游览为主,通过打造专属的特色,提升吸引力和知名度,构建了许多精品旅游农业项目。例如,以发展花草、花卉为主要内容的洛阳鑫禾高新生态园等。

4.4 向休闲和体验方向发展

城市居民特别是城市青少年大多未做过农活,农家乐的农事体验,让他们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在这个过程中了解了农业常识。这些农家乐有的发展成为了公司员工的心理拓展基地,有的成了学生的素质教育培训基地。

4.5 向经营合作化方向发展

农家乐旅游可以在政府指导下,通过自愿的方式,组建农家乐联合社,制定和实施统一的管理规范,促进农家乐规模化发展,例如以采摘美国红提葡萄为主要娱乐项目的洛阳常袋乡红提园。

洛阳农家乐的发展只有在当地农家乐旅游发展现有的基础上,寻求更多发展方式和经营策略,改变传统餐饮服务业定向思维,更新思想认识,加快完善农家乐环境设施、进一步推广地域旅游文化、丰富旅游管理知识等诸多方面,才能把洛阳农家乐旅游业做得更好。

[1]周林.农家乐旅游经营模式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8.

[2]邓怀国,陈春燕,刘强.成都市乡村休闲旅游调查分析与趋势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5).

[3]王云才,郭焕成,徐辉林.乡村旅游规划原理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4]袁定明.“农家乐”旅游中的环境问题及对策[J].农业与技术,2006(8).

[5]肖文金.长沙市农家乐旅游营销模式选择[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Research on the Strategy and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in Luoyang

LI Min
(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Anyang 455000,China)

Luoyang area surrounding county spread all over the mountains and hills,which are rich in tourism resources,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romotion of people's income,Luoyang residents'demand for tourism resources increasing.Luoyang farmhouse tourism industry tun,with a pleasant landscape suburbs of Luoyang,a good environment,good air quality and other advantages of gradually developed.Today,Luoyang Sub⁃urb farm tourism have satisfacting results,Luoyang tourism made obvious contribution.But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Luoyang farm tourism are still have many problems.This topic Luoyang City farmhouse tourism product research priorities by Luoyang farm tourism business model,analyzing the economic benefits and the impact on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other factors to find Luoyang farm tourism development"bottleneck"and pro⁃pose Luoyang farm tourism Countermeasures for sustain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proposals and the methods.

farmhouse;travel;business mode

F592

A

1673-2928(2015)02-0084-04

(责任编辑:刘怀山)

2015-11-16

李敏(1979-),女,河南安阳人,安阳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猜你喜欢

农家乐洛阳旅游
洛阳正大剧院
“农家乐”应提升吸引力
农家乐里去休闲
杜鹃花红农家乐
“立法为民”的洛阳实践
农家乐
洛阳自古繁华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