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学生课堂教学常规管理之浅见
2015-12-17赵妍
赵妍
摘 要:课堂是学校的教学主体,它是一种有组织、有领导的师生共同进行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在特教学校,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较低,注意力短暂且容易分散,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或不予理睬,甚至要扰乱课堂秩序的行为都是特教学校课堂的常态表现。以一线特殊教育学校班主任的实际经验为基点,从四个方面总结了一些培智学校课堂常规管理的策略:摆正自身心态,积极迎接挑战;明确课堂目标,善用强化手段;微化不良行为,及时正确引导;发挥同伴效应,形成良好班风。
关键词:特教学校;课堂教学;常规管理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教师传授知识的重要渠道,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场所,而有效的课堂教学离不开良好的课堂常规。培智学生由于认知水平较低,好奇心强,自我控制能力差,导致课堂上注意力容易分散,上课意识薄弱,爱随意走动,大吵大闹等不良行为,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如何建立良好的课堂常规,是每个班主任老师首要解决的难题。
一、摆正自身心态,积极迎接挑战
培智学生包含了智力障碍、自闭症、先天愚型、脑瘫等各种类型的特殊孩子。孩子的智力参差不齐,家庭教养方式也大不一样,每个特殊儿童都是一个个案。有的孩子能数到一百,有的孩子不识数;有的孩子能独立住校,有的孩子还不会自己吃饭;有的孩子能一整天都不动,有的孩子却连一分钟都坐不住。面对孩子的各种特殊情况及课堂的突发事件,首先,我们要理解孩子。多动的孩子课堂上就是要动一动,自闭症的孩子本来就是会尖叫的,要有“他本来就这样”而不是“他怎么这个样”的心态。其次,我们要爱孩子。爱是我们教育的原动力,拿出自己的大爱找出每个孩子的优点:爱多动症孩子的活泼可爱,爱智障孩子的纯真无邪。用爱的眼光对待每一个孩子,我们的教育也就充满了乐趣。
二、明确课堂目标,善用强化手段
培智儿童思维的主要特征之一是长期停留在直观形象阶段,抽象概括水平低,思维主要依赖于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不善于分析和综合事情。因此,在课堂上就需要老师帮助他们,每节课简明扼要地点出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方向。当然,老师一定要记得在下课前对每个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达成目标进行评定,达到目标的学生可以获得更高一层的奖励,如奖励他负责今天的擦黑板任务,或者在他的额头上贴上一张漂亮的喜羊羊系列的贴画等。奖励强化在教学中是一种必备的手段,奖励关注了孩子做得好的方面,传递了正能量,引导孩子继续朝好的方向发展。奖励的运用,能让我们的课堂更加完美。
三、微化不良行为,及时正确引导
课堂上予以特殊儿童正确恰当的关注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我们一味地盲目关注有时甚至会成为特殊儿童不良行为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经过观察并确保学生不是因为身体不适而表现出来的行为时,我们可以以无视的态度处理。一次数学课堂,我正在指导学生练习,突然最后排的那个中度智障的男孩(不会讲话)突然哭了。我立刻过去询问原因。原来是他要拿同桌的铅笔,可是同桌不愿意给,于是就哭了。本来他哭声挺小,可是我一走过去声音立刻提高。当我确定她不是因为受伤或者其他生理方面的需求而哭闹时便故意不理会她,进行冷处理。两三分钟后,她发现没有人理睬他,就逐渐降低声音,最后又安静地坐在那里。
这种微化不良行为的方式还适用于那些无意识中影响课堂秩序的多动症儿童。众所周知,多动症儿童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易集中,注意短暂,活动过多,情绪易冲动等特征。因此多动症儿童无形中也成了影响课堂秩序的主谋之一。但是他的干扰只是一种失控的表现,并不是有预谋的行为,当他们不受控制的离开座位时,如果我们停下来教学,对其大声呵斥,其效果只是对其行为的一个正强化,也同样引起了其他学生的注意。这时我们可以不动声色地拉着他的手将他带到座位上,这种办法既巧妙地解决了那个学生自己的问题,又不至于影响其他人的注意力和教学的顺利进行。
四、发挥同伴效应,形成良好班风
“同龄人之间更容易亲近,沟通起来更容易彼此接受。”这在心理学上称为“同伴效应”。但在我的理解中,同伴效应不仅仅局限于沟通方面,可以广泛地体现在各个方面,这种同伴效应也是发挥学生之间互动的一种方式。一个班级良好的学习、生活、游戏习惯氛围的营造很重要,但是仅仅通过教师的言教收到的效果几乎微乎其微,这时学生便是老师手中最有力的利用资源。
课堂管理是一门大学问,特殊学校的课堂管理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我们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站在特殊学生的角度,开动自己的脑筋,利用各种有效手段,一步步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课堂常规。
参考文献:
[1]刘雄英.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班级管理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08(10).
[2]张金莲.浅谈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的技巧[J].班级管理,2001(06).
[3]何侃.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M].江苏大学出版社,2008.
编辑 韩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