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留守儿童的相见、相遇和相处
2015-12-17乌兰敖登
乌兰敖登
时下,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居多,少数民族的留守儿童也不在少数。研究发现,留守儿童的躯体化、恐怖、敌对、偏执、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孤独、焦虑程度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显然,年事已高的祖辈或亲属监管人,已力不从心,何谈人性化、高效化和有情有义的监管?事实上,那种简单、粗糙的管理和教育,已经成为阻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另类”常态。那么,作为班级内少数民族留守儿童居多的班主任,作为学校,该如何去淌出一条有益于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教育之路呢?
一、在心理教师队伍的提升上下功夫
措施之一:打造一支高质量的心理教师队伍。比如,针对少数民族农村留守儿童人文教育“荒漠化”等特点,有针对性地更换班主任,进一步打造一支强有力的班主任队伍。这些教师要善于对特殊儿童进行深度研究,有对宏观背景之下留守儿童教育的整体把握,也有对“小巧玲珑”式微问题的点滴感悟;有对全体学生心理健康的透析,也有对流动儿童等特殊群体的关注。或许,这些教师在关注教育劳动工具、劳动方法之前,都有意或无意地低下头来先看看:土壤、种子、水……
措施之二:变“由外而内”为“以内为主,内外结合”的教育方式。实践证明,管理工作只有从“由外而内”,转变为以“内”为主,“内外”结合的教育方式才更有效果,更适合于少数民族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别人强加给你的意义,无论它多么正确,如果它不曾进入你的心理结构,它就永远是身外之物。”毕淑梅的这段话不仅指人生的意义,也适用于时下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确,脱离了留守儿童的内心的解读,其他一切都是“身外之物”。要想使“以内为主,内外结合”的路子愈走愈宽,教师首先需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和孩子打成一片,和孩子共生活共成长,如此,孩子才不会对你设防,如此,教育才是柔和的,富有人情味的,有滋有味的。
二、在管理方法的实效上做文章
1.注重“近、小、实、真”的育人原则
好的教育应该从小处着眼,而不是光有宏大的口号,比如,陪着留守儿童聊聊家常,说说心中的烦恼,比之那些反复讲述名人的经典实例要有效得多。有意识地屏蔽一些无关紧要的“假大空”,想方设法对一些花里胡哨的活动摁起“删除键”,也许就能找到更适合留守儿童的方法和路径。少一些“成人视角”下的设计,多一些符合孩子兴趣愿望的自主选择,留守儿童很有可能会发生最接地气的成长——不断与不良情绪告别,做一个“我自主、我开心、我健康”的正常儿童。
2.注重分层教育
少数民族留守儿童,由于监护责任不落实,留守儿童不良情绪各不一样:随意、散乱、复杂。从这个意义说,分层教育尤为重要。应该根据少数民族留守儿童的不同年龄特点,形成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管理序列,以此增强留守儿童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比如,有安全隐患问题的归为一个序列,有品性问题的归为一个序列。“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只有针对孩子的具体实际,才能走近更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找到打开孩子隐秘世界入口的密匙,解决留守儿童的一系列心理问题。
三、在和谐教育的氛围中聚合力
“和谐音”之一:“三位一体”不可或缺。每学期,教师或学校都应该利用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法制安全、心理健康、育子方法、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专题培训,给家长提供切实可行的“育子”经验。同时,学校或班主任也应该联系社区,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促使内外沟通质量趋于有效、高效,不但使留守儿童不良情绪能及时暴露,化矛盾于萌芽之中,而且使学校的留守儿童工作能获得更大的主动权。
“和谐音”之二:隐性教育不可或缺。除凸现课堂教学、专题讲座等显性教育的功能外,也应注重日常习惯教育、经典文化诵读等等这样一些有“润物细无声”之功效的隐形教育。比如,有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本就是阅读匮乏“重灾区”,留守儿童的阅读更是少得可怜。教师或学校应该想方设法,为留守儿童解决这样的“精神食粮”。做实做细这个过程,孩子或许会告别有不良情绪的“前自己”,成就一个最好的心理健康的“新自己”。
“和谐音”之三:特色教育不可或缺。除常规教育之外,应针对留守儿童开展特色教育。班主任要本着“班班有留守儿童,但班班都精彩,留守儿童都自信”的良好愿望,积极开展“特色班级创建活动”。比如,创建书香、墨香、自信班、健康班等,让师生在创建活动中交流、合作、感悟、体验,不但消除了留守儿童的自卑心理,更重要的是提升了他们开创积极人生的心理品位。
留守儿童的管理和教育,必须从理念上予以新的期望与突破,提供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所必需的“维他命”。而这一切,离不开教师明晰、透亮的教育哲学和一颗博大的心:学困生、贫困生、单亲家庭学生、留守儿童、流动人口子女都是祖国这颗大树上的一片叶子。对于他们,我们应该学会和他们相处,而不仅仅是想见;应该和他们“平视”,而不是“俯视”。当教师以这样的一颗心和留守儿童相处在一起时,必将惠及于少数民族儿童,必将惠及于学校和家长,也必将惠及于整个教育和社会。
参考文献:
王东宇,王丽芬.影响中学留守孩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研究[J].心理科学,2005(28):477.
编辑 韩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