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高等院校体育社团的发展现状探讨——以遵义师范学院为例

2015-12-17李传琴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12期
关键词:校团委场地设施社团

李传琴

(西南大学体育学院 重庆 400715)

目前各大院校的学生社团正在蓬勃的发展,而体育社团是最受学生欢迎的社团类型之一,体育社团是高校体育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将成为高校体育文化的重要载体。该文主要探讨遵义师范学院学生体育社团的发展现状,分析其存在的不足,目的是为学生体育社团管理提供新思路,同时着力改善学校体育工作现状,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为社会体育与学校体育的有机联系提供契机。

表1 参与体育社团动机的调查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遵义师范学院注册的10个学生体育社团作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收集与该文相关的资料进行提炼,为文章提供理论依据。

1.2.2 问卷调查法

共发放问卷280份,共回收有效社团问卷245份,回收率87.5%;发放校社团干部调查问卷80份(含社团主席10份),回收社团干部问卷72份,回收率90%。

1.2.3 访谈法

对校团委负责分管学生社团工作的老师、部分校团委和校学生会干部以及社团成员和社团干部进行访谈。

1.2.4 数理统计

对收集的问卷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学生体育社团的类型

遵义师范学院学生体育社团(以下简称“体育社团”)。分别有足球、羽毛球、乒乓球、跆拳道、健美操、围棋、轮滑、篮球、自行车和街舞。占全院社团总数20.5%,登记在册的体育社团成员(含干部)共计532人,会员分布于各个二级学院。

2.2 参加体育社团的动因

通过表1可以看出,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各不相同,其中出于是丰富生活的人数占总人数的22.3%,强身健体人数占19.6%,体验乐趣的占12.5%,提高运动能力的占11.4%,增进交流的占10.4%、缓解压力的占9.6%陶冶情操的占8.2%,开发智力的占5.4%。可以看出强身健体不是学生参加体育社团活动的主要原因,而是为了丰富课余文化生活,体验运动的乐趣,其次才是增强与同学的交往和合作,从而达到扩大自己的交际圈、充实业余生活、愉悦身心、提高自身的能力和身体素质。这证明当代大学生在追求生活质量的要求有所提高,参加体育活动成为丰富生活的一种重要的方式,而不仅仅是为了增强体质。

2.3 活动场所及器材情况

经调查发现,足球场地和室外篮球场相对充足,基本可以保证社团活动的需要,但是羽毛球、健美操、乒乓球等室内活动场地相对紧张,不能保证社团活动的需要,另外学校的场馆和一部分场地设施对学生体育社团是有偿使用的,比如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等场地。

2.4 体育社团管理

学校团委制定了学生社团的相关管理制度(条例),明确规定了学生体育社团的组织和成立都必须经过学校团委的审核和批准,再由学校团委把对社团进行管理和指导的工作交给社团联合会,相关模式是:学生体育社团直属于社团联合会和学校团委的管理,每个体育社团都制定有相关条例,而且校团委要求学生社团在注册登记的时候必须挂靠在二级学院,学生社团在管理上存在着“双重性”,注册登记由校团委下设置的社团联合会进行办理,日常活动由所挂靠的二级学院直接管理和领导。

2.5 经费来源和支配管理

社团经费的来源一般有三个途径:一是由学院拨款;二是向会员收取会费;三是向社会企业及相关单位寻求赞助。如果是项目的对抗比较激烈、观赏性较强、观众较多、广告宣传效果比较好的项目,企业的赞助就可能多一点。会员交付的会员费是很有限的,学校用在社团活动的总经费也很少,并且多数体育社团的各种活动只局限于在学校内,自身的运动技术水平不高、社会赞助也就很少甚至是没有,导致体育社团活动经费缺乏。

3 影响因素分析

调查发现,管理模式外部环境社团干部社团活动经费场地设施活动组织以及指导教师是影响体育社团发展的七大因素。但在访谈中都提及到影响体育社团发展的主要因素归纳为三个方面,即场地设施、活动经费、指导教师。

3.1 场地设施

开展社团体育活动的硬件要求是场地设施,是影响体育社团发展的重要因素。调查发现,很多社团都没有固定的活动场所,这是不利于开展体育活动的因素,并影响着社团的成员的稳定和规模的扩大。由于每年都在扩大招生使本来就不足的场地显得更加紧张,有些活动又需要特定的场所,在开展活动时对场地的需要和体育公共课有冲突。相关部门对场地设施的管理不完善,不能更好地使场地设施的使用不能发挥到最大效益,加上学校对体育社团也不够重视,使得现有的体育设施和场馆不能满足社团发展的需要。

3.2 活动经费

活动经费不足是影响社团发展的原因之一,社团的活动经费主要是靠学校拨款、收取会费以及企事业单位的赞助。但是社团向会员收取的会费是有限的,学校用于的社团的经费也很少,向社会寻求的赞助也要看活动的规模与层次,更重要的是企事业要看对其广告的现场效果,如果效果比较好赞助就相对要多一些,反之则少甚至没有。社团活动经费短缺影响了体育社团的健康发展。

3.3 指导教师

专业的指导教师也是影响体育社团健康发展的一个因素。调查发现,大多数体育社团都是由该项目的爱好者自发组织,没有专业教师进行指导,有教师挂名的社团由于教师教育工作繁忙无暇顾及社团的指导,导致社团活动缺乏专业性,对活动所需要的场地器材不能很好地协调利用。缺乏专业指导教师在相应的领域阻碍了体育社团的健康发展。

4 建议

4.1 管理模式改革

由于学生社团成员身份的特殊性,体育社团可以进行自治化管理,具体办法是:注册登记单位属于校团委,体育学院负责管理。社团总体发展目标的策划与社团的监督和评价,同时学校还应成立体育社团联合会,负责的对象是体育学院团总支,负责对体育社团的管理,包括制定一系列具有合理性、合法性、和明确性的社团规章制度,建立财务监管制度、规定民主选举程序、负责过程的评价等。通过体育社团自己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把校团委主管部门从琐碎的社团日常管理工作中解脱出来,还可以培养学生通过民主选举、制定章程、自主管理等方式来管理体育社团,能锻炼学生的管理工作能力。

4.2 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体育社团良好的外部环境。应该由校团委、主管单位、公共体育教学部来共同打造,要求是:校团委要适度放宽政策,规范体育社团的相关章程制度,团支部进入社团,给予适当经费支持,将社团的评优纳入学校团委评优体系,并扶持和培养社团逐步达到自治;托管单位要实事求是地做好体育社团过程性评价,要有秩序、有组织地领导社团和社会赞助商的互动。公共体育部也要充分认识到体育社团在开发大学课余体育资源以及承担赛事组织中的巨大潜力,使场地器材在满足正常教学训练需要之余尽力做到与体育社团资源共享,既解决了体育社团的困难,又能有力推动学校体育工作开创新局面。

4.3 打造精品体育社团

在遵义师范学院已有的体育社团的基础上,要组建满足学生需求和全面发展的新型体育社团。主要突出专业特点和学校特色,重点建设一些有特色的学生体育社团,具有特色的体育运动项目,不仅能吸引大学生参加体育社团,同时也是学校对外展示的一个重要窗口。它可以是时尚的、现代的、传统的,它能够体现社团的特点和创意,并有较强的生命力,是人们乐于参加且运动效果较好的体育项目。贵州省是一个少数民族较多的身份,所以我们要发扬本土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比如说:篾鸡蛋、独竹漂等。

4.4 整合资源,完善体制

学校每年都应该对体育社团和成员进行调查,对社团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并解决。在以体育学院为主体的同时,同时向全校的其它学院扩展。很多学院都有喜爱的运动项目和传统特色的项目。可以根据不同学院自身的爱好组织一个单项的体育社团,不但可以使体育社团的活动得到广泛的支持,而且能广泛地开展,各自社团富有自己的特色。充分发挥各个单项体育社团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增进“师生互动”和“学生互动”,构建“学生活动学生办”的学校群体活动的新机制。

4.5 教师加强对体育社团活动的指导

体育学院要根据各体育社团项目的特点,安排专业的指导教师进行全面的指导,前提条件是教师愿意为大家服务,并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同时有目的、有计划地提供学校现有体育场地实施,是社团发展壮大的保证。让学生自己独立承办校级体育活动,各社团负责人协调好与各部门的关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组织水平,积极配合相关工作,争取得到更多的理解与支持,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高与发展发展。同时学校应该给社团的指导老师相应的精神鼓励和物质鼓励。营造一个和谐、健康、向上的校园氛围,为更好地开展“阳光体育”和“终生体育”打好基础。

5 结语

体育社团能促进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和较强学生体质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应该在相关政策和制度支持体育社团的发展,不断完善管理机制,针对实际情况,提出解决的问题的具体办法。

[1]黎杰,邹序桂,赵元罡,等.怀化学院学生体育社团现状分析与发展策略研究[J].怀化学院学报,2008(27):95-98.

[2]张雪莲,曹继红,施大伟.我国市级体育社团发展中若干问题的研究[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2004.

[3]潘运军,夏侃.高校学生社团法律问题研究[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48-53.

猜你喜欢

校团委场地设施社团
高校免费为女生送出3000双高跟鞋
辽宁省冰雪场地设施资源配置均等化研究
红色教育在高校团委中的应用策略
吉林省高校体育设施与全民健身资源互补研究
哈尔滨工程大学团委组织开展“奋力书写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时代新篇章”主题党课
浅谈校团委学生会在思政教育中的应用
“多彩”书法社团展示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社团少年
宁夏大学体育场地设施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