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跑进家来的松鼠》为例谈略读课文的四个“重视”
2015-12-17招静雯
招静雯
长久以来,略读教学一直游走于精读的边缘,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时常出现这样的误区:要么把略读课文当作精读课文来上,要么对略读课文不予重视。其实圣陶先生对略读教学早就有过精辟的阐述:“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可见,略读课文是学生应用知识,巩固方法的载体,应当予以重视。
一、重视阅读方法的巩固
略读课文的方法指导主要不是传授新方法,而是“从精读方面得到种种经验,应用这些经验”。“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在讲读课文中学到的阅读方法和自己积累的阅读经验,可以通过导语设置的专题和教师提示的阅读重点,让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进行巩固。
在《跑进家来的松鼠》的课堂中多处体现了阅读方法的归纳和运用。如整体感知环节,安排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捕捉主要信息,知道松鼠到我家后做了几件趣事,并列出小标题;在此基础上连接小标题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在体会作者一家对松鼠的喜爱之情的环节,建议学生使用勾画句子,圈出词语,写下批注的方法,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作者或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每一个环节都让学生有充分的阅读和思考时间,不刻意追求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不进行过细的分析指导,让学生运用已有的阅读经验阅读,然后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进行方法的归纳小结。
二、重视单元训练点的强化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按专题组元,即在每一单元(组)课文中,略读课文与讲读课文在内容专题、表达形式上往往异中有同,乃至相似。每个教学单元都有一项训练点。这项训练点是学生非掌握不可的,对其继续学习,乃至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和今后的成长都会造成影响的。所以,单元训练点不能只限于听懂和掌握的层面,而要在实践中运用,在应用中熟练,在熟练中内化。
《跑进家来的松鼠》一课所处的单元主题是“人与动物”,开篇就提出了本单元的训练点: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注意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揣摩作者是如何把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学生在中年级就开始进行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人物情感的训练,可以说是有一定基础的,本单元的第一篇《老人与海鸥》也进行了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含其中的深厚感情的训练。因此,紧随其后的《跑进家来的松鼠》我在教学时就让学生勾画描写松鼠可爱动作和爸爸宽容语言的关键句子写批注的方法进行阅读,从而体会作者一家对松鼠的喜爱之情。在总结全文阶段引导学生回顾作者是怎样表达情感的,梳理出文章通过具体事例和松鼠的动作行为描写以及爸爸的语言等反映作者一家对松鼠的喜爱之情的写作方法,强化了本单元的训练点。
三、重视读写结合点的挖掘
略读课文故事性强,文字浅显易懂,感情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读”与“写”的结合点,抓住写作上的某一点进行训练,对学生有目的地加以指导,进行读写训练,激发写作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写能力,才能以读悟写,以读促写。
在《跑进家来的松鼠》备课时,我发现很多教学设计的读写结合是要学生想象画面来写作的,如“松鼠跑到你的家里,你会怎么做?把你想到的写下来”。而我认为这样的想象是缺乏生活基础的,学生根本没有这样的生活体验,只能凭空臆想。阅读课文的读写结合不能为写而写,要真正符合孩子的生活基础,要能切实提高孩子的写作水平。我对任教班级学生的习作情况作了分析。六年级的学生一般都能围绕命题选取恰当的素材,事情的经过也能叙述得比较清楚,但对细节的描写却不够具体和细致,有时所写的动作和神态对表现主题起不到作用。于是,我在学生交流“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作者一家对松鼠的喜爱之情”学习成果时,抓住“有时,松鼠跳到我的肩上,用小嘴蹭我的脸,还轻轻咬我的耳朵,我想它是又想吃糖了”这个对松鼠动作作出细致描写的句子,从“蹭”体会到作者和松鼠的亲密和默契。接着创设一个写作情境:很多同学都有这样的经历,如果你跟某只小动物很亲密的话,你可以通过它的几个动作,猜到它想干什么。然后出示两道补白的题目,要求学生选择其中一道,在横线上填上动作,用几个动作来表现你和小动物的亲密和默契。虽然我的学生生长在大城市,但很多孩子家里都养了宠物,他们和宠物朝夕相处,非常了解,写作时就得心应手了。同时这样的设计还训练了学生把表现主题的动作写具体的能力,可谓一箭双雕。
四、重视课内外阅读的延伸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建议“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读好书”。而略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成为联系课内外阅读的桥梁,根据课文特点,适当向课外拓展、延伸,最终实现向完全独立阅读的过渡。
如《跑进家来的松鼠》一课,由于学生已经在五年级学过了布封的文艺性说明文《松鼠》,对松鼠的外形、习性有了初步的感知。但两篇文章一篇是说明文,一篇是记叙文,文体不同,风格各异。我在学生粗知文章大概之后引导他们将两篇文章从文体、内容、表现方式、语言等方面作比较,从而体会到,写相同的事物表达相同的情感,文体不同,表现形式也会不一样。不仅对学过的文体特点进行了梳理,还向中学的学习进行了过渡。
除了课内的联系,我还注重课外的延伸。我以课内文本为主,增加课外阅读,按照“一篇带多篇”的思路,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关于“人与动物”这一主题的《我的野生动物朋友》和《我和小摩西的友谊》,加大教学信息量,以阅读课文搭建起课内阅读和课外延伸的桥梁。
在《跑进家来的松鼠》一文的教学中,我努力构建一个平等和谐的课堂,通过亲切自然的教态,朴实无华的语言,细腻有趣的环节把学生引进语文学习的殿堂,运用专业知识带着他们在学海中自由畅泳,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热爱,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