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课多维互动式教学策略
2015-12-17侯振华
侯振华
品德与社会课多维互动式教学是从品德与社会的学科特点出发,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为依据,追求课程的针对性、有效性和方向性。品德与社会课互动式教学关注教师、学生(以及由此结合而成的小组)、媒体、资源等多个教学维度,其具体互动形式表现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师互动,个体小组互动,组组互动,师生媒体互动,师生资源互动等。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正是通过实施多维互动的有效策略,来凸现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本真意义,在互动中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提高社会性发展的水平。
一、确立清晰的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是师生多维度参与互动的过程,而这一过程的实际效果只有真正构成了学习共同体,确立了清晰而明确的学习目标并被双方认可时,才可能产生认同、理解、内化的互动效果。每节课所确立的教学目标应该是简洁、清晰而具体的,不必面面俱到。要使学生通过互动交流可达到,易成功,通过教学目标的引领,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动力,总在“跳一跳”可及的程度上促进学生知情意的循环提升。
目标的表述应该既具有适合学生互动的行为动词限定,更应该明确达到这一目标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如“从远古走来”一课的教学目标:学生通过体验、讨论、制作活动,知道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初步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感性地知道我国是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为自己是炎黄子孙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此目标的确立突出了贴近学生实际、平实有效的特点。紧紧依托教材,联系学生的实际,用准确的行为动词,如“知道”“感性地知道”来表述切合实际的目标。同时也明确地说明了实现目标所采用的方式手段,课时目标越明确、越具体,越能激发学生参与的内部动力因素,从而与教师、媒体、资源等积极互动,有效地避免了目标、过程两张皮,活动脱离目标的弊端。
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多维互动中最主要的主体维度还是教师和学生,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要特别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注重学生生活的价值。也就是说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实施必须把学生看成是受尊重的个体和社会公民,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实践和空间,给予学生展现自己的机会。
1.教师应该放下过度的“尊严”与“权威”,在师生交往中创设一个和谐融洽的“互动场”
教学中,珍视学生的每一个观点,养成倾听学生意见的习惯,敢于接受学生不同意见的挑战,以积极饱满的情绪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等等。
2.要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思考的情境
如一位教师在《做好事不是为表扬》教学伊始,利用视频创设了一个和学生同龄的孩子的故事——在家里,妈妈让他为去扔一下垃圾,他却说:“别烦我,我玩电脑呢!”在学校却是另一个样子。老师问:“马上就放学了,今天谁留下做卫生呀?”那位同学不仅主动留下来做卫生,还一会儿帮同学擦黑板,一会儿帮同学拖地。引发学生思考,这位同学在家里和在学校里的表现有哪些不一样,为什么?这一情境贴近学生生活,直指一些学生的状态,一下子激起了他们参与交流看法的兴趣,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思维活动悄然发生。
3.要赋予知识生命,增加学生的活动体验
赋予知识生命就是挖掘品德知识的情感因素,激活学生内心体验的变化,再通过活动体验,活化互动内涵。如在关爱残疾人内容的教学中,通过蒙上双眼走路的体验活动,懂得残疾人的生活不易,以及他们为了生活所付出的巨大努力,但对于他们的“短处”我们也要保护残疾人的自尊心,不可盲目地“照顾”,通过这一体验活动要让学生懂得尊重他们,形成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观念。
三、引入恰当的媒体技术
师生和多媒体间的有效交互能够助推课程目标的落实,创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实现启发思考、信息获取、资源共享、多重交互、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多方面的要求,此时的媒体技术不仅仅是教学的辅助工具,而是构建了一种以其为平台,实现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地位的“自主、合作、探究”教与学的方式。首先,媒体技术的应用要以适合为宗旨,它只是一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就如同今天比较流行的微课和翻转课堂一样,有些内容适合利用微课和翻转课堂,我们可以大胆地采用,但它并不是对传统教学的一种彻底“颠覆”。其次,媒体技术的使用要考虑学生的感受,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不能为了媒体而媒体,做些华而不实的无用功。让学生感受一下当时人们是多么的欢欣鼓舞,其目的是将时间的距离拉近,播放的片段可以通过会声会影编辑软件在屏幕上提醒学生注意观察销烟现场的布置,林则徐的神情、动作,士兵、群众的神情和动作。并引发学生主动思考“为什么销烟能够如此大快人心?”影片中形象的表情、动作、语言等突破时空的限制,变静态为动态,刻画出当时人们内心的表达,进而产生共鸣,激发探究的欲望。
四、开展合作互助式学习
在“节约用水”相关内容的教学时,可以将课堂中的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进行自行分配,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生活中水资源状况、利用现状以及保护措施等方面的调查,然后课堂上实现学生之间的交流及互动,实现“共振”效果。这种共同交流模式可实现学生之间仿效及矫正,从而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这一方式应建立在广泛的参与与合作的基础上,教师应有意识地鼓励所有学生都参与到辩论和讨论中来,同时也要控制过于积极而独霸讨论的学生。表演和模拟也是在合作中互动的一种有效方式,它能够将学生置身于生活的真实情境,增加主体的感受。
五、整合课内外教学资源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时空向社会无限延伸,因此课程标准提出了“合理整合和利用校内资源”“因地制宜利用社区环境资源”“合理利用和挖掘多种社会资源”的教学建议。教学《向“谁”学》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学问,每个人都有闪光点,只要善于观察,做个有心人,就能学到很多东西”的目标,引导学生首先对学校中的同学、老师及其他师傅进行观察,然后对家长的工作进行了解,也可以对上学路上遇到的工作人员进行观察,看看你从他们身上都能够学到些什么。这一互动环节关键是看学生是否注意了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善于观察、思考的习惯,做学习的有心人。
当学习的内容是他们所熟悉的生活,是他们自己通过观察与了解得出的结论时,对于提高学生积极好学的兴趣,养成自觉学习、主动学习的好习惯是有积极作用的。在教学的互动产生后,学生间的不同经验与方法会产生共鸣,所以在与资源互动的过程中也伴随着师生间的互动,他们会逐步感受到学习的方法是多方面和多途径的,进而针对所有学生的基础性目标也就容易达成。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