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校园足球现状及未来发展的展望
2015-12-17张勇
张勇
摘 要:小学校园足球运动,是实现小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提高我国足球技能水平的必然手段。在小学校园推广校园足球运动,认真剖析小学校园足球现状及发展趋势,推动小学校园足球运动发展的新方向。
关键词:小学校园足球;足球运动;管理体制;培养目标;选拔体系;保障
足球运动是一项具有丰富内涵和感染力的体育运动项目,是广受年轻人追捧的热门运动赛事,是独占世界鳌头的运动之一。别出心裁的足球赛事,成为足球迷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足球运动,不仅是大人追求的刺激,还是孩子追求的乐趣。在小学校园内发展足球运动,是培养学生体育锻炼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开展素质教育的必然措施。下文个人将对目前小学校园足球开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对小学校园足球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希望以此来推动我国足球运动事业的发展。
一、小学校园足球运动开展的现状
1.管理体制的不健全
目前,小学校园足球运动采取的是自上而下和衔接紧密的组织管理模式,这种管理体制在实际的管理中存在严重的纰漏,在管理权限上的不规范,在管理范围上的不明确,造成严重的管理缺失现象。
2.培养目标的不明确
在小学校园的指导工作中,文化理论知识教育一直是重点,体育运动教育仅仅是一个侧面,是一种辅助。对于足球运动的文化教育和技能培训,也只是一带而过,未能将校园足球运动作为全民运动的主要推广渠道,导致足球运动教学规模的停滞。
3.选拔体系的浮浅
发展小学校园足球运动,就是要抓住小学生这根幼苗,抓好足球运动的基础。然而在小学足球人才的培养和选拔过程中,未能建立标准的、完善的、具体的培养标准和选拔体系,导致足球运动仅仅是作为一项娱乐赛事而存在,导致优秀人才的流失。
4.保障制度的不完善
小学校园足球活动,是一个涉及范围广、管理体制宽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制度和政策的保障支持。然而目前的小学校园足球运动,不仅缺乏一定的资金支持,还缺乏一定的专业训练人员,缺乏合格的活动场地和活动设施。
二、推动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措施设想
推动小学校园足球运动的新发展,就要以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为依据,以正确的发展观念为指导,以有效的措施推动其工作的新进程。
1.完善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的衔接配合管理机制
发展小学校园足球,单靠学校的力量是很难得到良好的发展的。推进小学校园足球的进一步发展,需要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的相互扶持和相互配合。体育部门要在足球运动的技术支撑、资金设施、赛事管理等方面加大投入和管理的力度,担当起校园足球运动的助力者,承担起推动校园足球运动发展的责任。教育部门作为学校的直接管理者,要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体育赛事中,积极参与到体育部门组织和管理的各项足球活动中,保证校园足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完善的校园足球管理体制,搭建一个完善的组织平台,协调好学校—家庭—社会的各方面关系,构建“三结合”的培养模式,为小学校园足球运动的发展搭建合理的、健全的组织平台,构建和谐的支持关系,保证小学校园足球运动的高效、高速、高质。
2.制订具体的、明确的足球人才培养目标
小学校园足球运动是全民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学生体质的必要活动。制订标准的、具体的、明确的足球人才培养方案,坚持体教部门的共通组织领导,建立好体育与教育之间的广泛联系,建立好学校与社会活动之间的内在关联,确立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正确目标,实现足球运动参与数量的增加,实现校园足球运动的推广和普及,并在此基础上发现并培养有天赋的足球后备人才,为中国足球事业的发展提供优秀的人才储备。
3.健全人才选拔机制和足球竞赛机制
发展小学校园足球运动,是国家主导的一种政策,一种方针。践行国家发展校园足球的宗旨,需要以卓越的视角来看待,需要以社会各级力量相结合的方式扶持发展。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要达成一致的人才培养机制和竞赛机制,健全和完善优秀人才的选拔制度,提高人才选拔的整体质量,充分挖掘优秀的足球后备人才,夯实足球运动的校园基础力量,推动足球运动在教育中的真正回归。
4.完善小学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的各项保障
开展小学校园足球运动,不仅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需要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的联合规划,还需要强有力的后台保障,需要建设资金的到位,需要师资的合理配置,需要球员的稳定发展。整合和完善社会各方面资源,将足球运动与小学基础教育紧密结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宽广的发展平台,为小学校园足球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支持。
总之,发展小学校园足球运动,要直面应对发展中的挑战,要坚持以科学发展的观念看待问题,要将国家发展校园足球的政策和方针贯彻到实位,要坚持落实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的统一领导,整合社会优势资源,整合校园足球运动发展环境,推动小学校园足球取得实质性突破。
参考文献:
[1]娄晓斌.校园足球推广背景下大连市东北路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研究[D].沈阳体育学院,2013.
[2]李晓波.太原市小学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现状与推进对策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4.
编辑 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