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2015-12-16孙伟力孙杰房洪杰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48期
关键词:探索与实践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

孙伟力 孙杰 房洪杰

摘要:通过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从制订培养方案开始考虑各个环节,在实施过程中开展校企合作,组建校企冠名班,培养的学生应用型能力得到很大提高,为其他专业及学校如何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8-0125-02

1998年,在“厚基础、宽口径”的教育理念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在原铸造专业、焊接技术专业、锻压专业基础上成立,专业方向设置为铸造、焊接、锻压三个热加工方向。

随着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的基地,制造产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培养的人才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目前,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仍然很迫切,但是需求人才的类型发生了改变,企业需要的是应用型的技术人才,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作为材料热加工的传统专业,有必要转变人才培养思路,调整培养模式,深化教学改革,培养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烟台南山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专业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校企合作,以企业需求对象为培养目标,做了大量教学改革,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采取的方法及取得的经验如下。

一、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使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贯穿整个大学阶段

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应用型,强调专业性,增加专业课学习环节,增加专业实践环节,对理论性强的课程或者基础课程适当压缩学时。

1.公共基础课环节调整思路。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三门课程,只开设高等数学课程,线性代数、概率统计课程作为选修课开设。考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来讲,高等数学的知识能够满足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需要,对于部分想以后从事研究工作,计划考取研究生的同学,可以通过选修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的课程来完成数学学习的全过程,并不影响学生个人的学业计划。大学物理课程学时压缩,以前的大学物理课程至少安排96学时(其中32学时实验),根据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后续专业课程学习的需要,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64学时(其中16学时的实验)的大学物理课程学习的内容足够使该专业学生掌握必需的专业知识。

2.专业基础课做到和专业课很好衔接。专业基础课中有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原理的内容很多,学生不易掌握,对这样的课程可适当调整,压缩学时。增加专业基础课门数,将机械类、材料类的专业基础知识,尤其是应用性的专业知识内容尽可能开设,做到以前的“厚基础、宽口径”,有效支撑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可使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由选择专业课阶段学习方向,提高学习效率。

3.专业方向开设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烟台南山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开设了模具方向、焊接方向、铝合金加工及检测方向,主要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有利于开展校企合作,及时掌握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与企业零距离接触,还能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企业实践机会。其中开设的铝合金加工及检测专业方向就是为国家铝深加工基地(龙口)服务。随着胶东半岛铝合金加工产业的迅速发展,国家级铝精深加工基地落户龙口,山东省近几年铝产业一直稳居全国前三位,开设该方向体现学校立足胶东,着眼山东的办学思路。

4.提高实践学时比例,增加了集中实践环节。应用型人才需要在实践中培养。培养方案中将实践学时比例提高到40%,增加集中实践环节,实践环节每年都有,有课程设计、课程实训、综合实验训练、专业认识实习、专业生产实习。以上集中实践环节可使学生在实践中领会理论知识,通过实践掌握技能,尤其是生产实习环节是在企业中完成的,持续时间长,可以让学生提前适应企业生产过程、生产工艺,可使学生毕业后到企业中很快的适应,成为企业欢迎的应用型人才。

二、校企融合,组建冠名班,与企业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在企业中验证,只有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才是急需的应用型人才。在企业中验证的方法就是到企业中工作,看是否胜任企业安排的工作任务,适应周期越短越好。要使大学生能够与企业工作岗位“零适应”,最好的办法是校企融合,组建冠名班。

1.校企融合,组建冠名班可以解决高校实践师资缺乏的问题。冠名班的学生由学校老师和企业高级工程师共同培养,校企双方共同组建师资队伍,企业有大批的工程师,他们在一线工作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知识和操作经验,而高校的教师恰恰理论知识足够,实践经验不足,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缺乏实践指导,单纯靠高校教师培养应用型人才往往造成的结果就是与实践知识脱节。校企融合能够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企业工程师被聘为学校兼职教师,解决了高校实践教师缺乏问题。

2.校企融合,组建冠名班,能够培养双方的骨干队伍,实现共赢。为解决培养应用型人才所缺乏的双师型师资队伍问题,许多学校花费大量的物力和财力,有的采用到企业实践锻炼的方法,有的采用校内集中培训的方式。以上方法最终的结果距离目标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究其原因,到企业实践锻炼的方式,教师深入到企业,因不是企业员工,企业不会安排教师动手锻炼,教师在企业中凭眼睛看到的只能是表面的现象;而且因企业的工人都是熟练工作,企业在加强培训方面不需要做太多,只是对企业工人的简单提示,如果按照这种方式培养高校学生,学生肯定学不会。校内集中培训的方式,请的专家技術水平再高,也只能是脱离企业,在课堂上为老师们授课,而企业技术人员往往授课能力欠缺,无法将熟悉的企业生产知识全部灌输给老师们,最后老师们学到的实践知识还是停留在表面。校企共建冠名班后,为培养学生成才,理论环节以学校教师为主,实践环节由企业高级工程师负责,在教学过程中,双方教师可全程参与。学校教师可以看到一个学生从一窍不通到成为一个合格应用型人才的全过程,体会深刻,而且还有机会跟学生一起动手练习,通过这种方式提高自己的实践技能。参与冠名班建设的教师们将会成为一个理论教学水平高,实践教学能力强的符合标准的双师型教师。学校通过这种合作方式培训了自己的合格双师型教师队伍,还节省了培养成本。企业高级工程师在冠名班学生培养过程中,在理论上也获得了一个深入学习的过程,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可以在日常工作中将新学到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带给企业技术的进步和提高,对学校和企业来讲,从人才培养上实现“双赢”。

3.校企融合,组建冠名班能够提高学生就业率和就业满意率。冠名班的学生因为在企业中完成了实践环节,相当于还未毕业就已经完成了在企业的实习,往往踏上工作岗位后上手快,适应期短,毕业后在企业中很快脱颖而出,受到企业领导重用。另外,他们可以与学校组建企业中的企业就业,对与学校组建冠名班的企业来讲不用为招聘人才发愁,对学校来讲培养了合格应用型人才,提高了就业率和就业满意率。目前,烟台南山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与企业组建了“航空材料无损检测”冠名班和“航空材料锻压工艺”冠名班,两个冠名班取得了很大成功,就业率均实现了100%,冠名班学生的职业资格证书考取率达到了80%,學生正式毕业后无试用期,薪酬高于其他学校毕业后来就业的学生。

三、毕业设计环节以企业课题为主,使应用型人才毕业之前得到综合训练

高校毕业设计是学生毕业前最后一个学习环节,毕业设计属于综合性实践环节,是对学生掌握本专业知识的很好的检验和锻炼。

1.毕业设计环节关注创新的同时更应注重应用。大部分高校教师均承担一定的科研课题,他们带毕业设计时都会将自己的研究型课题拿出一部分内容让学生来完成,通过这个来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科研能力、撰写论文能力。这样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环节以学校实验室为主,往往会脱离企业,对培养应用型人才不利。毕业设计环节应该创新与应用并重,应将毕业设计环节也作为应用型人才的一个重要训练过程,训练过程中增加了创新成分,使学生成为一个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

2.毕业设计题目应尽量来源于企业。应用型人才目标是解决企业生产和产品设计问题,毕业设计时如果采用企业现在正在从事的一些模具设计、机械设计、材料制备工艺、新型设备使用操作等课题来对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综合训练,经过三四个月的设计训练过程,学生学到的东西将更实用。近几届,烟台南山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题目有80%来自企业,学生跟着指导教师设计完整套模具后,受益匪浅,基本上能具备独立设计简单模具的能力,毕业后很快走上设计师的工作岗位,主要的原因是设计思路和过程接企业地气。

四、结语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还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其中有两个关键点:第一,修订一个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标准的教学计划,从培养目标和培养环节上体现应用型;第二,培养过程离不开企业,要采取到企业多调研,深化校企合作的模式联合培养,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将接地气,受企业欢迎。

参考文献:

[1]史晓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模具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冶金教育,2014,(3).

[2]索忠源.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冶金教育,2014,(3).

[3]付士军.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视界,2014,(07).

[4]初晋华.产学研合作平台对培养应用型工程人才的研究[J].科技风,2014,(7).

[5]孙伟力.校企融合,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实验区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风,2014,(11).

猜你喜欢

探索与实践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土建类专业实践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高中地理探究式学习的探索与实践刍议*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