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现状调查
2015-12-16肖建邢磊
肖建 邢磊
摘要:本文从创新素质应具备发现归纳问题能力、文献检讨能力、研究计划能力、调研或实验能力、数据处理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学术写作能力等7个方面能力出发,通过设计包含7个问题的调查问卷来探知嘉兴学院参与SRT项目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情况,并从调查结果中得出三点启示。
关键词:SRT;创新素质;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8-0078-03
自1995年清华大学率先在国内开展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并取得成效后,全国高校纷纷效仿,SRT业已成为高校培养和提升大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途径。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即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本文认为应从以下七方面着手:一是发现归纳问题能力,即能够发现问题,并能够将其凝练成科学问题;二是文献检讨能力,通过对现有研究文献的检索与研判,在此基础上探寻新的解决问题的理论、方法、途径等[1];三是研究计划能力,在检讨文献的基础上,能够设计研究框架、明确研究内容、确定研究手段及制订研究方案等,以便研究工作顺利展开;四是调研或实验能力,能够通过调研或实验获取数据,以验证研究假设与理论;五是数据处理能力,能够对调研或实验获得的数据进行转化、处理、分析;六是问题分析能力,能够对提出的假设或理论及其背后的影响因素之间的运行机理进行分析;七是学术写作能力,能够将取得的学术成果以论文的形式清晰、准确、完整地表达出来。
嘉兴学院自2003年开始实施SRT,本课题拟通过问卷调查予以回答,本次调查发出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08份。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对象从学科分布来看,工科学生110人,占比54.1%;理科学生33人,占比16.2%;经济学与管理学学生46人,占比22.7%;文学3人,占比1.5%;法学10人,占比5%;其他1人,占比0.5%。被调查学生学科占比情况基本上与嘉兴学院学生学科分布占比一致。
二、大学生创新素质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发现归纳问题能力
从表1看,有54.2%的学生是基于自身观察、思考,并与同学、老师沟通交流后,最终将发现的问题凝练成科学问题。这说明其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喜欢问“问什么”,有较强的发现、归纳问题能力,具备出色的创新意识。有45.8%的学生选题来自导师。研究选题来自导师供给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平时观察、思考不够,发现不了问题,或是发现了问题,没有能力将其凝练成科学问题;另一方面是自身凝练的科学问题已被解决或是创新性不够,落入俗套,研究意义不大。这部分学生总体来说,行为较为被动,发现归纳问题能力、创新意识等存在欠缺,需要进一步强化培养。从学科角度看,经管、法学、工学、理学自主选题学生占比分别为63%、60%、52.7%、42.4%,其中理学低于平均总体水平11.8%。
(二)文献检讨能力
从表2看,只有36.9%的學生知道文献综述撰写规范,并会撰写文献综述。撰写文献综述的过程既是了解前人研究所取得的成果、研究深入程度、研究角度、所采用的方法与手段、所持观点与立场、存在的难点与关键点等复盘过程,又是形成自身研究思路与方向、研究内容、将采用的方法与手段等假设探索性过程。不会撰写文献综述,意味着大学生对研究的历史基础了解不深入、不全面,进而其立论的科学性、创新性就会存疑。如此高比例的学生不会撰写文献综述,意味着加强大学生基本学术素养培养刻不容缓。从学科角度看,工学、文学分别有67.3%、66.7%的大学生不会撰写文献综述,理学有高达81.8%的不会,经管最低,仅有41.3%。经管学生文献综述能力稍强,这与经管学生比较偏重理论学习与写作,特别是短学期注重撰写学年论文或调研报告有关。
(三)研究计划能力
从表3看,92.1%的学生有制订工作计划,但仅有54.7%的学生严格按照计划开展研究,有37.4%的学生没有很好执行研究计划,即没有完成研究内容或没有达到研究目标,有7.9%的学生根本就没有研究计划,随意开展研究工作,结项时写个研究报告应付了事。也可以说,有45.3%的学生因为各种原因没有严格执行研究计划,或是研究内容无法实现,或是执行能力较差。从学科角度看,经管、法学严格按照计划开展研究比例分别为63%、60%,均超过平均总体水平54.7%,工学、理学分别为51.8%、45.4%,均低于平均总体水平,理学更是低了9.3%。
(四)调研或实验能力
从表4看,有76.8%的学生知道怎样做调研或实验,但有11.3%的学生没有制订具体的研究方案,理论上或具体操作上会一点,但是严格按照科学规范要求来操作就不能完成了。所以严格来说,有34.5%的学生不具备调研或实验能力。从学科角度看,经管学生有84.8%具备调研或实验能力,超过65.5%的平均总体水平19.3%,工学、法学、理学分别为60.9%、60%、54.5%,均低于平均总体水平,其中理学低了11%。工学学生动手能力强,这是普遍认知,而调查显示经管比工学高出23.9%,原因可能源于经管学生开展调研所需配套条件不高,可以及时进行,而工学学生动手实验需要实验设备、原材料等支持,不易进行,学校实验设备不足及开放程度低制约了工学学生开展实验。
(五)数据处理能力
从表5看,有69%的学生基本掌握数据处理能力,其中熟练掌握的有16.8%,有26.1%的学生掌握了一点,有4.9%的学生基本不掌握,严格来说,有31%的学生不具备数据处理能力。从学科角度看,只有77.2%的工科学生超过69%的平均总体水平,这与工科注重实际操作有关,理学、经管、法学均低于平均总体水平,占比情况分别为66.7%、56.5%、50%。
(六)问题分析能力
从表6看,有58.1%的学生对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有清晰的预判或假设。预判或假设来自于对其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与事实证据的深入分析与推理,这说明其具备较强综合分析能力;37.5%的学生对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认识模糊,这说明其分析能力有待加强;还有4.4%的学生都不知道需要解决什么样的科学问题,这部分学生基本不具备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从学科角度看,76.1%的经管学生超过58.1%的平均总体水平18%,工学、法学、理学学生分别为52.7%、50%、48.4%,均低于平均总体水平,其中理学低了9.7%。
(七)学术写作能力
从表7看,仅有40.9%的学生具备学术写作能力,35.5%的学生理论上会,实际不会;有20.2%的学生凭感觉写作,缺乏基本素养;还有3.4%的学生对学术文章缺乏基本的认知。所以说,有59.1%的学生基本上不会撰写研究报告或学术论文。从学科角度看,经管、法学分别为71.3%、50%,超出40.9%的平均总体水平,其中经管超过30.4%,工学、理学分别为30%、27.3%,均低于平均总体水平,其中理学低于13.6%。
三、结论与启示
总体来看,参与SRT的大学生表现出来的创新素质不容乐观,仅有大约60%的大学生具备文献检索能力、调研或实验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约50%的大学生具备发现归纳问题能力、研究计划能力、问题分析能力,约40%的大学生具备文献综述、学术写作能力。从学科角度看,经管学生表现优于平均总体水平,理科学生则低于平均总体水平,工学、法学学生表现与平均总体水平一致,这与学生入校高考成绩表现一致。从问卷调查的结果看,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启示一:必须加强实践技能培养。参与SRT学生中,像调研能力、实验能力、数据处理能力这些在平时所开设课程中应该掌握的基本实践技能仅有60%的学生具备,这说明大学生较注重理论学习,忽视实践技能培养。这可能源于传统教学模式以理论教学为主,大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与实践条件来提升基本技能。因此,应适当调整理论与实践学习时间,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强化实践技能培养。
启示二:针对性开设专门的研究课程体系。大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调研或实验能力、数据处理能力表现相对较好,主要源于各专业均开设有相对应的理论与实践课程,大学生在这三个方面得到了有效锻炼,而其他方面能力培养并没有开设针对性的课程,主要取决于大学生自我努力,故表现不佳。仅50%的大学生具备发现归纳问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仅40%的大学生会撰写文献综述和学术论文,这说明大学生的科学研究训练培养严重欠缺,有针对性地开设如方法论、学术写作等研究课程非常必要。
启示三:加强师生互动。从调查结果可知,大部分大学生不具备科研能力,这说明大部分大学生并没有真正参与到SRT项目当中,没有与指导教师一起研究探讨。指导教师的傳帮带能有效提升大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特别是创新意识、思维方式等方面的能力,指导教师的传承作用极为重要,在教学中是全面提升创新素质的有效途径。因此,应加强与指导教师的交流沟通,从互动中激发研究兴趣,拓展思维,提高研究技能。
参考文献:
[1]闫屹,谷冠鹏.论本科生初步科研能力的内涵、结构要素、技能要求及其培养[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4):6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