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山州老君山自然保护区成了文山的“母亲山”

2015-12-16文山州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付永刚

云南林业 2015年1期
关键词:华盖老君山文山州

□ 文山州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 付永刚

文山州老君山自然保护区成了文山的“母亲山”

文山老君山景色

□ 文山州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 付永刚

在祖国的西南边陲,有一颗璀璨的绿色明珠,它就是文山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保护区已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物种基因库、风光优美的旅游目的地和造福百姓的母亲河。

物种保护的基因库

文山州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木兰科树种为标志的滇东南岩溶中山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原始类型和以华盖木为代表的多种木兰科植物、伯乐树、毛枝五针松等珍稀濒危和特有植物类群,以及以亚热带山地苔藓常绿阔叶林原始自然景观及珍稀动植物物种类为主要管理目标的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物种丰富,有6个植被型,10个植被亚型,18个群系,22个群落;种子植物分布有188科948属3087种,蕨类植物有45科100属262种,野生植物42目178科681种。尤以木兰科植物最为丰富,有8属39种(不含栽培种),是世界上任何一个与之面积相当的地区无法比拟的。全球仅有的木兰科3个单种属,即华盖木属、观光木属和长蕊木兰属在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均有分布。华盖木是木兰科中极端濒危树种,是木兰科中的原始类群,全世界不到50株,在研究木兰科植物分类系统、古植物区系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华盖木首次发现就是在文山州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桥沟片区内。保护区共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9种,有列入国际贸易公约附录的植物165种,其中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十五大物种之一的兰科植物161种。因此,自然保护区是古老森林植物和动物的聚集地,集中体现了动植物的古老性、珍稀性、多样性和完整性,是全国生物多样性及珍稀动植物种类最丰富的保护区之一,是全国性乃至世界性珍稀植物的关键地区,是新植物模式标本集中产地,是研究动植物起源、系统发育、分类学及区系学的重要地区,堪称天然物种的“基因库”。

秀美的自然景观

通过多年的保护与管理,文山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环境幽美、风光迤逦、空气清新、景色怡人。万紫千红的奇花异草,千姿百态的珍禽稀兽,令人流连忘返。保护区水系沿山势由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形成10多条溪流,溪流流经峡谷和森林,遇崖成瀑,积水成潭,随势而叠,形成优美的自然景观。

保护区有各种各样世界稀有的野生保护植物,如粉红色的红花木莲,花大而艳丽,花期5—6月,盛花期满树粉色;海拔1700—2500米长满蕊木兰,绿树连片成林,树形挺拔,树冠浓密,3—5月花枝招展,竞相开放,花期长达2个月。还有多种极具旅游观赏价值的野生保护植物,如鹅掌楸、云南拟单性木兰、云南金钱槭等。

保护区自然风光优美。区内有9峰22岭18溪比肩相连,山峦重叠,山高而秀,谷深而幽,山势峻峭。

最高峰薄竹山海拔2991.2米,属滇东南第一峰。在薄竹山主峰可眺望南疆山河,千里山河尽收眼底,云海景观秀美,气势磅礴。在薄竹山,可观赏高山厚叶杜鹃(黄杜鹃),游看万亩竹海,观赏日出和夕阳美景,使人产生一种置身于云海仙境的感觉。走进保护区茫茫的原始森林,自然的美应接不暇,有山泉、茂林、清水、绿竹、花卉、珍禽野兽、八仙桌、啸岩头、天然温泉、八人合抱特大追栗树、小老君山等自然景观至今保存完好。

保护区周边有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区周边村寨聚居着多个少数民族,各民族在悠久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极其丰富、独特的民族文化,形成了独特的乡村生态民族文化。

加强保护区建设管理

1982年,成立文山老君山州级自然保护区,对文山老君山和西畴县小桥沟两个区域进行保护;1999年开始,文山市政府将每年的12月30日定为“老君山保护日”,并出台实施《老君山自然保护区资源补偿基金征收管理办法》,规定补偿基金从文山全市境内用电和城区使用自来水的单位及住户中筹集(含省、州驻文单位),规定每吨水加征0.05元的资源补偿费专款用于老君山自然保护区管护,保护区管护经费得到了缓解;2003年6月,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0年,《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老君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颁布实施,《条例》规定将文山州级财政收入的1%和文山市级财政收入的8%划拨给老君山保护区作为保护区管护经费。同时,完善工作机构,强化工作职能,加快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到目前为止,成立了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及文山、小桥沟两个管理分局,共分设保护管理站11个,建成森林防火瞭望台3座。在10年中共向国家争取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908.5万元,建成业务用房2600平方米,辅助用房400平方米,并配备了各种宣教设备、科研设备、办公设备和地理信息系统,有效地改善林了区职工生产生活水平,提高了保护区保护管理水平、科研及宣教能力。经过多年的保护,自然保护区森林面积得到了提升,森林覆盖率提高了5个百分点,保护区2000亩植被营造水源林得到了恢复。

积极开展科学研究

自2002年开始,文山州与在滇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国际国内保护组织等单位合作对保护区开展科技项目研究取得了多项成果。首先,对华盖木的致濒原因、育苗技术、回归试验等研究,共回归植株400株,项目取得了成功,得到国家林业局的肯定。其次,对华盖木的保护措施开展了调查和评估。从华盖木生存环境、巡逻保护、种子采集和苗圃管理4个方面对华盖木原生境的保护措施进行考察和评估,制定了详细的保护措施。第三,开展华盖木环境保护教育活动。重点对小桥沟保护区周边和社区开展华盖木环境保护教育活动,社区群众的保护意识明显提高,支持和参与华盖木保护的当地学生和群众增加了21%,形成了良好的保护氛围。第四,华盖木回归保护能力明显提高。通过保护,小桥沟保护区在华盖木回归植株监测、原生境管理、华盖木繁育管理、濒危木兰野外调查和研究等能力明显提高。

保护区成了文山的“母亲山”

在2010年和2012年的干旱期间,保护区对缓解水资源危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年涵养水量1.2亿立方米以上,保护区内的常绿阔叶林是文山州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大水源林区,是文山盘龙河、顺甸河、那么果河等河流的主要发源地。文山人民母亲河——盘龙河是境内最大河流,由西北向东南贯穿文山市,其支流源于保护区的德厚河、马过河、顺甸河。那么果河、顺甸河、盘龙河是沿岸文山、西畴、马关、麻栗坡、屏边、河口六县(市)百万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水源。它保障着全州近100万人的饮水安全,灌溉面积达全州近三分之一的农田。特别是文山市15个乡镇中有12个乡镇的人畜饮水、生产灌溉用水和马塘省级重点工业园区、文山氧化铝厂用水都来源于老君山自然保护区。旱情期间还供应了砚山县的江那、平远、稼依镇生产生活用水。为此,保护区内的老君山被视为文山人民的“母亲山”。小桥沟片区内古树参天,林下植物茂密,溪水长流,有大小溪流108条,灌溉着附近农田1000余公顷,是林区范围村民和西畴县城的饮水水源,是畴阳河、八布河的源头。畴阳河与八布河流经西畴县南部,是西畴县粮食产区的命脉,是群众饮水的源泉。

我们坚信,文山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各级政府的关心和保护区周边各族人民的支持下,通过不懈努力,这颗关系文山生态安全、水源安全和美丽文山建设的绿色明珠将越来越耀眼。

(栏目编辑/蔡苍浩)

猜你喜欢

华盖老君山文山州
“新时代山乡巨变”
—— 《老君山人》
张卫国
华盖木迎来新生
2019年云南省文山州柯萨奇病毒A16型的基因特征
老君山
陈飞:情系老君山
华盖
梦幻老君山
“麟儿”与“华盖运”
文山州第七次文代会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