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探究

2015-12-16孙嘉雯甘志华

关键词:马鞍山英语专业跨文化

孙嘉雯,甘志华

(1.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旅游与外语系,安徽 马鞍山 243041;2.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经管系,安徽 马鞍山 243041)



旅游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探究

孙嘉雯1,甘志华2

(1.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旅游与外语系,安徽 马鞍山 243041;2.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经管系,安徽 马鞍山 243041)

旅游行业的崛起对旅游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一贯的英语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外,更需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要提高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视程度,加强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训,丰富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必备知识的储备,更新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学的新观念。

旅游英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最为重要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我国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着大批海内外游客。建设一支规模日益壮大、素质不断提高、体制机制日渐完善、充满生机的涉外导游人员队伍,已成为我国大力发展旅游业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旅游英语专业在培养人才队伍方面将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教师应着眼于应用能力,尤其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消弭因文化差异造成的信息传递失真现象,让景区承载的文化内涵更好地呈献给广大游客。

一、当前旅游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现状及成因

旅游行业的崛起对旅游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一贯的英语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外,更需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从已有的研究文献[1-6]中可以总结出,当前旅游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方面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旅游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不足;二是旅游英语专业学生与外国游客的跨文化交流互动能力较低;三是旅游英语教师缺乏跨文化交际知识;四是即使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知识,教师对于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予以传授也重视不够。

笔者认为,产生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包括:

一是缺乏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视。勒萨德-克劳斯顿经过调查发现,70%的中国外语教师很少在课堂教学中涉及文化范畴。多数教师将语言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等同。诚然,语言是交际的基础,但语言同样受着社会文化各要素的影响。如前文所述,语言能力只是跨文化交际能力中的一种能力。光具备语言能力,而缺乏文化能力、交际能力,是无法逾越阻碍跨文化交际能力发展的鸿沟的。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外语学习必须贯之以文化学习,两者结合才能有效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是缺乏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训。应试教育的观念在许多教师的脑海中仍旧根深蒂固,体现到日常教学中就是,教师只偏重于英语和旅游知识的传授,而缺乏对口语能力的训练,更不用说跨文化交际能力了。张红玲对我国外语教师培训情况做过调查,只有33%的外语教师接受过专门培训。[7]而更多的教师或凭借感觉和经验,或通过自学从事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学。近年来,随着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视,教育主管部门和一些知名院校都开展了关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训,越来越多的教师将接受到良好、正规的培训,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学素养有望得到大幅提高。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教育经费的逐年增加,更多的教师将有机会出国学习和生活,有望亲身参与到跨文化交流活动之中,体验外国文化。

三是缺乏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必备知识的储备。一方面,学生不善于构建自我文化知识获取途径,更多地关注于如何应对各种考试,而忽略对于文化的积淀;另一方面,超负荷的工作使得教师疲于奔命,懈怠了自身修养的提高,也造成跨文化交际知识的失衡。拜拉姆认为需要交际国之间社会群体文化,以及群体与个人交互两种知识,才能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8]只有通过对经济、社会、文化、心理等各种相关知识的掌握,才能很好地把握交际国之间的文化差异,理解思维方式的区别,了解价值观的异同。

四是缺乏对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学的新观念。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已为大多数教师所接受,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仍旧以语言知识为主线,将词汇、语法作为重点分割传授;有的教师照本宣科,缺少对文化知识的深入分析。这些都会造成语言、文化和交际三者被人为地剥离,很难实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实质性提升。

二、改进跨文化能力培养的策略

束定芳、庄智象认为,实用性、阶段性和适合性,是将文化教学注入英语课堂必须遵循的三原则。[9]基于此,我们提出以下改进跨文化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是提高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视程度。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要深刻认识到外语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能够顺畅地交际才是最终目的。教师应该认识到传统的语言知识传授和单一的语言技能训练早已不能满足市场对旅游英语专业人才的要求,文化导入必须贯穿教学全过程。作为教师,必须要保持自身对文化的敏感性,能准确地发现中西文化差异所在,并很好地适应这种差异。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单词,还要了解使用情景、使用方法、交际国文化差异和使用约束等背后的知识。教师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二是加强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训。系统、规范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训对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提升培养学生的教育能力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现在广泛使用的“三分法”培训模式,就是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对受训者展开跨文化交际能力培训,通过培训活动,加强教师对自我的认识,研究应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过程中问题的对策。通过培训,尤其要让教师了解跨文化交际困难和失败因素,进而构建一支思想认识正确、业务水平精湛的教学队伍。通过大量阅读,或经由媒体获取外国文化、科技、历史、地理等相关资料,或与外教多沟通、交流,锻炼真实语境下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又或利用海外学习机会体验国外文化,都可以有效提高跨文化应对能力。

三是丰富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必备知识的储备。文化、语言和交际三个层面的知识构成了完善的跨文化交际知识结构。无论国内国外知识,广泛的涉猎这些知识,把三个层面知识不断融合,将会有力推动教师的社会文化能力发展,有利于正确运用跨文化交际能力。反映到教学中就会提振教师信心,提升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开展广泛的阅读,为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奠定基础。教材包含的文化内容远远不能满足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需要。因此,教师要鼓励和引导学生课余大量阅读优秀作品,扩展接触外国文化的范围,支持学生积极开展相关社会实践。

四是更新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学的新观念。建构师生教学新型关系。教师要在教学反思中思考如何定位自己的新角色,如何从知识的教学者转变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引导者和合作者。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充分调配各种教学资源,为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学提供保障。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勇于学习、乐于学习。优化课堂教学体系,从专业市场需求、专业教学内容和学生需求三个维度去考虑课堂教学体系的优化问题。调查了解市场有效信息,特别是外国游客偏好、建议和意见。课堂上创设交际情境,灵活运用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式教学。课堂下增加实践环节,注重听说读写各方面能力训练,充分利用时间,积极开展训练。实习评价应强调个体进步程度,重点关注学生自身能力素质的提高速度和幅度。[6]

三、结语

旅游英语培养目的是为了让人能自由穿越不同的文化背景,实现流畅的交际。拜拉姆认为培养跨文化公民是国民教育的扩展。[10]教师素质和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跨文化交际人才培养中起到决定性作用。此外,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跨文化交际知识积淀和教学观念的更新都是影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因素。

[1]常海洋.从传统文化看中国职业教育面临的困境[J].当代继续教育,2014(4):74-77,81.

[2]杨洋.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构成与模型[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4(4):50-58.

[3] 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79.

[4] 文秋芳.英语口语测试与教学[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4-5.

[5] 庄恩平.跨文化外语教学框架下的教材建设思考[C]//孙有中.跨文化研究前沿.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416.

[6]黄薇薇,吴悦. 旅游专业实习教学研究[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118-119.

[7] 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340-342.

[8]Byram M.TeachingandAssessingInterculturalCommunicativeCompetence[M].London:Multilingual Matters,1997:35.

[9] 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47.

[10] 拜拉姆.跨文化公民: 外语教学作为国民教育的扩展[J].韩慧,译.学术研究,2011(11):128-135.

(责任编辑 汪继友)

Research on the Cultivation of Cross Culture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for Students Majoring at Tourism English

SUN Jia-wen1, GAN Zhi-hua2

(1.Department of Tourism and Foreign Languages, Ma’anshan Teacher’s College, Ma’anshan 243041, Anhui, China;2.Department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Ma’anshan Teacher’s College, Ma’anshan 243041, Anhui, China)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gives more requests to the teaching of Tourism English in which the most important is the cultivation of the cross culture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for students except the regular knowledge imparting and technique training. And it is necessary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competence,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of the competence, reserve the essential knowledge of the competence, and renew the teaching conception of the competence.

major of Tourism English; cross culture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cultivation

2014-11-03

安徽省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2014sjjd032);安徽省省级专业改革综合试点(2013zy095);安徽省省级示范实习实训中心(84);校级精品课程(09jpkclx05,2011jpkclx03);校级教学团队(2014xjjxtd01);企业委托咨询课(2015qywt01)

孙嘉雯(1981-),女,安徽芜湖人,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旅游与外语系讲师,硕士。 甘志华(1979-),男,安徽马鞍山人,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经管系副教授,硕士。

H319

A

1671-9247(2015)02-0078-02

猜你喜欢

马鞍山英语专业跨文化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论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三种思辨能力的培养
TheRelationshipbetweenLanguageandSociety
Pragmatic Analysis of Cat in the rain
关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城市转型发展的研究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马鞍山塑造转型“新马力”
论跨文化交流中的冲突与调解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冯玉祥视察马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