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法治阳光普照校园

2015-12-15张悦峰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守法庭审法庭

张悦峰

学校法治文化,是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相适应,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核心,全体师生在日常生活、教育教学中所持有并遵循的心理意识与行为方式,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基础,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增强学生的法律素养,学校通过课堂、活动、实践三个层面,普及法律知识,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法律,更灵活地运用法律。学校坚持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并将法治教育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相结合,凸显教育的引导性、主动性、互动性,强化实践环节。

课堂学法,增强法律素养

学校重视增强学生的法律素养,聘请法治辅导员上法治教育课,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法律知识。除了设立专门的课程,学校还将法治教育的触角延伸到其它学科,进行有机渗透,形成法制教育的学科渗透体系。

学校还积极利用社会资源充实法治教育课堂。2014年3月19日,学校邀请北京京银律师事务所的赵新野律师为学生上了一堂以“法在身边”为主题的法治教育课,4-6年级的全体师生聆听了此课。赵律师结合学生实际,从“法”字起源和读法讲起,由浅入深地设计课程内容,贴切的实例、生动的讲解,让同学们充分认识到法就在自己身边,学法守法可以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此类课程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起到了良好的普法教育效果。

活动普法,强化法律意识

学校依托国旗下讲话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活动,各班分别围绕法治、民主等核心内涵,通过通俗易懂的形式向全体学生进行宣讲,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让学生以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此外,学校还组织学生假期设计法治小报,观看法治教育影片,开展“法律在我身边”主题征文竞赛,每学期各班队都要以法治教育为主题开展班级文化创建活动。

学校还将法律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开展了“向国旗敬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网上签名寄语主题班队活动。队员们登陆中国文明网活动主页,将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向国旗敬礼”网上签名寄语活动引导队员借此抒发感言,表达心声,增强了他们的爱国意识,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情感。活动积极号召学生们行动起来,做爱国守法的好公民,从而有效地推进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法治教育。

实践用法,提升法律能力

学校将法治教育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校内延伸到校外,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学法、懂法、守法。

2014年10月24日,学校组织部分学生代表到右安门法庭旁听庭审过程,使学生对法庭有更加直观的感受,对庭审过程有更加清晰的了解,感受到法庭的庄严和权威,认识到法律的公平和正义。2015年2月,学校组织学生再次走进右安门法庭,针对高年级学生具体情况,精选最佳模拟案例开展“模拟法庭”排演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迅速掌握了法庭庭审的程序和规则。其中13名队员以司法审判中的法庭审判为参照,模拟审判了一个精选案件。学生们穿着各自的职业服装,分别饰演审判长、书记员、法警、律师、原告、被告、证人等角色,审理一起由超市购物引起的人身侵害索赔案。整个庭审过程结构紧凑、高潮迭起,同学们认真而精彩的表现赢得了法庭法官的称赞。

2015年4月,学校腾出一间教室作为法制活动场所,配备了模拟法庭的装备,并结合法治课程开展法律社团活动,让学生们切身体会到法律就在他们身边,意识到只有遵法、守法、用法才能真正维护自身权益。

在学校外,学生们积极争做假期小志愿者,主动参与到社区街道开展的普法活动中,在实践中提升法律意识,增强法律素养。

今后,学校将结合学生需求,继续拓展法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以促进学校法治教育向更高水平迈进。

栏目编辑 于萍

猜你喜欢

守法庭审法庭
公众号如何分割,四闺蜜闹上法庭
上法庭必须戴假发?
民事庭审优质化的标准
文明守法路畅通——做自觉守法的“领头羊”
法庭争孙究竟为哪般?
敬畏与谦卑是守法之本
自动到案后仅在庭审时如实供述能否认定自首
行政公益诉讼庭审应对的探索
言语主体与庭审转述行为主体的多元同现
换一换“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