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想敢干的牛人——专访福建南平绿盛牧场总经理胡清华
2015-12-15邵大富蔡烈麟蔡国明祝文琪
文/ 邵大富 蔡烈麟 蔡国明 祝文琪
(1《中国乳业》杂志社;2先马士中国)
福建南平绿盛牧场总经理胡清华,年近六十,个头不高,身板结实,精神饱满,充满激情,认识他的人都评价他为“热情爽朗、聪明好学、做事踏实、敢想敢干”的胡老板。
胡清华告诉记者,绿盛牧场的全称是南平市绿盛牧业有限公司,2006年改制前为长富集团第九牧场,目前所产牛奶仍全部交售给长富集团,并按照长富集团的要求接受统一的原奶质量监测与管理。绿盛牧场距南平市区15 千米,距闽江约3 千米,紧邻合福(合肥至福州)高铁线。另外,整个南平地区属丘陵山地,虽地处华南地区,但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在18~20℃,气温最高的7月的平均温度也仅有28~29℃,而且这里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约为1650 mm),光照充足,植物生长茂盛,青绿饲料资源丰富。这些地理环境和自然气候为饲养奶牛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不会就学,不懂就问,没有办不成的事
采访期间,热情爽朗、话语实在的胡清华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向记者讲述了从最初开办牛场到现在一路走来的故事,话语间,记者切身感受到了胡清华敢打敢干的气魄。
胡清华虽然出生在农村,但之前从未有过饲养奶牛的经历。高中毕业后的他当过两年半小学教师,随后调入乡政府土地部门工作。偶然的机遇,胡清华想去厦门投资乳制品销售点,当时长富集团董事长建议他以同样的投资兴建一个牧场饲养奶牛,效益可能会更好。当机立断,胡清华建起了一个规模为500 头的奶牛场,他的人生轨迹就此转折。起初,牧场隶属长富集团,为长富集团第九牧场(当地俗称九牧)。
从未养过牛就敢一下子养500 头奶牛,这是一种怎样的气魄?
胡清华当时只有一个信念,“请不到场长就自己干,不会就自己学,不懂就问专家。”就是这位执着勤奋、兢兢业业的胡老板,独自一人完成了从牧场的基建设计,到500 头奶牛进场的全部规划和执行工作,期间大大小小的难关,都被他的努力一一化解。让记者震撼的是,胡清华最初设计牛场的理念和做法,即使今天看来,也兼具先进性和实用性,比如青贮窖横向面由窄改宽的设计,以便于大型机械回旋作业;利用牛场地势,将牛舍清扫的粪污采用深沟直接排走,这样既减少了工作量,又降低了牛舍内的气味,也改善了牛场的整体环境。
“态度决定一切”——这就是胡清华的创业态度。如今,绿盛牧场已有泌乳牛583 头,平时日产生鲜奶12 吨左右。绿盛牧场的生鲜奶质量上乘,乳脂率约为3.78%,乳蛋白率约为3.30%,按照长富集团原奶收购基础价加奖励的计价方式,绿盛牧场的平均奶价为5.39 元/千克(2015年5月),这是当月长富集团12个牧场中原奶收购的最高价格。
办牛场就是经营企业,商业思维很重要
与胡清华交谈时,记者感受最深的是他精明的商业头脑。他认为养牛就是做企业,如果不赚钱,那就是经营思维出了问题。
记者走进牛舍时,并没有闻到刺鼻的氨臭味。“我们这里是山区,利用牛舍与舍外面山坡之间几米的落差,通过深沟就把牛粪尿直接从牛舍排到下面去了”,胡清华说道,“在山坡下面,我们利用国家和省里的项目资金,以及自己的配套资金,共计200 余万元,建造了一个2000 立方米的沼气池来处理污水。在深沟下排途中,我们还设计了一个干湿分离装置,把每次牛舍打扫出来的粪污进行分离,干粪部分对外销售,每年可收入6万元(合同签了10年);液体部分进入发酵池生产沼气,随后利用沼气发电。现在牧场生活和生产的用气用电全部依靠它。设备全年都可以运行,冬季沼气产量少,夏季基本用不完。”
胡清华接着介绍到,“沼气池中的沼渣可以制成有机肥(外售的干粪最后也都制成了有机肥),销售给种烤烟、种茶的农户,每袋重20~30 千克,可以卖到20~30 元,每年也可盈利1万~2万元。”观念的转变,让牧场发愁的粪污处理问题变成了稳定的收入来源。胡清华充满激情地讲道:“牛粪本身绝对是个好东西,关键是你得先做好前期处理。你什么也不做,也不进行干湿分离,别人拿去怎么办呢?与人方便,与己方便,这是个双赢的道理。”
另外,记者在牛舍见到了3个栏区的育肥公牛,这也是胡清华所推崇的商业思维。一般情况下,奶牛场不会大量饲养公牛,由于管理方式和饲养成本等原因,小公犊出生不久就会被牛场外售。但胡清华认为,“小公犊是自己的,可以依靠饲喂当地盛产的青绿饲料和泌乳牛的剩料进行育肥,成本并不算高,而且育肥效果良好;另外,目前牛肉行情上涨,饲养到1~2 岁出售,效益非常可观。这3 栏中有1 栏已经全部被预订,按活重每千克24.5 元计算,平均每头育肥公牛可以卖到1.5万元,那么每栏牛可卖到30 多万元。”
▲山脚下的“大型污水处理沼气工程”
与时俱进,用好先进成熟技术是关键
胡清华对记者讲到,在一次学习会上,专家的一番话引起了他强烈的共鸣,发达国家的养牛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根本不用自己花力气去再搞一套,直接拿来用就行,关键是如何用好。
受2012年参观加拿大牧场启发,胡清华回国后购买了TMR搅拌机、喂料机等机械设备,“从此,奶牛的饲料越吃越简单了,粗饲料为苜蓿草、青贮玉米,还有东北的羊草和干奶牛用的燕麦草。就这4 样,其它都不要了,该砍的都砍掉了”,胡清华得意地说,“同时,精饲料也只有豆粕、玉米、DDGS、棉籽和麸皮,比以前简单多了。”
胡清华认为,国外先进的育种技术与遗传物质是很成熟的,应该尽量利用。从2012年起,他就成为了先马士的忠实客户,每年要用1000~2000 支冻精;2012年和2014年还试用过360 支性控冻精。当记者参观牛群问他哪些是先马士的牛时,他兴奋地说:“那些前肢粗壮的牛都是先马士公牛的后代。”他特别喜欢奶牛健壮、高大的体型。
如今,胡清华办公室墙上不停滚动的显示屏成为了他监管整个牧场的“眼睛”。从大门通道,到各个牛舍、挤奶厅,共有44个摄像头,电脑联网管理,整个牧场的运行情况实时掌握。
采访期间,胡清华说到他喜欢亲自到牛舍巡视。他坦言,自己的牛养得确实不错,可是限于建场时的技术水平,采用拴系式饲养方式,而现在奶牛品种改良后体型增大,故原先设计的牛床变得偏小,这降低了奶牛的舒适度,所以单产还有提升空间。
▲牧场监控管理,信息实时掌握
▲20 月龄母牛对比:先马士公牛后代生长发育更好
培养和建立技术团队
胡清华对建场初期招聘牧场技术人员的困难窘境至今记忆犹新。因此,他除了自己勤学苦练外,还特别注重年轻技术人员的培养,“平时都把他们当自己的子女一样对待,”他说,“我自己已经60 岁了,场里的事全靠他们,他们比我重要。”
照片中的年轻团队就是胡清华这些年培养的成果。2014年,场长江秀香被长富集团评为先进场长(一共3 人),与另外4 名优秀牧场代表一起参加了2015年7月长富集团组织的“青岛、蓬莱、大连双飞五日休闲度假游”。“她很能干!”胡清华说,“所以我可以放心地多出去走走看看,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外出调研、制定今后的发展规划上。”
▲先马士公司经理与胡清华总经理及其牧场技术团队合影
胡清华还向记者透露,他与周边8 家牧场的老总们2015年7月底到上海洽购美国进口苜蓿草(每家牧场至少订500 吨),到崇明参观2个转盘式挤奶、散栏式饲养的牧场,之后到江苏海丰调研大型牧场的管理经验,以及到上海先马士公司了解先马士进口冻精和国产冻精等方面的情况。这些都是为绿盛牧场下一步将拴系式牛舍改为散栏式牛舍、将管道挤奶改为转盘挤奶做足准备。胡清华满怀信心地说:“2016年改散养,上转盘挤奶。牧场的牛虽然养得不错,牛奶品质也很好,单价名列前茅,能拿到5 元多每千克,但因为是拴系式,花了不少力气,但是单产上不去,很吃亏。我要投资700万~800万元,继续提高牛场的生产水平。”言语中胡清华透出轻松和坚定,又一个敢想敢干的决策出现在了他活跃的大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