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粮添加不同比例的菌渣对育肥牛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2015-12-15林萌萌郑爱华
林萌萌,郑爱华,刘 玉
(天水市畜牧技术推广站,甘肃天水741000)
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发展,畜牧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我国饲料用粮递增速度已明显高于粮食总产量的递增速度[1]。饲料粮短缺影响我国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将成为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问题。因此,开发新型非粮食饲料势在必行。研究表明,食用菌菌渣粗蛋白含量较高,可以在肉牛育肥阶段替代部分精饲料进行饲喂[2-6],可以作为粮食饲料替代品使用,有效的降低粮食饲料的需求量,减少养殖成本。本试验以西门塔尔杂交牛为研究对象,通过在饲料中添加不同比例的菌渣研究其对肉牛育肥表观消化率的影响,对研究开发肉牛菌渣发酵饲料,节约粮食作物,降低饲料成本,提高肉牛产业经济效益与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着重要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和地点
本次试验在天水新赛牧业有限公司进行,2013年7月5日开始,12日结束。
1.2 试验动物选择及试验设计
试验选择30头体况良好、体重相近的西门塔尔杂交牛为研究对象,试验前对供试牛进行称重、编号,随机分成6个处理组,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进行为期8d的消化代谢试验,前4d为预试期,后4d为正试期。全粪、尿收集法收集试验牛粪尿。处理组分别记为对照组、试验A组、试验B组、试验C组、试验D组、试验E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饲喂菌渣替代精料比例17%、20%、23%、26%、29%并添加蜂蜜等营养物质及有益菌整体发酵1d生产的发酵饲料。试验日粮精料组成见表1。
表1 试验日粮精料组成及营养水平
1.3 样品采集及预处理
试验动物粪尿由专用消化代谢笼的收粪盘、收尿桶收集。饲料日粮按常规方法取样;每天收集并按牛头数个体分别集中保存的剩料,待试验结束后将其充分混合均匀,按常规方法取样。在消化代谢试验过程中,每天08:00和16:00由专用消化代谢笼的收粪盘和收尿桶收取并准确称量粪、尿样,每天收集的鲜粪分成2份放人干净的塑料袋内,其中一份加入10%的硫酸,烘干制成风干样备用;按每天收集尿量总体积的10%采集尿样,加入浓硫酸直到pH小于3。全部样品均于-20℃条件下保存备用。
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饲料和粪、尿中能量、粗蛋白、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干物质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测定[7]。
根据饲料原料及粪、尿常规成分测定结果,分别按照下式进行计算,结果见表2。
1.5 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用Excel进行初步统计,并采用SPSS 18.0进行统计分析,用Duncan氏法进行平均值的多重比较,结果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
2 结果与分析(见表2)
日粮添加不同比例菌渣对育肥牛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由表2可知,与对照组比较,添加菌渣对能量、干物质和粗脂肪消化率影响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添加菌渣对能量、干物质和粗脂肪消化率均有提高,并随添加量的增多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以试验C组(23%菌渣替代精料)提高效果最为明显,分别提高了7.57%、7.94%和8.20%。与对照组比较,添加菌渣对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影响差异显著(P<0.05),并随添加量的增多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试验B组和试验C组达到显著水平,分别提高了8.68%和27.50%。与对照组比较,添加菌渣对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影响差异显著(P<0.05),并随添加量的增多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试验C组达到显著水平,提高了48.5%。与对照组比较,添加菌渣对粗蛋白消化率影响差异显著(P<0.05),并随添加量的增多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试验C组和试验D组达到显著水平,分别提高了14.68%和9.42%。
表2 添加菌渣对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3 讨论
日粮添加菌渣提高养分表观消化率的作用机理对反刍动物而言,饲料消化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饲料底物的易消化程度、瘤胃微生物的活力和数量及瘤胃内环境参数。菌渣通过食用菌的生物固氮作用、酶解作用等一系列生物转化过程,原料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被不同程度降解,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提高[8]。本试验中添加不同比例菌渣可能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饲料中粗蛋白的含量。相关研究表明,反刍动物的养分表观消化率随饲料中粗蛋白含量的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9],与本试验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另外,菌渣中含有的生物活性物质可能会改善瘤胃发酵环境,从而促进了粗纤维在瘤胃中的消化。添加菌渣提高了饲料养分表观消化率,提高了饲料转化效率,可以达到提高养殖效益的目的。
4 结论
日粮中添加菌渣可以提高育肥牛饲料养分表观消化率,其中23%添加组效果最为明显,可以节约粮食饲料,提高育肥牛经济效益,具有较高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1] 李毓堂.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战略途径--发展牧草绿色蛋白质饲料,减少饲料用粮[J].草业科学,2009(2):1-3.
[2] 蒋明琴,李进杰,冯巧婷.香菇菌糠替代部分精料育肥肉牛试验[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0,(1):82.
[3] 潘军,高腾云,付彤,等.白灵菇菌糠对肉牛适口性和育肥效果的影响[J].家畜生态学报,2010,31(1):59-63.
[4] 孙国强,郭立忠,李振江,等.大豆秸秆菌糠喂牛的效果研究[J].黄牛杂志,2001,27(2):18-20.
[5] 姜殿文,宫志远,盛清凯.金针菇菌渣日粮对肉牛生产性能的影响[J].中国草食动物,2011,31(5):32-34.
[6] 李浩波,高云英,雷进民,等.菌糠饲料对秦山杂阉牛短期育肥效果的影响[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4(41):430-433.
[7] 杨胜.饲料分析及饲料质量检测技术[M].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3.
[8] 潘军,傅 彤,付春丽,等.菌糠在反刍动物日粮中的应用[J].江苏农业科学,2011,39(2):323-325.
[9] 李 辉,刁其玉,张乃峰,等.不同蛋白水平对犊牛生长、营养代谢及氨基酸消化率的影响[J].畜牧兽医学报,2008,39(11):1 510-1 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