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15-12-14张树扬
张树扬
摘要:自主学习是学生主动的、构建性的学习过程,学生首先为自己设定学习目标,然后调节他们的认知、动机和行为。这个过程既由学生的目标和学习情境的特征引起,又受到目标和情境特征的限制。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与之交往的成人给予的引导、监督和启发越多,学生从中获得的学习经验就越多,就能更明确地意识、指导和调节自己的学习过程。学生的自主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的作用体现在:创设情境、确定学习内容、提供支撑信息和学习策略、提供教学反馈、给予教导帮助等。
关键词:自主学习;语文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0-0231-02
家园之思和戍边生活是古代社会战争诗篇的永恒感兴趣的话题。《采薇》一课,介绍了《诗经·小雅》中有关戍卒出征思乡、戍边生活、道德教化、军威震慑和战前渲染。怎样才能让学生掌握古代诗歌中描写战争诗篇的思想情感,并真正理解戍卒的苦难生活,保家卫国而又厌倦战争的情绪呢?笔者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来解决这一教学问题,并探索培养学生自学的教学行为,以求教于各位同行。
一、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
片段一:
师:(展示古代社会秦的地图以及玬狁入侵的图片)
玁狁是古代北方的少数民族,历来都说善于打战,性情剽悍,素有北方的雄鹰之称。此时南下,周天子的社会政治岌岌可危,天子激起民众抵御外敌入侵的,强化保家卫国的意识。一批批的戍卒出征赶赴战争前线,这是民族的正义之战。作者疾呼“靡室靡家,玁狁之故”,说明其所怨恨者是玁狁而非周天子。周天子为什么能把民众引向对敌的情绪,缓解原来的社会矛盾,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补充材料)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生:前三章表现戍卒对战争的厌倦和对和平的向往。诗人对侵犯者充满了愤怒,诗篇洋溢着战胜侵犯者的激越情感,但同时又对久戍不归、久战不休充满厌倦,对自身遭际无限哀伤。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自我参与度至关重要。良好的情境创设可以让学生主动进入学习过程。一些新奇、有趣的事情可以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但如果不能上升为理性的认识,不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种直接兴趣往往难以稳固、持久。在情境创设中,提出与现实相联系的,具有思维挑战性或带有矛盾冲突的问题,容易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很多研究结果表明高层次的提问策略往往能够鼓励学生在组织答案时使用高层次的思维过程。而思维的活跃,则可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并沉浸在学习过程中。在情境创设中提出的问题,主要是用来开启学生思维,刺激学生,从而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片段一中的第一个设问,就是此例。
另外,一个崭新的研究视角也会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所要学习的内容上,所以一节课教学立意的选择至关重要。以《采薇》一课为例,一种表现手法的设计背后总会有一种语言观念作为支撑。在比兴手法和重章叠句手法的运用上,都体现了语言结构的灵活性,正是这种灵活,使得文章句式灵活,章法跳跃,让学生感悟到古代语言的丰富性。
二、注重学习策略的教学
自主学习既是一种教学方法,又是一种学习方法。它可以让学生主动地进入学习过程,取得行为复杂、层次更高的成果。教师需要通过关注自己的提问和学生的反馈,激发学生互动,引导并保障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
1.明确任务,提供支撑材料。为了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我把教学的基本顺序由“先讲后学”变为“先学后讲”。让学生先自学、讨论相关问题,然后教师再针对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重点的指导。在学生先学的过程中,教师根据课程标准,选择并明确学习内容,给予清晰的学习指导。在本课教学中,我设计两个核心问题并围绕这两个问题展开教学:①文中用哪些语句表达戍边战士的情感?②作者为什么从采薇写起?
学习不是被动地、机械地习得现成的知识与技能,而是具有“问题解决思维”的性质。采用问题方式展示学习任务,因为有明确的思考对象,学生易于建构起学习的意义。简化问题有助于学生聚焦本课的重点内容,并且明确学习的目标。
片段二:
师:这首诗是如何反映士兵戍边生活的?你认为那些诗句可以看出来?
(补充材料)
将帅们驾着车马上路了,戍卒也踏上艰难的征途;将帅们坐在车上,士卒们则围在车的两旁,打起仗来就靠它来隐蔽。他们南北转战,一个月要转移多次,不敢安居;他们时刻警戒,不敢松解,因为他们面临的是极其凶狠的敌人。
生: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从字面上看,这一部分没有写思归的情愫,但那一股苦涩的情味始终萦绕在诗人的歌声中。这些可怜的戍卒,当他们拖着疲乏的身子,挣扎着在车马后面奔跑的时候,当他们靠着车厢躲避敌人飞矢的时候,当他们枕戈待旦的时候,怎能不加倍思念安宁和平的生活呢!
师:学生分析得有道理。不能忽略的是,在这一部分的歌唱中还透露出对苦乐不均的怨恨情绪。更激起他们怀乡思归的情感。
在片段二中,核心问题逐一进行分解,给学生提供分析思路:思乡与士卒戍边生活的关系,焦点是怎样理解戍边士卒的思乡情愫。问题可以把文本和学生的理解之间架设桥梁。学生明确了思考方向,思维会活跃起来,但由于旧有的知识结构不足以提供支持,片刻思考后,学生会感到困惑。这时提供补充材料,为学生提供进一步思考的“脚手架”。学生的阅读会更加专心。
支撑材料的选择与呈现时机是需要教师精心设计的。笔者认为在选择支撑材料时,除了要考虑现实主义诗篇选择的基本方法与原则,还应该关注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思维的深度。例如,片段二中支撑材料可以有很多选择:如《卫风·伯兮》其第二章云: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写一位妇女由于思念远戍的丈夫而痛苦不堪。面对诸多材料,选择时应遵循以下原则:①细节信息充足。问题是有明确指向的,支撑材料必须能提供相对应的提示信息。“描写战争诗篇”信息量大但缺少丰富的细节,直接给出结论,“知识”便没有了“探究”性质。②表述简洁完整。现阶段中学语文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大容量的教学任务,而学生在课后分配给语文学科的阅读时间几乎为零。这就要求在课堂上提供表述简洁的文学语言片段以供阅读分析。③分析难度适中。诗句内涵丰富,但由于诗句表达的生活处境距离现在遥远,增加了学生的分析概括难度,耗时会比较长,从整堂课的时间分配来看,并不合适。选取的材料最好需要学生综合几项信息,概括核心观点,并利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适当的难度选择,是维持学生探究热情的保障。
2.善于追问,巧用探询性问题。
片段三:
师:在探讨“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有没有“乐”可言时,学生会回答三种情况,写“乐”,写“哀”,写“哀乐”并存。诗人是如何表达哀乐的心境呢?
生:用春、冬的美景来写戍卒归家之情。
(补充材料)
归家途中,触目所见,是战后萧索破败的景象,田园荒芜,土鳖、蜘蛛满屋盘旋,麋鹿游荡,萤火虫闪烁飞动,想象家中的妻子盼望我归来。遥想当年新婚时,喜气洋洋、热闹美好的情景,久别后的重逢,也许比新婚更加美好?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不断追问,直至解释清楚问题,然后带领学生结合“诗句的意境”理解抒情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与现实的矛盾。
一般课堂对话往往采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评价”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缺乏互动和即兴发挥,并非真正的对话。探寻性问题是指在学生对问题有一个回答以后接着追问一个问题。提出探寻性问题是为了引导学生不断梳理自己的思维,使学生在与教师的对话沟通中建构自己的认识,形成“自我探索”。提出探寻性问题,这对教师提出较高的挑战性,需要教师明确而恰当地把握教学目标和环节目标,才能及时追问。追问不是直接肯定或否定学生的观点,而是贴近学生的水准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可以从以下角度设计探寻性问题:
(1)澄清对知识的理解。学生的回答往往简短含糊,不能清晰反映学生的理解程度。这时使用探寻性问题,引导学生给予进一步解释,澄清对知识的理解。如:“采薇采薇,薇亦作止;采薇采薇,薇亦柔止;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是写薇菜生长经过哪几个阶段?学生提出“春、夏、秋”三个阶段。追问:“还能联想到戍卒此时的心情是如何的?”学生可能会做出这样的回答:戍卒在外征战经过了“春、夏、秋”阶段,快到年末了,我们为什么还不能回家呢?随着时光的流逝,更能引起对亲人的思念。通过追问,加深了学生对“戍卒厌恶战争,思念家乡”的理解。
(2)引发多角度的思考。学生的知识储备和人生经历,决定了有些古代生活问题的复杂性难以被学生在短时间内发现。使用探寻性问题,可以引发学生多角度的思考,建构自己的认识。如“戍卒出征,生活在异乡,他们思乡情感是强还是弱呢?为什么?”学生认为思乡情感是强烈的,这样才能体现身在异乡的家园之思。追问:“那你认为戍卒的相思由谁造成的?”学生会回答是玬狁的入侵。又追问:“戍卒对外敌入侵怀着怎样的感情?他们的态度是怎样的?”学生思考后,认为戍卒是厌恶战争的,同时增强了对玬狁的憎恨。使用探寻性问题可以诱发新的思考,把学生的回答推到一个更复杂的层次,并以一种积极的方式改变思维的方向,使之进入更有创造性的领域,从而避免教师用惩罚性的语言,使学生不敢探索新的回答。
自主学习需要教师调节内容的总量和复杂程度满足学生的需求,需要教师提供充足的机会使所有学生自主地参与到对话中,需要教师提供认知的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知识。通过教师持续不断的努力,学生在古诗学习过程中会逐渐承担起主要责任,从而实现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