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业高职院校留学生工作急需突破的三大瓶颈
2015-12-14唐现文张响英马晨晖田涛涛
唐现文+张响英+马晨晖+田涛涛
摘要:招收和培养留学生是高职院校推进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当前农业高职院校留学生工作急需突破认识瓶颈、政策瓶颈和资金瓶颈,本文围绕以上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具体建议,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农业高职院校;留学生工作;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0-0202-02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农业高等职业院校逐渐从以规模扩张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向注重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相协调的内涵式发展转变,招收并培养留学生成为推动内涵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高职院校推进教育国际化的具体体现。当前,留学生工作在农业高职院校中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更多的高职教育管理者和组织者开始研究并推进留学生工作。分析其原因在于,一是留学生招收和培养可以有效对接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认证体系,提高教师国际化教育水平,促进校园多元文化发展,是教育国际化的必然要求;二是随着高中毕业后生源的逐年下降,高职院校的招生压力在逐渐增大,将生源放眼到国际层面成为高职院校稳定规模、保持持续发展的有效选择。据统计,2012年共有来自200个国家和地区的32.8万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在全国690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其他教学机构中学习,其中学历生13.4万人,非学历生19.4万人。(以上数据不含台湾地区、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与2011年比较增长12.21%,上升比例明显。其中来自亚洲的留学生占63.22%,来华留学生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广东、天津、浙江、江苏、辽宁和山东等经济相对发达省(市)[1]。然而,这些留学生几乎全部在普通高等院校学习,根据教育部2009年统计数据,高职院校的留学生人数约占总人数的1.44%,按此比例计算,高职院校留学生人数不足五千人,这其中在农业高职院校就读的留学生数量更是微乎其微。农业高职院校如何才能进一步扩大留学生招收规模、深入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笔者所在的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在2012年分别招收了来自苏丹、津巴布韦和老挝的留学生,其中既有学历生也有非学历生,在留学生的招收、培养与管理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笔者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认真研究认为,当前农业高职院校留学生工作急需突破以下三大瓶颈。
一、认识瓶颈
需进一步提高院校自身和社会对农业高职院校招收培养留学生的认可度。留学生招收的现实状况以及多年的惯性思维,让更多的人认为,招收国外留学生是普通本科院校的专利,高职院校没有必要涉足这一领域,并且对高职院校能否培养好留学生持怀疑态度。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这种观点已经不合时宜。2011年全国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职业院校数量达到1276所,占普通高等学校总数的60%;2011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招生数为325万人,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总数的47.7%[2],高职教育名副其实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在我国这样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国家,急需一大批技术技能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中国高职教育的定位就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人才需求推进了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同时也承载了大规模高等职业教育的存在。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与发达国家的同等院校相比,差距越来越小,与欠发达国家的同等院校相比,优势非常明显,我国的高职教育已经完全有能力为国外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对于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来讲,其除了需要中国为其培养高端科技人才之外,同样需要中国为其培养技术技能人才,而且对于后者的需要显得更为迫切,农业高职院校招收这些国家的留学生会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从我国来讲,农业高职院校招收国外留学生也是国家发展的需要。在国际形势日益复杂的今天,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急需使价值观、发展需求和负责任大国的地位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中国的高等院校包括高等职业院校有义务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通过招收和培养留学生来传播中国文化,扩大中国影响,增进中外友谊。同时努力将留学产业壮大为出口创收产业,使之成为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在海外投资的中国农业企业普遍采用人员本地化战略,为了进一步提高员工和管理人员素质,多数企业会将员工派回国内进行培训提高,农业高职院校在留学生招收过程中可以与相关跨国企业的员工培训结合起来,为企业发展同时也为企业所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力支持。
从高职院校来讲,在高中生源逐渐减少的今天,招收国外留学生也是稳定规模、保证院校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留学生在校期间,文化的差异与融合过程丰富了校园文化,进一步提高了师生的境界,拓宽了师生的视野,院校和谐包容的氛围会逐渐浓厚,师生的国际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会油然而生。留学生管理过程中,由于风俗习惯、宗教信仰、饮食和住宿等方面的差异,又倒逼院校的管理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留学生培养过程,使专业教师的语言水平快速提高,教师整体教育水平得以提升,国际化办学得以真正体现。高职院校教师自身也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对于留学生工作不能置身事外,不能错误地认为留学生工作只是外事办公室或类似部门的事,更不能错误地认为招收留学生是在“没事找事”、“惹是生非”。
二、政策瓶颈
国家应鼓励农业高职院校做好留学生工作并帮助其疏通、拓宽留学生招收渠道。当前我国的许多农业高职院校为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积极主动地通过中外合作办学来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方法,同时也大量派出教师赴国外学习和进修,希望以此来促进国际化办学水平的提高。然而,在招收留学生方面却是举步维艰,一方面,农业高职院校在该领域起步较晚,还没有建立起相对固定和成熟的招生渠道,留学生招收仍处于零星状态;其次,留学生在农业高职院校就读后直通本科或更高学历层次的渠道也不畅通,对于部分希望继续提高学历的留学生来讲缺乏吸引力;最后,农业本身与其他行业相比缺乏吸引力,这不仅是在国内,在国外也是同样的情况,这也制约了农业高职院校招收留学生工作的进展。据笔者了解,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等省份的农业高职院校,依托地缘优势,通过中国—东盟中心联系,面向东盟的留学生招收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对于其他省份的高职院校来讲,相对缺乏这种资源优势,工作起色不大。国家在这方面应该主动帮助农业高职院校疏通并不断拓宽留学生招收渠道,将东南亚、非洲、拉美等国家和地区作为目前农业高职院校开展留学生工作的重要区域,制定更加细化的鼓励农业高职院校招收留学生的举措,明确招收和培养留学生的方向和目标,根据区域布局和专业方向划定留学生工作的重点领域,避免出现“一哄而上、一哄而散”的跟风现象,防止教育资源浪费和无序竞争。
江苏省对高职院校招收培养留学生已经有了比较具体的举措。2013年江苏省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提升教育国际合作交流水平,鼓励职业院校引进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拓展茉莉花留学江苏政府奖学金资助范围,鼓励高职院校招收留学生,扩大留学生规模并逐步优化结构[3]。这些具体的举措为江苏高职院校留学生工作指了路,鼓了劲。下一步还需要在具体的政策走向上给予支持和鼓励,比如设立留学生工作专项指导经费,鼓励高职院校开设全英文建制的授课专业,在留学生招生专业中开展评先推优活动,组织相同或相近专业的教师开展院校间交流,共享留学生管理经验等。
三、资金瓶颈
将农业高职院校纳入各类留学基金和留学生奖学金资助范围,在当前农业高职院校留学生工作还不成熟的情况下给予资金支持。笔者从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网站了解到,中国政府奖学金包括国别双边项目、中国高校自主招生项目、长城奖学金项目、中国—欧盟学生交流项目、中国—AUN奖学金项目、太平洋岛国论坛项目、世界气象组织项目等多个项目,其中除了长城奖学金项目、中国—欧盟学生交流项目和太平洋岛国论坛项目可以招收普通进修生以及高级进修生外,其他项目均是招收本科及其以上类型的留学生[4]。高职院校留学生支持项目目前还是空白,农业高职院校自然也享受不到这些政策。中国教育部委托的两百多所中国大学承担中国政府奖学金学生的培养工作,高职院校没有列入其中,导致国外对技术技能型留学生培养的需求不能得到有效满足,国外企业对技术工人的培养需求难以完全实现,这些都制约了农业高职院校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发展。
自2006年起,为提高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水平,教育部启动实施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遴选100所示范高职院校进行重点建设,2010年新增100所骨干高职建设院校,按照计划在2015前完成验收,目前已经进入收官阶段。后示范(骨干)建设时期,高职院校建设发展方向成为当前热议的话题,笔者通过广泛调研发现,推进教育国际化必然会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职院校发展的突出方向,其核心应是师资队伍的国际化,专业、课程与教材建设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手段的国际化以及学生的国际化。招收和培养留学生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国家应在这方面面向农业高职院校设立专项资金,以项目的形式给予重点支持,鼓励和引导院校招收培养留学生,使之成为农业高职院校推进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抓手和突破点,为农业高职院校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活力,引领农业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2012年全国来华留学生简明统计报告[R].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http://www.moe.gov.cn/.
[2]2012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R].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3]2013江苏省教育工作会议[EB/OL].江苏省教育厅.
http://www.ec.js.edu.cn/.
[4]国家留学网[EB/OL].
http://www.cs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