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任课教师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意义与渠道分析
2015-12-14孙少叶
孙少叶
摘要:由于学生个体存在很大差异,高校任课教师如果能够通过有效渠道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进步和成长,将显著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这面临着课堂学生人数过多等诸多障碍,但可以通过作业检查、课堂教学与任课教师兼任班主任等渠道,随时定位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学生个体差异;课堂教学;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0-0188-02
课堂教学一直以来都是高校教育的主体内容,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效果,也成为任课教师探索的重要课题。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任课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给予了高度重视。然而,基于教与学的双向性,课堂教学效果还有赖于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想状况。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同一个班级中的学生存在着很大个体差异,任课教师如果能够通过有效渠道,做到关注这些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进步和成长,将有效降低不及格率,显著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重要意义
1.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是国家现代化教育工作方针的基本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不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教学,都应当把学生放在中心位置,围绕学生开展工作。
2.学生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使关注学生的个体成长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由于各种先天和环境差异等因素,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在高校中,首先本科与专科学生存在差异,其次同一级别的本科学生内部也存在着很大差异,这些差异导致课堂教学差异性。学生的差异通过不同形式表现出来,例如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有的思维灵活,理解很快;有的易受无关因素的影响,理解较慢。再如学习习惯的差异:有的认真听课记笔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广泛进行扩展阅读;而有的则完全不记笔记,信马由缰地听课,课后也不会进行系统复习。又如学习态度的差异:有的认真细致,而有的则以“不挂科”为最高追求。另外,即使是同一个学生,在不同的时段,由于受到非课堂因素的干扰而呈现不同的课堂表现。对教学中学生个体差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小学教育阶段,例如袁淑娟(2010)在小学教学实践中发现任课教师对学生个体差异给予关注能显著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1];一些西方国家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来体现对学生主体性和差异性的关注;任课教师首先必须承认学生在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敏感地捕捉到这些差异,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的观念,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才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使教学效果得以提高。
3.任课教师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可作为班主任或辅导员学生工作的有效补充。“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职责,任课老师往往将精力放在“教书”而忽略了“育人”。但事实上,教书仅是实现育人的重要手段,育人才是最终目的,教书必须育人是教学的客观要求。在高校,学生的生活、思想工作一般由班主任或辅导员担任,任课教师只负责“教书”,对学生的其他事情很少关心。但每个辅导员要指导多个班级的学生,平时也很难能频繁地与每一位学生见面交流。如果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能对学生表现出来的非正常现象予以关注,及时发现学生的困扰所在,解答思想困惑,有利于帮助他们端正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从而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任课教师对学生个体的关注更能够从学习方法的角度提供专业性的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提高学习效率,这对于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
4.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有利于树立良好学习风气。良好的学习风气反映的是学生的群体学习面貌,已经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对学习风气的树立具有基础性作用,而加强对尚未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学生的关注与培养则成为树立良好学风的工作重心。如果能使他们增强学习兴趣进而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就能与其他同学共同进步相互促进。教师对学生个体成长给予关注无疑将在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课堂效果,优化学风,展现良好的整体学习面貌。
二、关注学生个体成长所面临的困难
1.课堂学生人数过多的局限。高校多采用大班授课的方式,每堂课的学生人数较多,一百人以上的课堂极为常见。在学生较多的情况下,任课教学注意力分散,很难做到对每一位学生都密切关注和了解。有些情况下,教师能够较为明显地感受到学生的差异,例如通过学生就座位置来观察:一部分学习态度积极(一般在前几排就座),一部分学习态度尚可(一般教室中间就座),还有一部分则属缺乏主动性并不愿意受到教师的注意(总喜欢在后排就座)。然而,当教室座位数与学生人数相当时,这种差异就很难直观地观察出来了。因此,课堂人数过多直接造成教师对关注对象的选择障碍。
2.师生共处时间受限与教学任务压力的双重约束。一般地,任课教师与学生共处的时间局限于上课时间,即每周仅有一两次课堂见面机会。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讲授预设的教学任务。在时间受限与教学任务压力的双重约束下,任课教师一方面很难找到空余时间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另一方面也没有足够精力关注每一个学生个体。结果是一部分学习积极的学生能抓紧课余时间随时向老师提问将时间占用,而教师本人却很难抽出时间和精力来找寻那些需要关注的部分学生。
3.学生缺乏主动性而造成的交流困难。由于缺乏单独相处的时间,如果发现问题,仅少数学生选择与老师交流,而那些课堂听课效果不佳需要改善的学生往往缺乏与老师交流的主动性,慢慢地,就会放弃认真学习的努力,“破罐子破摔”,这不仅加大了课堂教学效果提高的困难,也使这部分学生丧失了提高学习成绩的信心。
4.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受目前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很强的功利性。比如有些学生认为所学专业没有前途,上课不听讲;有些学生急功近利,抛弃专业学习而片面追求实践,旷课去做兼职工作;有些学生在经历了“艰苦奋斗”的高中阶段后,认为了大学就要享受自由,旷课,不完成作业;还有些学生为了毕业后顺利找到工作而将主要精力放在考证上,以及为了升学,在专科生毕业前的专升本考试和本科生毕业前的研究生考试准备时期,与这些考试无关的课程就遭受到学生的漠视。
三、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渠道
1.作业检查。作业检查是课堂教学的一项常规工作,可以了解到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学习状况,利于引导教师进行教学改革与研究,并为促进课堂有效教学提供依据,还可提升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对学生作业进行定期检查和批阅是发现学生个体问题的重要渠道。从作业中发现异常现象,专门处理,关注个体学生成长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在交上来的作业中,学生会显露出某相关学科的薄弱点。虽然同学们从小就开始学习英语,但大多数都有着一些看似简单的错误,这些简单的错误一路陪伴他们学习英语这么多年的历程。例如有的学生在交上来的汉译英作业中,频繁地将两个独立的句子放在一起,中间仅用一个逗号连接。看到这样的简单错误,笔者均非常重视,当面告诉他们应该怎样修改,指导他们利用正确的方法来学习英语。在这样的例子中,如果仅将错误在作业上修改好,然后发给学生,大多数学生均不以为然,不予重视。这恰恰是他们为什么直到现在仍然犯这些错误的原因。如果采用关注个体的方式,效果就截然不同了。在与那位同学单独交流后,他再也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
2.课堂教学。①教师课堂提问。课堂提问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教师课堂提问不仅能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启发他们领会教学内容,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持课堂注意力的集中。课堂提问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更重要的是,它还能通过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的表现发现学生个体的特殊问题,从而给予及时关注。②学生听课表现。学生学习问题的发现与解决是在师生交往过程中进行的,而课堂授课过程是师生交往的主要环节,教师的课堂指导与学生的课堂学习总保持同步状态,这是由教与学的双向性直接决定的。在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状况,学生的听课精神面貌等从某种程度上反映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劣。教师不仅可从学生的整体听课表现来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授课速度与内容,还可以关注到某些学生个体的听课状态,与其他渠道结合运用,了解学生个体成长状况,做出是否继续给予关注的判断。③师生课间交流。课间交流是指教师充分利用上课前、课间及上课后短暂几分钟的时间与学生随机交流,寻找关注对象,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与困惑给予解答。由于这种交流是非正式的,还能起到拉近师生距离的效果。课堂教学不仅是师生间知识的传输交流,还是情感互动的场所,没有关爱就没有教育。让学生感知到教师的关爱,将更加有效地吸引他们产生对知识的渴望和增强对学习的兴趣。
3.任课教师兼任班主任。一般情况下,班主任或辅导员并不承担课堂教学任务,而任课教师也不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班主任或辅导员无法充分了解学生的课堂表现,而任课教师也不了解学生的日常思想状况,尤其在大班授课的情况下,即使一个学期的教学任务完成之后,也做不到对每一位学生给予关注,甚至仍然叫不出大多数学生的名字。如果任课教师兼任班主任,同时发挥二者优势,及时捕捉异常情况并给予关注,在对特定班级有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不仅优化课堂教学效果,还有助于促进班主任的学生管理工作,两种角色互相促进,能够培养出更多合格的高校毕业生。
总之,关注学生的个体成长,要求任课教师随时保持警惕,能够敏锐地发现个体学生的异常表现,并加以关注,这需要任课教师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效果是一个永恒的课题,还需要任课教师的共同努力和不懈探索。
参考文献:
[1]袁淑娟.作业本上的留言[J].吉林教育,2010,(Z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