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议研究型教学

2015-12-14李莉娟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20期
关键词:研究型教学内涵形式

李莉娟

摘要:目前,研究型教学是国内绝大多数研究型大学所倡导的一种新型的现代教学模式。本文对研究型教学的内涵及形式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该教学方式对教师的要求。

关键词:研究型教学;内涵;形式;研究型教师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0-0179-02

近年来,国内很多知名高校都把办学目标定位为研究型大学,而为社会提供基础知识雄厚且富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独立研究和探索能力强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目前我国一流大学办学的主导思想,也是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要实现这些目标,就离不开科研,离不开研究型教学。

我国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指出,高等学校要跟踪国际学术发展前沿,成为知识创新和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基地。2005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更是明确提出要“积极推动研究型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提出高等教育要改革创新、提高质量的指导方针。可见,面对新的挑战,我国高等教育正处在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大学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理念,而研究型教学正是顺应这一时代要求而提出的。它是一种现代教学模式,与研究型大学的办学目标、研究性学习及高等教育改革高度契合,开展研究型教学是当前我国大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

一、研究型教学的内涵

其实早在19世纪,也就是100多年以前,德国著名教育学家就率先提出,研究型教学的基本含义是将科学研究与教学结合起来,将研究融入教学。研究型教学是国内外高等教育一直提倡并不断探索、不断深入进行的过程[1-3]。如在20世纪70年代,进入大众化高等教育后的美国用以解决研究型大学教学质量问题的根本措施就是科研与教学相融合,大力进行研究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1998年,博耶委员会的《重建本科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蓝图》报告提出“研究型大学应对其课程和主流教学形式进行重大反思,建立以研究为基础的教学模式”[4]。而如前文所述,我国在这方面也非常重视,特别是自2005年以来,教育部在国内一流高校中大力支持研究型教学的开展,产生了一大批相关的教学论文。这些论文从多方面对研究型教学进行了定义,对其内涵进行了探讨,基本是从教学思想、教学主体、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理解,从教学目标、教学主体、教学模式等角度进行概括。具体有以下几种。

1.侧重教学思想。如,赵韩强等认为研究型教学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一种崭新的教学理念,它注重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注重在以探索和研究为基础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与创新精神,重在培养学生的研究型思维和对学术规范的掌握,同时强调对学生个性化的尊重,注重学生的自由发展”[5]。

2.侧重教学策略。如张富生把“研究型教学”看作“把研究所需要的很多元素,都融入到教学里去”[6]。但具体研究需要哪些因素、哪些需要在课程中融入、如何融入等都会影响研究型教学的深度。再如黄勇樽的定义更为具体,他认为研究型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以课题为载体,通过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变化的、学生还未知晓其基本内容或规律的情境,让学生主动设问和研究,去发现规律,获取知识并进行各种体验,学会如何去收集、分析和判断信息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起应对急剧变化环境的能力和创造力”[7]。

3.侧重教学模式。如张潇等认为“教学是通过教与学,对学生传授知识,提高能力,培养素质;研究是运用已有的知识,创造新的知识,发展新的思想,提出新的理论。把这两者结合起来,用研究的观点、方法和过程,改造传统的教学,就形成了研究型教学”[8]。

二、研究型教学的形式

研究型教学的组织要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诉求选择课程内容,有针对性地组织代表学科发展趋势的教学内容,并要在有限的教学环节中将研究命题的相关知识尽可能地展示给学生,引发学生的思考。因此,教学环节的组织本着“以‘课堂教学为主线,辅以‘课前知识储备与‘课后自由讨论”的模式进行。[9]概括起来,即其教学形式要由“单一的课堂教学”转化为“多形式的互动交流”。其主要教学形式目前有以下几种。

1.专题研讨型。这种组织形式同近年来流行的“Seminar”,即研讨型教学类似,通常是将学生分成小组,根据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查找资料,研究、讨论、实践、探索,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它包括阅读自讲式、讨论式、启发式、专题式、课题制式、案例和讲授式等多种具体教学方式。研讨型教学法主要有三点理念:(1)以人为本;(2)教、学互动;(3)重视创新。该种教学形式也比较适合于现在由于扩招导致的很多课程都是大班上课,动辄上百人,传统的教学方式效果很不好,采用了这种形式的研究型教学之后,可以化大班为小班,不仅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很好的提高了授课效果。

2.另行开设专门的研究型课程。鉴于研究型教学的特点,肯定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合研究型教学,那么,很多高校开始有针对性地开设一些研究型课程。比如上海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在大一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开设一门叫做《教授论坛》的课程,该课程请学院的知名教授去授课,重点讲自己的科研经历、科研体会以及科研工作中的一些趣事,极大地丰富了课堂内容,激起了学生从事科研工作的兴趣。再比如,上海大学还广泛地开设了一系列的新生研讨课,授课的都是校内知名教授,授课内容一般都是自己所研究的课题,教师可以从自己实际的科研经历出发,先从跟学生讨论一些课题相关的简单问题开始,步步深入,激起学生对科学问题的探索欲。此外,还有的高校利用寒暑假为学生开设小班化的课题研究课,学生可以自由选课,相信很多有志于科研的学生会很喜欢这类课程。

3.还有一种最常见的形式就是让学生亲身参与科研。这个参与也可以形式多样,但是就是把课堂搬到了实验室,使学生的课余生活丰富了起来。比如,可以让学生以竞赛的形式参与,像现在的“大学生挑战杯”或者一些专业领域内的竞赛都可以由授课教师带队,下面学生自行组队,让学生在比赛过程中了解科研,学会研究。也可以让本科生直接参与到教师的研究梯队中,构建一支由博士、硕士、本科生都参与的研究梯队。现在各高校中不乏本科生科研竞赛得奖、在国际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的例子,这都是研究型教学的成功范例。从另一方面讲,这一过程对教师的科研工作也是一种促进,对社会进步也是一种贡献。

三、研究型教学需要研究型教师

对于研究型教学来讲,要成功实施,自然离不开研究型教师,但是大多数的普通高等院校需要的不是那些能够从事教育理论研究的少数学者型、专家型教师,不是那些多数教师难以企及的专业化成长的高级阶段教师,而是特别需要能在先进理念指导下不懈地研究自身的教育实践问题,提高教育成效的新型教师,特别需要能把科研和教学有机结合,实现二者双赢的新型教师,即能把“研究型教学”中的“研究”做好的教师。这就对现在的教师提出了很多的新要求。首先,研究型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研究才能,在自己的研究领域有一定的造诣,试想教师如果不能站在学术最前沿,教学就难以贴近前沿,学生也无法具有前沿的视野。如果教师自己不善于批判、反思、发现、发明,学生问题意识、质疑精神、追求未知能力的培养又从何谈起。其次,研究型教师还必须革新教学理念,加强课程与教学的开发和设计,用研究的理念、研究的方式开发课程、生成课程,充分挖掘现实的和潜在的课程资源,建立课程间的网状联系,既要求教师有丰富的传统方式的授课经验,又要求教师具备各种现代化的能力,积极动用视频、声音、动画等手段把科研因素引入课堂,同所授理论知识有机结合。最后,要做研究型教师,教师得有破除万难、坚持到底的精神。因为现在研究型教学属于新生事物,很多高校只是提倡,但是相应的激励制度、考评制度以及相关的硬件设施可能都跟不上,很多时候需要授课教师凭借自身的巨大热情去做。

综上所述,研究型教学体现了现代教学理念,顺应了教育改革的时代潮流,必将为我国大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春光.高职《建筑力学》课堂教学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4):113-114.

[2]陈建国.关于《建筑力学》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职业技术,2006,(12):26.

[3]张欣.课程整合之我见[J].科技信息,2007,(13):165.

[4]刘宝存.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育重建:进展.问题.走向[J].外国教育研究,2006,(6):8-14.

[5]赵韩强,等.浅谈研究型大学的研究型教学模式[J].高等理科教育,2007,(3):101-104.

[6]张富生.解读卢德馨研究性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2007,(3):41-45.

[7]黄勇樽.进行研究型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J].高教论坛,2011,(3):74-76.

[8]张潇,闫明.高校研究型教学改革探索[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3):112-113.

[9]邓元媛.研究型教学在本科高年级教学中的引入[J].教育与职业,2014,(27):164-166.

猜你喜欢

研究型教学内涵形式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挖掘习题的内涵
创新创业背景下高等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研究型教学设计的《国际金融》教学实践研究
现代计算流体力学课程研究型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