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5-12-14余光辉王欣张勇
余光辉+王欣+张勇
摘要:社会实践能力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大学教育的重要任务。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就高校如何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展开探讨,并提出了相关措施与对策。
关键词:社会实践能力;大学生;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0-0027-02
所谓实践能力是指个体运用已有知识、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是由基本实践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构成的能力体系。基本实践能力是指从事各种实践活动都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如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专业实践能力是指从事某些专业性实践活动所必需的能力,如工科学生的制图能力、理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师范类学生的教学能力等。据此,我们可以尝试把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内涵做如下界定: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是指大学生在有目的、有计划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认识社会、参与具体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的能力。它是由基本社会实践能力和专业社会实践能力构成的能力体系[1,2]。
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是当代教育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社会实践能力是当代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是新时期高校改革与发展,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需要,也是增强综合国力、实现民族振兴的需要。我国当前的高校教育制度所培养的人才一般都具有相当的理论知识,但是高校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不是很强。本文就如何培养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进行探讨。
一、存在问题
1.过多的理论教学。高校的理论教学情况现在已越来越成熟,教科书的选择面很广,范围很大,教师的整体质量也在不断提高,高校的教师大多可以把前沿的学术理论知识教给学生[3]。但是,教师在传授书本知识的时候很容易忽视对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与我们传统的应试教育有关,也与我们高校对学生的培养方案有关。尤其是一些如文科、经济、管理类等学科的学生,在学习阶段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很少。这也就导致出现了本科生毕业后再去职业学校再培训的现象。
2.社会实践太重形式。不排除许多高校在社会实践方面抓得很紧,面也铺得很广,但是最终效果不是很明显。其原因主要是太注重形式,而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尤其是高校形式单一的实践活动,整齐划一的组织形式,很容易让学生在实践中走过。
3.与社会合作不够。不同的社会力量能够为我们提供各式各样的社会资源,也能让学生学到不同的本领,我们本应该与各种社会力量寻求合作,形成良好的合作伙伴,扩大多方共赢的良好效应,但是我国的许多高校依然只是自己埋头苦干,不能善借于物,不能把“请进来”与“走出去”良好的结合起来[4]。
4.社会实践的平台与机会太少。尽管现在的各个高校在努力的为学生创造各种社会实践的平台,如社团的组建、实习基地的构建、大学生“挑战杯”竞赛的设置等,但是纵观整个高校教育系统,给予每个大学生的平台与机会依然太少,使得很多学生没有机会得到锻炼与提高。
二、对策与措施
1.教学中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在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时,一定要增加学生社会实践的时间,让学生有较多的时间参与、体验社会实践。如有些理论课需要配备相关的实验或者课程设计[3,5]。课程设计是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重要一环,教师决不能轻视这个环节,对课程设计的指导要花大量的力气,对学生在课程设计中出现的问题,一定要“手把手”的纠正。如果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完成课程设计,学生能快速地掌握好专业知识。要增加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首先就要求教师有丰富的实践能力,其次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做好“产学研”结合工作。
2.教师让学生参与科研项目。许多高校教师都有一定的科研项目,不论是横向的课题还是纵向的课题,如果能让感兴趣的学生参与到其中,就能快速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也能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同时,在参与项目的过程中,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能得到较快的提高。当学生参与了这些项目后,调查发现学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也往往会朝项目的研究方向靠。而一旦学生找到了相关的工作,那么学校的这一经历对他无疑有很大的帮助,能让他对新的工作充满信心,快速融入到新的工作中去[6]。
3.学校社团帮助学生全面提高。学校的各种社团对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学生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协调能力等的培养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这也是许多单位在招人时需要学生有社团经历的原因。社团就是一个小社会,在各种社团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学生自己“当家作主”,学生可以把自己完全当作社会人来对待,尤其是社团的领导组织者,在处理社团的日常事物和组织社团活动时,能力能得到快速地提高,所以社团的主要干部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往往能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同时,一些专业性较强的社团或者兴趣小组不光能提高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4.学校多组织学生参与社会活动。大学生参加社会实习的机会其实很多,可以利用较短时间的节假日参与一些小型的社会活动,也可以在寒暑假利用较长的时间到固定的实习单位去实习。学校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社会实践,如“三下乡”活动、大学生创业活动等。社会调查在联系调查地点、寻找调查对象、发放问卷、进行访问的过程中,都要与人交往,要得到调查对象的支持和合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不知不觉的得到了锻炼和加强[7]。
5.学生自己找单位实习。实习对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是哪种形式的实习,都可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亲近社会。但是由于许多学校新专业的增加、高校的扩招,使得现在由学校来为学生找实习单位变得很难,尤其是专业实习。很多学校都是由学生自己找单位,这使得很多学生很盲目,不知道从哪里能找到专业对口的单位,尤其是一些专业性很强的单位,要找到对口实习单位很难。但是,学生自己找实习单位也给部分学生提供了一个机遇,有了学生自我发挥的舞台,能让学生找到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单位实习。不管怎样,学生一定要利用各种实习的机会,不断使自己变得成熟,把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决不能走过场,在实习单位盖一个章就完事。
三、结语
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高校的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高校要积极探索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方法,大力倡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社会—学校—教师—学生”多位一体的培养方式,真正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创新型、复合型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周爱国.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定性和定位[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3):37-39.
[2]吴志华,傅维利.实践能力含义及辨析[J].上海教育科研,2006,(9):23-25.
[3]谢健,丁宇.大学生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之相关性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2,(9):24-26.
[4]曾江洪,丁宁.更新教学理念,培养实践能力——谈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J].职业圈,2007,74(26):164-165.
[5]刘碧容.重视实践教学建设,提高农科人才培养质量[J].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7,(9):79-80.
[6]曹建国.项目化综合实践课程教学中加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鸡西大学学报,2013,13(2):32-33.
[7]何声钟.江西省高师教育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调查与分析[J].教师教育研究,2013,25(2):4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