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FDI对我国技术创新能力溢出的门槛效应探析

2015-12-14刘家树沈国俊

关键词:门槛变量效应

章 琴,刘家树,沈国俊

(安徽工业大学商学院,安徽马鞍山243032)

FDI对我国技术创新能力溢出的门槛效应探析

章 琴,刘家树,沈国俊

(安徽工业大学商学院,安徽马鞍山243032)

选择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02—2013年面板数据,建立计量模型,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和人力资本三个方面检验外商直接投资(FDI)对我国技术创新溢出的门槛效应。结果表明:FDI对技术创新溢出具有正向效应;经济发展水平对FDI技术创新溢出效应的发挥不具有门槛效应,但经济发展结构和人力资本对FDI技术创新溢出具有门槛效应。

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创新能力;门槛效应

技术创新是一个国家经济取得长期发展的决定因素和重要动力[1]。外商直接投资(FDI)是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发展中国家利用外商投资企业在东道国的投资,通过人员流动、企业示范、外部竞争和学习模仿等渠道来获取外商投资中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2],从而享受FDI带来的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促进东道国技术创新能力。由于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和人力资本在不同区域具有差异性,导致FDI对各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呈现出异质性。

关于FDI技术溢出效应,学者们进行了广泛研究。薄文广实证检验了人力资本门槛效应的存在[3];何洁选择行业角度分析得到,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工业部门表现为技术外溢效应[4];王红领等认为FDI对我国民族企业自主创新具有促进作用[5];张海洋研究表明,FDI的外溢效应对内资部门技术效率的提高产生了抑制作用[6];王志鹏等认为由于我国吸收能力有限、跨国公司处于垄断地位等原因,导致了FDI对我国技术进步的溢出效应并不明显[7];徐亚静等基于省级面板数据对FDI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研究,得出FDI对不同区域的技术创新影响存在差别,东部无显著影响,中部地区有促进作用,然而对西部地区则会抑制技术创新[8]。

鉴于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和人力资本状况存在较大差异,影响了FDI对技术创新能力溢出效应的发挥。结合国内外文献,本文选择2002—2013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和人力资本状况三个方面探析FDI对我国技术创新能力溢出的门槛效应。

1 计量模型构建

借鉴Cobb-Douglas函数,综合文献[2-3],构建计量经济基础模型如式(1)~(2)。

其中:α,β分别表示科技活动中资本投入和人力投入的产出弹性;rFDI表示FDI对技术创新的影响;γ表示其对技术创新的产出弹性;ε是随机误差项;i表示省份;t表示年份;X是一组控制变量,表示影响FDI发挥技术创新溢出效应的不同因素,分别取经济发展(rED)、经济结构(rES)和人力资本(rPC),利用构建连乘变量的方法来考虑变量间的门槛效应[2,3,7,9-11]。

在式(1)的基础上构建X与FDI“连乘的解释变量”,由此变量来检验经济发展、经济结构和人力资本这三个因素与FDI联合作用对技术创新溢出效应的影响。借鉴文献[1],结合前文分析,式(2)中有:当θ>0时,因素X与FDI之间具有正相关的技术创新溢出效应,且当X>-λ/θ时,FDI可导致的创新溢出效应为正;当θ<0时,因素X与FDI的之间具有负相关的技术创新溢出效应,且当X>-λ/θ时,FDI可导致负向的创新溢出效应。

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2.1 变量选取

1)因变量 由于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中,受统计指标和数据可获得性限制,综合借鉴文献[4],本文采用专利申请量(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专利三者的申请量)(Y)来衡量科技创新能力。

2)自变量 科技资金投入(K):采用全国按地域分的R&D经费表示;科技活动人员投入(L):采用全国按地域分得R&D人员当时全量表示;外商直接投资影响(rFDI):为衡量FDI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创新作用,将FDI单独作为一个影响因素加以分析,采用各省(市)直接利用外资额来表示。

3)控制变量 为了探析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和人力资本等因素对FDI溢出效应的影响,选择以下控制变量:

(1)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地区相应具有的吸收资本的能力越强,且影响技术创新的吸收能力,消化能力。而在示范-模仿效应中,经济发展水平是进行模仿的基础,在此采用全国各省人均GDP来表示[12]。

(2)经济结构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省份之间经济结构的发展有所差异,不同地区经济结构的差异可能对FDI技术创新溢出效应的发挥产生门槛效应。在我国FDI流入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借鉴文献[1-2],本文用第二产业的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来衡量。

(3)人力资本 本文采用Borro等[13]提出的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来近似计算,各地人力资本存量(rPC)的计算公式为:小学比重×6+初中比重×9+高中比重×12+大专及以上学历比重×16。具体各变量说明见表1。

表1 主要相关变量Tab.1 Main relevant variables

2.2 数据来源

考虑到香港、澳门、台湾以及西藏等4个地区数据缺失,文中实证分析数据范围包含我国其余30个省、市、自治区2000—2013年面板数据,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及《中国科技统计统计年鉴》整理所得。由于变量数据来自于统计年鉴,为了消除物价因素造成的差异,本文模型中的所有数据均平减后取对数。模型回归系数由Stata运行而得出来。面板模型分析问题时,考虑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两种模型。面板数据模型的选择不同,会对参数的估计结果带来较大偏差。固定效应模型中误差项被认为和解释变量相关,而随机变量中误差项被认为和解释变量无关。为科学选取模型,在实证分析之前,通过Hausman检验判断采用何种模型。Hausman值检验中,原假设为:面板模型中个体影响与解释变量不相关。若Hausman检验的统计量小于临界值,则无法拒绝原假设,就应该将个体影响确定为随机效应模型;若统计量大于临界值,则拒绝原假设,应设定为固定效应模型[9]。

3 实证结果分析

通过式(1),(2)的Hausman检验,根据Hausman检验值(H值)选择面板回归类型,表2~4给出了全部的实证结果。模型Ⅰ、Ⅱ检验了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FDI与技术创新的关系,模型Ⅲ到模型Ⅷ分别检验了经济发展水平(rED)、经济发展结构(rES)、人力资本状况(rPC)与FDI的联合作用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模型的修正判定系数均大于0.8,表模型的拟合度较好。

3.1 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分析

模型Ⅰ和模型Ⅱ主要研究科技人员、科技活动资金投入、FDI与专利申请量的关系。回归结果显示:科技活动的资金投入、人员投入,外商直接投资都与专利申请量存在正向关系,且FDI的投入产出弹性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这说明FDI的流入有利于提高我国的技术创新。科技活动资金投入的产出弹性为0.772,而科技活动人员投入的产出弹性为0.217,这说明我国专利申请量的增加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技活动资金投入,这也进一步验证了文献[3]的结论,我国科技人员的产出效率较低,科技人员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还没有很好的发挥出来。

3.2 FDI技术溢出的门槛效应分析

为研究经济发展水平与FDI的联合作用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分析经济发展水平与FDI的联合作用是否会抑制技术创新的溢出。表2模型Ⅲ中,rED×rFDI连乘变量的系数为正且通过了T检验,说明经济发展水平与FDI的联合作用有利于FDI发挥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为进一步研究究竟是哪些变量造成专利申请的增加,有必要在rED×rFDI的连乘变量之外,再次引入rFDI变量。在模型Ⅳ中FDI本身对专利申请量的增加仍然成正相关,T检验量显著,rED×rFDI连乘变量的系数为正,且T检验量显著。经济发展水平对FDI技术创新的发挥会有正向溢出效应,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方,FDI的流入会进一步导致该地区技术创新的增加。表2的回归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不会对FDI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产生门槛条件。

表2 经济发展水平与FDI技术创新能力的门槛效应检验Tab.2 Threshold effect tes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FDI

进一步研究经济发展结构与FDI联合作用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回归结果见3。

表3 经济发展结构与FDI技术创新能力的门槛效应检验Tab.3 Threshold effect tes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ucture and FDI

在回归模型Ⅴ中,用rES×rFDI的连乘变量来代替rED×rFDI的连乘变量,回归结果显示连乘变量的系数为正数,T检验值显著;FDI检验变量系数为负,T检验值显著,由此得出,经济发展结构对FDI技术创新的溢出产生门槛效应。由于经济发展结构中,衡量的指标是第二产业的比重来衡量的,该回归结果也可看成我国的第二产业在FDI的流入中,FDI技术创新溢出会产生门槛效应。门槛效应的阈值为0.388(0.326/0.841),也即为第二产业的比重为39%左右时,FDI的流入量才能显著提高该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而截至到2013年,海南等地区还不能达到该阈值。

最后,研究人力资本与FDI的联合作用是否对我国技术创新产生门槛效应。再构造连乘变量rPC×rFDI来研究人力资本状况与FDI相互作用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回归结果见表4。

表4 人力资本与FDI技术创新能力的门槛效应检验Tab.4 Threshold effect test of human capital and FDI

从回归模型Ⅶ可以看出,rPC×rFDI的连乘变量的系数为正,且T检验值显著。而在加入了rFDI、rPC的回归模型Ⅷ中,rPC×rFDI的系数变为负,T检验值显著,而rFDI的系数却为正的,T检验值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二者出现了一正一负的结果,这就证明了“门槛效应”的存在。模型Ⅷ中人力资本门槛的阈值为4.026(0.124/0.031)。也就是说,在我国,只有那些人力资本的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4.03年左右时,FDI的流入才会显著提高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而截至到2013年,我国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44年,所研究样本中,云南最低,为8.56年,超过阈值,也即30个省份人力资本均在次阈值之上。就是说,人力资本的门槛值确实存在,但由于我国绝大多数地区人力资本在门槛阈值之上,FDI对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的溢出效应不会由于人力资本状况而受到负面影响。

4 结论与启示

利用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002—2013年的面板数据,定量分析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结构、人力资本对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用专利申请量来表示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并得到:FDI的流入对我国专利申请量的增加有促进作用,且FDI平均每增加1%,可促使专利申请量增加9.7%左右;就经济发展水平而言,经济发展水平会对FDI技术创新产生正向“溢出效应”,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方,该地区对外商投资中的技术利用水平越高,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也越高;经济发展结构对FDI技术创新溢出具有“门槛效应”;人力资本对FDI技术创新溢出具有“门槛效应”,其门槛效应的阈值为4.03。截止2013年,我国绝大多数地区人力资本均在此阈值之上,说明FDI的流入与人力资本的联合作用将能有效提高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

针对实证分析结论,可以得到如下启示:首先,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技术创新有促进作用,但效率不高。目前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还主要依靠科研活动的高资金投入,未来亟需提高外商直接投资的溢出效应,以提高我国技术创新能力;其次,经济发展结构对FDI技术创新溢出具有门槛效应,而对于海南等地区,其经济发展结构比重在门槛阈值之下,在引进外资时,需要有所侧重,加强自身的经济结构发展则势在必行,以使其FDI技术创新能力的外溢效应发挥出来;最后,人力资本对FDI流入具有门槛效应,但现阶段,我国绝大数地区人力资本值均在门槛阈值之上。对我国财政上而言,人力资本投入可以有适当调整,财政上的侧重应调整为发展经济结构上来,以便更好的吸收外资技术,提高我国各地区技术创新能力。

[1]李梅,谭力文.FDI对我国技术创新能力溢出的地区差异和门槛效应检验[J].世界经济研究,2009(3):68-73.

[2]叶娇,王佳林.FDI对本土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江苏省面板数据的实证[J].国际贸易问题,2014(1):131-138.

[3]薄文广.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技术创新的影响:基于地区层面的研究[J].财经研究,2007(6):4-17.

[4]何洁.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工业部门外溢效应的进一步精确量化[J].世界经济,2000(12):29-36.

[5]王红领,李稻葵,冯俊新.FDI与自主研发:基于行业数据的经验研究[J].经济研究,2006(2):44-55.

[6]张海洋.R&D两面性、外资活动与中国工业生产率增长[J].经济研究,2005(5):107-117.

[7]王志鹏,李子奈.外商直接投资、外溢效应与内生经济增长[J].世界经济文汇,2004(3):23-33.

[8]徐亚静,王华.开放条件下的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技术创新[J].国际贸易问题,2011(2):136-146.

[9]陈涛涛.中国FDI行业内溢出效应的内在机制研究[J].世界经济,2003(9):23-28.

[10]孙文杰,沈坤荣.技术引进与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基于分位数回归模型的经验研究[J].世界经济,2007(11):32-43.

[11]武洪玲.我国金融发展、经济增长与城市化关系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9(3):289-293.

[12]赵榄,常伟.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地区技术创新外溢的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2007,26(9):67-71.

[13]Barro R,Lee J W.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of education at tainment[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al,1993,7(3):363-394.

责任编辑:丁吉海

Threshold of the FDI to our Country Technical Innovation Overflow EffectAnalysis

ZHANG Qin,LIU Jiashu,SHEN Guojun
(School of Business,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anshan 243032,China)

Selecting panel data from 2002 to 2013 of 30 provinces and cities in our country,establish econometric model,and analyze the threshold effect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from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economic structure and human capital.The results show that:FDI has positive effect 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overflow;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of FDI spillover effect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has no threshold effect play,but the structur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human capital overflow has a threshold effect of FDI technology innovation.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technology innovation ability;threshold effect

F224.9

A

10.3969/i.issn.1671-7872.2015.04.018

2014-11-20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CGL013);安徽高校人文社科重大课题(SK2014ZD017);马鞍山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章琴(1990-),女,安徽枞阳人,硕士生,研究方向为技术创新管理。

刘家树(1975-),男,安徽六安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数量与技术经济管理。

1671-7872(2015)-04-0394-05

猜你喜欢

门槛变量效应
抓住不变量解题
懒马效应
门槛杂说
网络作家真的“零门槛”?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让乡亲们“零门槛”读书
偶像效应
分离变量法:常见的通性通法
不可忽视变量的离散与连续
门槛最高的大学(前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