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考试易教旨——中英教育方式对比实验的启示
2015-12-13向保秀湛卫清
■ 向保秀 湛卫清
英国BBC(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英国广播公司)近日播出的纪录片“Our kids tough enough?”(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网上网下风靡一时:在伦敦大学教育学院与BBC启动的研究项目——“The school that turned Chinese”(中国化的英国学校)关于中英教育方式的对比实验中,因为文化和观念的差异,由五位曾经在中国执教的华人教师组成的中式教育团队与英国学生冲突不断,引来国内外舆论的广泛关注。
一、史无前例的比较教育实验
古希腊人在阿波罗神庙的门柱上刻着这样的神谕:“认识你自己”,古希腊哲人也通过多种形式告诉后人:认识人类自身(含教育)比认识外部世界更难。因此,对教育这样高难度的认识活动更需要分享与交流,才能达到深化认识、共同提高的目的,这也是比较教育产生的动因。然而,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几百年来,比较教育始终处于单向借鉴的阶段,这次由伦敦大学教育学院与BBC邀请五位华人教师组成的中式教育团队在英格兰南部汉普郡Bohunt中学(英国第一所开设汉语的公立学校,也是英国顶尖级的公立学校)开展的中英教育方式双向对比实验可谓史无前例。
五位英语娴熟的华人教师组成的中式教育团队接管50个英国孩子组成的中式教育班级,从校服到作息时间到座位编排到课堂教学模式,完全中国化,一个月后由第三方机构通过考试检测其效果,与英式教育班进行对比。此举在比较教育研究史上堪称创举,它开创了比较教育实证研究的先河,因而其意义远超实验研究本身。
能在比较教育史上看到这么原汁原味的对比实验,除了要感谢伦敦大学教育学院与BBC的实验设计,还要感谢这五位华人教师,他们娴熟的英语是这次实验得以展开的关键,值得点赞的还有他们勇于接受挑战和无论在何种教育体制下的敬业精神。他们能在被英国媒体称之为马拉松式的中国教育作息制度下坚持经年,不仅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而且还对这种中式教育充满了信心,更是显得难能可贵。因此,无论实验成功与否,相信对热爱教育事业的这五位华人教师来说,都是一种难得的经历与财富,会对他们今后的教学生涯产生积极影响。
二、不可避免的冲突
虽然五位华人教师中有3位已经定居英国,但他们对英国的文化、办学理念以及教育体系乃至学生个性的了解,与土生土长的英国教师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且“一无所知”正是伦敦大学教育学院与BBC设定的实验的前提条件,因此冲突在所难免。而且,解决冲突的方式也被设定为中式的,因此更加剧了华人教师与英国学生的冲突。华人教师与英国学生冲突的焦点在于“纪律”。华人教师要求英国学生严守课堂纪律,否则以讲授为主的中式课堂无法正常进行下去;而英国学生习惯了探究式学习,学习过程相对自由,学习进程有快有慢,只要孩子是在学习,英国老师是不会计较学生的小节的。因此,让英国学生像中国学生那样严守纪律,他们首先是不习惯,其次是抵触,最后就是冲突。
在第一周的教学中,虽然冲突不断,但并非毫无亮点。亮点一:校长和学生都认可大家一起做早操的做法;亮点二:少数”学霸”认为华人教师讲得很清楚,他们一下子就能听明白。亮点一是因为校长和学生都认为这种做法很新奇、很好玩;亮点二则充分证明了华人教师团队富有实力,讲授法确有系统传授知识的优势。但是,要想让班上所有的英国孩子都给出如“学霸”一样的评价则完全没有可能。因为这五位华人教师在中国执教的都是一流学校,换言之,这些学校的学生都是经过选择的“学霸”级人物,不仅纪律不成问题,而且很能适应接受式学习;而Bohunt中学则是一所典型的英国社区公立学校,实施的是大众教育,因而实验班中的大多数学生不适应华人教师的教育方式不足为奇。
虽然Bohunt学校在英国也是一所卓有成效的学校,但英国评价学校的方式与中国是有区别的,他们的学生进校时没有经过选择,虽然也有考试评价的指标,但他们更重视对学生的增值评价(Value Added Evaluation)。也就是说,Bohunt学校能够在英国学校评价体系中获得较高的等次,不是因为它的考试绝对分高,而是因为它在促进学生进步方面卓有成效。这个成效建立在该校因材施教理念下的走班制、小班化教学。现在的问题是,为了实验,凑足中国式大班额,打乱了原来的小班,学生能力参差不齐,而且丢掉了他们原来熟悉的鼓励提问、鼓励讨论、鼓励动手操作的做法,要求学生整齐划一地守纪律、安安静静地记笔记、老老实实地背公式,以致大多数学生难以适应。让大多数跟不上学习节奏的孩子严守课堂纪律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再加上文化的差异,冲突也就不可避免。所以,就实验本身而言,实验条件不对等也是导致冲突的原因之一。
然而,导致冲突的深层原因更在于:五位华人教师应对50名英国学生的课堂,正如同堂吉诃德对风车作战的个人英雄主义行为,因为50名学生背后是成熟的英国文化、福利体系、教育理念与教育体系在作支撑,而五位华人教师头上始终悬着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考试,因为实验的结果仍然要用考试来检验。纪录片中华人教师在操场上给英国的孩子们解释什么叫”中考”的经典解说是对这一点的充分诠释。
在国内,五位华人教师无须为纪律犯愁,一是中国的孩子从小就被教导得守规守矩,二是九年级是中国义务教育的终结点,在严峻的中考压力下纪律问题不是最主要的,他们最担心的还是中考分数。然而,在英国,他们不时会被调皮的学生打断讲课,中国式的整顿纪律的方式又难以奏效,他们的焦虑可想而知。为此,五位华人教师虚心地向英国同行求教,内部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对策。第一招,中国文化浸润法,跳扇子舞、剪窗花、包饺子、玩九连环等都成功吸引了孩子们的参与,可是孩子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却依然故我;第二招,选举班委,尽管选举时显得热热闹闹,但选举过后教室却变得冷冷清清,一些孩子认为再也没有必要来上课了,哪怕是仅仅抱着满足社交需要来上学的孩子也觉得有了班委不再好玩啦!因为英国的孩子更喜欢平等交往,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不喜欢因为纪律问题被担任班委的同学管束。
三、教育实验的多重启示
(一)要有人才培养的忧患意识。伦敦大学教育学院与BBC发起这次中英教育实验的背景,是因为在PISA(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ssessment,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试中英国学生的数学成绩排在中国上海之后,他们希望通过这个实验来探索中式教育的独到之处,以及是否适合引入英国课堂;而Bohunt学校敢冒风险参加实验,是因为该校校长认为,英国的学生将来会与中国最优秀的学生竞争,因此有必要了解中国的教与学;BBC清楚地知道中国学生的学习时间超长,他们非常担心参加中国班实验的英国孩子能否挺得住,所以将纪录片的名字定为“Our kids tough enough?”意为“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因此,无论这五位华人教师在这次实验中的成绩如何,中国都应该虚心地向英国学习,学习他们居安思危,放眼世界、立足长远的人才忧患意识。
(二)不可盲目乐观。比较教育注重因素分析,现在,虽然考试结果证明是中国教师胜出,但也不可简单地认为是中国教育的胜利,相反,我们更应该思考:中国式教育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否有利?应当如何改进?从哪里突破?尽管英国学生对严格纪律和选举班委的抵制都是典型的文化冲突,但是从纪录片反映的情况来看,我们不得不承认,英国教师更具有解决日常教育教学问题的高超教学技艺和促进学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大教育观。另外,双方科学课平均分差距不大也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三)不能为考而教、唯考而学。虽然这次实验的结果是中式教育团队胜出,但这次实验本身是一个条件不对等的实验,而且仅以考试分数来评价实验成败并不科学,所以,我们千万不可仅凭分数的胜出而沾沾自喜,相反应该破除为考而教、唯考而学的陈腐观念,虚心向英国学习,学习他们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能积极有效地应对未来的国际竞争,而不仅仅是符号化的分数竞争。
对中英两国而言,初中阶段都是义务教育阶段,其首要任务是培养合格公民,仅仅围绕考试而教,显然有悖义务教育培养合格公民的宗旨。诚然,中国有中高考、英国有16岁考试,但区别在于英国学生没有中考的概念,义务教育一直持续到高中,如果不想申请大学,用不着参加16岁考试,所以英国中小学的首要任务是吸引孩子们上学,其次才是学有所得,第三才是考试分数,而且考试完全是孩子自觉自愿的事,没有人会强逼他们为考试分数而学习,分数远不是学习的全部,只是学习的副产品。他山之石的经验是因材施教,鼓励质疑、创新与动手操作;推行走班制、小班化教学(班额不超过30人);多套大纲、多套教材,增值评价。英国的增值评价既是对学生进步的肯定,也是对教师工作的一种科学而公平的认定,既减轻了教师的心理负担,也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其实质是鼓励教师不唯考试、不唯分数而教,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