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清思路促进小组互助式学习模式稳步推进
2015-12-13武汉市南湖中学李进兵
■ 武汉市南湖中学 李进兵
中英校长领导力培训学习结束了,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小组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我校也一直在致力开展课程改革,着力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和实践。现在我们正在尝试推进小组互助式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从抽查情况来看,小组互助式学习的教学模式有些班级开展得较好,有些班级开展得较差;有些学科开展得较好,有些学科开展得较差。究其原因,是教师对小组学习的认识不深、操作不熟、方法不当、思想不统一,从而导致对新课改畏惧者有之,观望者有之,怀疑者有之,抱怨者有之。参加学习之后,我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思考得最多的问题是我们为什么要开展小组学习?怎样开展小组学习?我认为,只有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理清思路,达成共识,才有可能稳步推进课改,才有可能促进小组互助式学习教学模式的顺利开展。
一、明确几个目的
1.品牌学校创建的需要
一般说来,品牌学校大多包含有这样的四个要素,即厚重的学校文化、优良的教师队伍、科学的教学模式和突出的办学质量,其中科学的教学模式是核心。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等薄弱学校不都是通过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而一举成为全国的品牌学校的吗?从我校目前情况来看,已经拥有突出的办学质量;教师队伍虽说不上优良,但比较敬业;学校以“自省教育”为理念构建学校文化,应该说在全区有较大影响,厚重的学校文化正在形成。因此,我们现在比较欠缺的是科学的教学模式。为此,在充分研究校情的基础上,我校以“小组互助式学习”为核心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打造我校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因此,为了把我校打造成品牌学校,推行小组互助式学习模式势在必行。
2.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获取知识的方法和培育心智健全的公民。”这是英国专家的观点。反观我们的课堂,很多教师勤于知识的传授而疏于方法的指导,因为他们受传统讲授式的影响,只敢“满堂灌”而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开展小组互助式学习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转变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习的参与者、督促者、引导者,又要提高自己的能力,比如备课能力、管控能力、点拨能力、反思能力等。投身其中的每位教师都要在这些方面加强修炼,在被动的压力下,教师会得到主动的发展,这也正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
3.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学生的发展包含的不仅仅是分数,还包括学生道德水平、学生良好习惯、学生综合能力等。通过前期的实验,我们深深认识到小组互助式学习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价值。比如:自学能力、预习习惯、互助态度、合作能力、表达能力、质疑能力、组织能力、领袖气质等都得到了发展,这正是“心智健全的公民”应具备的素质。由此可见,开展小组互助式学习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二、强化几种观念
1.小组互助式学习重在组织建设
加强分组的合理性。小组要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所谓“组内异质”,是指小组成员间要形成性别、学习成绩、能力方面的差异,另外,还可以参考家庭状况、社会背景、性格、脾气等差异,采用异质分组。所谓“组间同质”,是指合作小组要力争组与组之间尽量保持相对平衡的水平和一定的稳定性,即各小组总体水平基本持平。组内异质为小组成员内部互相帮助提供可能,而组间同质又为全班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小组人数一般以4~6人为宜,太少、太多都不利于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另外,要尽可能男、女生兼有,内、外向型的性格兼顾。
加强组长的责任心。组长是一个小组的核心人物,小组学习的成败,往往与组长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小组长要精心选拔,最好以民主与自愿相结合的方式选举组长,适当考虑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工作的责任心,要挑选那些责任心强、管理能力强、组织能力强、协调能力强的学生当组长。
加强组员间的配合。小组互助式学习少不了小组成员的密切配合。因此,组员的职责要明确,要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让每个组员都认识到自己是组内不可或缺的一员。
加强教师的点拨指导。小组互助式学习要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离不开教师的精心指导。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开展小组学习方法的指导,如讲解《小组学习评分方法》,指导学生填写记分本、记分栏;教师也要培养学生开展小组学习的技能,比如聆听的能力、表达的能力、互助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组织协调的能力等等。
2.小组互助式学习难在课堂调控
让小组每天都能得分。如果小组记分本每天为零分,学生哪里会有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因此教师在点学生展示或回答问题时要考虑学生的能力,做到问题和所展示的学生的能力相当。同时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尽量让每个小组每天都能得分。
让每个小组得到公平的展示机会。教师在课堂上不能总是点那些积极的小组参与展示,否则会打消其他小组的积极性。教师要心里有本账,依次给予每个小组公平的机会,让小组在同一个平台上竞争。同时要关注小组内每个成员,尽量让每位学生都得到展示的机会。
让每个小组都成为优秀小组。教师在教学中,更应关注上周排名较后的小组,在公平的前提下,多给他们一些展示的机会,让他们体会进步的快乐,激发成功的渴望,让更多的小组轮流成为优秀小组,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局面。
3.小组互助式学习贵在持之以恒
课堂教学要标准化。课堂教学的标准化指的是教师要严格按照“一主三重四步”的模式来实施教学,每天及时评分,及时记载,及时确认,及时公示,形成课堂教学的标准模式,养成及时评价的良好习惯,促成教学模式的有效推进。
教学研究要制度化。语、数、英、理、化等学科两周开展一次教学研究活动,政、史等学科每月开展一次教学研究活动,重点研究小组评分、小组互助、小组展示、小组质疑、教师调控等问题。
小组评比要常态化。每周各学科要进行学科优秀小组的评选,班级要进行优秀小组和优秀个人的评选,学校层面要及时把各班评选出来的优秀小组和优秀个人利用展板的形式在全校进行展示表彰。
三、厘清几个关系
1.模式和模式化
我校推行小组互助式学习要遵循“一主三重四步”的模式,即以解决问题为主线;注重思维启发,注重同伴互助,注重情感体验;课堂分为四个步骤:互助解疑、展示研究、归纳应用、反馈拓展等。但是在教学中并不是所有学科、所有教学过程都必须按照互助解疑、展示研究、归纳应用、反馈拓展这四步一成不变地进行,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科特点可以适当变通,我们的原则是,教学要有模式但不能模式化。
2.任命制和选秀制
小组分组在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原则的前提下,有不同的分组方法。任命制是教师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直接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体现的是教师的主导地位,优点是使组间更均衡。选秀制是学生先推选组长,然后组长组合成员,体现的是学生的主导地位,优点是更容易形成团队。两种方法各有利弊,实际操作中要综合运用不同的分组方法,扬长避短,使小组建设更加完善,使小组学习更加高效。
3.隐性评分和显性评分
隐性评分是课堂教学中学生根据事先规定的评分方法,由学科组长自行记录本组得分。这种方法看似免去了教师的及时评价,省了事,却存在两方面的弊端:一方面由于没有老师的评价,学生不知记多少分,只能根据学生展示的次数来记分,会使记分不准确;另一方面学生容易忘记记分,或者为了本组得高分而多记分,有失记分的公平性。
显性记分是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事先规定的评分方法,对参与展示的学生及时评分,再由学科组长及时记分。这种方法看似复杂,但便于组长记分,也能使记分更准确、更公正。
4.同一评分和差异评分
这里的同一评分是指组内所有成员参与展示或回答问题得分都一样。差异评分是指回答同一个问题,学生不同得分不同,排名靠前的得分低,排名靠后的得分高。差异评分使“互助”成为可能,也更能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这正是我校推行小组互助式学习的关键所在。因此,课堂教学中我们提倡的是差异评分。
5.“排排坐”和“团团坐”
“排排坐”和“团团坐”主要是指学生小组学习时座位的安排。“排排坐”纪律容易控制,但不便于互助和讨论;“团团坐”纪律较难控制,但便于互助和讨论。一般情况下,人数多只能“排排坐”,人数少适宜“团团坐”。这两种座位安排的方法各有千秋,各班可结合实际加以选择。
四、加强几项工作
1.把学生管理也纳入小组评价之中
优秀小组的评选不仅要看课堂学习情况,也要看德育表现。只有把学习表现和德育表现相结合,优秀小组的评选才更能发挥它的榜样示范作用。
2.班级活动以小组为单位承办
黑板报、班会等活动以小组为单位承办既能增进组内团结,又能培养每个学生的能力。
3.规范导学案的编写
导学案要成为小组互助式学习的有效载体,一方面要超前编写,不影响教学进度;另一方面要包含课前导学、课中导学、课后导学等三大板块,体现学生自学、学生互助、展示研究、教师归纳、反馈拓展等五大环节。
4.营造课改氛围
一方面班级内要设立学科记分栏、优秀小组及个人表彰栏等;另一方面要以学科为单位,备课组按照学校的规定按时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以营造出浓郁的课改氛围。
5.做好评价和表彰工作
学科教师每节课要留点时间对小组学习情况进行小结,每周要评选学科优秀小组;班主任每周要对所有学科进行总结,评选班级优秀小组及个人,并上报学校;年级组每月要进行大型表彰活动,评选出优秀组长、最佳学习小组及优秀学习小组、最佳组员、优秀组员、帮扶之星、讲解之星、质疑之星等。
纵观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无数薄弱学校因课改而走向新生。目前世界上最风行的学习方式有小组学习、合作学习、学习共同体、探究式学习等几种,应该说这几种方式在我校提出的小组互助式学习中都有体现。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是一条正确的路:它符合生本教育的理念,也遵循了学生成长的规律。我们相信,只要每位教师都做课改的捍卫者和执行者,我校的课改之花一定会傲然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