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堂儿的
2015-12-13唐鲁孙
文/唐鲁孙
跑堂儿的
文/唐鲁孙
“勤行”这个名词,已经多年没听人说过。现在跟在台湾生长的年轻人说“勤行”,恐怕十有八九不知所云,其实说穿了,就是饭馆里跑堂儿的。
从前北平的饭馆,除了灶上的手艺高、白案子花样多而细腻外,还讲究堂口伺候得周到不周到。所谓的“堂口”,就是招呼客人的堂倌,也就是前面所说的“勤行”。
有些性子急的客人,刚点完菜坐下就催菜,这种客人是不懂吃的外行,最难伺候。这就要会说话的堂倌来对付了。他几句话能把客人说得舒舒服服火气全消。他说:“火候不到家,不能给您端上来,情愿来晚了挨您两句骂,也不能端上不好吃让您生气,您稍微等一等,这就来。”您听听这话,说得多绵软得体。
有的客人吃菜喜欢挑毛病,批评灶上的手艺太差,他们也有一套说辞,他说:“您府上的大师傅吃过见过,我们这儿的灶上的,怎么说也没法子跟您相比,不过就这一带的大小饭馆来说,我们的大师傅也算是数一数二的了。”这种一捧两抬举的话,不知他们怎么想得出的。
有的客人喜欢说:“你们现在的菜,不如从前,越做越回去啦。”他们的答词更妙:“各位老爷们的口味越吃越高,各位要是常来多给指点指点,就不会这个样子了。您老要不来照顾,可就真要回去啦。”
有时客人嫌口味重了,堂倌马上接过来说:“一人一个口味,这位吃着口味重,也许那位还嫌口味轻呢!这个菜咸了,马上关照灶上来个口味轻一点儿的。”有的不落坎的客人还要问:“算不算钱?”堂倌赶忙回答:“那是柜上外敬,哪能算钱,不过吃着咸淡合适,就是算钱,您不也是高兴吗?”
有时候客人嫌鱼不新鲜、虾仁糟烂,便会责问堂倌:“你们的货是怎么预备的?”堂倌回答:“今天的鱼虾虽然剩点新鲜货,可是没能抢到手。”客人一定问:“那是为什么呢?”堂倌说:“一则到货太稀,二则您府上的大师傅手疾眼快,先给买走啦。”客人当着别的客人的面,固然脸上有光彩,堂倌这么一恭维,也就把这件事给搪塞过去啦!
主人请的客人一夸这家饭馆的菜可做得真不错,样样都对胃口,堂倌就搭茬儿说:“您这不是夸赞我们,您这是恭维请客的主人。我们这儿的菜如果不合您几位的口味,也不会请您几位到这儿来赏光。”
您看他们说的话,既含蓄又有礼貌,而且轻松幽默,该驳人的地方照驳不误,可是不恼人。他们的这套外交辞令,比起资深的外交官来,也毫不逊色。
台湾近几年来,大小餐馆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勤行”人手就显得不够用了。有些饭馆重装潢而不重烹调,重宣传而不求实际,堂倌改用女侍应生,只求面貌姣美、衣着入时,斟酒上菜都不是地方,应对进退,也都让人瞧着听着别扭。
(孙善言摘自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吃》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