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物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评价

2015-12-12李伟杰

关键词:孕激素肌瘤体积

李伟杰

(内蒙古通辽市科左中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内蒙古 通辽 029300)

药物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评价

李伟杰

(内蒙古通辽市科左中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内蒙古 通辽 029300)

目的 评价药物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使用不同药物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研究组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三烯高诺酮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用药前后子宫肌瘤的变化与相关临床指标的改变程度。结果 两组患者在服药后,子宫体积与肌瘤体积明显缩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物的使用对于子宫肌瘤的治疗具有较为显著的作用,可缓解或治愈患者的病情,使经期明显缩短,经量显著减少,可为手术做好提前准备。

三烯高诺酮;米非司酮;子宫肌瘤;经量;经期

作为妇科第一肿瘤,子宫肌瘤通常为良性。由于一些患者并没有典型的症状表现,临床统计难以将其纳入其中,故真实的发病率要明显高于现有的流行病学报告[1]。生活压力大、生活结构突变,使得该病的发病逐渐年轻化。虽然手术可以根治,但高昂的医疗费用及巨大的治疗风险使得大部分患者望而却步,为了避免丧失生育能力,许多患者选择使用药物进行治疗。患者可采用中药、西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本文就临床常用的两种药物——米非司酮和三烯高诺酮,进行疗效对比与评价,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7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年龄24~56岁,平均年龄(40.14±9.85)岁。其中处于生育期52例,绝经后阶段26例,部分患者在绝经前出现子宫肌瘤的明显症状,如经期延长、贫血、经量变多等。经过B超检测,所有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均超过正常水平,故确诊为子宫肌瘤。其中,肌壁间肌瘤49例,浆膜下肌瘤21例,粘膜下肌瘤8例。将患者按照使用的不同药物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排除标准

排除高危患者,严重贫血患者,希望保留子宫患者,肌瘤生长迅速且有恶变可能性的患者。

1.3 方法

研究组患者口服米非司酮,25 mg/次,2次/d,连续服用3个月;对照组患者口服三烯高诺酮,2次/周,2.5 mg/次,连续服用3个月。以上药物均在月经的第3天开始服药。

1.3 观察指标

观察服药前后患者子宫体积的变化和肌瘤体积的变化,若治疗前后差异明显,则证明药物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子宫体积变化

两组患者治疗后子宫体积均较治疗前出现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子宫体积变化(±s,cm)

表1 两组患者子宫体积变化(±s,cm)

分组n用药前 用药后P研究组397.71×6.60×5.356.48×5.46×3.97<0.05对照组397.81×6.39×5.447.33×6.58×5.33<0.05

2.2 子宫肌瘤体积变化

两组患者治疗后子宫肌瘤体积均较治疗前出现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子宫肌瘤体积变化(±s,cm)

表2 两组患者子宫肌瘤体积变化(±s,cm)

分组n用药前 用药后P研究组394.24×3.20×2.822.98×2.33×2.02<0.05对照组394.18×3.10×2.973.55×2.73×2.32<0.05

3 讨 论

3.1 病理

作为妇科中发病率最高的良性肿瘤,子宫肌瘤高发于30~50岁,其中约有25%的患者为育龄妇女。这种肌瘤对于卵巢性激素有着非常强的依赖性,对于雌激素也具有非常高的敏感性。孕激素异常的患者,肌瘤会在生长因子的促进下不断增殖,进行有丝分裂,从而在一定周期内发生基层细胞突变,产生子宫肌瘤[2]。

3.2 治疗方式

3.2.1 手术

临床一般为子宫肌瘤患者采取手术进行治疗。但是,手术均具有一定的风险性,故术中可能为患者机体带来损伤,术后也会因此而出现并发症,轻则影响患者日常生活,重则导致患者失去生育能力[3]。再加上手术需要患者承担巨大的医疗费用,故许多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患者无法承受。因此,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患者开始选择药物进行治疗。由于子宫肌瘤本身就是患者体内雌激素与孕激素水平异常而导致的疾病,故临床主要针对患者的雌孕激素

进行用药治疗。

3.2.2 药物

米非司酮作为一种拮抗剂,主要针对患者体内孕激素受体进行对症治疗。这种药物具有非常强的亲和力,进入人体后会与受体相结合,使其无法与孕酮结合而激活孕激素的活性,从而间接抑制雌孕激素的分泌,遏制肿瘤的正常生长。此外,米非司酮可以对PR基因起到抑制作用,使其无法转录与翻译,于是靶组织内的PR含量就会明显下降,同时还能使表皮生长因子的mRNA无法正常表达[4]。若长期服用,下丘脑-垂体-卵巢一系列内分泌控制轴也会在抗E作用的影响下减少雌孕激素分泌,卵巢的颗粒细胞迅速凋亡,难以支持肿瘤的发育,使肿瘤明显缩小。

三烯高诺酮是一种抑制剂,患者在服药后,垂体将会减少卵泡刺激素及黄体生成激素的分泌,雌激素无法合成,故患者机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将会明显下降[5]。缺少了雌激素的影响,患者子宫将会明显缩小,肌瘤也会慢慢萎缩。

4 结 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子宫体积和肌瘤体积没有明显的差别,但在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的子宫体积与肌瘤体积均明显缩小,尤其是口服米非司酮的研究组患者,其子宫肌瘤的疗效明显优于口服三烯高诺酮治疗的对照组。再加上米非司酮只会出现恶心、超热、食欲不振等轻微不良反应,且出现率较低,故临床治疗子宫肌瘤,应首选安全性及有效性较高的米非司酮。

5 结 语

相较于手术根治,药物治疗虽然疗效无法与其媲美,但其相对低廉的治疗费用和较高的耐受性更容易被患者接受。本文对临床常用的米非司酮及三烯高诺酮两种药物进行了疗效评价,发现两种药物对于治疗子宫肌瘤均有明显的疗效,故临床可加以应用。但须注意的是,三烯高诺酮和米非司酮目前依然处于探索阶段,临床应严格用药,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1] 周英惠,洪景娇.子宫肌瘤药物治疗临床应用概况[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6(01):80-82.

[2] 杨丽媛,张 琳.中西医药物联合方法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评价[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7(08):183-184.

[3] 高丽芬,杨国英.药物保守治疗子宫肌瘤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5):116.

[4] 李传菊.80例子宫肌瘤药物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1,8(06):52-53.

本文编辑:张 钰

R273

B

ISSN.2095-8803.2015.09.169.02

猜你喜欢

孕激素肌瘤体积
多法并举测量固体体积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聚焦立体几何中的体积问题
保胎药须小心服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小体积带来超高便携性 Teufel Cinebar One
脉血康胶囊联合雌孕激素治疗血瘀型原因不明的月经过少
谁的体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