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合肥城的夹城
2015-12-12丁增云
康 辉 丁增云
(1 合肥学院经济系,安徽 合肥 230601)(2 合肥学院思政部,安徽 合肥 230601)
《合肥县傅郭城图》是目前发现最早、最完整的古代合肥城市地图,图中绘有夹城。合肥的夹城,现已鲜为人知。嘉庆八年(1803)《合肥县志》城图第十《合肥县傅郭城图》的图说:“右城图南北距七里,东西距八里,城中为方里者五十有四,……时雍门北旧坝基南即吴大朴所著夹城也,已详营建志并附绘焉”[1]。意思是,在合肥城的时雍门(东城门之一)北,筑有夹城。合肥城为什么要构筑夹城?合肥城的夹城是怎样的结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何作用?本文拟对明末清初合肥城的夹城进行初步研究,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并求教于方家。
1 合肥城的建设历史
合肥于秦代置县,属九江郡。合肥一词最早出现于“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鲍、木输会也”(《史记·货殖列传》),至少在西汉时期,合肥县是一个经济发达、颇有影响力的城市[2]。汉献帝时,刘馥“单马造合肥空城”;从汉代至唐代,合肥县城均为土城。唐太宗李世民时期,尉迟敬德营建新合肥城,名曰“金斗城”;唐代宗李豫时期,庐州刺史路应求为合肥城墙加甓,提高了合肥县城的防御能力。南宋孝宗赵眘时期,郭振镇守合肥,扩建金斗城为斗梁城,合肥城的“范围扩大了几倍”[3];元代,斗梁城城墙遭毁,被夷为平地;明代初期,俞通海在斗梁城基础上重建砖质城墙,此后经历明清两代五百年中,合肥县城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动。
明清两代,合肥县城的城墙周长约四千七百零六丈(计约二十六里),西面、西南城墙高约二丈四尺,南、东、北三面城墙高为二丈八至三丈不等,城墙顶部有墙垛四千五百七十八个,瞭望台二十八个,城门七座,水关两座。(请参阅图1《合肥县傅郭城图》)
图1 合肥县傅郭城图
七座城门分别是:东面威武门(北)、时雍门(南);南面南薰门(东)、德胜门(西);西面西平门(南),水西门(北);北面为拱辰门。
2 合肥城的夹城
从《合肥县傅郭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在时雍门月城的北面,有联接月城的一段城墙,即为夹城。何谓夹城,其有何作用?据笔者查证,“夹城”一词主要有两种含义,一是“古代专用于皇帝出入皇宫和皇城的通道,其作用是为保护皇帝的安全,……唐代的大明宫和芙蓉园之间就筑有夹城”[4];二是“在距离较近的两城之间增筑的城,可使两城连接,以便于防守。宋代在扬州先筑大城,后又在其以北罗冈修筑城堡(宝佑城),再进而在两城之间增筑夹城”[5]。第一种含义说夹城为皇帝的专用通道,第二种含义说夹城为两座城池之间的城池,显然,合肥城的夹城不同于上述两种类型的夹城,而是赋予了“夹城”概念以不同的内涵。
嘉庆《合肥县志》卷五《营建志》记载“夹城,傅时雍门月城北南北墙各长三十四丈,中宽八尺,去地三之一,甃列枪孔,南北各五,南墙下小门一,高五尺,东抵河岸为砲台,崇祯间知府吴大朴备寇增建,邑人张拱垣有记节附。……郡为陪京门户,陵寝咽喉。寇一岁两加凭陵,郡守吴师御之,皆获胜算。如冒雨巡城,回风返火,未可一二悉数也。城西南形势突兀,濠复宽深,贼不敢仰窥。独东北一带地脉平衍,濠水直注巢湖,为贼所必攻之处。师以全城攸系,故筑堤于水关之东,设敌台于堤之南,使相应接。役竣,而城之东北屹若金汤,合郡生灵永赖矣”[1]。
从上文中可以明确(1)可以确定,依附于时雍门北月城北侧的城墙在当时被称作 “夹城”;(2)合肥城的夹城是为抗击张献忠、固守合肥城而建。
合肥之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且东面地势平缓,东面较西面易攻难守。为了应对敌人攻城,吴大朴筑大堤、设砲台,并将堤、砲台与时雍门月城连为一体,“扩大”了月城的防守面积,增强了城门的防守力量,并且形成了时雍门月城、夹城、南北向城墙、威武门月城三面居高临下围攻敌人之态势。距地面三分之一的高度的城墙上,设置枪孔,可以隐蔽地射击敌人。在冷兵器、火器并用的时代,如此防守体系,确可谓易守难攻。事实证明,吴大朴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
明末余瑞紫著《张献忠陷庐州纪》,以自己的亲历见闻,记录了这两次战役。崇祯八年(1635)正月,元宵节,“大街寂寞无闻,相遇者直讲流贼。于是七门各集多人,持刀枪,执棍棒,俱绕行城外,名曰‘扬兵’”。张献忠率兵到达合肥城下,“贼人百计攻之,太守百计御之”,吴大朴率领城内军民打退了张献忠的进攻,张献忠攻打合肥城失败后,转而攻打巢县、无为、含山、和州、全椒等地,均获得成功。经过第一次守城成功,为防备张献忠的再次进攻,吴大朴并不敢怠慢,加强城池防御工事的建设,“遂于东关外修筑石坝以蓄水,护城;恐贼决坝,乃造炮楼(笔者注:实际为砲台)于河旁以卫之”,即建造夹城。此外,吴大朴还在水道中设置铁柱、在城门口挖掘陷马坑、并在城下设置梅花桩、品字坑等障碍,为守城作了充分的准备。是年十二月,农民起义军再攻合肥,由于吴大朴应对有方,起义军破城无策,转走滁州[6]。
这两场战役,在《明季北略》之《吴大朴守庐州》一文中亦有精彩论述。在守卫合肥的战役中,吴大朴“战守劳苦,目几丧明”,“攻击七昼夜,城中随机应之,贼无如之何,乃退”。是年十二月,农民军再次进攻合肥,也没有取得成功,“凡六日不破,解围去”[7]。
3 合肥夹城的构筑者——吴大朴
构筑夹城、占据有利地形是合肥城守城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夹城的构筑者为时任郡守吴大朴。
吴大朴,固始人,生于明万历五年(1577),卒于崇祯十年(1637)。 天启二年(1622)进士,第三甲一百五十七名[8],曾为当涂县令、无锡县令,庐州知府[9]。关于吴大朴的事迹,目前笔者查得的史料不多,有待进一步补充。除了守卫合肥城外,主要有以下几则:
吴大仆关心百姓疾苦,遇灾荒能组织救济灾民。据史料记载“江北庐州府诸州县大旱,赤地千里,人相食,斗米价银四钱,知府吴大朴,劝富户输米助赈,而穷发赖以全活者甚众”[10],这是其关心百姓的生动写照。
在宦官打击东林党人的过程中,吴大朴曾奉旨拆毁东林书院。万历三十二年(1604)顾宪成、高攀龙等重修东林书院,书院常点评时政,议论人物,引起一部分人的不满。至天启年间,宦官魏忠贤专权,打击东林党人,禁、毁东林书院。吴大朴《申拆毁书院缘由》中说:“直隶常州府无锡县为奉旨拆毁书院事,天启六年四月二十八日,奉巡按徐宪牌前事,内开,昨接邸报,钦奉明旨,苏、常等处,私造书院,尽行拆毁……不许存留片瓦寸椽,限即日俱将毁,星驰申报”11]。
4 结语
崇祯十五年(1642)五月,张献忠第三次进攻合肥,此时的庐州知府为郑履祥,兵备道为蔡如衡。张献忠吸取教训,采取里应外合、内外夹攻的方式,占领了合肥城[12]。合肥是江淮之间重要的军事重镇,城池建设历来为统治者所重视。明末至嘉庆年间,合肥城垣几度崩陁,多次修缮,“雍正元年知县李月槎又捐俸修之,乾隆二十八年知县陈大中重修,……嘉庆五年知府张祥云督知县左辅修葺,逾年工峻”[13],经过修缮,夹城也得以保存。
合肥的夹城,不同于其他形制的夹城,在守卫合肥城的战役中发挥了特定的历史作用,丰富了合肥建筑历史文化的内涵。
[1]左辅.中国地方志集成·嘉庆合肥县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21、65.
[2]唐乐.清代合肥县城市历史地理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3:18.
[3]刘彩玉.历史上的合肥城[J].江淮学刊,1963,(2):73-76.
[4]李剑平.中国古建筑名词图解辞典[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259.
[5]何本方,等.中国古代生活辞典[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3:2.
[6]何锐,等,校点.张献忠剿四川实录[M].成都:巴蜀书社,2002:2-5.
[7](清)计六奇.吴大朴守庐州·明季北略(上)[M].北京:中华书局,1984:179.
[8]刘永之,耿瑞玲.河南地方志提要(下册)[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565.
[9]吴强华.吴姓史话[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90.
[10](清)郑达,辑.野史无文(20 卷)[M].北京:中华书局,1960:16.
[11]陈元晖.中国古代的书院制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84.
[12]王世华,李琳琦.安徽通史[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1:254.
[13]张祥.中国地方志集成·嘉庆庐州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