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赛艇多站式赛制的变革对训练计划设计的影响
2015-12-12张国培安徽省水上运动管理中心安徽合肥230011
□张国培(安徽省水上运动管理中心安徽合肥230011)
探讨赛艇多站式赛制的变革对训练计划设计的影响
□张国培(安徽省水上运动管理中心安徽合肥230011)
国内赛艇竞赛工作由传统的单一模式向国际化分站式发展,此情况下对教学工作中的训练计划的设计和运动员的竞赛状态的把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收集和借鉴国内外比赛成绩的记录及平时工作的积累资料,发现一些共性,提出相关观点以供大家探讨。
赛艇赛制训练计划设计
近几年随着国内竞技体育国际化的接轨和体育产业市场化的深入,作为赛艇项目的竞赛赛事和规则方面均出现了新的转变。赛制由过去年度中仅有全国冠军锦标赛和全国锦标赛两个成年比赛,扩展为春、秋季锦标赛、室内对抗赛、赛艇杯大奖赛(一、二)站等分站多种竞赛形式。另外,还加大了观赏性较大的多人(八人艇、四人艇)项目的表演赛。每年的冬训三、四月份后竞赛工作一直可以延续到年底。导致对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提出了在高频率下的高要求。随之一个竞技高峰点和多个高峰点的观点大家也均在不断的探索和争论中。
1、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1)各类别的桨手。
桨手类别年限赛事国际级10-12世界杯1、2站国内优秀级8-10全国锦标赛省队专业级3-4全国青年锦标赛和省比赛
1.2、研究方法
分别采取抽样举例法和对比分析法进行数据分析,查找规律。
(1)国际比赛成绩分布2014年。
?
(2)国内比赛成绩分布情况2014年。
名称时间地点项目成绩春季冠军赛2014.4千岛湖M4X6:05全国锦标赛2014.9上海M4X6:00
(3)全国U18锦标赛和省运会。
名称时间地点项目成绩全国青年锦标赛2014.6西安M4X6:18省省运会2014.9XXM4X6:19
2、结果与分析
2.1、结果
从上述图表中反映出国际级桨手竞赛成绩突出,且呈上升趋势,一般竞技状态最高点在下半年的世界锦标赛。国内优秀桨手的数据指标与他们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总体体现十分相似。而省队桨手成绩数据指标较低,但是两次比赛成绩较为平均。
2.2、分析
(1)研究对象的不同。
第一类别:国际类桨手。据数字分析目前国际类别的优秀桨手专业年限为10年以上,他们不仅仅保持较高的专项能力,例:男子公开级2000米测功仪达到5′35″的成绩左右,具备合理规范的划桨技术和较强的实战能力,还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平均年龄为28-30岁左右。
第二类别:国内优秀桨手。当下国内优秀桨手与国际桨手的距离正在不断缩小,特别是女子、女轻项目,她们具备一定的专项能力,例:女子公开级2000米测功仪达到7′以内成绩,技术动作趋于经济化,具有一定的比赛经验,平均年龄为26岁左右。
第三类别:省专业队桨手。省内桨手一般具有4-5年训练年限,专业能力正处在一个发展的可塑过程中,技术动作不太稳定,参赛赛龄较短,经验正处在储备阶段,年龄结构一般处在20左右。
(2)训练方向的不同。
由于训练对象的差异将直接带来训练方法和手段的变化,国际类桨手原则以专项训练为核心,稳定个体有氧储备,完善划桨技术动作,加强一定比例的康复性训练,来保持竞技高峰和维持运动生涯,达到市场效率经济化的最大收益。
国内优秀桨手由于体制的特点,进行国家队集训,由单人向多人艇配合转桨,技术方面以统一技术风格,同时,通过一些特殊的方法和手段来提高个体有氧能力和专项速度,如:高原训练、板块训练等,最终代表国家队参加国际比赛力争优异成绩;
省内桨手在科学选材的基础上,以一般身体素质为主,水上技术处在启动阶段,动作感觉不太稳定,主要任务是国内各类赛事和积极向国家队输送。
(3)训练周期的不同。
根据训练对象和方向的不同,我们对训练方法手段进行训练周期的区分。训练周期是指根据运动员竞技状态形成和发展规律以及重大比赛日程,合理安排训练工作的一种形式。主要由三个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衔接的阶段,即准备期、竞赛期、过渡期。
训练周期可分为超大周期、大周期、中周期和小周期四类。
超大周期是一种根据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皮奥运、全运会重大比赛日程的准备时间,合理安排四年左右时间的训练工作的一种形式,其主要内容是由若干大周期的主要内容形成。
大周期是指教练员根据超大周期的训练工作安排和各个年度训练任务和重大比赛安排,科学安排全年训练工作一种形式,大周期可分单训练周期、双训练周期、多训练周期。每一大周期包括准备期、竞赛期和准备期。
中周期是大周期的组成部分,称为“训练阶段”。由2-12个小周期构成。根据运动员的训练水平、阶段任务、阶段时间等因素,该阶段的时间约为半个月至3个月不等。提出中周期的主要依据是超量恢复原理以及运动适应规律。
小周期通常为一周,按训练任务的不同,可分为训练小周期、赛前小周期、比赛小周期、调整小周期。
(4)方法手段的不同。
①国际级和国内优秀桨手在训手段方面十分相似,主采取超大周期或大周期中的多周期结构。
多周期特点:系统保持专项体能、技能的训练水平,重点保持运动员的高水平竞技状态,丰富参加重大比赛的经验,其目的是完成一年多次的积分任务或获得重大比赛的参赛资格,或谋取较大的经济利益。
②省队桨手原则根据专业年限可分别采取单周期或双周期训练模式。
单周期的特点:重点发展运动员的全面身体素质,全面提高专项运动素质和基本技术,其目的为完成一年一次的比赛任务。
双周期的特点:系统进行专项体能、技能训练,重点发展运动员的专项素质、技术、战术以及形成高水水平的竞技状态,其目的是为完成任务成一年二次的比赛任务或为获得下次参赛资格奠定基础。
(5)赛艇文化的不同。
赛艇属奥运项目,是西方文化的产物,俗称贵族运动、绿色运动等。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和组织形式的不同,导致意识形态的不同。国外桨手从事项目的动机是热爱运动,与大自然结合,具备较强的主动性。国内较普遍情况是为了人生的规划选项择项目,处在被管理过程中,缺乏热情,被动因素占多数,一般运动员在最高峰时(26-28岁)主动退役,导致资源的浪费。
3、结论
根据训练对象、赛事任务等因素的不同,加大训练设计的科学合理化和针对性。在综合性运动会的周期中根据对桨手能力的诊断,分步骤分层次分重点进行年度、阶段、小周期的规划,建立科学合理的训练体系。国际级和国家优秀桨手原则以超大、大周期的训练特点为主体,全年或多年保持竞技状态最高点,从而产生较大的市场价价值。而基础训练中的对象原则以中周期的阶段、周(星期)为单位结构负荷推进。达到预期设定目标任务。
[1]国家体育总局教练员培训大纲.
[2]世界杯比赛成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