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海洋史观培育路径

2015-12-11任念文

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 2015年12期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任念文

摘    要:我国已进入海洋强国战略机遇期,在此背景下,涉海高校未来海洋人才的海洋教育势在必行。文章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载体,阐述了涉海高校学生海洋史观培育的现实意义,分析了基于“纲要”教学的海洋史观培育的有利条件,并提出了基于“纲要”教学的涉海高校学生海洋史观培育的路径。

关键词:海洋史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涉海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12-0023-03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海洋强国”战略,引起国内外各界高度重视,标志着我国国家海洋发展战略日趋成熟,全体公民对此应有国家意志层面的清醒认识。我国涉海高校作为国家海洋发展人才储备智库,充分利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平台,把握时代脉搏,既坚持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原则,又与时俱进,引入海洋史观、海洋战略教育,是当前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改革的有益创新与探索。

一、基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海洋史观培育的意义

所谓历史观,指人们对历史的一般看法。历史观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认识以及顺应这种规律的经验积累,一种历史观的形成对人们价值观的确立有直接的影响。海洋史观的出现则是人们偏重于以海洋为观察历史的视角,对人海互动以及海洋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的深刻认识。

“人类历史是一个整体,其整体性在于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是世界性的”[1]。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已融入世界的当代中国人必须以世界史的眼光导航中国现代化变革的方向。尽管“陆地史观”一直是中外学者考察中国历史的基本模式,但占地球70%面积的海洋客观存在,当前国际形势发展以及国家、社会发展对海洋的倚重,引起学界以海洋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并正实现“陆地”与“海洋”的视野通融[2]。这种历史视野的进一步拓宽,无疑为我国国家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提供新的路径选择依据。从国家战略看,上升为国家意志的海洋权益也即“海权”,包括国家现实的海洋利益、又包括国家长远的海洋利益,既包括海洋经济利益,又包括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军事利益[3]。对海洋世界的关注,从时间和空间角度鸟瞰民族、国家、人类社会发展全貌,多维度审视历史走势并做出民族、国家发展的战略选择,这种来自民族自觉的历史观决定我国未来民族复兴的成败,海洋史观的培育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21世纪是海洋世纪,国家发展战略发生重大飞跃,涉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应敏锐洞悉时局,肩负高等教育强国使命,理性梳理中国新的海洋观,将海洋史观以及国家海洋战略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使高校课堂成为国家战略的有效传播空间,最终塑造既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又能高瞻远瞩的战略型人才,海洋教育大有可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全国普通高等院校“05方案”确定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必修课之一,同时,也是全国普通高校历史学通识教育的唯一课程设置。该课旨在引导新时期大学生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规律,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了解国史、国情,从而坚定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以完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4]。“纲要”作为政治理论与历史学的交叉学科属性,引入海洋史学、海洋战略教育,培养国民海洋意识,势必在国民素质、价值观培养层面为实现高等教育强国有所贡献。

二、基于“纲要”教学的海洋史观培育条件

以“纲要”课程讲授为线索,对学生进行较为系统的海洋史观的培育,既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应有的内容,也是海洋史观培育的有效载体。

(一)海洋史观教育符合“纲要”的本质要求

什么样的历史观决定什么样的价值观。不论是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革命道路的选择,还是当前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主张,都是我们党经过不断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得出的结论,而未来我国实现现代化,更需要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导。当前,我国海洋战略的规划与实施已经成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海洋观的确立已成为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因此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应有之义。“纲要”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与大学生海洋史观以及海洋意识培养教育相适应,是树立正确海洋史观有力的教育平台。

(二)“纲要”的历史学学科特征为海洋史观培育提供教学方法论的便利

我国海洋战略的从无到有以及艰苦卓绝的发展历程,与中国历史上中华民族的抗争、崛起相始终。在教学中,以中国近现代历史变迁为主线,辅以人类海洋文明史演变的红线,两条线索的历时性契合,形成二者历史观论证所需史料的共享,多视角的历史审视交汇,立体透视中国在全球化浪潮中现代化崛起的演变途径,二者相互印证,对大学生肩负强国使命,树立正确价值观具有深远的启迪作用,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三)“纲要”课程社会实践环节的设置,为海洋史观培育提供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

对广大高校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以及国情教育,理论联系实际是最具说服力的教育方法。当前,我国海洋发展战略的形成是我国长期以来改革开放国情发展的结果,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课程设置与实践,对我国当前海洋战略具体实施的了解与把握,加强高校学生的全球意识,深入领会海洋史观的具体内涵,有利于培育具有战略思维的有用人才。

三、基于“纲要”教学的海洋史观培育路径

首先,应充实、丰富、梳理中外海洋史教学内容,阐释人类海洋文明发展的历史逻辑。其次,努力将海洋史观培育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主旋律契合,做到既坚持阐明本课程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目的,又能提供新的历史视角,培养学生海洋史观、海洋意识,开阔历史思维,二者相得益彰,取得良好教学效果。根据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在教学法中,宜采取多种历史学方法论,由微观到宏观的教学过程演绎,诠释海洋文明与人类社会发展的紧密关联,引导学生对国家海洋战略的综合性分析与研究。

(一)在历史讲述中呈现中国海洋文化风貌

没有对过往历史的梳理与反省,不足以形成真正的历史观。中华文明与海洋文化有着深刻渊源,海洋文化历史与民族发展历程相始终。成书于汉朝的古籍《淮南子》,就已记述了先秦时代东南沿海海洋民族及其海洋生活。其载:“是故世异则事变,时移则俗易,胡人便于马,越人便于舟,异形殊类,易事而悖,失处则贱,得势而贵”[5]。表示了对越人制舟航海生活习俗的尊重与敬意,这种文化仍见于当今东南沿海人民生活中,甚至凝结为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古代东夷部落以及广泛活动于东南沿海的古越民族,具有鲜明的海洋民族文化特征,是我国“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秦汉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纵贯整个中国历史,为中西文化交流做出突出贡献,在人类文明史上写下了辉煌灿烂的一页。大明帝国先进的航海技术、规模巨大的海上经贸代表了当时全球化趋势的最高水平,形成以中国为中心、以太平洋为交流空间的“亚洲经济圈”[6],并以“郑和下西洋”的航海盛世载入史册,也为当前构建亚洲区域合作以及中国特色现代化模式提供参考。直至近现代,围绕南海,广大华人华侨活跃于东南亚(南洋)的拓殖创业,华人社会群体出现,形成遍布全球的华人华侨文化。同时,在近代,中国在西方现代海洋文明挑战下,在海洋开发上取得巨大进步,尤其是在现代民族国家建构中,中国现代海权初建。通过对中华文明中海洋文明的历时性讲授,使学生在把握中国近现代历史脉络的同时,多视角全方位了解我国文化中的海洋性特征,对当代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战略,走面向海洋的国家发展道路选择充满自信。

(二)通过中外海洋战略比较研究,认清中国近代落后的根本原因

“纲要”以1840年为中国近代的开端,主要阐明中国迈向现代化之路的曲折与艰辛。东西方文明发展道路的分道扬镳,产生两种截然相反的现代化命运。在此期间,中国经历与西方殖民者一系列海上军事冲突与战争的失败,由封建帝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纲要”课程历史逻辑的核心问题,也是我国海洋史的重大事件。反省中国与西方较量失利的根本原因,是西方依托现代海洋文明,激发技术的进步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以及由此导致殖民主义扩张的结果。为使学生更深刻领会其中内在关联,宜采取比较历史学的教学方法。

公元1500年左右,以世界地理大发现为契机,意味着人类海洋时代的到来,东西方文明的异质性也在这一时期日益凸显,差距也从这里开始。恩格斯敏锐指出:“这是展现在一切海洋国家面前的殖民事业的时代,也就是建立庞大的海军来保护刚刚开辟的殖民地以及与殖民地的贸易的时代。从此便开始了一个海战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频繁,海军武器的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有成效的时期。”[7]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等国围绕海洋赢得巨大财富,争夺海权直接导致殖民主义扩张的国家战略实施,西方海权思想创始人马汉认为:“所有殖民地的形成与发展都不是天然的,他们的产生与发展是建立在这个国家政策的基础上,并逐渐演变成正规的、政治性的海洋历史的一部分。”[8]与此形成鲜明的对比,以明朝中后期为分水岭,中国封建帝国由盛而衰,与国家海洋战略导向的转折直接有关,比哥伦布实施的国家航海计划早60—70年的“郑和下西洋”不久为“海禁”政策取代,统治者耽于海洋冒险对封建帝国统治的威胁,沉湎于传统农业与贸易带来的封建社会经济的繁荣,国家发展因循乏新,陷入历史循环的老路。鸦片战争后,清朝在海上的一系列屈辱与失败,直至1894年甲午海战失败等一系列历史事实,最终导致为后来居上的西方殖民者所侵略欺辱。通过东西方共时性海洋战略横向比较得出结论:“纲要”所阐述的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正是西方国家海权战略实施,打败大清帝国的无情事实。尤见现代国家发展海权战略的至关重要,是树立正确务实海洋史观的关键内容。

(三)运用案例教学,全面展示海洋史观的深刻内涵

海洋观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国家在海洋问题上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目前,对国家海洋利益的维系主要包括海洋国土、海洋资源、海洋权益、海洋防卫等内容。海洋学作为一门综合学科,单纯一维的历史教学无法综合分析、理解、评估国家海洋权益全部内涵,因此,结合“纲要”涉及国家海权变迁的历史事件,引入一系列涉海概念、海洋理论、海洋科技、国际海洋法以及海洋军事的相关背景与知识点,更能引起学生对海洋学的关切与深入研究。如在“纲要”绪论中,讲述古代中华文明对世界的贡献一节,侧重对郑和七下西洋的具体研究,涉及海洋地理、航海技术、海洋贸易、海洋政治秩序的全方位了解;又如,结合“纲要”课程中清末列强加紧侵略瓜分中国步伐,全国出现边疆危机一节,将钓鱼岛主权归属问题作为个案,把握我国捍卫国家海洋国土主权的线索与抗争。此案涉及清末中日琉球归属问题谈判、1895年中日签署《马关条约》割让台湾,二战时《雅尔塔协定》规定日本归还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给中国的合法性、1951年《旧金山和约》美国委托日本管理钓鱼岛,最后,联合国海洋法会议1958年通过《大陆架公约》,对岛屿归属的有关规定。由此引起围绕海洋资源的岛屿主权归属较量,从而引起学生对我国钓鱼岛维权的历史依据与法理依据的探究。由微观入手,全方位切入国家海洋权益各个领域,使学生形成对国家海洋权益的宏观认识,涉海案例教学更能激发学生对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激情。

(四)将滨海地方史引入教学

海洋文化与传统农耕文化差异巨大,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将滨海地区涉海历史引入“纲要”教学是增加学生对海洋学感性认识的重要渠道,是广大学生理解海洋文化、国家海洋战略深层内涵的桥梁。随着我国国家层面对海洋文化的国民教育重视,海洋社会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也发展起来,在教学中,坚持“纲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教学宗旨,适当介绍滨海地区渔民生活风俗、以“海神”“妈祖”崇拜等为标志的海洋宗教信仰、中国传统航海、造船技术、海商贸易的过去与现实、滨海社会、社区运作、渔民转产转业的内在与外在驱动、海洋执法等等,针对海洋科学集自然、人文、社会科学于一体的学科特点,提供综观视角。地方历史沿革的海洋教育、海洋史观的培育,也使学生增加文化认同感,文化归属感,激发学生对人类海洋文明历史的学习与探索热情,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五)结合思政理论课的社会实践环节,开展海洋社会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海洋事业发展突飞猛进,仅以课堂为阵地的海洋教育已不能反映我国海洋文明建设的全貌,也不能满足人们对现代海洋文明了解的求知欲,应结合全国高校思政理论教学大纲所要求的社会实践环节,了解我国海洋国情,关注海洋现实,以期大学生对未来国家海洋发展战略的实际掌握与深刻领会。安排学生走出课堂,考察与了解我国现代海洋军事,熟悉与研究国家渔政、海监等海洋执法部门的机构设置以及执法行动,对海洋渔业资源保护,海洋环境保护,跨区域渔业合作、岛屿开发管理、渔民转产转业、我国航运业作调查研究等,可以使大学生对我国海洋事业深入细致地结构性把握,理论联系实际,增强现代人才的海洋使命意识,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质。

综上所述,充分利用现有高校人文社科通识教育资源,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载体,在坚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流意识形态下,以中国近现代史发展为线索,丰富思政理论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植入中国海洋学与海洋史内容,使该课成为高校人才海洋史观培育的教学阵地,积极贯彻国家海洋发展战略主张,优化大学教育资源,提升大学人才培养层次,造就可用之才。

参考文献:

[1]张光勇.导论——走向全球史[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

出版社,2002.

[2]李红岩.“海洋史学”浅议[J].海洋史研究:第三辑,

2012,(5).

[3]何立居.海洋观教程[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9.

[4]本书编写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

版社,2010.

[5]齐俗训[C]//淮南子:卷11.北京:中华书局,2009.

[6][日]滨下武志;朱荫贵,欧阳菲译.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7]蒋一国,于连坤.马克思恩格斯军事经济思想研究[M].

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1997.

[8][美]马汉;一兵译.海权论[M].北京:同心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研究性学习课堂模式分解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
人物说史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正确树立唯物史观
Sandwich教学法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