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升初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2015-12-11吴石金
吴石金
摘 要:随着初中生个体主动性的增强,以及新课改提倡的教学风格发生了转变,如今的初中数学课堂需要顺应条件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如今新式课堂的构建,大大变革的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型和主体性,然后在这看似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背后,数学教学的实效性是否切实得到保证,学生的学习是否比之前变得更加容易、更加高效,这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值得思考探究的一个问题,教师应该在保证数学课堂有效性上下工夫。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
新课改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在学习中应该充分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传统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已经被削弱,取而代之的是引导辅助作用,这种学习模式确实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是学生由于缺乏经验,对学科重点以及重点定理的理解运用需要教师予以指导,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仍然需要进行摸索,达到最好的互动状态。下面就结合本人日常教学经验,来谈谈如何提升初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一、尊重课本,适当拓展
數学是逻辑性极强的一门学科,要求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学习的严谨性和逻辑性,学生学习知识需要通过课本的基础学习来扎实基本功,同时数学学习需要课外题目来帮助能力拓展,拓宽思维开阔思路。我们提倡个性化教学和创新性教学,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把握住度,把握好课本知识和课外知识的比例。同时教师在日常授课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在保证课堂氛围和教学效果的同时,不能为了取得课堂热闹的效果而忽视知识是否能够传授给学生,应该从宏观角度来考虑课堂的有效性,既要圆满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来自主拓展、自主思考,保证课堂教学的科学性。
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正因为数学学科的严密性和极强的逻辑性,不少学生认为数学学习是枯燥的,尤其是女生,对数学有着极强的畏难情绪。其实,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都需要学生自主克服畏惧心理,培养起学习的兴趣,这样学习就会变得容易、轻松许多。数学学习也同样如此,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在多年的教学经历中发现,兴趣的确是提升学习效果的良药,一旦兴趣培养起来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就有了显著的提高,不仅在课上表现得相当配合,在课下也愿意腾更多的时间给数学,主动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教师应该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营造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发现数学学习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数学学习也是充满乐趣和挑战性的。
三、重视课堂评价机制的作用
学生的学习需要鼓励,尤其对于数学这门具有一定难度的学科,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和压力,需要教师的鼓励和引导,在遇到困难之后还能迎难而上,不能被一道错题而打倒,从而失去数学学习的信心。教师在学生心中是极具权威的人物,教师的鼓励能让学生信心百倍、动力十足,教师对于学生良好的表现和成绩要及时表扬,对于学生的错误要合理运用语言适当表达,用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将自己的意见传达给学生。师生之间的及时反馈和良性互动,可以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周茂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法新思路探析[J].科技和产业,2009(02).
[2]成继红.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调查与思考 [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5).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