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职业指导在推动实现医学生更高质量就业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2015-12-11蒙丽莎文志娟
蒙丽莎 文志娟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医疗行业的不断改革,医学专业学生面对新时期、新形势的社会就业状况,在就业问题上,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职业指导对医学生应对形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定位好自身职业观、找准职业方向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职业指导;医学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2-0228-02
一、职业指导的概念
高校的职业指导,就是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就业形势与当前就业状况,了解社会人才需求和有关人事与劳动政策法规,认识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与个性特点的过程,运用职业评价分析、调查访谈、心理测量方法和手段,依据市场人才供求,按照求职择业者个人条件与求职意愿以及单位用人要求,提供咨询、指导和帮助,实现人职合理匹配的过程。[1]
由于医学的专业性特点,对医学生的职业指导,除了在于帮助医学生了解社会就业形势和当前就业状况,还应该包含帮助他们进行医学职业发展目标的规划和定位,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提高他们的社会适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内容。
二、医学生当前就业的社会背景及就业状况
目前,我国医疗改革正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基层医疗保健单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很多医疗机构正进行人事制度改革和调整。有些单位用人指标不断下降,无法接受大量的毕业生;除此之外,市区内许多大医院对应聘者的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上高学历毕业生的日益增加,本专科学历的医学毕业生在就业上面临较大的挑战;而与大城市大医院门庭若市、人满为患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县区、基层中小医院、偏远地区医院对医学本科生仍有很强烈的需求。正因为基层中小医院条件相对较差,很多医学毕业生往往会首选条件较好的大城市医院,因此出现了用人单位抱怨人才难求与毕业生抱怨工作难找的尴尬处境。
从近几年的医学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大部分毕业生都能就业,就业情况还比较乐观;从市场需求来看,未来几年内,社会对医学毕业生的需求还比较大,尤其是医疗护理人员。随着国家医改政策的不断推进,国家对基层医院的扶持会日渐加大,基层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也会进一步增加。然而,从临床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大部分的毕业生最希望从事的还是临床工作,并且首选三甲医院。学生就业的期望值居高不下,就业观念还停留在精英教育时代,缺乏开阔的行业视野。随着当前大医院人才日益集中,门槛越来越高,就业困难将会越来越明显。
三、“更高质量就业”的含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2]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信长星在接受采访时说:“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更高质量的就业,是从宏观层面讲的,主要是指充分的就业机会、公平的就业环境、良好的就业能力、合理的就业结构、和谐的劳动关系等。这就要求我们在就业工作中,不仅要注重就业规模的持续扩大,还要注重就业质量的不断提升,增强就业的稳定性。”[3]对医学生而言,笔者认为,高质量就业就是医学生能根据自己的能力特点,找到合适自己的、且能够实现个人才华和抱负的就业岗位,实现医学生自我价值的最大化。而职业指导在此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职业指导不仅能够帮助医学生认清就业形势,促进学生发展,实现就业目标,还可以帮助他们在就业岗位上充分发挥个人价值,增强社会责任感,最终实现职业生涯的发展目标,维护社会的稳定。
四、职业指导在推动实现医学生更高质量就业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1.通过职业指导促使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高校的职业指导教育工作中,最常见、最基础的一项课程就是职业指导课,在医学院校也不例外。职业指导课程主要是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分析目前国内高校的职业指导课程体系的形成和现状,我们可以看出,职业指导从某种意义上既是一种思想教育,又可以被理解为是一种心理教育,总体而言,都是在影响着医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首先,进行有效的职业指导能够促进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观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有效的职业指导通过对学生自身和医学职业的前景分析,让他们对医学职业的国家、政府政策和医学就业状况、发展前景等有一定的认识,从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另外,通过职业指导,使医学生正确认识医学职业自身的工作责任,使他们认真审视自己本身的责任,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促使他们能够更好的结合自己的能力去肩负起社会对医疗行业的重托。在职业指导的整个过程当中,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评价和理解,形成自己对本身的客观认识。医学生可以通过就业咨询的方式,清楚认识自己的心理障碍,同时也使自己摆脱本身心理上的压力,从而顺利就业。
2.职业指导可以帮助医学生准确进行职业定位,找到自己适合的工作岗位或工作方向。职业指导人员通过素质测评可以得出一个人在素质各方面指标上的高低,可以知道一个人优势与劣势,有助于将个人特点与特定的职业要求结合起来,从而做到人职匹配,人尽其才。作为医学专业的学生,虽然专业的性质已经决定了就业的大方向,但是,大多数学生刚进校懵懵懂懂,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因此,就业指导能帮助医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定位。一个人能否为国家、社会做出贡献,个人生活是否幸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职业定位。搞好就业指导,引导医学生遵循职业选择原则,做好职业目标定位,无论对社会还是对个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职业指导能够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职业指导不局限于课堂,也不局限于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应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融入到每个教师的工作环节中,在课堂上,在谈话中,潜移默化的渗透给每个学生。职业指导可以无处不在,从大一到大五贯穿整个学生生涯,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有几点。
(1)职业指导有效提高医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作为衡量医学生职业道德标准的重要体现,是每个医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面对患者及家属时所必须具有的职业素质。在校医学生,不仅需要学习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应该注重培养一定的内在人文素养。从古至今,医生这个职业与之相对应的形容词一直都是高尚、仁爱等温暖的字眼。然而,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近几年,医疗领域中涌现出来的却是不断增多的医闹事件,使得社会对医疗行业和医生的道德问题产生了质疑。究其原因,除了看病贵、患者自身的原因之外,大部分原因在于医护人员没能正确处理医者与患者的关系,医者与患者之间缺乏信任、理解和沟通。业内许多学者和专家也对此进行了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当前在医学教育中存在重技能、重知识而轻人文的现象,导致了医学生人文素质还没有真正内化于心,外用于行。[4]高校的职业指导通过分析和发现这些问题,对医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方面的培养和教育,使他们在进入学校之初就懂得医学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和关键性,从而在今后的学习生涯中,不断注重这方面的培养。高质量的就业评定不仅仅只是实现就业这一个方面,并且还要看就业之后在工作岗位上的个人职业价值的实现状况及社会的评价。
(2)职业指导有效引导学生培养自身的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从现代的职业市场发展情势来看,用人单位需要的优秀人才不再只是专业成绩好或是专业素质强,他们更希望求职的大学生是一专多能的人才。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技术的能力,还要求要具备相应的学习能力和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综合。通过职业指导,学生能够对自己所面临的职业市场需求有所了解,从而使他们对自己欠缺的方面进行重点训练,使自己的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
(3)职业指导能够使学生有意识的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高校的职业指导中,包含了求职择业的方法和技巧这一内容。另外,高校的职业指导中心每年会给学生提供一定的社会实践机会,让学生亲身体验到求职、面试、实践工作中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在教师的职业指导中寻求答案。通过对求职择业方法和技巧的培训及一定的社会实践经历,学生对自己在求职择业、实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使得他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更加有意识的去积累实践经验,不断改进缺点和不足,将专业知识和实践更好的统一起来,从而真正的适应和满足社会需要,更好的实现高质量就业。
4.职业指导为学生和用人单位间搭起桥梁,学校和医疗单位深度融合,也能够及时的为医学生提供相应的就业信息。职业指导的一个重要的功能即为求职者提供就业信息。医学院校的职业指导部门通过与各地的医疗机构进行沟通和往来,对社会就业形势、用人单位需求变化都有比较深刻的研究和了解,尤其是掌握了用人单位最新的招聘信息。因此,职业指导部门能够充当学校、学生和医疗单位之间的桥梁,学校和用人单位深度交流,让学校培养出的学生达到医院的要求,学生找到满意的岗位,医院招到合适的医生。另外,医学院校通过与多家医院建立起合作,举办校园招聘会,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供学生应聘,不但帮助医院提高了招聘效率,招到合用的人才,而且学校实现了高就业率,也提高了就业质量。
参考文献:
[1]http://baike.baidu.com/view/980113.htm?fr=aladdin#1.
[2]戴安·萨克尼克,威廉·班达特,等.职业指导[M].第7版.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3]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创新职业指导:新实践[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4]孙鹏.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构建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