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创新意识的民办院校公共艺术课程体系构建思路分析

2015-12-11杨雪男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31期
关键词:民办院校课程体系

杨雪男

摘要:本文通过对民办院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设置和管理方面的缺陷分析,提出具有创新性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建构思路:思想上重视,实践上加强,突出地域特色。

关键词:普通高等院校;公共艺术课程;民办院校;课程体系;指导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1-0215-02

目前,包括民办院校在内的普通高校越来越重视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响应《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以下简称《指导方案》,2006年3月)[1]的精神,开设了公共艺术课程,作为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施美育教学,旨在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并以院校自身的资源和所在地丰富的人文资源为依托,构建了成熟的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体系。

一、对目前民办院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设置和管理方面的缺陷分析

(一)公共艺术课程难以获得同等地位

《指导方案》对公共艺术课程的定位是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是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久以来,公共艺术课程一直被边缘化,在日常的教务管理、师资力量配置、资金支持、活动场地等方面难以与大学英语、大学语文等课程平起平坐。例如,从师资力量配置方面来说,按照《指导方案》的要求,每万人学生最少配备15名专职老师,但实际情况差强人意,许多民办院校的兼职任课教师占到了大多数。在这部分教师课时较少的情况下,为完成学年工作量而经过协商后才确定开设这门课程,这就造成课程设置的随意性和不连贯性,也反映出教学管理方面的无序化和校方思想上的弱化性,自然在资金调配、活动场地协调等方面常常得不到足够的重视[2]。

(二)单一性的公共艺术教学课程设置影响了对大学生美育教育功能的实现

公共艺术课程不同于专业的艺术课程,它具有普及性的特点,目的是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但目前大多数民办院校在课程方面更多地集中在了知识的获得层面上,开设了类似《美术鉴赏》、《音乐鉴赏》等知识性较强的课程,各个院系也未结合本专业的特点开设具有特色的相应公共艺术课程,而与全校保持一致。在诸多消极因素的作用下,公共艺术课程缺少了地方特色和创新意识,学生在被动获得知识的学习状态下缺失了追求艺术的兴趣,从而阻碍了公共艺术课程良性循环的发展途径。

(三)学分比例严重失衡

遵照《指导方案》的要求,每位学生通过选修艺术公共课程的学习要获得2个以上的学分,在大学4年的学分体系中只占到1%≈2%。也就是说,大学生只需要上一两门公共艺术课程,就可以修够规定的学分,然后将更多的学分留给专业课和英语、政治等其他公共课程。这种功利性的学分设置与《指导方案》中对公共艺术课程的定位明显不适应。

(四)教学管理方式薄弱

在《指导方案》公布后的多年实践中,除个别省份对民办院校的公共艺术课程进行评估检查外,大部分省份忽视了对公共艺术课程的管理,一般由学校自行管理和监督,但许多院校并没有成立相应的独立教学管理机构,使得公共艺术课程的开设缺乏标准的运作规范,管理也呈现出无序化状态。以西京学院为例,尽管成立了公共艺术教育中心,但在公共艺术课程的申报、教师资源的配置等方面又缺乏足够的独立性,要承担全校的公共艺术教育职责显得力不从心,因而在课程申报和教学评估方面只能从简,难以全盘考虑。由此可见,目前各民办院校实际教学情况与《指导方案》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需要多方协调方能尽如人意。

(五)公共艺术课程在教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选”与“学”不相协调。学生对于公共艺术课程的需求和期望都很大,但部分院校的公共艺术课程资源却很少,这样就造成学生在选择选修课程时,由于大量学生集中于同一时间选择近乎相同的课程而造成选课系统数据堵塞,从而既浪费了时间,也让学生对公共艺术选修课程有了些许的失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笔者考察研究了西安地区20多所重点高校和民办院校,学生上课玩手机,心不在焉,请假、旷课等现象司空见惯,具有普遍性。

其次,部分公共艺术课程的专业性太强。公共艺术课程具有普及性,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与学生的专业没有联系,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体现“公共性”,需要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对课程内容加以调整,对课程教学形式进行创新。但有些公共艺术课程却以专业的形式出现,降低了非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差强人意[3]。

最后,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实施环节不完整。公选课的学生来自各个院系,具有不同的专业背景,对艺术课的原有素养参差不齐,再加之教学时间有限,造成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缺少了充分的课堂互动交流机会,课后的交流更是少之又少,这样就不利于课程实施的完整性,影响了对课程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反馈过程的顺利进行。

二、基于创新意识的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建构

(一)思想上给予足够的重视

随着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和社会意识形态的转变,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应运而生,以扩宽学生的视野和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为依托,提升学生的個人能力,打造复合型人才,全面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早在1993年,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就对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做出了明确的界定,认为艺术教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指导方案》在认真贯彻《纲要》的精神下,对公共艺术课程提出了更加具体的操作要求,将公共艺术课程纳入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在实际贯彻实施中,由于缺乏科学认识,许多院校将公共艺术教育等同于专业艺术教育,没有很好地理解《指导方案》的精神,公共艺术教育在高校开展的步伐有点过缓,地位也长期得不到提升。专业性的艺术教育与公共艺术教育在对美的认识这一层面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但前者具有专业性,后者具有普及性,二者定位不同,培养目标的高低不同。也正是由于此,公共艺术教育的覆盖面很广泛,涉及的学科很多,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它承担了更多的培养全面型人才的责任,作为院校的管理层和学科管理机构,应该以更远大的视觉给予公共艺术教育提供多方面的支持,以利于公共艺术教育的良性发展,也有利于公共艺术教育学科建设的健康成长[4]。

在目前的实际操作中,公共艺术教育遇到了前文所述的管理缺失、师资力量配置不科学、教研经费难以保证等诸多问题,其实质是缺乏学科应有的教育理念,因而在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方面的随意性和模糊性比较大。社会意识形态在不断的发展,社会环境和学生的艺术素养也在随之发生变化,必须以“公共艺术课程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认识给予其充分的重视,将之与高校中的政治、体育、英语、语文等学科置于同等地位。

(二)在实践操作层面给予强有力的支持

教学实践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教育的精神在于不断的创新,课程内容和形式的创新性是公共艺术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作为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实践者,需要在课时安排、资源整合、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育理念等方面不断完善,避免简单说教,要将“艺术美”以艺术性的处理手段完美地传达给学生,以美打动人心,以情感化灵魂,情趣相容,不断得到精神的升华。

(三)突出地域色彩或院校特色

艺术类公选课教学应以弘扬民族文化、融合时代精神、倡导高雅艺术为主导,正确处理好艺术与科学、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国际、学科与社会的关系。其中,最重要的是充分利用当地优秀文化艺术资源加强地方院校的公共艺术特色,充分挖掘教师队伍中的优秀艺术人才和特色人才,逐渐形成有特色的公共艺术课程和有特色的教学团队,改变课程内容的单一化、简单化。

首先,提倡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公共艺术课程。我国地大物博,适合公共艺术教学的优秀文化艺术资源非常丰富,不同地域特色的内容,如加以调整则将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兴趣,而且更加有助于他们对艺术的理解和感受。笔者在高校承担这部分管理工作时,就有针对性地将大唐文化、黄土艺术流派、陕北民歌、关中风俗等带入教学,逐渐形成系统,效果很好。

其次,提倡构建特色公共艺术课程,多渠道开发教师资源。术有专长,专业艺术教师在各自的领域一般都有所研究和建树,充分利用教师资源,多元化打造适合教师特长的公共艺术选修课程。西京学院中的许多专业艺术教师,在本专业外还在艺术品收藏、文学艺术、诗歌、书法、绘画等方面具有很高的造诣。通过制定一套完整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专业艺术教师的积极性,营造富有活力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

最后,打造积极向上、丰富多彩、形式多样、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园文化生活。作为公共艺术课程的课外补充,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这一宝贵资源,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一系列专题活动,“走出去,引进来”,同时可以将校内活动延伸到校外合作,与其他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翻越围墙”,打破禁锢,开拓大学生的视野[5]。

三、结语

公共艺术教育包含了艺术普及教育、情感态度教育和世界观教育,因而公共艺术教育具有长期性,它将伴随着一个人的整个发展过程。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具有基础性的功能,不应简单地将公共艺术教育定位于艺术知识的传承,而应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视角去审视,使大学生成为“学会审美生存的一代新人”。

參考文献:

[1]教育部政策研究与法制建设司.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教育法规汇编(2002—2007)下卷[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596.

[2]刘忠国.探究高校艺术公选课教学[J].美术教育研究,2012,(1):96.

[3]刘海藩.白占群.历史的丰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全鉴·教育卷[M].北京: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4]陈艳丽.高校艺术类公选课与大学生泛素质拓展[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9,(6):161.

[5]曾繁仁.转型期的中国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猜你喜欢

民办院校课程体系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陕西民办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现状研究
民办院校护理专业学生职业价值观培养策略
基于民办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慕课平台使用情况研究
浅论分层教学在民办院校高等数学中的应用
自媒体时代慕课对民办院校高等化学教学的意义与影响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英国大学课程体系特色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