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制度因素对科技金融区位优势的影响

2015-12-11邱晓天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学院长沙市410004

科学与管理 2015年5期
关键词:对策

寻 舸,邱晓天(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经济学院,长沙市 410004)

论制度因素对科技金融区位优势的影响

寻 舸,邱晓天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经济学院,长沙市 410004)

摘要:科技金融发达地区都具有一定区位优势。影响科技金融区位优势的因素较多,但制度安排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从政府主导的科技投入体制、金融机构的垂直管理体制、区域信用制度、人才制度、监管体制、政府科技金融服务能力建设等角度分析了制度因素对科技金融区位优势的影响,并提出适当给予科技贷款灵活政策、推动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建设、加强人才制度建设和区域合作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科技金融区位优势;制度因素;对策

1 科技金融区位优势

科技金融区位优势是指特定区域内存在的有利于科技金融发展的客观优势条件。一定区域内科技产业布局合理,专业人才密集,科研环境良好,金融市场发达,创新文化氛围浓厚,知识产权意识较强,科技信息传递机制成熟,那么该区域科技金融的经营成本和交易成本较低,科技活动和金融活动之间容易形成互动,科技金融的聚集和辐射效应较强,该区域的科技金融区位优势就较强,进驻的科技金融机构数量和种类都会较多,科技金融效益也会有所提升,这将会吸引更多的新科技金融机构进入,形成良性循环和内生发展机制。

任何科技和金融活动都是在一定区域空间进行的。围绕着研究开发、成果转化和高科技企业的一系列投融资活动更是离不开特定的区位优势。现有的理论研究主要从地理、聚集和人文等因素研究科技金融的区位优势。从地理条件看,某类科技金融供给主体与需求主体、辅助机构、成熟劳动力和产权市场之间的相对位置接近会增强区位优势。Porteous(1995)认为金融交易中存在距离效应,物理距离越近,则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空间效应就小,风险越小。Leyshon 和 Thrift(1995)研究发现保险的可获得性和保费率常常存在地理的差异。Porteous和Rey(2000)研究发现股权资本的流动和交易与距离之间存在负相关性。从聚集因素看,高新技术企业、创新人才、研究机构、新兴产业等科技要素和各类金融机构、专业人才、中介机构等金融要素的空间集中程度较高,则该区域的区位优势较强。Fujita和 Venables(1999)研究发现,在高新技术集群中的风险投资可以通过信息价值增值,降低搜索成本,共享资源和联合投资价值,树立区域声誉等强化投资集群效应。Naresh R.Pandit(2002)通过产业群动态演进的实证研究发现,英国金融服务业的集群效应与各类金融业公司的成长及新进入者的数量呈正相关性。王认真(2014)实证研究发现,技术创新能力和省域科技金融之间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某一省域科技金融资金投入增加不仅可以提高本省的技术创新能力,而且会对邻近周边省域的技术创新产生正的空间外溢效应。从人文社会角度看,从社会资本看,科技创业者、金融从业者和政府决策和管理者之间关系的地方化和融洽程度高、区域对科技创新的认同度、关于合作和信用的价值观、企业可持续发展观等都有助于区位优势的形成。Harring ton(1999)认为,不同区域金融系统具有自组织特征,它“根植于”一定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环境中。丰富的社会资本是科技金融本地化网络形成的重要条件,科技金融的发展存在社会资本的“地域依赖”效应。Taylor(2003)的实证研究表明,区域内发展的紧密人际关系和社会资本网络是伦敦金融服务业持续发展的至关重要因素。

从实践看,当今科技金融活动活跃的地区大多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如美国硅谷、日本筑波科学城、新加坡肯特岗科学园和印度班加罗尔等,这些地区的科研产出远高于其他地区,他们取得成功的原因往往具有很强的区域特色。如美国是以发达的金融市场为主导,以鼓励创新文化为根基,科技金融产业高度聚集的模式,日本是以银行为主导,政府金融公库模式,以色列是政府主导风险投资基金模式。从国内发展看,科技金融表现出一定的区域特色。如北京中关村的“一个基础、六项机制、十条渠道”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上海、江苏的“硅谷银行”模式,杭州“路衢模式”积极创新金融产品,成都的“盈创动力”模式等。目前,我国北京、上海、广东、江浙等东部发达地区的科技金融区位优势较强。截止2013年,我国科技信贷专营机构和特色支行大部分仍集中于长三角地区,数量达68家,大约占全国的50%左右。而中西部地区的科技银行主要分布在武汉、长沙、成都、西安等地,大约占全国25%,且由于区域信息机制的不完善,科技银行对中小科技企业的科技信贷规模远低于东部地区,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要滞后于东部。从科技创业投资看,根据清科研究中心的报告《中国创业投资年度研究报告2013》,我国75%左右的创业风险投资主要发生在东部发达地区,其中北京中关村发生创业投资案例和创业投资金额约占全国的30%,长三角地区占了25%,中西部地区所占比例不足30%。从新三板公司和引导基金来看。在新三板扩容中,北京、上海、广东新三板挂牌公司共计413家,超过全国的一半(截止2014.4.30),仅北京地区就高达268家。而中西部地区总计210余家,湖南、陕西各9家,四川11家,重庆4家,江西、广西各3家,满足不了中西部科技企业的需要。从引导基金分布看,东部沿海地区较为密集,数量占70%以上,长三角地区已经呈现区县级扩展趋势,而中西部地区相对较少,数量不足30%。近年来,湖北、湖南、四川、陕西、内蒙古等地引导基金发展迅速,但在规模、特色和引导功能等方面与发达地区相差甚远。

综上所述,一定区域科技金融区位优势的形成和发展受到经济制度、发展阶段、社会文化传统、法律环境和企业发展模式等诸多因素影响和制约。我们认为,科技金融是一种复合型金融服务,影响其绩效的因素相当复杂。其中,合理的制度安排起到关键的作用,每个科技金融较成功的地区都拥有一套较为成熟的制度体系,我国的正处于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时期,因此研究制度因素对科技金融区位优势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2 制度因素对科技金融区位优势的影响

2.1政府主导的科技投入体制

政府主导的科技投入体制可以保证科技经费持续稳定增长,同时也与我国科技金融资源市场配置的区域非均衡国情相符,因此高效的政府主导型科技投入有利于科技金融区位优势的强化。

在市场经济制度下,市场对人才、信息和资本的配置作用较大,政府只是对科技金融区位选择进行宏观调控,区域科技金融资源的聚集和扩散会导致高效率的专业化,但可能产生市场失灵的现象。而在计划经济制度下,政府对科技投入往往实施行政统筹安排,容易出现科技资源的“碎片化”、科技金融布局的内部化聚集和低水平组合。

政府主导的科技投入制度设计关键在于如何把握政府干预的程度。一般地方政府会通过抑制本地金融资源外流、模仿其他地区的金融创新、地区间的寻租竞争等方式干预科技金融资源的空间配置,引导基金、政府参与的风险投资、地方科技贷款平台等政府干预的科技金融都会影响科技财力配置和区域科技金融水平。一般而言,在行政资源比较集中和行政力量干预较多的地区,较短时间内能产生科技金融聚集效应,但可能会形成市场挤出效应。因此,行政干预要适度,关键在于营造良好投资和创业环境,加强服务和监控职能,形成普惠性科技金融氛围。

2.2金融机构的垂直管理体制

金融机构的垂直管理体制对科技金融区位优势影响复杂。商业银行自上而下的管理体制、信贷人员知识结构和知识面限制严重制约了本土化金融创新产品的产生。同时,各地推出政府担保、科技信贷风险补偿等政策,往往制度设计不成熟,容易导致商业银行的逆向选择,出现中饱私囊、滋生腐败等不良现象,从而使科技金融区位优势受到影响。

现有科技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存在不同步性,科技管理部门和金融监管部门未能就满足区域科技金融资源合理配置和规划产生新的管理机构或管理职能,导致科技金融的凝聚力和协同力不足。如目前,湖南科技贷款主要由金融部门推动,科技保险试点由科技厅牵头,风险投资由发改委等宏观经济部门主管,科技担保由财政承担,部门资源分散,协调成本较高,服务效率低。目前我国科技金融的顶层制度设计和基层制度创新之间存在亟待解决的冲突,如国家关于科技支行混业经营的规定和地方性中小银行制度创新的矛盾。科技体制与金融体制之间存在发展和创新的不协调将导致科技与金融结合的阻碍难以从根本上消除,从而削弱科技金融区位优势。

2.3区域信用制度

区域信用制度是相对于国家信用体系而言的地方性信用制度,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质性,各地往往因地制宜,建设适合自身的信用制度。完善的区域信用制度会给该科技金融区位带来良好的交易环境,提高该科技金融区位的公信力和信赖度。赵晓斌(2002)认为金融机构需要接近信息源,特别是关于公司合并、并购和接管等不易通过一般媒体传播的当地化信息。越接近信息源就越能减少信息传递过程的距离损耗。从实践看,西安高新区信用与金融服务平台在打造区域信用品牌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西安高新区信用服务中心在区域信用体系建设、信息平台搭建、企业信用调查、信用评级、项目评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规范和成熟的区域信息制度会降低交易费用,节省交易时间,提高交易成功率,同时还提升区域科技金融市场效率,吸引科技金融资源的流入,形成科技金融的集聚效应,充足的科技金融资源也有利于区域信用制度的完善,从而产生科技金融区位优势。

2.4人才制度

专业知识和人才的合理流动对科技金融区位优势影响较大。科技贷款、科技风险投资和科技保险等科技金融服务都需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而这些劳动力的流动受到市场价格和人才信息聚集度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高素质专业化人才聚集的区位往往能得到质优价廉的专业劳动力,大大降低科技金融活动的成本。反之,区域提供的相关人才不足,科技金融产品生产和交易成本会上升。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是区域科技金融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优越的人才制度能够吸引和留住专业技术人才,激发科研人才研发和创新的积极性,保障金融管理人才分享科技创新收益的权利,两者相辅相成,有利于凝聚科技金融利益相关者的力量,提升科技金融区位优势。

2.5监管体制

我国实行是一元多头的金融监管体制,监管力量太过分散往往使监管出现真空,并且有效的银行监管体系也并没有建立起来,监督措施的效能也未得到充分发挥。对于地方中小科技企业融资活动,区域金融监管部门具有较大的自主权将有利于区域科技金融创新。高效的监管体制能使金融资源和科技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能有效解决区域金融市场配置资源所导致的垄断或者寡头垄断,规模不经济及外部性等问题。同时也能规范科技资源的流向,使其物尽其用。

科研的监管体制也至关重要,良好的科研监管机制能提升区位内的知识产权意识,有利于科研成果的研发与保护,并且能够完善科研成果有偿转让机制,加强科研区位与金融区位的互动,有利于科技成果和知识的转移与扩散。

3、提升我国科技金融区位优势的制度创新

3.1适当给予科技贷款灵活政策

一是鼓励科技银行通过产品创新和服务拓展与各类创投合理分享科技型企业成长收益。二是适当放宽政策限制,提高科技贷款的收益水平。三是从税收、注册和管制等方面放宽社区银行、科技小额贷款公司、科技融资租赁公司等开展科技贷款业务的相关管理政策。四是创新科技金融风险补偿资金使用模式,通过信贷资产证券化和科技银团贷款等形式实现与其他金融机构的风险分散和补偿。五是科技银行实施专业化、本地化和互动性策略,建立严格的风险控制体系。

3.2建立科技金融服务的长效机制

一是支持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成立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平台,提供从种子期、创业期、成长期到成熟期的“一条龙”融资服务方案。充分调动风险投资机构、银行、中介机构、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参与到平台的建设中来,使金融机构能自发地促进平台的发展。二是要搭建知识产权评估平台,建立区域知识产权动态数据信息库;大力发展知识产权咨询评估机构,加大对小微科技企业创新项目的遴选和甄别力度。三是建立和完善科技金融信用平台。建立区域科技型企业信用基础数据库、外部信用评级数据库、担保机构评级数据库和科技型企业融资信息网;实施科技信用工程,充分发挥科技信用的集成和共享功能。建立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完善信用激励机制。

3.3建立培养和引进科技金融人才制度

首先,加大对本土化科技金融复合型人才培养及人才引进力度和政策支持。支持高校开设科技金融专业,培养专门人才。组织科技金融培训班,建立人才库和互动平台,鼓励科技金融人才交流。其次,建立区域科技金融人才合理流动机制。鼓励知识产权评估、科技信贷、信用评级、风险投资、科技金融政府管理等各类专业人才流向科技园区,形成人才聚集氛围,稳定科技金融人才队伍。再次,鼓励区域创新文化培育。通过学校、媒体等宣传科技金融创新的价值理念,大力营造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最后,建立科技金融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制度。要建立学习机制,提高政策制定者的人力资本,加强科技金融理论与政策研究,引入科技金融专家咨询,民主协商机制,保证政策决策的科学性和执行的高效性。

3.4实施适度倾斜的科技金融的区域政策,推动区域合作

一对中西部地区的科技银行落户、新三板扩容、资本市场培育、引导基金等实施适度倾斜的政策。如国家级引导基金除了“研发强度5%以上”的标准外,可以根据中西部地区科技创新特点适当给予倾斜。在中西部地区形成3到4个科技金融区域中心,并积极引导其发挥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和扩散效应。二是中西部地区省份要营造开放型和服务型科技金融环境,积极承接发达地区的各类金融资源,强化区域科技金融的联动。三是突破区域行政壁垒,打通周边地区的屏蔽效应,发挥科技金融的溢出效应,加强区域间科技金融资源的合理分工与合作。如长三角地区、京津冀、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区域可以建立跨行业和地区的区域性联合场外产权交易市场和科技金融信息共享平台。

参考文献:

[1] 陈祖华. 金融中心形成的区位、集聚与制度探析[J] .学术交流, 2010,(5):76-79.

[2] 曹源芳 .金融地理对区域金融稳定的作用机理:基于金融功能观的分析视角[J] .经济体制改革, 2012, (4):47-51.

[3] 王春杨 .地理集聚与空间依赖-中国区域创新的时空演进模式[J] .科学学研究, 2013, (5):780-789.

[4] 钱明辉 .构建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能力的研究[J] .经济地理,2013, (4):101-106.

[5] 阮德信 .区域信用制度构建模式探析[J] .经济理论与实践,2008. 39-42.

[6] 王认真 .中国省域技术创新的科技金融支持研究[J]. 经济问题探索, 2014, (4):93-100.

[7] 倪鹏飞,刘伟,黄斯赫 .证券市场、资本空间配置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基于空间经济学的研究视角[J]. 经济研究,2014, (5):121-132.

[8] 赵昌文 .科技金融[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50-61.

[9] 张世晓 .区域创新集聚与金融结构协同演化机制实证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09, (5):97-100.

(责任编辑:姚 英)

About the Influence of Institutional Factors on the Location Advantages of Sci-tech Finance

XUN Ge,Qiu xiaotian
( School of Economics,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and Technology, Changsha 410004)

Abstract:Sci-tech finance developed Areas has certain location advantages. There are many factors that work on the location advantages of sci-tech finance, but the arrangement of system is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n the institutional factors which impact on the location advantages of sci-tech finance from these angles: the government-led investment system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line management system in banking institution, the regional credit system, the personnel system, the supervision system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ci-tech financial serviceability of government. At the same time, this paper proposes some countermeasures such as giving flexible policy in sci-tech loan,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ervice platform of sci-tech finance and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personnel system and regional cooperation.

Keywords:The location advantages of sci-tech finance; Institutional factors; Countermeasures

作者简介:寻舸(1972-),男,湖南长沙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区域财政与金融。

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3GXS2D033)、湖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4ZK2052)、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引进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20130018)

DOI:中图文献号: F832 文献编码:A 10.3969/j.issn.1003-8256.2015.05.001

猜你喜欢

对策
土建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问题与处理对策
地基基础检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
手机依赖的干预与对策综述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高层建筑防火设计的问题与对策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若干问题及对策
浮法玻璃气泡的预防和控制对策
育肥猪增重慢的原因与对策
锅炉安装焊接的质量缺陷及其控制对策
EPC总承包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