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原民间手工艺产品走向国内外市场路径的思考

2015-12-11田珂

创新科技 2015年3期
关键词:制作者中原手工艺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5)03-63-4

收稿日期:2015-2-28

基金项目: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资助课题“弘扬中原文明,提升河南文化软实力研究”(2014031)。

作者简介:田珂(1983.9-),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学。

Thinking on the Path of Folk Arts and Crafts in Central China Getting into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Market

Tian Ke

(Department of Cultural Transmission,Henan College of Finance and Taxation,Zhengzhou Henan 451464)

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d and discussed the Central China folk arts and crafts distribution status and the facing situation,the path of Central China folk art and craft getting into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markets is put forward based on that.

key words:Central China; folk art and crafts;two markets

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是中国在全世界政治地位、经济地位不断提升的必然,也是党和国家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重大文化战略布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此项指示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了最有力的说明。民间手工艺是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活态存在,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活化石。作为中华民族数千年延续不断地造物文脉,体现着民族的、民众的创造力,是中华民族智慧和文明的结晶。目前,在经济全球化快速推进的大背景下,民间手工艺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就河南而言,怎样保护好中原民间手工艺文化资源并使之更好地走入大市场,为弘扬中原文明和提升河南文化软实力,助推郑州航空港和中原经济区建设,这既是一个重要的学术问题,又是一个紧迫的现实问题。

1 中原民间手工艺分布现状

民间手工艺产品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它的基本特征是其产品原材料取自于自然或经过自然资源初加工,并由制作者根据自己的思想理念和对某一特定文化领域认知程度,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利用祖传或自身发明的特殊工艺进行手工制作的物品,具有文化传承性、形态独特性、制作孤本性、工艺原始性等特点,并有使用价值、观赏价值、收藏价值。是自然与人文、物质与文化、传统与现代、本土文化与民族文化融为一体的物化载体,是最能代表一个地域符号的文化物品,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拿得走的地域文化物化载体。中原民间手工艺产品具体是指中原地区特殊人群取材自然原材料,将自身解读的历史文化内涵、演变以自身特有的工艺,并将其加工成具有孤本性、不可复制性,价值与使用价值并存的一种物化载体。

中原民间手工艺产品是中国民间手工艺产品比较集中、比较齐全的代表地域之一,根据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三批公布资料和课题组调研结果,中原民间手工艺产品的分布大体如下:

编织类:编织工艺主要是将各种天然植物的枝条、茎、皮、叶等原材料加工后编制成物品的民间手工艺品,是我国传统的手工艺品重要门类。在中原地区,大部分以草编、藤编、竹编、叶编为主。河南草编一般以麦草、玉米穗皮为主,其产品出产地以清丰、南乐、内黄、濮阳、范县、鹿邑、荥阳等地,其产品样式多达上万种。藤编、竹编大部分在新乡和焦作两地,叶编主要在南阳,河南还有少部分的麻编但不成规模。

雕刻类:是人们利用自然资原材料或经过初加工的半成品进行艺术再造。雕刻门类繁多,大多可分为九大类,在中原地区以石雕、砖雕、木雕、竹雕、根雕为主,石雕主要分布在河南方城、密县、林州等地,其产品千差万别;砖雕主要在开封的兰考县和焦作的沁阳市;木雕主要集中在新乡卫辉市、郑州市惠济区、开封市市区、驻马店遂平县;竹雕分布在焦作博爱;根雕主要分布在南阳桐柏、新乡卫辉、辉县、安阳的林州市、范县、封丘、原阳等地。

印染类:印染工艺是对纺织物加以染色、印花工艺为主,在汉代河南印染工艺就十分发达,当时管理官服印染的机构就设在河南睢县(故称襄邑),宋代洛阳印染已盛名天下,在《洛阳缙绅旧闻记》中有详细记载。现在这门工艺正在萎缩,在新乡地区和商丘地区少部分还存在,但已不成规模,纺织物印染大部分已工业化生产。

刺绣类:是用针将丝线或其他纤维在绣料上的缝迹构成图案和色彩做成装饰品,中原刺绣主要在开封一代,并以汴绣《清明上河图》而著称,同时还有绢绣、鞋绣和帘绣。三门峡的灵宝市也在河南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列为刺绣基地之一。绣花在浚县、延津等地也十分盛行。

编结类:是指用丝、纱、线、绳、带等经过编结而成为装饰物品的一种工艺品。近些年编结工艺在传统的基础上有了新的扩展,还经常结合化纤、皮革、塑料、金属、草木等以扩大编结的肌理效果。在中原地区主要分布在滑县、范县等地。

捏塑类:中原地区主要以泥塑、面塑、糖塑为主,泥塑以河南淮阳为主产地,在北宋已十分盛行,主要是以泥娃娃、泥将军、泥猴、泥狗、泥马以及怪兽产品为主。河南浚县以泥狗狗、泥娃娃为主。还有淮滨、郸城、郑州市管城区、鲁山县的泥塑等。面塑主要在三门峡市的陕县、灵宝和焦作的孟州等县市。糖塑集中在郑州市郊区。

纺织类:在中原地区主要以棉织为主,少部分有麻织,其主要分布在产棉区的濮阳、新乡等县市,较为突出的县有清丰、南乐、濮阳、台前以及郑州中原区等地。

埏烧类:主要指陶瓷工艺,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统称,以自然界蕴藏丰富黏土为原料,经配料成型,干燥、焙烧等工艺流程而制成的器物。在中原地区主要产自于河南临汝县、郑州市和禹州市。

髹漆类:是指用漆涂在各种器物的表面,形成不同的纹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生漆的国家。在河南浚县辛村卫国墓中发现的螺钿漆器,是我国漆品文物的代表,现代漆品主要在河南信阳地区、新乡卫辉市。

冶锻类:主要指金属工艺,是利用金属的特性,经过艺匠的精巧技术加工制作成各种工艺品。河南安阳出土的商代司母戊鼎是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明、清以后冶锻工艺逐渐向边沿和少数民族地区延伸,在中原地区的河南安阳、濮阳等地区有少量存在。

扎制类:此类工艺器种繁多,风筝、花灯、伞、扇、奖品等大部分发源于中原地区,明、清以后,得以南北普及,现中原地区主要产地在濮阳、新乡、商丘等县市。

剪贴类:是民间手工艺器门类最多的一种,也是发源最早的一种手工艺产品。1955年郑州出土的商代金制呈夔凤纹薄片,河南辉县固围村出土的战国弧形镂花银箔片都是剪纸的前期工艺品。现代剪纸工艺主要分布在平顶山市各县,三门峡市的陕县、灵宝市、卢氏县,商丘的夏邑县,郑州郊区、新乡、辉县市等地。

印刷类:主要指木版画,主产地在河南朱仙镇,鲁迅先生曾给朱仙镇年画很高的评价“朱仙镇的木刻朴实、不染脂粉、人物没有媚态、色彩浓厚很有乡土味”。近些年,在获嘉县、濮阳市高新区、内黄县、登封市都有木版画、年画作坊。

除大的门类外,一些小规模的民间手工艺产品,以及新兴的民间手工工艺产品,在河南也多有分布,如济源的盘谷砚、南阳的烙铁画、平顶山纸撕手工艺、郑州水晶雕刻等等。

2 中原民间手工艺产品面临的形势

2.1 中原民间手工艺产品正处枯荣并存发展时期

根据对现存生产、交易中的主要中原民间手工艺产品调研,发现有些产品在消失或衰退状态当中,另有些已变异或在变异过程中,而且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一问题更显迫切、严峻 [1]。而同时有一些则在蓬勃发展,形成民间手工艺产品枯竭、兴盛并存的局面,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由于民间手工艺产品制作耗时长,人工成本高,而市场认可度和交易量有限,经济效益低下,从事民间手工艺产品制作者纷纷转行,后继乏人。其二,有些民间手工艺产品制作的原材料逐渐枯竭,一时还没有替代原材料的出现,手工艺产品制作者因原材料供应不足而放弃对该产品的制作。其三,现代工业产品的替代。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原材料不断涌现,用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制作更经济高效,因此,有些民间手工艺产品被排挤出局。其四,某些手工艺产品由于制作工艺复杂,消费群体层面比较狭窄,市场交易量逐年下降,使该产品逐步走向枯竭。其五,人们现代物质文化生活方式的转变,使一些民间手工艺产品失去了消费群体和市场。

需要强调的是,中原民间手工艺部分产品随着历史的发展以及人们欣赏水平角度的变化,或被其他产品替代,逐渐衰竭被历史淘汰都是正常的。但有些民间手工艺产品的衰减和枯竭则是不正常的,主要原因是:其一,市场信息不对称,相当一部分手工艺产品,由于历史文化和原材料等原因,再加上生产者文化程度有限,对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缺乏必要的了解和判断,因此,市场交易不活跃。其二,价格核定体系不科学。有些民间手工艺产品,原材料虽然低廉,但制作工艺非常复杂;有些则是原材料昂贵,制作工艺复杂,制作者态度严谨,耗时、耗材、费工,但价格上没有参照物,使其价格难以让消费者认同。其三,民间有手工艺匠人追求完美,对一件产品制作倾半世或一世心血,但由于交易量有限,难以形成经济规模,致使一些有造诣很高的民间手工艺制作者,贫困潦倒,从而造成后继无人,艺人群体萎缩。其四,管理上失范无序。意识观念落后,习惯以管理套路推进工作,多头管理,条块之间存在隔阂,缺乏协调 [2]。

2.2 需求者与制作者联系渠道梗阻

中原民间手工艺产品,几千年来,积聚着中原劳动人民生活理想和炙热情感,在自然的传承与发展中日益呈现出与众不同的造型和色彩,它成为带有浓烈地域特色文化形象的代言人,同时又是民俗文化物化的产物,带有独特的审美个性。正是这种“个性”,才使其更具市场价值。而要开拓市场,民间手工艺人与产品需求者之间的桥梁必须畅通,使其双方信息对称。需求者根据自己的理念进行设计,制作者根据设计有目的制作,这样才能稳定市场,提高交易成功率。但当前民间手工艺人与产品需求者之间缺乏有效沟通,造成了民间手工艺产品的需求者找不到制作者,制作者在盲目的制作,现象上形成产品过剩。因此,优秀民间手工艺产品找不到市场,民间手工艺产品需求者却又觅不到货源,需求者与制作者联系渠道梗阻。

2.3 中原民间手工艺产品走向市场的优势

2.3.1 逐步与现代科学技术联系在一起。随着时代经济文化的发展,中原民间手工艺产品中相当一部分产品已摆脱了取自于天然材料,单靠制作者的智慧、工艺加工的局面。其一,对原材料的利用和改造,形成了以新兴材料为基础的民间手工艺产品制作技术。其二,民间手工艺艺人素质的提高,形成了一批技术技能强、审美观念新、群体协作力高的新时代民间手工艺产品制作者。其三,新兴的劳动手段和工具普遍适用。其四,工艺方式、方法不断革新,民间手工艺产品设计更美观、更人性化,工艺流程更加科学紧凑。譬如悄然风靡于个大中城市中十字绣坊,就是典型代表 [3]。其五,组织、管理更加现代化,各种学会、协会、合作社、会所等纷纷成立,加大了群体能量,增强了市场影响力。

2.3.2 产品逐步向精、巧、美方向发展。改革开放前,以及更长的历史阶段,相当一部分民间手工艺品主要是为适应生活需要和审美要求,艺人自己创作、生产并使用、欣赏的,还谈不上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其消费人群主要在村镇,因此,很难成为市场主流。当前,已进入信息科技时代,工业化生产突飞猛进,人民物质生活用品供应十分充足,人们衣、食、住、行得到基本满足。人们的欣赏水平、收藏意识、装饰审美观都有大幅度的提高,因此,民间手工艺产品逐渐进入到了高端摆设品、收藏品、陈列品和礼品行列。民间手工艺产品的消费群体,也逐渐向高素质、个性化群体发展。

2.3.3 中原民间手工艺产品逐步形成规模化生产经营。近年来,个体民间手工艺制作者,逐步被懂市场,会经营的人所集中收容,形成了规模化生产和规范化市场运作的态势。有些产品已经在国际、国内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

3 中原民间手工艺产品走向国内外市场的路径思考

目前,中原民间手工艺产品走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已具备了前提条件。但任何一个商品走向市场并成为市场的主流,需要创造更多的条件,为此,必须搭建好相应的平台,培养各种市场要素,为中原民间手工艺产品走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打下坚实的基础。

3.1 建立中原民间手工艺珍品、珍藏馆

据初步统计,中原民间手工艺产品有十五大类,几十万个品种。现持有民间手工艺大师证书的约有130多人(河南省人民政府第一批认定大师29人,以后民间团体、主管部门以及各种不同形式认定中原民间手工艺大师总数为132人)。在民间,从事民间手工艺产品制作的艺人、工匠不计其数。这些大师以及工艺匠人某些产品精美绝伦,有些堪称旷世珍品。这些珍品,随着历史的发展将势必会成为珍贵的历史文物。但是,目前这些珍品,因人们认知水平有限,再加上储藏手段的落后,相当一部分已变成残品、废品。政府有责任、有义务将这些珍品进行保护,应尽快投资建设中原民间手工艺珍品珍藏馆,对一些珍品、精品加以收藏。中原民间手工艺产品相对于其他物品是一种最无障碍交易的商品,通过民间手工艺珍藏馆的展示,让各种消费群体对民间手工艺产品有一个认知平台,为推进民间手工艺产品市场化起到引领作用。同时在珍藏馆内,设民间手工艺产品、产地分布图,以及手工艺产品传艺大厅,让广大民间手工艺产品消费者和制作者有一个沟通的平台。

3.2 在郑州航空港综合各试验区建设中原民间手工艺产品展示、展销大楼

郑州航空港综合试验区,是中国连接世界的一个窗口,是世界商品走向中国,中国商品走向世界的集散中心。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已成趋势。代表中华文化的文化产品,也必须走向世界。中原民间手工艺产品是文化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民间手工艺产品在世界也一定会有广阔的市场。在郑州航空港综合试验区建设中原民间手工艺产品展示、展销大楼,是中原民间手工艺产品走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重要手段和措施。在民间手工艺产品展示、展销大楼中,展示实物、图像、创作秀等,让来郑州的国人和世界友人,对中原民间手工艺产品有一个直观的认知。各种民间手工艺产品由相关部门核定物价,让广大消费者有购与不购的参考值,同时在展示、展销中心建立网上销售平台,平台直接联系手工艺制作者和不同阶层的消费者,为民间手工艺产品线上线下销售打通渠道。通过这个平台使中原民间手工艺产品单品销售和批量销售畅行无阻,让中原民间手工艺产品走向国内千家万户和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

3.3 建立中原民间手工艺产品跨境电子商务平台

随着现代交通、通讯行业的发展,世界各地生存、生活方式同步化已成可能,各国商品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在同一个大平台上进行交易已成现实。近几年高速发展的网上购物、跨境采购,使物质类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和物价逐渐趋于平稳。而观赏、收藏、装饰、礼品馈赠的文化商品正处在不断扩大之势。随着人们对物品的文化含量和技术含量的认同,民间手工艺产品成为商品交易的主流定会成为必然。因此,我们要搭建民间手工艺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的大平台,既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为中原民间手工艺产品成为国际商品交流主流做好准备。中原民间手工艺产品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十分复杂,在国际商品交易中,民间手工艺产品还没有统一的商品编码,商品定价体系也不完善,国际认证方式、方法需进一步地加强。为此,我们应及早组织专家团队对其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和设计,扫清中原民间手工艺产品走向世界市场的一切障碍。

3.4 建立中原民间手工艺品销售中心和集散地

我省现有民间手工艺交易中心寥寥无几,现有的几个也主要分布在豫东、豫北和郑州周边等个别地区,这与中原手工艺产品的集散发送需求极不相称。中原民间手工艺产品在国际、国内商品交易中逐步成为主流,已成为商品交易的大趋势。所以,政府应在民间手工艺产品交易形成气候和将要形成气候的地区培育集散中心。如豫东画虎村产品集散中心;豫北泥泥狗、麦秸画集散中心;玉器集散中心;纸剪集散中心;瓷品集散中心等。对那些相当集中并有一定历史渊源的民间手工艺产品集散中心,不单要在硬件设施上给予投资和建设,同时也在管理软件给予大力扶植,甚至可以专门开辟一个电视、网络视频栏目对民间手工艺产品制作、交易、收藏等进行全方位报道,以提高人们对中原民间手工艺产品认知度,并逐渐促成民间手工艺产品市场化,要像浙江政府对义乌小商品城、河北省政府对白沟小商品市场支持力度一样,支持民间手工艺产品集散地建设。应考虑在南阳选择一县或一镇作为河南玉雕集散中心、在禹县设置瓷器集散中心、在清风设置麦秸画集散中心、在淮阳设置泥捏和面捏集散中心、在平顶山设置纸剪纸扎集散中心等。

3.5 加大民间手工艺产品中介机构的建设

中原民间手工艺产品生产制作,与其他商品生产制作是在同一社会大背景下进行的。但由于民间手工艺产品制造的分散性、隐蔽性、个体性等特点,所以很多市场要素跟不上,有的甚至还没有形成,如会计准则、定价体系、质检标准、信用记录等,为此,要快速加大这方面的研究,为民间手工艺产品走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扫清障碍,并提供保障。

3.6 加强中原民间手工艺艺人及市场服务人员培养

根据调查,民间手工艺制作者普遍老化,文化水平较低,传承后继乏人,相当多的老艺人完全是凭着对事业的追求,以及工艺水平的积累,使其工艺产品得以缓慢的提升。况且,在中国历来有匠人工艺相互封锁或留一手的习惯,民间手工艺产品发扬光大困难重重。为此,政府要加大这方面培训力度,筛选名师,号召其广收徒弟,传承工艺,并使工艺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缩短工艺传承时间,提高制作水平。民间手工艺产品是人们的谋生手段,国家应把民间手工艺培训列入技能培训之中,给予适当补贴和奖励,为广大年轻人开辟一条创业、就业门路。政府是市场规则的制定者、启动着、维护者和权威解释人,市场离不开政府,政府也离不开市场。普通商品市场服务人员在我国已成规模,但民间手工艺产品市场服务人员极为匮乏。政府在这方面要有所作为。因此,民间手工艺产品发展与否不是师徒之间的私事,而是社会经济元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猜你喜欢

制作者中原手工艺
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
传统手工艺与博物馆
沁园春·赞中原
浓墨重彩 绘中原出彩画卷
让中原更出彩
追梦新时代 中原更出彩
卷雪茄
网络表情包的版权保护研究
纪录片伦理问题的几个维度
世界工艺文化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