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谣言对青年信仰建立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2015-12-10唐亭婷
唐亭婷
摘要:当前网络时代背景下,网络谣言对青年信仰的影响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青年是祖国和民族走向复兴最为关键的力量集群。本文研究网络谣言对信仰建立影响的基础上,根据青年人格特征,突出以人为本、自我教育的重要作用,提出当代青年如何抵制网络谣言的影响和建立崇高人生信仰的方法。
关键词:网络谣言;青年信仰;理性价值判断力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3-0204-02
今天,网络环境日益成为平行于现实世界中的第二环境。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CNNIC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显示,我国2014年全年新增网民共计3117万人,截至12月底,网民规模已扩大至6.49亿,互联网普及率已提升至47.9%。网名的年龄结构分布中,我国网民以10~39岁年龄段为主要群体,比例合计达到78.1%。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31.5%。可见青年群体是运用网络完成信息获取、交流、网络娱乐等主要功能最主要和充分的群体。我们在网络中获益的同时,也应关注日益凸显的隐忧——青年群体中网络谣言的传播作用及他们自身受到的影响。
一、网络谣言的概念
谣言定义为暂时缺乏事实根据,却在一定人群中传播蔓延着的信息。而网络谣言与传统谣言的根本不同在于传播渠道的不同,是借助现代网络技术、在各种网络媒体新媒体的互动交流平台上进行发布转载传播的谣言形式。
网络谣言成因有着社会信息公开透明度不高、公众心理易受鼓动等诸多社会因素。网络发展速度,监管体制较其却相对滞后,使得其本身具有虚拟性、共享性、开放性特点的网络谣言加剧了其危害的程度,互动性更强、空间更广大、传播更迅速。
二、网络谣言对青年信仰的冲击
网络作为一种虚拟产物,它并不是真实存在于现实当中,然而却能将大量不同地域不同类别的无法在信息失真的假想中找到真相的思想、文化、意识信息在现实中传播,这就给网络时代的青年思想行为意识、政治观念、人生观、价值观等带来巨大而又深刻的冲击和改变。
青年作为接受新知识极快的群体,网络舆论表达意愿强烈、积极性较高,网络空间恰好提供了自由表达的空间。但他们缺乏核心的、科学的价值观,对事物没有能够正确的认识与判别能力,网络社会环境复杂多变,参与上自由随性,缺乏规范和约束,传播主题多元、途径丰富,导致他们对网络信息获取、认知、传播和分享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容易被网上不良分子所利用,主要表现为价值观混乱、团队意识淡漠、个人主义严重、人生理想淡化、人生信仰缺失、民族精神退化甚至迷失,甚至还有部分青年质疑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担忧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前途,对马克思主义等主流信仰出现了迷失、不坚定。网络谣言的传播发展对当代青年信仰的建立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复旦大学团委副书记刘岱松在谈到网络谣言对青少年的危害时讲到:“谣言消解了我们的五个自信:制度,道路,理论,文化,民族。谣言煽动仇恨,消解政府公信力,消解国家民族自信,使我们的青年人丧失文化自信,颠覆历史让青年人迷失信仰,从而最终迷失在社会中,不知道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的目的、人生的价值。”网络谣言的毒害使这些涉世未深的青少年有“颠倒是非、混淆黑白”的危险,使部分未成年人的理想信念模糊、道德观念偏激、影响了自身的判断,身心受损、出现信任危机、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下降,造成了对社会认知的不完全,影响了对国家、社会的客观认识,造成思想和行为的偏差。
三、青年信仰建立的有效途径
(一)发挥信仰建立主动性,塑造信仰行为意识
哲学家萨特曾说过:“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亘古不变的,一是高悬在我们头顶上的日月星辰,一是深藏在每个人心底的高贵信仰。”强调了信仰的永恒性和不可或缺性,如果一个人的人生没有信仰,那么他的人生也就并不完整。
信仰应包含政治信仰、道德信仰、文化信仰、精神信仰等多元化的追求和理想,对于个人的行为和社会的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信仰建立是人的意识形态形成的过程和目标,归根结底是将“以人为本”运用到信仰建立上来。培养过程中要突出青年在信仰建立中的主体地位,强调信仰在青年良好的人格行为建立中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只有充分发挥青年的主动性,信仰的建立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健全的人格动机和饱满的人格动力会逐步促进青年形成对崇高道德的追求、对奋斗人生的崇尚、对科学无畏的探索、对共产主义的坚定、对伟大民族复兴的奉献精神。
(二)强化法律责任学习,遏制网络谣言产生
网络快速和高效的传播方式和手段,使得谣言与网络的结合形成了难以控制的对象。微博、论坛、贴吧、QQ、微信等交际软件由于具有实时发布、转发、互动的功能,在青年中大受欢迎,这也使得信息洪流中裹挟的“谣言”的传播形态、传播范围和影响力巨大。
作为使用人,青年在浏览及发布公众信息的时候担负着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虽然在生活中不能离开这些接受信息的软件和网站,但不代表着网络这一谣言的源头是不可控的。谣言止于智者,但在法治社会,更应止于法律。加强法律责任教育是约束青年捏造、杜撰谣言,培养青年思想信仰中的重中之重。依托学校、团校、社区、家庭、社会等载体,组织学习、宣传国家《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等法律中明确散布谣言需要承担的民事甚至是刑事责任,如有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等情节的,尚不构成犯罪的,要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等规定给予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如构成犯罪的要依据法律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等等。通过法律的教育和学习形成法制的观念,加强个人法制意识和责任,养成自觉遵守法律的行为习惯,从而提高法制素质,形成对法律、法制、法治的信仰。
(三)提高分析甄别能力,拒绝网络谣言传播
处于思想意识形成期的青年从众心理强烈,易轻信网络谣言,成为信谣者的角色。信谣者时常也担当着传谣者的角色,他们既是谣言传播过程的参与者,也是负面影响的受害者。这一行为使谣言得到迅速扩散,在很大程度上起了更加恶劣的作用。
面对难辨真假、吸引人眼球的网络信息,青年应当提高分析甄别能力,持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态度。不能仅仅以个人价值观、事物认知能力、知识掌握程度等内部力量的为主要导向,要从世界政治的变迁、我国政治的发展、社会制度的变革等多个理性角度来对待网络产生的各种信息,自觉辨识,分清是非,自觉维护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更贴切地说,应秉持对科学知识的渴望和追求,学习和掌握先进性强、全面性高、多样性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增强自身对谣言的“抵抗力”,持正直心、求证真伪,不盲目转发、评论,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营造清新、健康、积极向上的互联网共有家园。每个青年网民都应通过更多的社会实践,观察社会、体验生活,练就自觉抵制谣言的本领,树立时代使命感、社会责任感、道德正义感,形成明辨善恶、是非分明,主动反对伪科学、反对迷信的科学信仰。
(四)利用丰富网络资源,培养良好行为倾向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立与统一原理指出,事物具有两面性,事物的发展变化是由于矛盾运动造成的。在探讨网络给舆论环境带来负面影响的同时,充分利用网络等新媒体的优势,开发信仰教育资源,开辟信仰建立新空间。
青年作为社会发展中的中流砥柱,自身能体会到科学的理想信念教育对于人生的重要性,但在网络媒体中难以找到进行自我学习和提升的方向,造成了上网只是一味地购物、论坛灌水、刷微博转微博体现存在感等不良习惯。实际上,能充分发挥宣传优势、富有网络特色的网络媒体非常丰富,如政府及教育部门、各大报纸的网络平台和APP客户端专门开设创建一些关于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信仰教育的网络版块,通过更加贴近青年人格特征和生活实际的形式进行信仰教育,将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现状、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祖国所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的信仰行为规范化教育作为信仰教育的重要内容,青年可以在网络中更多地去获取正面、积极的信息和能量,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觉地感受、认识、提升、坚定社会主义的信仰,从而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仰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
青年作为加快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实现的后继者和主力军,必须更好地从自身提高理性价值判断力,阻止网络谣言恶性影响的蔓延,同时将高层次的人格需要和社会责任感作为个人内化需要,扩大先进文化的受众面,增强民族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坚定道德、精神、文化、政治信仰,最终形成坚定不移的信仰!
参考文献:
[1]郑晓燕.网络谣言的负效应与社会正能量应对[J].江西社会科学,2013,(10).
[2]丁小文.谈诱导性网络谣言对青年价值观的误导及应对策略[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6).
[3]谢梅,管安桂.信仰教育: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5).
[4]孟鸿,何燕芝.受众心理分析视角的网络谣言治理[J].重庆社会科学,2012,(10).
[5]孟卧杰.防范与治理网络谣言的对策研究[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4,(1).
[6]陈相雨.社会结构紧张视阈下网络谣言的生成机理及应对理路[J].新疆社会科学,2013,(06).
[7]王菲.微观权力视角下网络谣言的主体性成因及政府应对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