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术型学生组织建构模式实践研究
2015-12-10常文慧
常文慧
摘要:本文通过对加强我国高校学术型学生组织的迫切性与现实性的阐述,探究高校学术型学生组织的活动特点、管理模式、研究现状、存在问题,结合新时期大学生特点,从管理模式、人员构成、经费管理等方面提出高校学术学习性学生组织的建构模式。
关键词:学术学习性;高校学生组织;建构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3-0015-02
美国管理学家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认为,组织是“有目标的,即怀有某种目的的人群;心理系统,即群体中相互作用的人群;技术系统,即运用知识和技能的人群;有结构的活力整体,即在特定关系模式中工作的人群”。[1]本文认为,“高校学生组织”是以大学生为组织主体,以学习、实践、兴趣、娱乐等为目的在学校学生工作部门的引导和管理下形成的“自我成长、自我约束、自我服务”的特定组织。高校学生组织是高校教育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载体。美国学者Astin W·Alexander在《学生关涉:一个高等教育发展理论》和《学生关涉:有效教育的关键》中,主张学生成为大学生活和学习的主动参与者,而学生组织是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2]。高校学生组织类型繁多,发展程度也大不相同。本文认为,高校学术型学生组织是由一群对某一学科或某一研究领域感兴趣并有意愿进行学术研究的学生组成的群众性组织。高校加强学术型学生组织建设迫在眉睫。
一、高校加强学术型学生组织建设的迫切性和实际性
(一)加强学术型学生组织建设是高等教育发展方向的要求
习近平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围绕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路径选择。习近平同志在给清华大学的贺信中指出:“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人类社会需要通过教育不断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需要通过教育来传授已知、更新旧知、开掘新知、探索未知,从而使人们能够更好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更好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习近平同志指出的“传授已知、更新旧知、开掘新知、探索未知”中就包含了学术科研的内容。
(二)加强学术型学生组织建设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选拔优秀人才
部分高校已经开始重视大学生的学术科研能力培养。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支持下,厦门大学建立物理学拔尖人才培养实验班,旨在选拔和培养优秀基础研究人才。院系领导亲自抓实验班的课程体系建设、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注重课堂教学与科研训练的结合,将学术讲座引入课堂。这一举措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基础研究人才。2014年6月,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物理学系2011级拔尖人才培养实验班苏铭以第一作者身份在《Optics Express》发表了题为“Remote state prepar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optical vortices”的学术论文。同是2011级实验班的田博和吴自文也分别以第一作者和第二作者的身份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和Nature出版集团旗下知名期刊《Scientific Reports》上发表了学术论文。2012级实验班的学生也通过加入课题组、参加学术会议、到其他高校交流等方式提升了学术科研能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信息与安全工程学院大三学生张乐峰于2014年11月24日应邀赴澳大利亚参加“2014年信息安全应用与技术国际会议”,与各国专家学者分享学术观点并作报告。他与熊平副教授共同撰写的学术论文,以地址隐私保护为主题,被会议长文录用,并获“最佳学生论文奖”。
(三)加强高校学术型学生组织建设是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促进高校学风建设、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有利途径
2014年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大学考察期间,对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作了进一步阐释。他指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中国著名学府。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加强高校学术型学生组织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大学的内在要求,是创世界一流大学的必要内容是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增强学生科研意识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研究兴趣、创建大学良好学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有利途径。
二、我国高校学术型学生组织发展遇瓶颈
本科生“学术”意识淡薄,本科生教育缺乏学术氛围。随着社会转型和高校教育的改革,高校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大学生的学习也都围绕着“对以后就业有用”来进行。诚然,面对如今的就业压力,学生的学习不得不“功利”一些,毕竟,就业的时候用人单位在乎的是学生的实践经验和工作能力,而对于学生在学期间发表过多少篇论文却几乎没有单位会在乎。我国《劳动报》的一项调查显示,对于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超过90%的本科生用不足30天完成论文,有47%的学生甚至只用了不足10天。”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戴建业认为,“在所有走过场的教育中,最难堪的就是本科生毕业论文答辩。当前的毕业论文答辩,就是学生应付、老师对付、如同玩笑,大多数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答辩,几乎是‘逗你玩应该取消。”[3]而在国外,大学是很重视学生的学术科研能力的。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教育学院专门设有“阅读和设计研究”课程,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学会阅读和分析教育研究的相关文献,继而着手在课堂或者学校实施小规模的调查,然后形成专业论文。[3]
专业教师指导不到位,组织活动形式单一、学生流动性大。学术型学生组织只靠管理教师指导,必然会失去发展的源动力。然而,聘请专业教师指导在实践中存在很多阻力。专业教师受职称评定、科研考核等压力,能够完全投入专业指导的人很少,而且指导激励机制不完善,指导教师得不到相应的经济和名誉的报酬,很难达到专业教师由始至终、系统科学地指导本科生科研生活的预想效果。由于学术研究对学生的知识结构、研究能力、学习毅力都有一定要求,很多学生很难坚持活跃在组织中,学生的流动性大,难以形成较强的科研团队。
管理模式机械化,欠缺经费支持。如果不能准确把握学术型学生组织的特点和定位而一以贯之,必定会将其管“死”,即形式“死”、思想“死”,从而桎梏其发展。学术型学生组织的活动经费也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争取到足够的活动经费,才能使其突破瓶颈,确保其顺利发展。
三、高校学术学习性学生组织建构模式
(一)设立“导学、导研”递进式引导模式
高校学术型学生组织目前遇到参与人员少、成员积极性不高、难以形成稳定团队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高校学术型学生组织可以采取“导学、导研”的递进式引导模式,即对刚刚加入组织的低年级学生或刚刚对学术产生兴趣的学生而言,“导学”是最好的引导模式,先以学习专业为主,引导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生达到一定的专业知识理论积累后,再以“导研”的形式进行引导,即引导学生进行学术研究,让学生在大量的知识积累后,能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导学、导研”递进式引导模式不仅能够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够让不同理论水平和学术水平的学生能够各司其职,找到自己在组织中的位置和价值。
(二)建立“本、硕、师”的“梯队式”人员构成模式
目前,高校学术型学生组织的成员均是本科生,基于本科生“对专业零基础、对学术零意识”的特点,本文提出建立“本、硕、师”的“梯队式”人员构成模式,即以本科生为主、研究生为辅,中青年骨干教师为指导的“金字塔”形式。中青年骨干教师作为指导教师,人数是最少的,便于对整个学生组织进行统一管理,研究生发挥引导作用,在自己进行科研的同时也给本科生起到示范作用,本科生在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可以直接找研究生探讨,最后再请教指导教师。这样的人员构成模式保护了本科生的科研积极性、提高了研究生的引导意识,提高了整个组织的工作效率,形成了较稳定的团队。
(三)实行“科研经费与学生活动经费”的“双渠道”经费划拨模式
经费不足问题一直是困扰高校学生组织管理者的重要问题,学术型学生组织更是“一费难求”。解决活动经费问题,个别高校已有先例。2013年起,四川大学教务处和学工部、校团委向学校共同申请专项经费支持学术型社团开展活动,并根据各学院学术型社团的数量、规模、学科经费和培养效益等情况来衡量专项经费的投入比例。然而,这只是极少数,目前学术型学生组织经费大多由学生活动经费负担,但是进行学术研究不仅仅是租场地、买纪念品那么简单,办好学术型学生组织,要聘请专家教授讲座、要进行大量的问卷调查、参加学术会议等,需要的日常支出和资料费、耗材费远超过其他学生组织,实行“科研经费与学生活动经费”的“双渠道”经费划拨模式,做好经费的划拨、使用、监管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术社团的发展得到实惠。
参考文献:
[1]Chester l.Barnard.The Functions of the Executive[M].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ess,1938.
[2]陈莉.中国大学生组织研究综述[J].四川:高教发展与评估,2009,(3).
[3]调查显示超90%本科生30天内完成毕业论文[N].重庆晨报,2014-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