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行为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影响研究述评

2015-12-10聂会平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13期
关键词:积极心理品质述评积极心理学

聂会平

摘要:最近几年来,大学生中不断涌现的心理问题引起了社会和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探讨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成为大学生健康教育的新思路。本文论述了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及教师行为的研究现状,分析认为,教师在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中会起到积极作用,并提出了建立基于积极心理品质提升的教师行为模式。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品质;教师行为;大学生;述评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3-0273-02

一、引言

一段时间以来,各种媒介上经常会充斥着有关大学生各种不端行为(如炫富、坑爹、杀人和自杀等事件,影响较大的有药家鑫等)的案例,这使得人们不得不对大学生这个群体产生忧虑,并反思中国教育的深层次问题。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院士在复旦105周年校庆前夕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大学精神虚脱,才子加流氓将贻害社会”(中国青年报,2010年06月22日),他指出,现在的大学精神变得虚脱,不再真正崇尚学术、崇尚真理,大学精神虚脱的主要表现是功利主义导向,就是教师的教学和人才培养演变为一个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学生考试过关和找到好工作,这使得大学教育越来越偏离教育的本质,对此,教师的责任重大。因此,探究教师在培育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上的作用具有及其重要的价值,本文将予以梳理。

二、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对个体积极心理品质的研究发端于积极心理学思潮的兴起。积极心理学的形成以Seligman(2000年)发表的《积极心理学导论》为标志,是本世纪一种新的理论观点,Seligman在1998年美国心理学年会上提出:“20世纪心理学研究的一个主要缺憾就是对人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重视不够”。重视“补短”,忽视“取长”的倾向依然存在,具体表现为消极行为的研究多于积极行为;应激和燃尽现象的研究多于克服压力的研究;低效率、功能障碍的研究多于优势和心理能力的研究等(Seligman,2002)。人们把这场以重视人的积极心理体验、人格特征与力量的心理学价值回归的研究与实践活动统称为积极心理学运动(Positive Psychological Movement,PPM),也引发了我们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关注。

从2000年开始,随着西方积极心理学思想在我国的广泛传播,越来越多的教育研究者开始从积极心理品质的角度展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但多数研究显得非常零散,系统研究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不多。有研究者探讨了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在预防网络成瘾中的作用,其研究仅仅以成就动机、内控性和目标感三个变量来衡量积极心理品质(张高产,2005),这可能会影响研究的结果。李自维对积极品质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研究分析(李自维,2009)。其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在人际维度(即人性与爱)、情感维度(即正直与勇气)上自评最高,而在节制维度(即自我管理与谦逊)、认知维度(即知识与智慧)上自评最低。相关研究表明,积极心理品质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的,在临床心理学领域,有学者提出了设计环境因素以唤起人们的积极行为,通过个体控制环境行为的技巧等方法,以帮助人们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Follette etc.,2003)

一些学者对积极心理品质的概念和构成进行了探讨(孟万金,2008;Alan Carr,2008)。Peterson &Seligman (2008)在研究心理品质中指出,个体品质是一种优秀的个性特质,与道德相联系,主要包括正义、勇气、智慧、仁慈、节制和卓越。因为这些良好品质具有积极力量,所以这些积极人格特征也成为积极心理学研究取向。钱同舟(2008)认为,积极心理品质包括高兴、兴趣、自豪和爱等,是一种比较持久、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的主观体验,如幸福感、满意感、快乐感,可以建构未来的乐观主义态度和对生活的忠诚。还有学者开发出了具体的积极心理品质测量量表,对积极心理品质的构成进行了研究,如官群、孟万金等(2009)借鉴了Seligman等学者的相关研究,如“价值在行动(Values in Action,VIA)”、“VIA-Youth(24项积极人格问卷 儿童版)”项目组的理论架构和测量工具(Peterson,Seligman,2004;Park,Peterson,2006),根据有关学者(Shane J.Lopez,2006)关于积极心理品质进行内容分析后的归纳和总结,再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实际国情,创造性地编制了《中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后又根据相关学者(VIA-Youth,Park&Peteson et al.,2006)编制的VIA-Adult(积极人格特质问卷-成人版),编制出了中国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测量量表(孟万金、官群,2009)。

三、教师行为是影响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要因素

教师行为是影响学生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最初的研究是探讨教师行为是教师人格与特性的一个潜在的客观结果(张建琼,2005),而教学行为是教师行为的主要表现。最早从Kratz(1896年)开始,研究者根据对优秀教师品质的调查结果,制定出有关教师品质量表,作为改进教师行为和师资培养的参考和依据(Boyce,1915;Charters&Waples,1929;Barr,1930;Hart,1936;Witty,1940;Travers et al.,1951)。这些研究关注教师教学行为如何影响学生学习,一般是将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成果相联系,被学者称为“过程-成果法”(Process-Product Approach,Gage,1963)。从上世纪中期开始,学者们开始发现,教师本人的教学观念在解释教师行为的相关研究结果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就必须了解教师对教学过程以及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角色等看法(高凌飚,王晶,2003)。Brown(2002)通过对8位接受过探究教学培训的教师进行研究后发现,大部分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其教学观念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一般是教学行为落后于教学观念。还有学者通过相关研究后认为,83%的教师无论在其教学观念还是教学行为上,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的(Sherri ect.,2002)。国内的学者也展开了大量有关教师教学行为的研究。如顾泠沅等人凭借课堂这个载体,通过对课堂观察和深入的反思,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从而提升教师专业发展(顾泠沅等,2003)。还有学者开展了教师观察行为研究,让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提高观察教育现象的能力,使教师能理性地评价课堂、接近学生、理解学生,从而更好地领悟教学和教学过程,最终发展和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林正范等,2006)。endprint

有研究者从心理学角度对教师教学行为的本质和结果进行了研究。马会梅认为,认识教师教学行为可以借鉴心理学,尤其是元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等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为教师教学行为的存在和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从而也为我们进一步认识教师教学行为的发展及其规律做出了重要贡献。从人本主义心理学角度对教师教学行为进行研究符合人类的认识活动的规律。教学要讲究情知交融。在教学过程中离不开认知操作系统和情意系统的共同参与协作。认知操作系统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等因素,是进行正常教学活动的前提和保证;而情意系统包括兴趣、意志、情感、性格、动机等因素则是教学活动的动力,情意系统对教学活动起着催化和调控的作用。因此,教师教学时一定要讲究情知交融(马会梅,2007)。正因为教学行为的实施是一个情景交融的过程,因此教师的行为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有研究者认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最为重要的渠道,教师的心理状态在教学行为中表露无疑。教师的教学态度、师生关系等都在教学行为中有直接的表现,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的教学行为是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张海英,2007)。

四、述评

综观上述研究可以看出,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对其个人和社会具有很大作用,教师的教学行为可以改善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进而改善教学结果和学生成长。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被赋予“传道授业解惑”的伟大历史使命。作为教育工作实践者的高校教师,他们的行为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等重要职能的实现。如何培养合格的“天子骄子”,承担起建设国家的重任,而不只是像培训机构一样只培养知识技能,是大学教育应该思考的,学生心理品质的提升不仅是学校心理教育所关注的,更是要通过每个教师的日常行为来共同实施。

这是一个信息经济时代,同时也是一个转型的时代,使得每个人面临着不断的挑战和压力,这也使得关注心理问题成为当前高校必须重视的问题,但是目前高校教师的评价体系更多是以科研为导向的,这导致我们的教学更多的是传授式的和关系松散的,大学生甚至对上课的教师没有任何印象,又何谈“传道授业解惑”。有很多发生在身边的悲剧是可以避免的,如果我们的制度导向使老师在课堂上不仅仅是肤浅的传授和仅仅作为过客,如果多一点点人文关怀,使我们的教学“有血有肉”,那么也许有些学生不至于走到无法挽回的一步。因此构建基于积极心理品质提升的教师行为模式非常有必要,这不仅对教育理论是一种提升,而且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Seligman,M.Authentic Happiness[M].New York:Free Press,2002.

[2]孟万金.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研究,2008,(5):41-45.

[3]马会梅.心理学理论对教师教学行为研究的意义[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4).endprint

猜你喜欢

积极心理品质述评积极心理学
大学生党员积极心理品质现状及对策分析
特区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调查研究
浅析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方式
诗歌里的低诉,苍凉中的守望
国内科技投入研究现状简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