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线网络技术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

2015-12-10寇帆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13期
关键词:对策及建议

寇帆

摘要:高校既是国家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沿阵地,又是国家人才培养的集聚地,对国家战略发展的意义深远。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国家的建设与发展至关重要。随着无线网络技术日异月新的发展,现今社会已进入一个信息时代,而作为青年才俊云集的高校更成为无线网络技术“大展身手”之地。无线网络技术更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影响。本文分析了无线网络技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影响的表现,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如何面对此挑战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无线网络技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策及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3-0050-02

一、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及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网络通信的要求正在逐渐提高。无线网络技术弥补了传统网络技术的不足,无论远距离还是近距离,无线电都可发挥巨大作用。无线网络既包括允许用户建立远距离无线连接的全球语音和数据网络,也包括为近距离无线连接进行优化的红外线技术及射频技术,与有限网络的用途十分相似,最大的不同在于传输媒介不同,利用无线电技术取代网络,可以和有线网络互为备份。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对人的不同种类的需求进行分析,然后对合理、不合理及不同层次的需求进行区分,从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解决需求得不到满足的问题或不同需求先后满足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依据,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作用,对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推动的作用。

二、无线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无线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给高校校园文化带来了深远影响,尤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象“大学生”的思想及行为带来了巨大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生拥有更多的自由选择权。无线网络技术拓宽了学生接受知识的范围和途径,突破了时空限制,使教育变得更为开放,21世纪是信息化进入高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已经渐渐取代广播、电视成为民众尤其是青年人群日常生活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网络的便利性已经得到了人们的认可。接触无线网络的便利性,意味着大学生拥有更多的自由选择权。

2.大学生获取各类信息源内容更为复杂。无线网络技术不仅从时空方面为大学生提供了获取信息的便利,也从内容形式层面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又复杂的源头。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台式电脑,无论何种电子产品只需接通无线网络,即可获取各类信息源,从学习到生活,从娱乐到八卦,从时政到文学,任意领域的信息都可以查询并获取。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同时,网络环境却不容乐观,尤其是众多不法分子在网络上宣扬极端思想或利用学生易骗的性格特征进行网络诈骗,总之丰富的信息源中也夹杂着消极、违法犯罪的内容。大学生获取各类信息源的内容五花八门,信息源十分复杂。

3.大学生受到社会不良思想的煽动更强。无线网络技术不仅给民众带来了思想更新的便利,也给各类不法分子提供了宣扬其不良言论的平台。大学生以青少年为主体,思想状态并不稳定,思想行为较为冲动,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刺激与影响。很多不法分子正是利用大学生“耳根子”软、心思单纯等特点,宣扬其不良言论,达到其牟取暴利、扰乱社会秩序的目的。

4.大学生的课堂教育质量受到巨大冲击。无线网络技术给高校教师在教学技术上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也因网络技术的影响改变了课堂教育状态。很多高校教学楼有配置有无线wifi,大学生在课堂上可以自由使用无线网络,学习意志不够坚定的学习者则容易忽略老师的讲课内容,只顾自己上网娱乐,课堂上经常呈现一片“低头党”,造成课堂质量不容乐观。笔者曾在所带学生的课堂中做过调查,约百分之百的学生上课会带手机,约80%以上的学生会在上课时翻阅手机,更有50%左右的学生上课玩手机的时间比听课的时间更长。这种因网络技术带动课堂使用手机,忽视上课内容的情况已经越来越让高校教师们头疼不已,严重降低了课堂的效率,也造成了校园学风不严,玩风盛行。

三、无线网络技术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原因分析

无线网络技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究竟是哪些原因使高校政治教育工作受到如此大的冲击,以下几个方面为主要原因。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授模式守旧。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大多集中在课堂上,以理论课的形式进行“一言堂”式的教授,教学模式较为守旧。因为思想政治理论方面的内容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内容比较严肃,理论性内容较多,容易让学生觉得生涩难懂,学生感兴趣的较少,课堂效率低,甚至很多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成为学生缺课的“重灾区”。

2.学生思想活跃,思辨意识较强。随着时代发展,学生接收的各种信息量十分巨大,虽然年纪轻,但头脑中混杂了多种思想。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即做思想领域的工作,引导学生接收先进的中国共产党理论知识。对现今十分有主见的学生而言,接收思想层面的工作需要以理服人,而非一味地强行灌输,否则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学习的不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大多为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因为辅导员日常事务性工作较多,尤其是管理学生的琐事居多,加之处理校园内突发性事件,更是没有充足的时间学习理论知识。长期注重实践工作,忽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对于自身的理论知识的学习时间不够,业务学习的途径手段较少。很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开展工作时都面临着理论基础的不足,在阐明理论道理时论据不足,学不到位,没有办法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在进行思政教育过程中容易遭遇窘境。很多主客观因素的硬性,使得很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无法很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对无线网络影响的对策及建议

1.充分利用无线网络技术“双刃剑”,搭建网络教育平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应与时俱进,改变以往陈旧的教育模式,搭建大学生学习的网络教育平台。部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感兴趣,认为枯燥无味、学无所用的态度,这种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推进及发展是极其不利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有效地利用无线网络技术这把“双刃剑”,搭建网络学习平台,例如开通一个微信账号,通过微信订阅号每周或每月发布社会时事概要及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安排内容;建设网络空间,把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内容以日志的形式上挂网络,要求学生进行网上学习等。endprint

2.及时梳理网络信息的来源,引导大学生判断是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多关注网络信息媒介,及时了解各种内容,从而引导大学生判断是非。很多网络信息发布者不管信息真实性及科学性,肆意发布不良言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多关注信息动态,在课堂上或晚点名时针对不实或偏激言论进行分析讲解,帮助大学生判断是非,免受网络不良信息的误导。例如某段时期,受中日国际关系紧张的事件影响,很多大学校园里学生受到网络“反日”情绪的煽动,被鼓动去参加非法的游行示威,甚至打砸日本车、电器店。这种关键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利用晚点名、班会等形式进行形势分析,引导学生理性爱国,避免出现失控局面。

3.配合高校教师工作,提高课堂教育质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配合高校教师的工作,帮助其提高课堂教育的质量,例如可以多查课、多与高校教师交流,严格上课使用手机的纪律,减少学生上课用手机娱乐的机会,恢复良好的课堂秩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绝大多数是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辅导员与学生接触机会最多,可利用晚点名或班会等机会对学生加强学风建设的教育与宣传,让其充分认识到学习的自主性与自觉性。

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多重视自身理论知识的学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先锋”,应该重视自身的理论知识学习,高效率地完成琐碎的日常事务的工作,不能忽视自身理论知识的汲取与学习,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无法从思政工作中汲取精神要点,最终也无法顺利地开展思政工作,只会导致缘木求鱼,抓不住工作中的重点。

五、结语

无线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高校既是国家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沿阵地,又是国家人才培养的集聚地,对国家战略发展的意义深远。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国家的建设与发展至关重要。随着无线网络技术日异月新的高速发展,现今社会已进入一个信息时代,而作为青年才俊云集的高校更成为无线网络技术“大展身手”之地。无线网络技术更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妥善利用好这把“双刃剑”,让其在推动思想教育工作中发挥积极工作。

参考文献:

[1]张永光,李力.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内涵及功能的探讨[J].高校论坛,2011,(1).

[2]裴洪文.先进教育技术对教学的影响研究[J].信息与电脑,2011,(2).

[3]叶世利.以人为本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J].科技期刊,2013,(3).

[4]赵国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新范式的建构及其意义[J].科技期刊,2013,(9).

[5]冯志敏.美国大学教学管理与教学模式的研究[J].高教探索,2002,(3)18.

[6]翁丽华,吴新强.构建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新平台——信息网络技术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冲击及其对策[J].科技期刊,2011,(12).

[7]黄爱斌.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问题[J].科技期刊,2010,(3).

[8]严文超.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J].科技期刊,2012,(3).

[9]张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J].科技期刊,2010,(3).endprint

猜你喜欢

对策及建议
浅谈审计信息化建设
威海市跨境电子商务人才需求现状及培养策略研究
简论高职院校实施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南)昌九(江)交通一体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