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策略
2015-12-10吴建庆
吴建庆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文化发展的日新月异,要求现代化教育模式与之相适应。数学教育是小学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基层教学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如何加强基层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是教育部门的重点工作之一。本文主要针对基层的小学教育状况及教学模式进行分析,论述“有效引导”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并提出提高教学质量的相关策略,具体阐述如下。
关键词:基层;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3-0222-02
教育改革是一项长期工程,涵盖各个级别和各个类别的教育工作。基层教育是我国教育的弱点和难点,加强基层教育质量,对于提高国家整体教育水平有着重要的促进意义。教学方式是学生的智力开发和逻辑思维培养的关键影响因素,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尊循幼儿的成长规律,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基层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近年来,学校教育改革事业不断深入,特别是小学教育工作更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有效变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研究科学的教育方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教师进行某章节的教学时,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和学生的特点设置问题,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降低了知识的难度系数,同时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好奇心,活跃了课堂气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涨的学习热情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还可以改善整体的教育面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从现在基层小学教育现状来看,仍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教师主要采用问答方式进行授课,教学形式呆板,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由于缺少充足的思考时间和空间,有时学生并没有真正掌握知识,却跟随老师的思路和明显的提示语说出答案,从而造成了“滥竽充数”的尴尬境况。另外,部分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时,往往以正确答案评价和限定学生的答题范围,或者在学生答题的过程中急于“纠正”学生观点,未给学生留置必要的思考和答题时间,学生始终无法进行认真思考。
二、“有效引导”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引导式教学是快速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首先,引导式教学模式能够优化学校管理结构,提高基层小学的教学品质,同时还可以起到巩固“普九”成果,提高义务教育水平的作用。小学数学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文明的基础步骤,各级教育单位要充分贯彻教育体制改革的基本精神,及时更新教育观点,确定孩子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发挥老师的导向作用,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技巧和方法。其次,引导式教学是节约教学资源的重要举措。基层小学教学质量相对偏低,容易致使学生留级,浪费义务教育资源,妨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另外,不合格的小学毕业生进入中学以后,因知识难度增加,学生在学习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因此,做好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能够提升后期的教育质量,扩大“普九”的影响力。最后,引导式教学是保障教育公平的重要环节。小学教育是教育的初级阶段,若基层小学数学教学质量较低,则有可能影响学生以后受教育的权利,加大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在学习成绩上的文化差距。总之,引导式教学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扎实推进小学素质教育的关键。
三、提高基层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策略
1.做好预习引导工作。课前引导要能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给学生松绑,让学生自主学习,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在课堂教学还没有开始之前,就要让学生抢先进入角色,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自主学习。预习引导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安排的课前准备。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在已有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围绕教学目标,借助学习工具和学习资料,对教材内容进行初步的阅读理解。引导和鼓励学生尝试预习,能够促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例如,在讲解“利率、利息”章节之前,教师可以给学生编制一个题目:“爸爸打算在12月1日将3000元存入银行,如果采用定期存款的形式,共存入3年,那么三年后的12月2日,爸爸可以取回多少元呢?”通过设计问题,做好对学生的课前引导工作。导入案例应尽量结合生活实际,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理解,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设置的课前问题应具有实践性,小学生本身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活动能力,课前实践引导活动在丰富其课余生活的同时,还能促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容易得到学生和家长的支持。
2.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新课程的背景下,要以学生为主体,灵活变通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机和活力。基层学校受师资力量和教育理念的影响较大,学生基础普遍较差,因此,必须转变教师的教学模式,引进先进的教学方法,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基层小学数学的教学面貌。情境教学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方式,它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学生的理解能力,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方法。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应结合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增加知识的灵活性。例如,在教学《乘法应用题》时,教师创设如下情境:“妈妈让给芳芳20元钱,让她买1瓶酱油和1瓶醋,剩下的钱可以买铅笔和棒棒糖,酱油6元1瓶,醋5元1瓶,铅笔1元1支,棒棒糖1元1个,芳芳除了买酱油和醋,还可以到几支笔和几个棒棒糖?”教师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分组讨论,学生经过思考后,纷纷进行抢答,有的说可以买到5个棒棒糖和4支铅笔,有的说可以买到3个棒棒糖和6支铅笔,还有同学们说可以买到8个棒棒糖和1支铅笔等,随着学生活跃程度的增加,课堂气氛逐渐高涨起来。通过调动学生对问题的探讨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此外,在课堂上开展学生之间的交流活动,还能增加班级的凝聚力和个体的团队合作意识。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过程也是其进行思维的过程,问题被解决后,学生将会产生愉悦感和成就感,这些积极的心理倾向有助于学生开展深层次的问题研究活动。endprint
3.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小学生的学习状态受学习习惯的影响较为明显,良好的习惯能够促进孩子快乐学习,不良的习惯则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不利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是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能够使学生终生受益。因此,教师要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工作,让学生明确预习程序,理解学习方法的重要性,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是教育的关键时期,小学生处于认知事物的初级阶段,正式培养其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机会,从低年级开始,教师应不断地强调正确的学习方法,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养成勤学、勤思、好问的学习习惯,同时帮助其改正不良的习性,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应给予及时的指导和纠正。在总结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以下对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自觉学习的习惯给出几点建议。第一,培养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强调认真、刻苦读书的重要性,例如,可以通过为学生讲解伟大人物的求学故事或者学习态度的益处等,帮助学生了解学习态度的作用和意义,以更好地促使他们严格要求自己,形成独立、认真和严格的学习态度。第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应充分重视课堂的作用,尽可能地鼓励学生主动思考、锻炼其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习惯。第三,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也最终服务于实践,教师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解答问题,保持解题思路的独创性。
4.做好学生的教导工作。学生成绩有高低之分,但学生绝无好坏之别。成绩差的学生并非智力欠佳,而是由于缺乏学习兴趣、不良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落后等因素导致成绩相对较差,对于这类学生,教师应给予特别关注。通常导致后进生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无学习动力、学习方法不正确、外界因素的影响等。一般情况下,后进生较为敏感,与其他学生相比,他们更渴望教师的关心。所以教师应重视“温暖式”教学。首先,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导计划。例如,在课堂上尽量给所有学生创造发言机会,对于欠妥的答案,教师要进行客观分析,同时也要赞赏学生的独到见解,以增强学生信心。其次,精心设计课堂问题,按照知识的难易程度,适当地调整教学内容,既给成绩好的学生留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又可以照顾后进生的情绪。另外,还要肯定后进生的微小成功之处,逐渐消除他们对数学的恐惧和抵触心理。最后,教师要鼓励学生之间发扬互帮互助精神,让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帮助成绩落后学生,增加学生间的互动,增进学生间的感情,为全体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正确的教导工作不但帮助更多的学生取得学习上的进步,而且还能教会学生许多做人的道理,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结束语:综上所述,文中通过“做好预习引导工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好学生的教导工作”四个方面,分别从课前、课中、课后等角度详细论述了改善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方法,以提高基层数学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卫星.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教学的策略[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11,(08):78-82.
[2]陈惠芳.问题导学:开展“对话式教学”的应然之道——以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为例[J].上海教育科研,2013,(8):88-93.
[3]许红梅.浅谈小学数学“做中学”情境整合教学[J].上海教育科研,2013,(9):81.endprint